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穿越重生>不孝子瑟瑟发抖[快穿]> 不孝子瑟瑟发抖[快穿] 第17节

不孝子瑟瑟发抖[快穿] 第17节

  【世界七:寄人篱下的表姑娘】
  虐渣打脸爽文,反套路,小天使们收藏一下,很快就开~
  第19章 七零年代极品妈19
  有人等着看云汐笑话,有人替云汐担忧,但所有人都不看好她这个决定,觉得她太能折腾了,放弃工作放弃退休金真是最错误的选择。还有人觉得她是不是尝到了特立独行的甜头,越发喜欢搞特殊了?
  对云汐辞职做买卖的事议论很多,上她店里看热闹的也多,然后就被她的优惠福利吸引了,买二送一啊,平时可占不到这便宜,别人都买,自家要是不买不就吃亏了吗?
  于是云汐开业前三天,满屋子的货天天卖光,到了第四天,销量才降下来,但也有了正常的客流量。村长在这边待了半天,发现客流量竟然跟供销社差不多,相当惊讶。
  “这是咋回事?大伙不是更信任供销社吗?买啥都习惯去买了,咋就改这了呢?”
  云汐一边拨算盘记账,一边回道:“因为前三天来的人太多啊,他们把货买回去,发现米是今年种的新米,鸡蛋是最新鲜的没一个臭的,青菜也都水灵灵的,鸡鸭鹅又肥,不但没有任何问题,还比供销社的货好。
  我这又不要票,他们还听说都是直接从村里拿的货,心理上就会倾向于在这买更好更便宜。”
  村长听不懂啥心理之类的,倒是明白供销社的货确实一般,因为不愁卖,以前只能去供销社买,那边的售货员脸拉得老长,像谁欠她们钱似的,有时候买鸡蛋还会发现是放了好几天的,不那么新鲜。酱油有时候也是放久了,都长毛了,他们这边的店里全是新鲜货。
  所以要想客流量多的重点就是要宣传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这边的货好,前三天的优惠福利就是为了宣传,效果太好了,基本全市的人都知道了李姐小卖店,这不上班下班路过就在这买了吗?以后生意只会更好。
  村长高兴极了,虽然买二送一的优惠力度很大,但卖出去的东西多啊。他们乡下人除了种地没个进项,包产到户之后,种多少都是自己家的了,有不少人家粮食是多的,菜也吃不完,但一辈子在村子里,不知道咋往外卖,只能送去粮库和供销社,但那价格就压得很低了,东西在家放得越久越不好,乡亲们心里也着急。
  这次在云汐这,一下子卖出去那么多,相当于三天就把乡亲们多余的货清空了,价格低点也还有得赚,往后还能长长久久地用正常价卖,怎么说都是大好事。
  所以这几天村里欢天喜地的,人人都在夸云汐有本事。以前自己一个人有本事就算了,后来又培养个清大的儿子,现在还来惠泽乡里,杨柳村就没一个不说她好的!
  董家人见状又觉得云汐傻了,自己做买卖肯定是挣得越多越好啊,帮乡亲干啥?跟他们啥关系啊就给他们好处?竟然还找了两个小伙子过去看店。干啥?想再收俩干儿子啊?家里这么多亲生的,一个都不用,一点好处都不给,对外人倒是大方得要命,真不知道她脑子怎么长的。
  然而董家人再气不过也没用,村长甚至都不收他家的粮食和菜,他们过去理论,村长就说云汐跟他们断绝关系了,往后也不想扯上什么关系。再说他们自己放话说不给云汐养老送终,这样的关系,能收他们的菜给云汐卖吗?
  一两个月过去,云汐的小卖店开得红红火火,有人看了就觉得做买卖应该是真的行。云汐之前都很出色,没道理突然就脑抽选错路吧?很可能是她去省会、去首都,见多识广,或者从市长那听到了什么风声,才毅然辞职做买卖。
  之前开车、学习跟不上趟,做买卖还能跟不上吗?所以盲目信服云汐的一小部分人就开始摆摊了。有的在电影院卖瓜子汽水,有的在街上卖冰棍,有的跑去火车站卖茶叶蛋,卖啥的都有,反正街上卖货的是一下子多了起来。
  还有个老裁缝开了家裁缝店,有个老木匠开了个家具店。他们年纪大,见得多,知道以前靠手艺是能吃饭的,后来不让个体做买卖了才歇了这门生意。现在见云汐大张旗鼓闹得全市都知道她开店,也没人管,还办了正经的营业执照,那肯定就是政府同意的。
  云汐和市长的关系可不一般,和整个市政府的职工更是亲如一家。有云汐打样,原本想观望一段时间的人也有胆量了,直接把店开了起来,还学着云汐一样办了营业执照。
  市长秘书高兴地给市长看部门报告,“市长,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步稳了。李姐这是又做了一项大贡献啊!”
  市长看了看新增的个体户和摆摊数目,忍不住激动地站起来,“李姐的影响力居然这么大,这才多久,就有这么多人效仿了。”
  秘书道:“李姐真是个人才啊,要是她一直留在市政府,一定能做更多的事。”
  市长想到那天云汐辞职时坚定的目光,笑道:“金鳞岂是池中物?李姐能帮我这个忙已经很好了,不能再麻烦她了。对了,记得跟派出所打声招呼,帮忙看顾着点李姐的店,别有人嫉妒她去欺负她。”
  秘书点点头,把事情记在心上。确实有不少人背地里笑话云汐的,觉得她明面上是辞职,说不定是之前太高调被开除的。这都是一些眼红的人,见不得人好,但云汐现在开店买菜,说起来确实比不上市政府的职工,难保有人一时冲动跑去找麻烦,打声招呼比较稳妥。
  大家真正尝试摆摊、开店,才
  发现做买卖是真挣钱啊。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挣十块二十块的,比工人挣得可多多了。虽说不是谁的性格都适合做生意,但到底让不少人都有了新营生。
  摆摊的人多了,董志勇的生意就不好做了。之前他卖年货,大家过年都愿意买,生意确实不错,后来他小打小闹卖点东西也还行,毕竟摆摊的少,物以稀为贵。
  可现在摆摊的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他在其中就不起眼了,收入大幅度缩水。又是一天起早贪黑,没赚到几块钱,他气得收了摊就冲到云汐的店里。
  “你是不是故意针对我?我摆摊做买卖,你就开店带领大家一起做。现在我要被挤黄了,你高兴了?”
  云汐正在理货,准备关门,看他一眼,淡淡道:“你还在摆摊啊?我早就忘了,那都多久之前的事了,谁会留意?”
  董志勇心里更不痛快,什么意思?这是一点不把他放心上了?连他在摆摊都忘了?他气极反笑,“我当你儿子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好处一点沾不上,你是处处把我逼上死路。”
  云汐心想对对对,我就是故意做生意挤兑你的,还故意带全村致富,唯独落下几个白眼狼。光看她过得好算啥呀?要看她把周围人都带得好了,唯独剩下他们才难受呐。明明这一切可以是他们的,就因为他们不孝,没啦!
  不过这话她是不会说的,说了就适得其反了,她只说:“你这话真有意思,我做我的小买卖,这市里也开了别的店,有了别的地摊,不少都干得红红火火的,咋你就被逼上死路了?你意思是你比他们差?他们一出现,你就不行了呗?”
  云汐说话的时候还面露诧异,像是没想到董志勇这么完蛋,连这么点事都做不好。
  董志勇气得脸红脖子粗,抬脚就踹翻了一袋米,“我让你开店!让你开!我……”
  “干什么的?住手!”斜对面派出所里,两个公安飞快跑过来就把董志勇摁在了地上。
  董志勇顿时懵了,害怕道:“公安同志,她是我妈,我们这是家事,家事!”
  两位公安看向云汐,云汐皱眉道:“我早就跟他断绝关系了,他过来骂我一通就损坏我的货,也不是你们及时赶到,还不知道他要干啥。”
  公安同志一听就把董志勇扭送进了派出所,董志勇吓得三魂不见七魄,一直回头惊恐地大喊,“妈!妈你别让他们抓我呀妈!”
  云汐关了店铺,跟过去做笔录,然后就走了,根本没再见董志勇。董志勇则是被审问了一晚上,困得狠了也不能睡觉,反复交代到底去店铺干什么。
  董志勇实在扛不住,才羞耻地说他就是发泄情绪,没想干啥。他自己觉得是做买卖的料,做得很好,没想到云汐一开店就挣得比他几个月还多,还带动那么多人一起做买卖,他根本比不上他们。
  他又嫉妒又愤怒,总觉得云汐要是像以前一样,现在那家店就是他在管了,那么红火的店以后说不定就是他继承。可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心里不痛快,就想来找云汐麻烦。
  审问的公安都觉得离谱可笑,怪不得云汐不认儿子,就这种儿子死一个少一个。
  董志勇毁坏他人财物,罚他按价赔偿,再加上云汐受到惊吓的营养费,一共让他赔了五十块。另外拘留他三天。
  董志勇什么都没敢说,老老实实蹲了三天,一出来就把五十块给云汐,灰溜溜地跑回村里。
  村里人知道他进过局子,还是因为找云汐麻烦进去的,对他十分唾弃,他在村里简直成了过街老鼠。
  董志勇心里梗着一口气,想要大赚一笔把面子挣回来。正好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好多鸡蛋,他就去隔壁县进了好多鸡蛋,那边有个养鸡场,批量的鸡蛋相对便宜些,有赚头,他就打算这个端午节靠鸡蛋翻身了。
  谁知他没经验,雇车拉回来的时候,车在半路熄火了,修车,启动,刹车的,有的鸡蛋就碎了,好不容易运到他租的仓库,他累的不行,躺下就睡了。等到第二天想规整鸡蛋的时候,发现前一天碎掉的蛋液影响了挨着的鸡蛋,有的鸡蛋就不新鲜了。
  董志勇一边挑拣鸡蛋一边心疼,这还没开卖呢就损失了一笔钱,还能挣上钱吗?
  快到端午节的时候他出去卖鸡蛋,发现街上有不少卖鸡蛋的,就连供销社和云汐的小卖店都增加了鸡蛋数量。大伙的选择太多了,就货比三家挑着买。董志勇的鸡蛋虽然在往外卖,但销量很一般。
  云汐见状直接搞了个活动,说以前在她这买过东西的熟客,买鸡蛋八折。新顾客买十个送一个,买二十送三个,买三十送四个,以此类推,不同的人可以凑在一块儿买。
  可以凑着买就划算了,在哪买都是买,云汐店里的鸡蛋一直特别新鲜,都是从村里天天送来的。三五个人一块买几十个,就能得到送的几个,多划算啊。
  再有之前来买过货的人可太多了,过来一说哪天哪天,云汐翻账本对得上就给八折,大部分根本不用翻账本,云汐记忆力好,老客户都认识。
  这下大家买得高高兴兴,云汐则是在端午节的时候把鸡蛋全清空了。也有一两家学着云汐搞优惠,抓紧时间把鸡蛋卖出去了。
  董志勇却嗤之以鼻,觉得他们有病。端午节这会儿卖鸡蛋就是因为涨价,挣钱多,他们降价卖不是蠢吗?
  结果就因为他端着架子,鸡蛋没卖出去多少。他想着无所谓,鸡蛋是日常吃的,早晚能卖光。
  等过了端午节,他的鸡蛋却滞销了。他在街上吆喝着卖鸡蛋,有个路过的人笑道:“端午节都囤了好几斤鸡蛋没吃完,现在谁还买啊?”
  他心里一个咯噔,之前没考虑到这个事。他连忙想降价卖,却发现市场价本来就降了不少。他有的鸡蛋都臭了,最后连卖带送,终于把所有鸡蛋卖光,一算钱,不但没赚,还赔了!
  这一趟雇车、修车、租仓库、坏掉的鸡蛋,消耗了不少钱,他忙活一通啥也没挣到,倒是听说云汐的店挣了不少。
  他路过云汐的店看到里面来来往往总有客人,云汐笑容满面地招待他们,和对他的冷脸完全不一样。这时有人骑自行车过来,他认出那是云汐在市政府的同事,那人放下一个大包裹,笑道:“李姐,你儿子又给你寄包裹回来了,快打开看看是啥,让咱也开开眼。”
  云汐好笑道:“都是些平时用的东西,又不是啥稀罕玩意,有啥新鲜的?”
  她话虽这么说,却还是把包裹打开了。里面有首都那边流行的衣服、鞋子,有书,还有一些好看的摆件。
  同事啧啧道:“小张真舍得花钱,前两个月给你寄的小皮鞋和皮手套,这又给你寄夏装了,他远在千里,心里却一直惦记你,真孝顺,你有福气啊!”
  云汐笑道:“是有福气,我这个儿子啊,哪哪都好……”
  董志勇没再听下去,他听不了这个话,妈已经不是他的妈了,变成别人的妈了。他这次想大赚一笔最后失败了,要是让云汐看见他,指不定会怎么笑话他呢。他没能翻身成功,不想在这地方待了,他去火车站买车票,决定去找媳妇。
  董志勇很快就走了,他现在手头紧,买的站票,一路拥挤,等到下车的时候样子很是邋遢,还有各种味道。他也没注意,只想着马上要见到媳妇了,这个他唯一的亲人,心情十分激动,不知道媳妇想没想他。
  他按照大学的地址找过去,看到里头来来往往的大学生,自觉矮了一头,背脊都弯了一些,还是门卫看见他问他干啥,他才说了媳妇的名字。
  没想到门卫还没帮他找人,他已经在人群中看见媳妇了,他媳妇身边还有一个穿着白衬衫的男人,两人抱着书有说有笑走得很近,就差牵手了!
  董志勇顿时火冒三丈,冲过去一拳打到那个男人脸上,指着媳妇鼻子骂,“老子辛辛苦苦摆地摊挣钱给你花,你在这找相好?”
  他媳妇震惊之余,见周围的学生看过来,只觉得万分丢脸,“你乱说什么?根本不是那样,他给我讲题而已。你赶紧走,
  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董志勇一把甩开她,“我不该来谁该来?你们这两个搞破鞋的?搁过去你们都得挂牌子游行贴大字报!”
  “够了!你简直不可理喻,我根本没有找相好的意思!我和你没有共同语言,要不是迫不得已,我怎么会嫁给你?我要跟你离婚!”
  董志勇一愣,怎么都没想到媳妇竟然敢提离婚。她一个女人,就不怕离婚了被人指指点点吗?
  周围同学现在已经对他指指点点了。
  “他怎么这么邋遢啊?”
  “对啊,还很粗鲁,他们是夫妻?看着一点都不配。”
  “我认识这个女同学,她确实没找相好,是不是误会了?”
  “不管是怎么回事,强扭的瓜不甜,这婚应该是离定了。”
  董志勇好像误入了另一个世界,感觉自己和这里格格不入。亏他还以为自己对媳妇好,多挣钱给媳妇花,媳妇就不会像别的知青那样跑了。亏他还以为自己长得高大俊俏,又嘴甜会做买卖,媳妇就能真心喜欢他。
  没想到,媳妇根本就看不上他!
  董志勇冷笑:“咱俩是领证的夫妻,想离婚?做梦吧你!像你这种不检点的女人就等着万人唾弃吧。”
  他头也不回地走了,找地方安顿下来,就开始写大字报,写了好多张,趁夜跑到学校去贴。在墙上、大门上、地面上贴了好多张,又在城市的好多电线杆子、店铺门口张贴。
  一下子他媳妇就出名了,不管见没见过的,都知道那个大学有这么一个女学生,结了婚享受丈夫给的钱,还在学校找相好。
  学校第一时间把他媳妇劝退了,他媳妇气得浑身哆嗦,劈头盖脸打了董志勇一顿,跑没影了,这日子肯定不会跟他过下去。
  学校还出面给董志勇解释了一下,两个同学根本不熟,并不是他想的那样,希望他不要再到处宣扬谣言。
  董志勇不相信,他只信自己看见的。没想到他打的那个男同学家里是当地的地头蛇,被他揍了一拳还丢了这么大的脸当然要找回来,董志勇志得意满觉得报了仇,喝点酒正往招待所走,就被人拖到巷子里狠狠打了一顿,把他的腿都打折了!
  董志勇住院把所有的钱都拿来治腿,还是留下了后遗症成了瘸子,他也找不到他媳妇了,有仇没处报,丧气地回了老家。现在瘸了,跑着做买卖也不方便,他只能在村里种地。
  董芝芝跑来嘲笑他,“当初你是怎么笑我的来着?笑我蠢,留不住我男人?现在你呢?媳妇不也跑了?让你贪图她好看,也不想想,她那么好看,眼光那么高,为啥选你,还不是你好拿捏?你还傻子似把钱都寄给她把她当个宝呢,结果她都花别人身上去了!”
  董志勇正没处撒气,闻言就道:“大哥不笑二哥,你能好到哪去?”
  董芝芝道:“我男人本来可没打算走,是我一时没想开藏了他的通知书,他心寒了才走的。我们有孩子又领了证,他早晚会回来。”
  董志勇嗤笑,“你就自欺欺人吧,他都不在乎你要生孩子了,不管不顾的,回来个屁!老太太说得对,你这就是活该,要走她走过的路,当个寡妇一个人拉扯孩子,你还来笑话我?有你苦头吃。”
  董芝芝气道:“我要是活该,那你也是活该!你不是嘴甜哄老太太的钱吗?你媳妇也嘴甜哄你的钱!你不是不要老太太了吗?你媳妇也不要你!”
  两兄妹大吵一通,不欢而散,各自的苦闷只有自己知道。董芝芝听说董志勇的媳妇被开除了,她也发了狠,接连写了好多封信给男人的学校和当地教委,举报男人抛妻弃女。不久后果然有了消息,男人给村长打电话,叫来董芝芝哭着骂了她一通,说以后跟她再也不见!
  原来这个知青里的老大哥在村子里熬了那么多年,回城无望才结婚,是打算好好过日子的,对董芝芝的脾气也很包容,结果恢复高考,他还考上了,顿时有了无限的希望,想着等他读完书,在城里找到工作,就把媳妇孩子接过去。
  可不管他怎么说,董芝芝都不信,还把他的通知书藏了起来。熬了那么多年,回城已经成了他的执念,他再也受不了在乡下的一分一秒,所以他偷了通知书跑去上学了。他一直没跟家里联系,有怨气也有愧疚,心情太复杂,只能每天学习,什么都不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