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对照组她不干了 第26节
   
         
   
   
     姜果儿有些疑惑的抬起头,眼底满是疑惑,她不清楚这人没事她干什么。
  程东的目光跟那双水汪汪的狐狸眼撞了个正着,后者眼底干净得像是雨后冲刷后的天空,他不知不觉的连声音都轻了。
  “没别的事,就是想喊喊。”
  这解释简直让姜果儿一头雾水,好在后者很快就岔开话题,她也就没再继续关注这事。而注意到人没发现自己的异常,程东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好险!
  差一点自己就露馅了。
  果然,他到底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忍耐力。
  第25章
  “咱姜家难得有大喜事, 这次把听兰喊上吧,顺带透露一点程东的消息,他夫家是个拜高踩低的, 这么大好的机会, 想来会不会再拦着听兰的。”
  姜家里,胡琼惠正列着自家宾客名单, 写到自家二姑娘的时候,她没来由的叹了口气。
  “嗯,是很久没见二姐姐了, 这次让她回来,咱们好好的聚一聚。”
  姜果儿也想起嫁去隔壁县里的二姐, 她的婚事就是自己哪位好奶奶一手操办的。
  对方一头骗着家里,一头又跟二姐姐夫家商讨私礼, 这些钱是不算在彩礼里的,而是单独给说媒人。
  因为给的私礼多,她那个好奶奶就这样把自己“孙女”给卖了。
  而这年头会话私礼, 并且数量还不小的,多半不是好相与的人家, 要么是自身毛病大,要么就是乱得没眼看。
  二姐姐夫家是两头都占, 自己是个拜高踩低、不事农桑的混赖子, 而且还是家里唯一的男丁, 家里格外宠着。
  他家里几个姐姐没到年纪就被嫁了出去, 男方家给彩礼的钱,全都拿来供养这个弟弟。
  因为在村子里彻底烂了名声, 到了快三十了也没讨到老婆,家里这时候才知道着急。既然自己镇子上知根知底没法儿, 那就去隔壁几个镇。
  而相看来、相看去,就这么撞了他们家。自家老娘被家婆忽悠着,还以为估计许了个好人家,虽说嫁得远了点,有点舍不得。
  但为了姑娘的幸福,她还是咬牙答应。
  而那句话说得没错,假的永远是假的,结婚前装得再好,结婚后必然原形毕露。尤其是,自家二姐连续两胎都是女娃。
  二姐夫家这下掩饰都不掩饰了,动不动就给二姐立规矩,家里粗活累活全都让她干。
  二姐虽然瞒着不说,怕家里人担心,但是人被折磨得瘦弱,一眼就能看出端倪来。
  胡琼惠还瞥见人身上有伤,当下就忍不住去了趟二女婿家,他们家没藏着折磨媳妇的丑事,当下一问什么都明白了。
  胡琼惠大骂二女婿,“你简直不是人啊,我家听兰给你陈家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你们就这么不拿她当人看?”
  本以为自己能骂醒女婿,谁曾想这人骨子里就是黑的,他嗤笑着反驳道:“生儿育女,岳母你还真敢说,她姜听兰哪里生得出来儿子。”
  “我也实话给你说了,生不出儿子来,她姜听兰在我老陈家就只有这种日子,我老陈家可不能在我手里断了根。”
  “混账!”
  胡琼惠气得一口气喘不上来,她也懒得跟这烂根子的人纠缠,说什么都要带姑娘走,还要让他们离婚。
  谁知道二女婿陈俊山却放狠话道:“您今天要是能把人带走,我陈字就倒过来写。”
  很显然,对于好不容易骗来的媳妇,陈家自然是以前算计过的,防的就是媳妇婆家翻脸要回女儿。
  胡琼惠毫无准备,自然是没能办成事。
  自此,陈家算是在这次较量里摸出了岳母家的实力,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姜家到底是普通人家,手段和关系都可以说是一般,哪里会是这泼皮无赖的对手。
  就这样姜家,只能时不时过去接济一下姑娘,甚至不敢让女婿知道,不然给姑娘的东西一准要被对方抢走。
  “或许,这次可以接着小程的手段,帮你姐脱离那虎狼窝。”
  胡琼惠神色有些忧虑,别看小程成了自己的女婿,可这到底是她姑娘的娘家事。
  自家闺女才嫁过去就得麻烦对方,少不得会让女婿心里不舒服,到时候再看轻自家闺女,自己岂不是帮一头害一头?
  可是前些日子,她去看过,二女儿情况太难了,她不清楚人还能撑多久。所以才急着有个定数,不然谁会结婚这个节骨眼提这事。
  “嗯,这事我会跟他说的。”
  姜果儿反而没那么虚,她又不求夫妻和睦,最多就是又得欠下人情。
  不过,这跟能救二姐比起来,那就没什么了。想到这里,她不经苦笑,自己还没嫁过去,就先欠一屁股债了。
  只是这事不能现在马上开口,毕竟人才回省城,说了也没用,得等他回来才行。
  这让她松了口气,毕竟最近一连串的事太多,她得缓缓。
  同时她着急做鞋子的念头也越发紧迫,因为这样,至少能先还点人情。
  *
  因为许久没动过手,姜果儿怕有疏漏的地方,毕竟是送人的东西,跟自己家穿还不一样,得小心细致。
  思来想去,她还是去请教了她娘。
  胡琼惠自然没有藏拙,有的时候对方明明就只问了一两处,她却连带着会有影响的其他地方一并说了出来。
  这倒是让姜果儿省去不少麻烦。
  “怎么突然想起要做这个?”
  胡琼惠有些不解的问道,家里新添的鞋基本都是她做的,前段时间刚补了新的,哪里用不到这么快就换啊。
  “多学门手艺傍身啊,将来总不能事事让妈你来吧!”
  姜果儿怕自家老娘知道自己要送人后多想,干脆拿话搪塞过去。
  胡琼惠闻言,点了点头道:“你说得对,那我正好连怎么选料子、针脚、绣法都给你说清楚。”
  她是个耐心性,子女想学,她最是能耐住性子一遍遍的教,姜果儿那点不熟悉感,也在这里慢慢找了回来。
  *
  日子总是起起伏伏的,这头因为订亲让家里顺当起来,生意上却又有了点变故。
  煎饼摊的买卖太好,一开始眼红的人还只是观望,怕是一时的买卖。
  可经过小半个月,他们发现吃煎饼的人每每不减反增,摊子前排队的队伍冗长了。
  这一下,他们是坐不住了。
  每天躺床上数着别人哗哗进账,那种滋味怎么可能忍得了,又是在打听清楚做煎饼要用的家伙事后,街道上很快就冒出两三家出来。
  他们或许知道自己的煎饼没有姜家的好吃,所以就往低了要价,姜家是四毛一份,他们就要两毛五,想靠着价格战夺取市场。
  人都是喜欢占便宜的,这低价的一出来,不少人还真就被吸引了。
  毕竟都是煎饼,难吃能难吃到哪里?
  于是,原本热闹的小摊人流一下就少了一半。
  刘玲有些忧心道:“小果儿,咱真就什么都不做吗?这样下去,生意不会都被抢光了吧。”
  今天这情形确实是吓人的,那些新摊子才支起来,以后看到能赚钱,出来卖煎饼的肯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他们这里的生意怕不是要干黄了。
  “要不咱们也降降价?”
  虽然没吃过别家的,但是刘玲还是非常自信自家的饼子比其他人的要好,毕竟他们是实打实放鸡蛋放好料的,还有自己家做的辣条,这些东西别家肯定是没有的!
  他们卖两毛五,谁舍得放鸡蛋?
  就算舍得,那也是沾点蛋液,不可能放全蛋的。
  而这放与不放,煎出来的饼子差别还是很大的。
  还有就是,他们降一点是没用的,价格还是比不赢。
  可要是跟他们一个价,那赚得钱就很少了,算下来还不如单独卖饮子来得束缚。所以,刘玲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只能看向姜果儿。
  毕竟自家小姑子早算到了这情况,想来应该是有把握应对的。
  “果儿,大嫂说的没错,你有没有什么主意?快说出来听听”
  看着自家生意被抢,姜成武可以说是急得抓耳挠腮,要知道那些可都是钱,就这么被其他人抢走,任谁心里都会不甘心的。
  然而,姜果儿却很淡然的摇了摇头道:“咱们不降价,该怎么卖还怎么卖!”
  “这...”
  此话一出,姜成武跟着刘玲相互对视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出意外。他们原以为就算不降价,姜果儿估计也会整出个新花样吸引客人。
  可偏偏对方什么都没改变,真按着说的,以前怎么卖现在还怎么卖。
  因为他们家煎饼价格可以说是整条街最贵的,来买的都是些老顾客,因为他们习惯姜家铺子这一口,人家用料扎实,不像其他家的。
  要么面皮干硬、要么水了吧唧,没有鸡蛋香,吃起来没什么滋味。
  但愿意将就的还是多的,所以原本每次出摊都忙得不亦乐乎的小摊,忽然就变得清闲很多。
  每天就差不多只卖差不多二十张,比原先少了大半。
  姜成武跟刘玲两人急得团团转,而姜果儿还淡然的安慰:“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日子还长着,慢慢来就好。”
  姜成武听完,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
  他心里忍不住吐槽,都这时候了还等来日方长?
  要不是自家妹妹一手捣鼓出来这些,这让姜家上下都相信她,这会儿他高低得说两句。
  “算了,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姜成武烦躁的抓了抓头发,眼不见心不烦的坐一旁休息了。
  姜果儿没有说话,而是回头看了眼街道上明显有多出来的两三家摊子。
  “快了!”
  她低低的说了声,因为声音不大,也就挨在边上的刘玲听到了。
  后者一头雾水的看着人,什么快了?她怎么完全听不懂!
  姜果儿面对人的疑惑,也没有选择解释,因为她清楚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他们自会以为自己在找补。等过段日子,他们就会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