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破城知县做开国女帝 第107节
   
         
   
   
     “集合!”何涵大喝。
  军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好在边兵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紧急救援,而飞云军也进行过很多次这方面的训练,所以这时每个人的目标都很明确,自己该干什么,人人都很清楚。
  军营里忙而不乱,不一会儿,所有的军士都排列成队伍,由四个校尉领着,站在何涵的面前。
  谢亦云、江护卫也站到了何涵的身边。
  烟花还在一支支地绽放,谢亦云望着,心中默数。
  一支,五万;两支,十万;三支,十五万;四支,二十万。
  一共是四支烟花,来袭的敌兵在十五万以上,二十万以下。
  四个校尉相顾骇然。
  还是九年前,厉国曾聚集十五万兵袭击徐州,之后再没有组织过如此大规模的进攻。
  “十八万。”谢亦云喃喃道。
  终于来了,从她穿越过来一直等着的十八万厉国兵。
  她这三个字说得极轻,但江护卫站在她的身边,听得清楚,不由得疑惑地看她一眼。
  按照早先的约定,一支烟花表示五万兵,四只烟花就是二十万以内,但具体的数目却不能得知,少爷是怎么得出十八万这个数字的?
  “县太爷,我带十万兵去。”何涵道。
  这里的边兵和飞云军加在一起是十二万,她带去十万,留下两万守营。
  “好,把两万飞云军都带去。”谢亦云的视线在四个校尉的脸上扫过,“石校尉留下守营。”
  “走!”何涵命令。
  营门大开,军士们快步走出去,谢亦云和江护卫跟着走出营门,石校尉没跟出来,他给余下的军士布置任务。
  何涵骑在马上,回头朝谢亦云一拱手,旋即策马而去,谢亦云和江护卫停住脚步,看着军队远去。
  军士们举着火把,把黑暗驱散,他们走出老远,谢亦云还能看见远处的火光。
  江护卫侧头看谢亦云,只见她面色沉静如水,眼中幽幽闪光。
  “少爷,你别担心,我们去了两万飞云军,还有边兵相助,一定打得过厉国兵。”江护卫望一眼四周,没其他人,压低声音,“还有两百亲卫也去了,他们带着火药、枪支。”
  “嗯。”谢亦云点头。
  其实江护卫想错了,她并没有在担心这场战争。
  正如江护卫所说,两万飞云军都去了,还有亲卫带着绝密武器,怎么都不会输。
  她只是在想,厉国兵这时候来,真是太好了。
  若是他们再迟几天来,这里只有五万兵,又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将领,要坚持到云婉赶来,肯定伤亡极大。
  现在他们赶在何涵和大军没出去的时候来,时机真是选得极好。
  更好的是,她正愁打不到厉国兵,十八万厉国兵就聚到了一起,还来到了她的面前。
  这一次,她一定要把厉国兵狠狠地打趴下。
  “石校尉!”谢亦云转身走进营内,寻到石校尉的身影,一边朝他走去,一边叫道。
  石校尉连忙跑过来:“谢大人,什么事?”
  “你派几个军士,骑快马去给云将军报信。”
  “是。”
  “告诉她,率军拦截厉国兵。”
  “是。”
  “告诉她,就是他们逃到了厉国,不管逃到厉国的哪里,也要追上去杀了他们。”
  “谢大人,厉国地形复杂,我们的兵追上去容易掉进陷阱,……”
  谢亦云打断他,“不要紧,照我说的告诉云将军就是。”
  石校尉一个闪念,想起谢知县的神眼,以及那九幅地图。
  难道谢知县把厉国的地图也画出来了?
  还说不管厉国兵逃到厉国的哪里都要追上去杀掉他们,这是不是意味着,谢知县把厉国全国的地图都画了出来?
  石校尉满心震惊,又不敢相信,不由得探询地朝谢亦云脸上看去,却见谢知县正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他浑身一个激灵,赶紧答道:“是。”
  石校尉去叫军士给云婉报信,谢亦云和江护卫回帐篷。
  这里有石校尉就够了,她还是去系统里找找看,还有没有以这个时代的技术能做出来,又威力巨大的武器。
  就要打天下了,武器多多益善。
  “江护卫,这一仗之后,厉国兵再无余力来攻打我们,徐州再无后顾之忧。”
  “是,少爷。”
  “江护卫,几天后我们再去打太子,把那边的边兵都收过来。”
  “是,少爷。”
  “江护卫,以后我们就在徐州,加紧练兵,多多种田,积攒实力,一旦时机出现,我们就出兵,把吴朝的江山夺过来。”
  “是,少爷。”
  “江护卫……”
  江护卫看一眼不停说话的谢亦云:“……”
  他错了,少爷这哪里有担心的样子,分明是激动兴奋不已,连话都多了起来。
  平时的少爷可不是这个样子,虽然不算寡言,但一般情况下,不会把心里的打算和计划全部巴拉巴拉地说出来。
  谢亦云察觉到江护卫的视线,也知道自己的表现异于往日,但这不是她太高兴了嘛。
  再说,江护卫也不是外人,在他的面前,失态点没关系。
  “江护卫……”
  “是,少爷。”
  =
  山洞里,厉国兵也很兴奋,他们已经走到山洞口。
  “快走、快走,听说去年徐州收了许多粮食,我们赶紧去抢,多抢点。”
  “声音小点,别惊动人,引来吴朝兵。”
  “来了也不怕,我们十八万人呢,他们全部来也才十万。”
  “那不行,我们还没抢到东西呢,等抢到东西了再和他们打不迟。”
  “也是,那我们小点声。”
  厉国兵挪开山洞口的石头,从里面出来,由三个人在前带路往山下走。
  就是这三个人,二十几天前发现山洞里的这条路,他们顺着路走出来,走到了山脚下,然后又原路返回,把他们出去时挪开的一块石头又挪回来,以免被吴朝兵发现这个山洞。
  随后他们回到自己族里报信。
  他们的部族很小,不敢深入徐州,于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族,最后大大小小的部族联合起来,聚齐了十八万人,一起来到了这里。
  十八万厉国兵很顺利地走到了山下。
  眼前是一片荒地,杳无人烟。
  这两年徐州的许多荒地都被开垦出来,但这里临近边线,又在山下,时有野兽下来,因此这里的荒地暂时还未开垦,附近都没有人家。
  厉国兵浩浩荡荡地往前走。
  走到一处,路的两边都是沟壑。
  几个族长朝那些沟壑望了望。
  若是往日,他们自然会探查过后再通过,但这里明显是没人的荒地,且他们来得神不知鬼不觉,吴朝边兵不可能事先在这里埋伏。
  他们不必在这里浪费时间。
  何况两边的沟壑离他们有两百多步远,即使那里面藏着人,那些人从沟壑里跳出来,再跑过来的时间里,也足够他们做好迎战的准备。
  不过他们还是提醒族人:“小心沟里藏着人,把手里的兵器拿好。”
  厉国兵都不以为意。
  “这么远,箭射不过来,如果只有几十步倒是要小心点,怕有人躲在里面射箭。”
  “怎么会有人?吴朝兵都不知道我们来了。”
  族长们也是这样想,于是任他们说,没开口制止。
  行到路的中途,异变陡生。
  从那些他们没有在意的沟壑里,无数的箭射出来,呼啸而来,发出尖锐的声音,落入了他们的队伍中。
  许多厉国兵倒下。
  那箭毫不停歇,一轮一轮地射过来,扎入他们的身体。
  特别是在队伍的首尾,箭矢密集如织,倒下的尸体堆积成了阻碍,厉国兵被阻在路的中间,一时进退不得。
  他们带来的马匹被惊,在路上横冲直撞,踩死不少人。
  族长们顾不得惊讶为何离着两百多步箭还能射过来,嘶声喊叫:“冲过去!”
  冲过这片沟壑地带,他们就有了还手的余地。
  一阵兵荒马乱后,厉国兵终于越过尸体,冒着箭雨,冲过了这片沟壑。
  面前是排成阵型的吴朝兵,挡住他们的去路。
  这些吴朝兵先前躲在沟壑里,见他们要冲过去了,就从沟壑的尽头出来,正好拦住他们,排在前头的两排吴朝兵还在不停地射箭。
  直到他们快到近前,射箭的吴朝兵才停下,向两边闪开,让出后面持着刀剑的兵。
  族长们估计了一下两边的人数,他们这边刚刚折损了差不多两万多人,还是比对方的人多,心下一松。
  再一转眼,看见站在队伍中间的一些人,衣裳装配和见惯的边兵不同,他们手中的刀剑看上去格外锋利,心中不由得又是一凛。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