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子瑟瑟发抖[快穿] 第96节
第98章 后宫心机皇后妈28
皇上中风、大皇子逼宫伏诛、皇后监国。
这些消息一经传出,前朝后宫人人震惊。但皇上是病了不是死了,他亲自下达的命令,没人敢质疑。
对于皇后监国不合规矩之事,大家听说当时质疑此事的宗室差点被当成谋反,顿时都不敢有异议了,只安慰自己,皇后就是个传话的,每日将他们所奏之事转告皇上,再请示皇上如何批示而已。
暂时的,不必多想。
谁也不知道,太医中最先提出皇上能治好的人,是云汐的人。太医院根本治不了这个病,但说出来必定掉脑袋,既然有人冒头说能治,那他们就跟着呗,反正最后问罪的话,还有人顶着。
总之,如今所有人都相信皇上过些日子就能好,是以对皇后短暂的监国也都接受了。
云汐身着朝服,第一次上朝。所有大臣心里都不太自在,但还是低下头行礼,“皇后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
云汐坐在龙椅旁边新添的椅子上,看着他们淡定道:“平身。”
她看了眼身侧的龙椅,终于到了这一刻,她与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了。
第一次早朝,更像是云汐和大臣的互相试探,没什么大事,都是日常朝政上的琐事。这些事和后宫管理没什么区别,云汐不用多想就给他们都安排好了,之后便宣布退朝。
大臣们一边出宫一边悄悄议论,都在说对皇后监国的感受,觉得不该这样,又无奈只能这样。
云汐则是一下朝便去看望皇上,皇上也没睡好,早早睁眼等着朝堂上的动静,见云汐进门,一直盯着云汐。
云汐喝口水便开始和他抱怨,说那些大臣不把她当回事,什么重要的事都不愿意和她说,只说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在抱怨中,云汐将那些琐事说了,还说了自己的处置方法。毕竟都是小事,也没必要再来请示皇上了。云汐言语间透露着那些事还不如后宫的事重要,所以皇上对于她自己处理了没觉得被冒犯,也没什么警惕。
皇上反而觉得这样很好,云汐和他才是一家人,有什么都会来和他说,就连这些琐碎的事也一事不落都告诉他,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对于让皇后监国的决定又确信了几分,没有后悔。
之后云汐便命刘全福将奏折都搬过来,她就坐在床边和皇上一起看,看完说出自己的想法,问皇上行不行,行的话她就用朱笔批复,不行她就再想个办法问皇上行不行。
当然,她是藏拙的,有些重要的奏折,她要换好多方法问皇上,才能得到皇上同意的回复。
所有伺候的宫人都对云汐越来越尊敬佩服,不是谁都能有这样的耐心的,不厌其烦轻声细语地征求皇上的意见,整整一天才批完奏折,润喉的茶都不知道添了多少杯了。
如此三日,云汐仍旧这
般耐心,皇上却很是疲惫。他中风了,却不是放松躺着的感觉,而是经常下意识想动身体动不了的难受。而且病后身体不好,用的药又有些安神的效果,他就容易疲乏犯困。
有时看奏折他甚至会困得闭上眼睛,太医看后为难道这已经是斟酌开药的结果了,人本身就能在睡眠中修复身体,若想快些好,自然不能耗费精神,应当多多睡眠才是。
于是皇上便不想每本奏折都看了,琐事小事都由云汐自己决定,重大事件如果大差不差,他也会眨眼同意,所以云汐对于奏折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有时皇上要睡觉,还会示意云汐去隔壁批奏折,这样他才能好好休息尽快好起来。这也是因为云汐表现得很让他放心,他才愿意这样放手。
而刘全福跟着云汐上了几天朝,就又去严加审讯王庶人了。大皇子谋反时,说是王庶人为了当太后对皇上下了药。
皇上本就怀疑王庶人,大皇子这么一说,就算没有任何证据,也让他对王庶人害他之事坚信不疑。他怕王庶人死了,就再也没人知道那个秘药,便让最可靠的心腹刘全福负责此事,无比撬开王庶人的口。
王庶人在地牢里备受折磨,浑身没一块好皮,双手指骨都断了,实在扛不住,说出了秘药所在之地。
刘全福立刻带人去冷宫后院挖,结果王庶人说的地方什么都没有。他命人把王庶人带去冷宫找,王庶人震惊道:“不可能……我就、埋在这……怎么、怎么可能不在?”
刘全福抓住她的头发阴狠道:“贱人!还敢骗我?动刑!”
几个太监把王庶人拖到一边用刑,很快就响起王庶人惨叫的声音。在声声惨叫中,刘全福命人将冷宫全都挖了一遍,房子都推倒翻找了,确保没有任何能藏东西的地方,可是什么都没有。
连王庶人偷藏的两件首饰都找出来了,就是没有秘药。
刘全福失望之余也生出几分恐慌,秘药找不到,太医真的能治好皇上吗?若皇上往后都不好了,他要何去何从?
刘全福狠狠踹在王庶人身上,命人再次将人带回地牢,动刑审讯,这次还请示了云汐,将王家所有人都抓进来,逼问王庶人。
王庶人崩溃了,她真的埋在了冷宫后院。她忽然想到什么,忙道:“是德妃,一定是她,是她蛊惑我给皇上下药,是她死前……对了,她在帮大皇子,她和大皇子合谋逼宫,利用我、利用我害皇上,一定是德妃的人拿走了秘药……”
王家人听她亲口承认害皇上,所有人都愤怒悲愤地大骂王庶人。王庶人内心痛苦不堪,她这辈子最在乎的就是儿子和家人,如今儿子死了,家人也指责她,她的一切都完了。
刘全福倒是觉得她说得有道理,既然大皇子能准确知道淑妃动手的时间,准备充分,带人逼宫,那说明大皇子是知情的。
恐怕德妃和大皇子早有预谋,两边一出事就用了这个最狠的法子。可惜德妃和大皇子都死了,当时大皇子带人逼宫,手底下的人也死了不少,有的面目全非,根本认不出身份,只能推测是伺候大皇子的心腹太监,所以如今竟找不到人问秘药何在。
实则大皇子身边那两个蛊惑挑拨的太监都是云汐的人,早在大皇子进宫时,他们已经功成身退,去了钟父在京郊的秘密基地,帮忙一起研究火器。
而王庶人埋在冷宫的秘药,也早就由德妃最后见的那个小太监挖出来交到了云汐手上。
云汐会配很多药,但这种秘药还从未见过,中药之人竟然只有症状,诊脉完全诊不出来,实在神奇。不过她也不急着研究,先收入空间,等多年以后事情过去了再研究,或者干脆换到别的世界再研究。
小心能驶万年船,她在谋反呢,不会在任何事情上掉以轻心。
寻找秘药无果,但王庶人承认了是她给皇上下药,她和王家人全部斩杀。临死前王庶人只觉得解脱,她终于不用再被刘全福折磨了,她先下去陪她的旭儿,相信不久之后,皇上也会下来陪他们的。
追随大皇子谋反的那些人,自然也要一一清算。
云汐刚监国不久,就处置了王家和谋反的那些大臣,干脆利落,手腕狠辣,直接震慑了一众不服女人的大臣。同时,皇后足智多谋,三箭射杀大皇子的事也传开了。
这让众大臣知道,这位皇后可不是软柿子,不是寻常的后宅女子,她的杀伐果断已经初见端倪,谁也不敢再唬弄皇后。
云汐监国一个月后,民间也全都听说了皇后监国的事,出了些许乱子。这时钟家上奏,说发现了防疫天花的方法,牛痘接种法。
云汐大喜,命人做过实验之后,立刻全国推广。这等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让云汐在百姓心中威望更盛从前,开始有百姓说,就算皇后是女人又怎么样?皇后带给百姓的是实打实的好处,再说皇后凤仪天下,和皇上一样,也是天命所归啊,忘了之前皇后祈福,平息水患之事了吗?
可以说老百姓所知道的关于皇后的几件事,都是在为老百姓做实事,得了皇后的好处,又怎么好意思指责皇后不该监国?谁监国又关他们什么事呢?他们只要过得好就行了。
宗室正等着民间不满,找机会推翻皇后,钟家献上的牛痘就平息了那点动荡,且钟家还立了功,不得不看着其他大臣提议给钟家封赏。
不过云汐拒绝了,钟家也推辞了。云汐在皇上面前说:“没想到臣妾的兄长侥幸能发现这么个法子,可见皇上受命于天,什么好事都会到来。
皇上也一定会好起来的,臣妾等着皇上好起来亲自给钟家封赏。皇上别怪臣妾这么快就推行牛痘,臣妾是想让更多的人免受天花之苦,为皇上积福,让皇上能快些好起来。”
云汐说得情真意切,皇上心里本来的那点不舒服就这么消散了。皇后一家都忠心耿耿,虽然钟家是在皇后监国时献上的牛痘,荣耀都被皇后得了,但这样的好事也不能压着等他好了再提。早点推行牛痘确实能为他积福,皇后有心了。
有几位重臣还是能见到皇上的,见皇上对皇后越来越看重信任,对皇后推行政令毫无疑义,便以为是皇上给皇后放权,不知不觉间,满朝文武对皇后也越来越尊敬了。
云汐监国三个月,朝臣还会惦记着皇上,云汐监国六个月,朝臣已经习惯什么事都向她禀报了。
而皇上则焦躁起来,他的病为什么还没好?
-----------------------
作者有话说:※推荐我的完结文:
《作精女配觉醒了[快穿]》
《退休反派穿成炮灰女配[快穿]》
《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快穿之护短狂魔》
《boss打脸手册[快穿]》
《大佬拿了渣男剧本[快穿]》
《把主角碾成渣(快穿)》
《每个世界都想换男友[快穿]》
《头号炮灰[快穿]》
《我靠打脸渣男在恋综爆红了》
《深情女配失忆了》
《奋斗在千禧年代》
《重生且珍惜》
《重生之逆天改命》
《倾世明珠》
《头号娇娘》
宝宝们收藏一下作者专栏吧^_^
第99章 后宫心机皇后妈29
皇上迟迟未好,云汐也对太医发了好几次火,还找来十几位在民间扬名的“神医”,全都只会保守地说用针灸药浴,然后开些温和的药服用。
皇上听得耳朵都出茧子了,又不能有意见,毕竟皇后一心为他,平日诊脉医治,刘全福都在身边,偶尔大臣有重要的事禀报,云汐也会让大臣到皇上面前说,在皇上眼中,这就是皇后坦坦荡荡的表现,从来就没有二心。
皇后监国已有半年之久,身上威严更盛。偶尔皇上闭目养神没有睡着的时候,会听见皇后挥退众人,握住他的手诉说处理朝政的艰难,显露脆弱的一面。只是形势不允许她脆弱,她诉说过后就会坚强起来,替皇上坚守江山,决不让江山落入旁人之手。
这当然是云汐装的,做戏做全套。像大皇子那样谋反,虽然痛快,却要大动干戈,尸横遍野,她身为女人,在封建社会想要掌权,势必引起众多大臣的反抗。
但保持现在这样,皇上还能表达态度,几位大臣支持着云汐监国,云汐找机会积累政绩,温水煮青蛙,许多大臣都没发现,他们已经对云汐掌权没那么抗拒了。
而在皇上眼中,云汐在他“睡着后”显露脆弱,让他对云汐深信不疑。且云汐坚信他能痊愈的态度也影响了他,让他始终期待着痊愈那一天,没有胡乱发脾气做什么,每天都很配合地眨眼帮云汐一起批奏折。
不过病得久了是很影响身体的,皇上每天有半日的时间都要睡眠
,而且通过问话眨眼也不方便沟通。云汐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干脆就把皇上过往那些年批的奏折都拿来学习,甚至把先皇的奏折也拿来学习,还有历史上各位皇帝对各种事件的处理方法,相当于在学帝王心术。
遇到不懂的,她还可以说自己的想法,问皇上对不对,若是不对,她便重新琢磨。她把皇上当成了判断对错的老师,自学如何处理朝政,再加上她在其他世界积累的经验和日日上朝的经验,进步相当显著,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再次遇到南方水患,朝堂上吵吵闹闹地,争不出个好办法,还有宗室王爷提出让云汐去皇家寺院祈福,说上次她带头祈福捐款,水患就没了,这次也应该去。
祈福少说要去十五日,若云汐真的去了,朝堂上必定要再选个人监国,二皇子被囚禁在府中,其他皇子又未满周岁,还能让谁监国?不就只有王爷了?
其他大臣都不出声了,想看皇后如何选择,若是为了权力不去祈福,那名声必定受损。宗室的人实在太毒了,竟想出这么个阳谋,无论皇后如何选都要元气大伤。
云汐扫了眼众臣,冷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本宫奉命监国,自然也离不得皇宫。”
王爷挑衅道:“若如此,水患迟迟不解决,民间百姓流离失所,皇后可忍心?”
云汐看着他,“王爷这话是说满朝文武不中用,只能靠本宫祈福?那不如将尔等职务罢免,本宫出家常伴青灯古佛,如此就可天下太平了。”
王爷咬牙低头,“皇后娘娘恕罪,臣绝无此意。”
云汐道:“众位爱卿都是有能之士,与本宫一起治理这万里江山,费心费力,理应流传千古,让百姓也知晓众爱卿的辛苦。决不能让百姓与后人以为本朝种种靠的都是烧香拜佛。”
众臣连忙躬身,“是,皇后娘娘英明。”
云汐看了眼弟弟,她弟弟出列道:“皇后娘娘,臣对水患有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