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若是就为了自己一家人舒服就这么干,让人怀揣着希望而来,到最后却注定只是耍弄……即使应聘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的内情,蒋为民自己良心上都过不去。
蒋家其他人想到这个,也都沉默了。
若是没有这趟列车,他们或许也就是那些期待着应聘的普通人,因此对挣扎求生的人,他们也更能共情。
蒋倩感受了一下家里人的沉默,嘴角微弯,缓缓解释道。
“阵仗是大了点,但是咱们又不是让人白跑一趟,这次,除了咱们家自己人,我是真的打算再招一些别的人的……”
既然打算公开招聘,让全家人都能不引人注意的自由上下车,自然不能只招自家人,否则说不定更引人注目!
因此,从一开始,蒋倩就做好了打算,同时招聘一些有真材实料的人分散大众的视线。
“……一日三餐,基本要从早忙到晚,只靠咱们一家人是绝对不够的。所以除了咱家人以外,我打算再招聘三个厨子……”
最好还是擅长不同类型的厨子,至少擅长面点的要有一个,擅长炒菜的也要有,最好其中还能有一个手艺不错还有厨房管理经验的,那就能省下来她不少事了。
“因为要搞三餐,时间比较长,咱们又一直在路上跑,所以我打算多加一节车厢做员工宿舍,员工可以带着家属在车上住,他们方便了,咱们一家人跟着住在车里也有了解释。要是合适,将来还可以从家属里挑几个作为厨房的帮工……”
蒋家其他人听着她侃侃而谈的计划,心里也逐渐敞亮起来。
要是这样,好像真的也行得通啊!
列车是真的要招人,那愧疚什么的就不存在了。
所有人脸上都露出喜意,哪怕招聘还没开始,他们从蒋倩的话里,就好像已经看到了可以和其他人一样自由上下车的美好生活了。
但蒋倩却不得不给家里人泼了盆冷水。
“但到时候来应聘的人一定会非常多,肯定会有一些很有本事和经验的人。我给咱家额外安排了一个名额。虽然是内定好了的,但要是明面上跟其他通过的人差距太大,也说不过去,所以这次即使是走过场,也得认真做……”
蒋家其他人听了,都点点头。
“是这个理儿!”蒋为民道,“要是别人做得好,咱们差得远,也挺奇怪的。”
蒋东眼睛一亮,“要说厨房里的事儿,咱妈虽然不是专业的,但也绝对不差。要我说,就让咱妈上。要不是咱妈不想离开老家,我早都想让咱妈去城里盘个店铺卖馒头烧饼了。我们小区楼下的烧饼摊,一天能卖出去一千多个烧饼,但我吃着,还没我妈在家里烙的好吃的呢!不信你们问小茹,楼下的烧饼是不是没有咱妈做的好吃?”
任茹看着家里众人的视线落到她身上,也点了点头,却犹豫道,“就是这厨房的活儿看着轻松,其实挺累人的,真的要咱妈去干吗……”
她犹豫着道,还没说完,却被黄丽萍打断了。
“嗐,累倒是不怕,做什么不累,你们要觉得我行,那我就试试,我看这事儿咱家除了我,也没谁能上了!”
这话一出,其他人互相对视一眼,都闭了嘴。
他们家里确实没有比黄丽萍更合适的人了。
蒋为民不用说,半辈子了没进过几次厨房,做出来的东西只是能熟,勉强能吃。
蒋倩蒋东任茹三个,虽然有些下厨的经验,但发挥却并不是那么稳定。自家人做着吃吃还行,都不嫌弃。要是真当成事业,万一搞砸了那就是浪费粮食了。
这手艺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培训出来的,细想起来,他们家还真就老太太能胜任。
于是,确定好谁去参加考核以后,第二天消息公开发布的时候,一大早的,黄丽萍就开始忙活了。
暴雨以来,家里大多数时候做饭都只是简简单单地随便做做,糊弄糊弄。但这次毕竟是要考核,黄丽萍心理也忐忑,就决定在考核之前先练习两把。
炒菜什么的,她不一定能比得过经年的老厨师,所以也不往那个方向使劲儿,就按照家里人想的,做些她擅长的包子馒头烧饼之类的面点。
正好家里平时大多吃米,之前的面粉还剩下一些,加上蒋倩又从商城里兑换了一部分面粉和食材出来,十分够用。
上午蒸了一大锅的包子馒头之后,下午黄丽萍又开始打烧饼。她一整天没停下来的结果是,全家都吃撑了。
晚上,黄丽萍把剩下的包子放进冰箱冷冻室,回头问道,“都说说,怎么样?我的手艺有退步吗?”
许久没做过,她是真担心手生。
蒋倩扶着肚子坐在椅子上,摆了摆手,“没,好着呢,跟之前一样好吃。”
蒋东吃下手里的半个烧饼,肯定道,“妈,你明天就做这个,就是没有黑幕,也肯定能选上!”
和任茹坐在一起小口吃烧饼的蒋明辰也道,“奶奶做的好吃!”
黄丽萍听着这些夸赞,信心逐渐复苏,腰杆都挺直了。
……
太阳东升西落,很快就到了考核的那天晚上。
最后一班车停在K市工业区的时候,站点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们有些是K市本地人,也有些是知道消息从别的地方提前赶来的。等列车上的乘客下了车之后,人就更多了。
提前知道消息的救援队派了队员一边简单地维持着秩序,一边好奇地看着身后的列车,所有人都想知道这次的考核会怎么开始。
而这时,在车下的乘客已经发现了列车的不同。
“你们看,这车是不是又长了一节?”
人群中本来有些细碎的声音,但因为这一声惊呼,全部都消失了,但转眼间,掀起的是更大的浪潮!
“确实啊,之前是四节车厢是不是?现在末尾是不是多了一节?”
“是,就是多了一节!”
“又增加了一节车厢吗?”
车下的众人议论纷纷,还没下车的乘客也听到了下面的讨论。有人听了立马下车去看,也有人转了转眼珠,沿着列车一直往车厢尾端走去。
车外的人看到车厢里的人的动作,也想上去看看,但是站在车门口却怎么也登不上去,只能冲着还没下车的人喊。
“先别下,去后面看看,能进去吗?”
结果是不能。
还没下车的人一直走到第四节车厢末尾,但是原本连接两个车厢的门虽然亮了,却怎么也打不开。
他们只能下车,冲着车外众人摇头。
“不让进!”
“这多出来的一节车厢是干什么用的?”
“难道是考核的地方?”
就在他们不断猜想的时候,路边的岗亭忽然亮了一下,接着岗亭前面的大屏上出现了新的公告。
【请参与招聘考核的人上车,并依次选择考核内容,进入考场。】
救援队负责维持秩序的人看到公告,怕众人往前挤挤攘攘地出了事故,用提前准备好的大喇叭喊了出来。
听到声音,众人停住向岗亭围拢的脚步,视线重新投向列车。
而就在这时,新增加的这一节车厢,列车门缓缓地开了。
……
靠近门口的第一个人先登上了车。
进入车厢后,他很快就感受到了不同。
新增加的这节车厢在外面看虽然与之前的没什么不同,但内里却完全不一样。
他进去后,先是进了一个完全密闭的小房间,过了几秒钟后,面前的门才打开,让他能继续往里面走。
走过一条不短的长廊之后,尽头处又出现了一个屏幕。接着,有一道机械音响起,提醒他从屏幕上所列的考核项目里选择至少两个作为接下来的考核内容。
他挑选了自己最擅长的两项之后,面前的门就打开了。而打开的门后面,是一间小小的料理间,所需要的食材已经被摆放在了料理台上。
而就在他进入料理间关上门的下一刻,下一个人已经走进了他刚刚经过的长廊。
同样的场景重复出现……
一个一个人进入车厢,但没有一个人看到前面的人或者后面的人影子,他们只是在选择了自己的考核内容之后被分配到不同的料理间,直接开始考核内容。
列车外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另一个打开的车门处却没有一个人下车。
蒋倩一家在驾驶室里,看着新车厢各处的监控。
为了这次的考核,蒋倩和系统商量了许久,把新购买的餐车改装了一下,为了能同时容纳更多人,里面的空间也临时扩展了不少,做了不少独立的厨房。
现在,作为应聘者其中之一的黄丽萍就在其中的一间厨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