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一连几天,李魏都会在下课的时候走到林珩年的位置旁边,然后用不经意的口气问他“在写什么”。
“我那个时候答应了一个……朋友。”林珩年说到这里斟酌了一下用词,“弟弟,答应了一个弟弟,说要给他写一首歌。当时李魏看到的,就是那首歌的歌词。”
一般的作词作曲顺序都是先有曲,后填词,但是林珩年当时并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训,一直都是先磨歌词。
裴以绥听林珩年说这句话,立刻明白了话里的意思,他轻声询问:“你是说李魏剽窃的作品,就是这首歌对吗?”
“是。”林珩年的神色在夜色掩映下显得有几分孤寂,跟外面飘到地上又被吹起的雪花相似。
他说:“我当时对他有警惕心,所以他应该只看到过那一次我的手稿。他大概是等了很久,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偷偷联系了我的叔叔婶婶,想要花五百块钱买我的那首歌。”
不过他那时候已经搬出去跟爷爷住了,结果可想而知。
“李魏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只好先回去,可是另外两个人不死心,他们趁我上学的时候闯进爷爷家,把我的东西翻了个底朝天,终于找到了那首歌的终稿。”
林珩年说到这里的时候,眼底浮现出一丝狰狞,又被一点点压了下去:“爷爷当时想要阻拦,被他的儿子儿媳推倒在一边。我回来的时候,他们拿着那张手稿,对着太阳笑得喜气洋洋,因为五百块钱。”
“真是两个畜生!”裴以绥作为一个旁观者,就算没有亲身经历当时的场景,单从林珩年三言两语的描述中也能想象出这两个人丑恶的嘴脸。
“还有你那个养父母。”裴以绥说:“即便不是亲生父母,既然收养了你就要承担起作为父母的责任,怎么能够杳无音讯这么多年,把你一个人丢在这么恶劣的生长环境中!”
这些人的愚昧无知就像是慢性毒药,在长年累月中一点一点迫害着林珩年,想要把他拖进暗无天日的深渊。
“你说得对。”林珩年勾了勾嘴角,没裴以绥那么生气。他早就在时间的长河中一遍遍问过自己了。
为什么?为什么是自己?为什么偏偏是自己?他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被这么对待?他生下来就该过这种生活吗?他就该过最烂的生活、该承受常人无法承受的苦楚吗?
他一直想不明白,索性不再去想,只管往前。
“后来呢?”
裴以绥从浓重的个人情绪中抽身,忍不住朝林珩年身边挪了挪,拿膝盖磕了磕对方膝盖。
这个动作被裴以绥做得普通又亲密,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独属于两个人的暧昧。
林珩年往后面让了让,跟裴以绥隔开点距离,这少爷立马像款502胶水一样黏了上来。
“快说。”裴以绥的语气带上了强势,但却并不让人讨厌。
“后来……”林珩年想了想,说:“后来李魏来了,他越过我直接向我的叔叔婶婶买了那张手稿。我求他还给我,爷爷也把自己好不容易攒的钱拿出来,想要把那张手稿重新买回来,但是那个人都拒绝了。”
林珩年垂眸出神地说:“那张手稿对我的意义很不一样,我后来跪下来求李魏,给他磕了无数个头让他还给我,说我可以再给他写一个新的,他说什么都不肯。”
直到这首歌被李魏拿来随便改了几个字,成功发布单曲,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那之后,李魏凭借这首单曲在娱乐圈一炮而红,达到了从未有过的新高度。
在后来的将近二十年时间里,林珩年一直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像是一根鱼刺卡在喉咙,不上不下,每次呼吸都带着丝丝疼。
所以,当李魏重新找上他的时候,他毫不犹豫拒绝了。但是李魏怎么可能放得下林珩年这个香饽饽,不惜搞坏自己和对方的名声,也想要两个人捆绑在一起。
“所以……网络上那些不堪的流言,全部都是这个老东西一手促成的?”裴以绥说到这里窄薄的眼睛里酝酿着一场汹涌的风暴,“他真是……罪该万死啊。”
他最后的落音极轻,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藏在黑夜里的薄刃,随时准备刺向别人。
自从林珩年给了李魏一记重创之后,这家伙偷鸡不成蚀把米,逐渐在大众的视野中淡去。直到今晚热搜不断,这位消失已久的老熟人,才又出现在风暴中心。
自从李魏po出那张抄袭对比图之后,不少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支持李魏维权。
[竟然敢抄袭经典老歌,林珩年你还真是仗着原唱淡圈为所欲为啊,《圆圈》都火多少年了,抄袭抄到你爹头上。]
[我去……我还喜欢过他的这首歌,他今年新出的专辑里面我就喜欢这首歌,现在你告诉我是抄的?!]
[艹!早就看不惯林珩年了,没什么实力的烂花瓶,每天都艹你那个人淡如菊的人设,老子真是烦死了,赶快滚啊!]
[哎呦,可不敢说,人家背后可是有金主爸爸的,到时候律师函警告哦~]
[对哦,感谢楼上提醒,忘了他还有这么恶心的事情了,原作者赶紧告他吧,求你了[拜托][拜托]]
[音乐学院在读生,不是很专业,刚才特意去听了这两首歌,怎么说呢,很微妙……不过我还是觉得林珩年的那首更好听一点]
[林粉滚啊!踩在原作头上吸血的歌曲,当然好听啊,但那都是谁的功劳我请问呢!]
[旋律很像,歌词……嘶,说像不像,说不像又很像,好奇怪啊……]
李魏当初心虚,在发歌前特意将林珩年写的歌词每句都改了个字,只要仔细琢磨就会觉得十分割裂,所以这首歌在深受欢迎的同时也备受诟病。
[怎么哪儿都有林某,几个月上热搜上美了吧,营销太过了,烦死了,拉黑拉黑]
[在线等一个回应[吃瓜][吃瓜]]
[这还回应个屁啊,露头就秒的程度,嘻嘻@林珩年]
……
下面一群人吵得不可开交,成功让李魏的微博顶上主页,今晚吃瓜的人本来就多,这下全涌到了李魏评论区。
公关团队还在降热度,裴以绥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不是林珩年的问题,但是被架在火上烤的人依旧是林珩年,这件事情已经是十七年前发生的了,很多证据都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目前的局面对林珩年很不利。
几番权衡之下,裴以绥还是决定联系哥哥帮一下忙。
“是要联系公关吗?”林珩年忽然出声问裴以绥。
“嗯,对。”裴以绥低头在手机上打字,“我让我这边的也帮忙带一下节奏,降点热度。”
“不。”
林珩年双眼在夜色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制止道:“以绥,我需要你帮我添一把火,让这件事情的热度再高一点,最好能跟刘念那件事情并肩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裴以绥闻言一愣,他看着林珩年那双漂亮的眼睛在此刻变得十分勾人,下意识脱口而出:“一把够吗?”
“够了。”足够了。
既然李魏主动把这件事情展示在大众眼中,那他就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他被对方偷走了十七年的东西,全部都要原封不动地送回来!
林珩年说完之后拿回自己的手机,在拉黑名单里面找出一串号码,拨了过去。
第115章 唯一证据
当天夜里舆论迅速发酵, 等到早上的时候,微博广场上已经全部都是这件事情了。
#林珩年抄袭#的词条跟#刘念多人运动#一起并列冲上微博热搜,后面跟着一个“爆”字。
只要点进林珩年的词条里, 第一个出现的就是李魏发的那条微博。
李魏当初凭借一首《圆圈》出圈之后,后面创作的所有音乐作品都未有与之比肩的, 而那首《圆圈》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了一首人们耳熟却从未被年轻人打开过的“经典老歌”,热度也逐渐消退。
直到今天抄袭事件的爆出, 许多年轻人们才第一次打开搜索软件去熟悉这首老歌。
人们总是会对弱势的一方产生怜爱情绪, 而这种情绪放在这次的抄袭事件中主要的表现就是去支持那首原创歌曲。
李魏看着不断上涨的歌曲收藏, 以及音乐平台那边实时反馈过来的用户购买歌曲消息, 终于忍不住露出了个大大的笑容。
他作为此次事件的“受害者”, 中间可操作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而只要能够利用好这中间的流量, 就能通过舆论打一场翻身仗, 让他重回大众视野。
即便是林珩年,也要被这次事件影响,被他踩在脚下。
李魏想到这里, 打开微博点进个人主页的关注列表, 找到了林珩年的微博。
这是他的个人微博, 里面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 但是特别关注只有一个——那就是林珩年。
他虽然恨透了这个让他跌入谷底的人,嫉妒林珩年的才华嫉妒得要命, 可是终究忍不住想要在暗处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对方的一举一动,仿佛只要看到对方有一点过得不好,就能够稍微缓解一下自己内心中强烈的不甘,和内心极大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