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增加陪伴, 应该也是给予安全感的方式吧?
盛野眼睛一亮, 但想了一下后厨的环境,还有油烟,又忍痛拒绝了, 不用, 我很快回来。
林向榆没再坚持, 只是换了一个位置, 在一楼大厅的角落,刚好正对后厨门口。
盛野心满意足地去了, 经过前台,荆晓还问道:阿榆是来找你的吗?很少见他来店里吃饭,你好好招呼啊。
盛野笑得十分灿烂,知道了,妈。
早饭是热气腾腾的鸡汤小馄饨, 加了两根翠绿的小青菜,味道很好,想着要出门,担心林向榆路上会饿,盛野还炸了油条。
吃过饭,盛野利落地解下围裙,露出底下那件略紧的黑色T恤和结实的胸膛,伸手一捞,轻松自然地接过林向榆的东西,走吧。
出门的时候,当心碰到人,盛野还抬手虚揽了一下林向榆的肩膀,带着他往和人约好的路口走。
此时的小镇已经热闹起来了,一路都是早点摊子的叫卖声,没走多久,就看见一位精神矍铄、穿着中式蓝褂子的老人站在街口,正是夏鸣玉帮林向榆约好的向导陈老。
原本是想找一个年轻些的,但这事被退休的老镇长陈老知道后,他立马就主动找了夏鸣玉,想来给林向榆做向导,在经过林向榆同意后,这事就定下来了。
陈老看见盛野,笑着打趣:哟,阿野也一起去?今天不在店里帮忙了?
盛野爽朗一笑,手臂依然松松地搭在林向榆肩上:陈伯,我给向榆当临时工,负责扛包,递水的。
他说话时,手指在林向榆肩头轻轻捏了一下,带着点亲昵的炫耀,被林向榆悄悄瞪了一眼才规规矩矩地站好。
陈老哈哈笑着,了然地点头:好好好,年轻人就是得有个小伙伴才好,凡事有个照应,我记得以前你、于杨、纪源,你们几个读书的时候闹得哟,现在也个顶个的稳重了。
盛野脸上的笑僵了一下,问道:陈伯,咱们走吧?
陈老点点头,成,那先去老刘卖瓦猫的店里,那儿最近。
这个店林向榆以前来光顾过,他还买过不少,老板本来就记得他。
后来很多游客见了茶馆的摆件,也寻着来买过,来还不忘说一声是因为林向榆才来的,刘老板早就惦记着哪天碰上要好好谢谢他,就是一直没机会,今天一碰上人,就把他精挑细选的,最近烧得最好的瓦猫都拿出来了。
阿榆,看这几个好看吧,还有这个,是听那些小年轻的建议改过的,看着是不是更好看了,早就惦记着送给你但一直没碰上,多谢你帮我们宣传了。
以前瓦猫是用来镇宅驱邪,避凶趋吉的,建好新房就会在房顶,飞檐或者大门的瓦脊上安放一只,不过现在慢慢地已经有很多是专门做摆件了,颜色各异,造型也更多变。
林向榆还没来得及说是来干嘛的,就被塞了一篮子,这都是实打实的陶制品,抱着那叫一个压手,还好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锻炼还是有点成效的,要是以前脆皮打工人的时候,这一下就得给他压个踉跄。
他自然不肯收,反手就要递回去,刘叔,真的不用
但他力气哪比得过这些常年干活的,刘老板一只手就拦住他了,就是些不值钱的小东西,一点心意,你要是拒绝明天我就送你奶奶那去,让她给你。
林向榆本就不大会拒绝人,陈老还在一旁帮腔,最后还是收下了,谢谢刘叔。
刘老板这才笑起来,方才他和陈老说话已经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了,这会儿热情地招呼他们去后面作坊里。
不大的院子里晾晒着各种造型的瓦猫胚子,憨态可掬,窑里正烧着一批,他们来的时间碰巧赶上出窑,林向榆立马接过盛野递来的相机,调好参数就开始找角度拍摄。
拍完这一段,刘老板还热切地问要不要上手做,林向榆做手工的手艺一般,但这会儿也来了兴致,盛野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想,伸手接了相机,你去做,我拍,我会用相机。
盛野拍照没有什么技术可言,但因为林向榆拍视频,所以他也是正儿八经学过怎么用相机的,就等能帮忙的这一刻了。
林向榆回头,看他坚定地点了点头,还是挽起袖子过去了,盛野说会那就是会,这一点他是很相信的。
陈老看着他俩一个做一个拍也没上前,就坐一旁喝茶,原本还想吸两口水烟筒,但看林向榆这白白净净的模样,完全不像会抽烟的,最后还是忍住了。
刘老板教得认真,林向榆也学得很认真,最后还真做出来了,就是样子不够完美,但林向榆已经心满意足了。
刘老板还在一旁使劲夸他,愣是把林向榆夸脸红了。
这得晾个十来天才能进窑,阿榆你放心,等烧好了我让我孙子给你送过去。
林向榆笑着答应了,谢谢刘叔,那我等着。
洗过手的林向榆从盛野手里接过相机,开始看他拍的素材。
原本想着要是没拍好他等会儿重拍的,不过意外地不错,虽然没什么角度,但是够清晰,唯一的缺点就是刚开始一直在拍林向榆的脸。
盛野一脸骄傲地凑过来盯着他,眼神里直白地冒出三个字,快夸我。
大庭广众之下,林向榆不好意思靠他太近,只小声夸了一句,拍得很好。
盛野瞬间笑得牙不见眼,整个人开心得都要冒泡了。
从刘老板的店离开已经到午饭时间了,林向榆工作忙起来顾不上吃饭是常有的事,但今天有老人跟着,再加上盛野一直催他,最后三人还是找了个路边的小馆子吃饭去了。
点菜的时候,盛野很自然地报了几个林向榆偏爱的口味,等菜上来,他又习惯性地把那几盘菜往林向榆面前推了推。
陈老看着,眼里满是慈祥的笑意,慢悠悠打趣道:阿榆啊,我看你这小工请得值,眼里有活儿,跑前跑后的,比我老头子有用多了。
林向榆正低头喝汤,闻言耳根泛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没接话,只是在桌子底下轻轻踢了盛野一下。
哪有人和老人家一起吃饭把菜全堆他面前的,他眼神制止了好几次,盛野就跟没看见似的。
盛野是真的觉得一点毛病没有,他点了六个菜呢,放林向榆面前的就三个,有一个还是甜口的蜂窝玉米,不适合老人家吃,而且那桌子又小,放哪儿都夹得到。
他得寸进尺地把腿伸过去和向榆地贴在一起,脸上却笑得无比坦荡,自然地接话道:陈伯您过奖了,我们这关系,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看盛野跃跃欲试想让他接话,林向榆趁陈老不注意又瞪了他一眼,腿虽然没收回来,但换右脚又踩了他一下。
盛野这才老实下来,一脸殷勤地给他俩盛饭,看着真是敬业极了。
吃过饭,他们又去了做葫芦雕绘的李阿奶店里,还有编竹编的王老爹家,不但拍了素材,林向榆又收获了两篮子,尤其是王老爹送给林向榆的那个篮子巨大一个,里面大大小小有一堆,除了篮子,还有竹编杯垫,茶饼收纳盒,鸡蛋筐,蒲扇等等。
林向榆推辞不过,没办法,只能想着到时候多帮他们宣传宣传,等这段时间过去再来照顾他们生意。
盛野果然如他所说,成了最称职的临时工,林向榆的相机、三脚架、备用电池等等不用的时候全在盛野手里,包括刘老板他们几个送的东西,甚至还有林向榆喝了一半的水,因为拿不下,他甚至还在路上买了一个竹筐背着,就这也不肯让林向榆自己拿一样。
采风结束时,太阳已经划到了天际,洒落的日光将小镇镀上了一层金色,温柔的晚风里携着饭菜的香味和烟火的气息,到回家的时候了。
陈老在街口和他们道别,拄着拐杖慢悠悠回家了,只剩盛野和林向榆两人,沿着安静下来的青石板路往林向榆家走。
盛野背上,手里依旧没有空闲,这会儿还拎着刚给林向榆买的炸洋芋和烤豆腐,林向榆抱着相机,边走边看相机里的素材,不时还和盛野讨论几句。
说着说着又转到刚才收到的礼物上,刚才收到的瓦猫,等会儿你拿几个走吧,都挺可爱的,可以放窗台上。
盛野侧过头,看着林向榆在夕阳下越发柔和的侧脸,轻轻地笑了一下,我只想要你做的那个。
林向榆想起自己做的那个,不好意思地抿了下唇,那个丑丑的样子他怎么好意思送给盛野啊。
下次我重新给你做一个吧,那个不好看。
盛野脸上的笑更大了,腾出一只手,轻轻地碰了一下林向榆的额发,他怎么这么可爱啊!
下次做的也要,这次的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