重回六零,暴富香江 第326节
   
         
   
   
     他已经成为一个别有用心接近他们的危险分子,如果再出现他们女儿身边,势必要严防死守。
  还不如让他们此刻卸下心防,再从长计议。
  当初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今日这样骑虎难下的局面。
  “你在看什么?”林涵芝发现林薇有些走神。
  林薇“啊”了一声,说:“没有,妈,你们先回家,我要去公司一趟,晚点再回去。”
  公司这会儿堆了不少事情了,短时间内她肯定闲不下来,事情都压在一起,有的搞了,
  “要这么忙啊?”林涵芝愣了。
  “让她去,”方廉新挥挥手,“正事儿要紧,她要是整天闲着,才是出了大事儿。”
  林薇也没再多说什么,匆忙地上了吴铭给她准备的车,直接奔赴九龙大厦。
  “咱们先坐轮渡去港岛,”孙博然招呼方廉新,“要去那边排队。”
  听见还要坐船,林涵芝脸色立时有些发白。
  方廉新忙道:“能不能坐车?”
  “就十五分钟,再忍忍吧,”袁玉君接口道,“现在就只能这样,没别的路。”
  孙沐茵解释道:“正在建地下铁,听说是快了,忍忍吧阿婶。”
  “我没事儿,”林涵芝摆手道,“大概是昨天没睡好。”平时身体也没这么差,这要出门,就有些失眠。
  十五分钟还是能忍的。
  他们上了甲等舱,方墨柏选了个方便看海的位置,比起一望无际的海上,维多利亚两岸的景色更有看头。
  “其实天星小轮很适合游客观光,票价还便宜,前几年又换了一批船,环境真的是好多了,很多外国游客都会特意来这里体验。”孙沐茵说道。
  “两块钱还便宜?”方廉新不赞同。
  刚才付钱的时候他看了,虽然汇率不一样,但是两块钱在内地可是能买不少东西,这也太贵了啊。
  孙沐茵顿了一下,神色微微有些复杂:“以香江的物价来算,真的算是便宜了。”
  “哈哈……”孙博然突然笑道,“你要是觉得贵就让你闺女降价,反正她肯定听你的。”
  方廉新愣了:“这和她有什么关系,她还能管这个?”
  “因为这个就是她的啊,你说她管不管?”孙博然笑着反问。
  这话一出,不止是老两口愣了,一旁的方墨柏也愣住了,一家三口齐齐地朝他们看过来。
  孙沐茵抿唇笑道:“除了正在兴建的地铁,港城的主要交通出行都是阿姐的产业。”
  林涵芝有些震惊:“这不是公家的?”
  “不是啊,香江很少有什么是属于政府的产业,大多都是私人的,电力,通讯,交通都归个人,不过以前这些都是英国人管控,被洋行把持,现在落到了阿姐手里。”孙沐茵不无自豪地说道。
  “这……”方廉新实在是震惊,他一直听人家说女儿是首富,但是具体她有什么产业是不知道,而且还是这种城市重要的。
  “这些东西在个人手中,这不会出乱子吗?”方廉新很是不解。
  这在内地真的不敢想象。
  “还好吧,如果有意见,市民会提的啊。”孙沐茵不太懂他们的点,这种事情他们早就习惯了。
  “你指的交通还包括电车那些吗?”方墨柏忍不住问道。
  香江很有特色的双层电车他老早就听说过,还有这个天星小轮,棠棠是怎么办到的?原以为她是做生意了发了大财,没想到摊子铺得这么大。
  “当然,”孙沐茵理所当然,她看着震惊几人,放出下一个重磅消息,“不出意外的话,香江的电力系统也要是阿姐的产业了。”
  ……
  吴铭将资料的给到林薇。
  “和记黄埔收购港灯集团已经走到了最后阶段。”
  第226章
  接着, 吴铭又说了下一句:“但有股东投了反对票。”
  港灯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旗下有9家全资子公司和5家联营企业,业务范围包括电力、地产、贸易、零售、保险等。
  旗下电灯公司是香江的第二大电力公司(第一是中电),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就开始为港岛供电,距今已经有九十多年, 现由多家洋行共同控股。
  林薇收购港灯这一步棋是为了整合旗下的三大上市公司,让三家公司重新分配资源。
  三家上市公司都有地产、酒店和购物相关的业务,这方面她不会动, 这是三家公司在港城立足的根本和底气。
  但是其他业务她要做个调整, 浩鑫很简单, 就是主攻地产方面,写字楼、商用店铺和别墅;九龙航业就是交通、码头、娱乐相关;而和记黄埔就主营业务就是能源业务,电力、移动电信等。
  这样三家公司各有侧重点, 资源分配上也不会打架,以后开拓国际市场,好使力, 不会分散力气。
  所以林薇准备将黄埔码头和一些零售业务出售给九龙航业, 一些零碎的还未开发的地皮出售给浩鑫, 这样置换之后, 和记黄埔就有了充足的资金用来收购港灯集团。
  两年前和记黄埔就已经脱离了亏损的漩涡,实现了盈利,现在又有了资金,那么收购港灯就势在必行了。
  在收购九龙航业的时候,林薇就自动获得港灯集团3%的股权, 后面和记黄埔又拿到5%,这就为她收购港灯集团打了一个良好的底子。
  林薇从剑桥毕业后, 就开始着手这件事情,她回内地的时候已经进行到价格协商了,剩下的就交给了吴铭。
  听到吴铭的话,林薇立时抚上额头:“是福升对吗?”
  吴铭没说话,默认了林薇的猜测。
  林薇烦恼的同时有点想笑,还以为福升转性了,这么多年,他们一直相安无事,没想到一上来就给她开了一个大的。
  “反对理由是什么?”
  如果给不出其他更好的理由,其他股东是不会同意的。
  看情况,福升是成功劝服了其他股东了。
  “福升在两个星期前宣布将以高于市价30%的价格收购港灯。”
  林薇闭眼叹息了一声。
  林薇之前的出价是20%,但这不是定死的,高出市价20%-30%之间都是可以接受的,福升这个口子掐得十分精准,正好踩在了他们的底线上了。
  收购最忌讳的就是有人竞价,一旦展开,成本就会迅速飙升。
  港灯的股价本来就不便宜,福升插了这么一脚,实在是让人光火。
  拼财力,林薇确实不怕福升,微观实业被称为香江第一大财团,不是浪得虚名,这几年的营收持续上升,业绩屡创新高,可既是如此,拼下去也是坏处颇多。
  福升是除林薇和汇丰之后的第三大财团,并且因为林薇的快速崛起,福升和汇丰隐隐有抱团的意思。
  再有,港城的大户们对林薇持续占地盘的举动颇有微词,香江就这么大,你都吃了,其他人怎么办?
  林薇倒没想搞垄断,一个公司想做大自然就是要做到最好,她要打好地基,才好去扩展海外市场,不然只在香江打转是没什么搞头的。
  不过现在的这个情形,要是头铁去搞,那是真的会很麻烦啊。
  林薇把文件放到一旁,吐了口气:“通知和记黄埔的董事会成员,周四上午召开临时董事会。”
  ……
  一辆加长款的豪华座驾沿着太平山的路盘旋上行,快速地行驶着。
  “既然人家价格比她开的高,这最后还能是她的吗?”方廉新扶着自己的宝贝手杖,他对孙沐茵的笃定感到疑惑。
  “因为她是阿姐啊,她做事一定会成功的。”就算现在不成功,以后也会成功的,孙沐茵非常自信。
  方廉新疑惑地看着她,没搞懂这个逻辑。
  “唔……”方墨柏嘴里塞了一堆果脯,也不忘发表见解,“这丫头一看就是被棠棠给忽悠了,我看她平时是没少吹牛,这样的人最能做生意了。”
  “才不是,”孙沐茵有些不满道,“因为和福升的对局中,阿姐从来就没有输过,”
  听她这么说,方廉新倒是想起袁国栋和他们提过,棠棠来香江没多久,就和福升起了冲突。
  这么久了,看来到现在也没能分出个胜负来。
  袁国栋当时说得很简略,方廉新这会儿有些想要知道女儿这些年的创业历程,到底是怎么走到现在这一步的。
  方墨柏一直被“关着”,没怎么看过外面的世界,所以没什么概念。
  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
  作为第一大洋行的福升,有着百多年的历史,地位不是那么好撼动,
  首富只有一个,香江几百万人口,能做到头部已经是千难万难,棠棠却一步登顶,个中难度不言而喻。
  只是这事儿他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真实感。
  他现在是越来越好奇了,回头要和老孙好好聊聊,棠棠在外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
  思绪回转的时候,方廉新愣住了:“这是去哪儿?”
  看着车窗外面草木繁茂的景象,这怎么开到荒郊野外来了?
  刚才一路上还挺热闹呢,到处都是人,结果现在开到了杳无人烟的地界。
  听见方廉新这么说,躺着休息的林涵芝也朝外面看了一眼,这是开到哪儿了?
  “这里是太平山,”孙博然给他们介绍,“港城富人大多都住在这里,空气好,清净,有山有水寓意好,财源广进,人丁兴旺嘛。”香江人大多都是迷信的。
  方廉新张了张嘴,这里的富人都什么品位?
  他们住了十几年的荒郊,之前住的地方就偏离村子,他一个喜欢热闹的人,别提多难受了,这十多年就像是和放逐了一样,没想到来香江还是一个样。
  方廉新转过脸,难以接受:“怎么搞到山上来了?”
  “山上最适合老人家调养身体了。”孙沐茵接口道。
  方廉新动了动唇,想说自己不老,不过没能说出口,他已经快六十岁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他仍然不觉得自己到了所谓的花甲之年,明明意气风发的年少时光仿佛还在昨日,转眼间,就成了别人眼中的老头子。
  “你们去了就知道多好了,”袁玉君不无羡慕地道,“我去看过一次,那真是好看得紧,我们想住都住不上。”
  孙博然皱起眉,推了推她,示意她不要乱说话。
  袁玉君不高兴地扭过脸,不再说什么。
  “那你们住哪儿?”方廉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