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中世纪,抽卡升爵 第800节
“相信我,安娜,哪怕以咱们两个之间的交情,东帝国和海外帝国依旧是最坚定的盟友,女皇陛下她...其实也不必抱有那么强的危机意识。”
“她想要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好了,哪怕你顶不住,作为盟友我也会给予支援的。”
洛萨笑着说道。
三年下来,海外帝国休养生息,安心发育,实力已经**了太多,已足以使周围的邻居们感到强烈的威胁了。
“这事以后就不要再提了,鞑靼人的使团就要到了,也是时候好好考虑考虑未来该如何跟这个新邻居打交道了。”
安娜皱眉道:“跟他们有什么可打交道的,你难不成还想跟这些游牧民族和谐相处不成?照我看,你现在就该立刻举大军压境,哪怕不进军波斯,也要吞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片膏腴之地吧?”
洛萨笑了笑:“先看看鞑靼使团怎么说吧。”
这些年,他往中亚地区派出了不少探子,黑暗之影的组织规模也扩大了许多,在拔除了山中老人的“鹰巢”以后,颇有取而代之的架势。
鞑靼人的实力不俗,比原历史上强出了不知多少,相当于传奇层次的大萨满都有数位。
换做三年前,要击败鞑靼人,他都没什么信心。
可到了现在,能轻易覆灭萨珊的鞑靼人,已完全不被洛萨放在了眼里。
“你怎么还不走?”
洛萨看着屁股像是钉在椅子上的安娜,忍不住说道:“御前会议你也要旁听吗?”
安娜对此理直气壮:“作为海外帝国最亲密的盟友,难道我听不得吗?这又不光是你们一家的事,帝国现在收服了不少小亚细亚的疆土,跟波斯人就隔了一些阿尤布和塞尔柱的残余势力,等鞑靼人吞并了波斯,迟早也得跟我们对上。”
ps:阻止鞑靼西征之后本书就要完结了,终于到这天了。
新书暂定命名为“既神圣,又罗马,更帝国”,讲一个流亡的巴列奥略皇子,登上神罗皇位,重夺君士坦丁堡的故事。
第224章 决断
海外帝国御前会议的成员构成很简单,仅有八人,全都是跟着洛萨起家的老班底。
其中拉维妮娅,任宫廷总管,兼领王国总法官,掌管全国司法事务。
库尔斯,任情报总管,下辖黑暗之影密探组织,负责收集国内外情报,包括海外帝国诸领主领地上的动向,敌人的军事部署,民间舆论,乃至监察百官,是类似于锦衣卫组织的领导者。
乌尔姆,圣库总管,也就是原本库尔斯曾担任过的王国大司库官,掌管海外帝国经济事务。
安德里亚斯,库尔斯的衣钵继承者,掌玺大臣,负责执掌皇帝印玺,签署文书,草拟宪章,同时也负责帝国外交事务。
让娜,任帝国大元帅,圣枪守护者,掌管帝国皇家直属常备武装,在战时,兼管帝国雇佣兵,诸城镇行会民兵,领主下属武装等一切军务。
般若,衣橱总管,洛萨私库的执掌者,许多皇家庄园,地产,都由般若亲手打理。
汉斯,禁卫军首领,翼骑兵统领,负责皇城警备,仪仗出行。
乌尔丁,海外帝国总主教,全国修会首脑,负责全国教会事务。
作为掌玺大臣,安德里亚斯率先开口道:“鞑靼人的实力不弱,当初在‘梦境试炼’当中,咱们也曾领教过这些人的实力,对于鞑靼人,我个人看法是暂且与之交好,不要与其发生冲突,因为游牧帝国皆有一个特点,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勃焉。”
他口中的梦境试炼就是作战记录,当时他们交手的对象是执掌北元王庭的瓦剌部,瓦剌部实力也算不错,但跟现在正如日中天的鞑靼帝国根本没得比。
他语气微顿,又道:“据我所知,鞑靼大汗年岁已高,诸子又明争暗斗不休,其死后必定四分五裂,彼此征战不休,到那时,我们能以最小的代价取胜。”
洛萨赞许地看了一眼这个由一介骑士仆从崛起的年轻官员,这份眼光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欧洲人了。
“库尔斯,你觉得你这个学生说的如何?”
“根据黑暗之影的密探回报,鞑靼人的实力确实不弱,三年前只是派遣了一支偏师,就倾喀拉契丹全国之力,才勉强取得了一场惨胜。此次再卷土重来,其实力显然已**了太多,其王庭之下四位大萨满,据推测都已跨入了传奇阶,另有数位东方僧侣,地位与之差相仿佛,想来也有不弱的手段。我个人赞同安德里亚斯的看法。”
库尔斯抬头看了眼洛萨,道:“但一切取决于您的意志,帝国三年休养生息,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即便鞑靼人实力强劲,我们也有必胜的把握。”
“让娜,你觉得呢?”
让娜皱眉道:“我听过往客商说,鞑靼人残忍暴虐,动辄屠城,劫掠成性,我觉得跟他们没什么好虚与委蛇的。”
旁听的安娜忍不住鼓掌道:“没错,让娜女士说的对,说是等鞑靼大汗老死,就能坐等敌人四分五裂,但谁知道他们那个大汗能活多久?他手底下那么多传奇施法者,炼个延寿的魔药还不简单吗?”
洛萨轻咳了声:“这位外邦使者,这里是御前会议,你如果不愿旁听的话可以选择离开。”
安娜哼了声,不再说话。
东帝国对鞑靼人的了解不多,也没有黑暗之影这个近些年越发庞大的密探组织。
听库尔斯这么一说,她才意识到这个新崛起的恶邻可怕之处,单是他们麾下这些超凡者,横扫欧洲诸国根本不在话下,若是他们拿下波斯以后挥师西进,帝国局势恐怕危矣。
虽说东帝国跟海外帝国的邦交关系一直十分密切,但政治上的事,私交究竟能发挥出多大的效用她也委实没太大的底气。
洛萨又道:“让娜说的也有道理,但咱们现在跟鞑靼人还隔着波斯人的半壁江山呢,咱们究竟是要打波斯人还是鞑靼人?亦或是两只手一把抓呢?”
汉斯有些迟疑道:“鞑靼人的使者不是已经抵达了吗?咱们可以先听听他们到底有什么说法。”
洛萨笑了笑,如果他下定了决心的话,鞑靼人的使者就算是巧舌如簧,也说服不了他做出改变。
“也好,安德里亚斯,接见外邦使者是你这掌玺大臣的事,你和汉斯带翼骑兵们去接鞑靼使团吧,我会让拉冬和它的两个老婆为你撑场面。”
御前议会减去两人后,洛萨才正色道:“乌尔姆,国库现在是否能支撑得起我们发动一场十万人规模的大战?”
乌尔姆迟疑了下,点头道:“陛下,这取决于您打算打多久,若以最低限度只动员五万常备军,五万领主武装的话,以三个月为期,对帝国负担不大。但再多,帝国今年的建设计划就要搁置大半了。”
海外帝国的富饶毋庸置疑,坐拥欧亚大陆交界,相当于在丝绸之路上设卡收税,再加上东非诸多十字军城邦的贡赋,每年帝国的财政收入,就是整个欧洲都联合起来,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内,也都比不过。
萨珊波斯也富,但地方上贵族盘根错节,那位万王之王所能收到的税金,层层盘剥下来,落到他手里的也不会剩下多少,跟海外帝国同样相距甚远。
但问题在于,收入多,支出也多。
洛萨在帝国各地修建的灌溉设施,在耶路撒冷开挖群山,修建“皇帝大道”,将整个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通过这种夯土大道连接在了一起,同时于尼罗河畔兴修水利,试图驯服这位桀骜的母亲河,这份花费,换任何一个国家来做,都只会搞得倾家荡产。
…
当使团抵达耶路撒冷时,伊万部的部众和怯薛们对这座城市反倒是没什么震撼了。
虽说三年来耶路撒冷城在群山间挖出了一条宽阔的“皇帝大道”,但城区规模却只进行了小规模的扩张,如今常住人口加起来也就是三万人出头,对比以前没有任何增长,而且洛萨还主动将许多居民迁往了周边市镇,庄园,使其不至于因每年要容纳太多的朝圣者而显得人满为患。
只是这样一座小城,实在配不上帝国首都这个名头。
使团三位主要成员,一进王宫,其中一人便单膝跪地,虔诚至极地在胸前画了个十字:
“敬拜南帝国之巴塞琉斯,所有在东方法兰克人的唯一君主,耶路撒冷圣地的守护者,海外基督徒的主保圣人,伟大的神木保护者与圣枪执掌者。”
说话的人是富尔克,伊万有些无奈,怯薛军首领巴尔思则干脆就是鄙夷了。
他觉得,富尔克纯粹是被进城时,看到的那三头魔龙给吓破了胆。
在草原上,四位大萨满们除掉的魔龙都不知有多少了,小一些的巨龙头骨甚至都不配挂在大汗的王帐里当摆件。
不过,这南拂菻的军队看上去倒是像模像样的,军威严整,装备精良,就那背后装有羽饰的骑兵,跟他们怯薛军相比也分毫不差,难怪当初能取绿衣大食而代之。
洛萨皱眉道:“我好像见过你。”
还不待富尔克回话,库尔斯便道出了对方的身份:“朗格多克的富尔克男爵?应该不会有错吧。”
虽然说是疑问句,但库尔斯的语气却是十分笃定。
三年时间,富尔克的变化很大,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未必能辨认出对方的身份,但库尔斯不同,他辨认身份本来就不是靠相貌的。
富尔克有些诚惶诚恐。
当初他就是个小人物,为了护送雷纳德的未婚妻“朗格多克的埃莉诺”小姐而来到圣地,结果还因为失职把人给丢了,求到了时任外约旦伯爵的洛萨头上才给那位小姐救了回来。
“库尔斯先生,没想到您还记得我。”
“呵呵,当初我还劝谏过陛下,要收下你这忠诚勇武之士作为近卫呢。”
富尔克有些羞愧道:“我辜负了您的信任,也有负于对天主的誓言。”
洛萨皱眉道:“以前的事暂且按下不提,如今你为鞑靼人效力,此次造访,你新主子想让你做什么呢?”
咳——
伊万不动声色地接过了话语权:“陛下,我们这里有大汗的国书奉上,鞑靼国虽偏僻之国,游牧起家,不沐王化,言辞可能稍有冒犯,但请陛下相信,我国大汗对陛下绝对是心怀景仰,想跟贵国缔结互不侵犯的兄弟之盟的。”
洛萨笑了笑:“把国书呈上来吧。”
国书到手,洛萨却未翻看,而是略显轻佻地在手里抛了抛:“据我所知,鞑靼国侵略成性,先吞喀拉契丹,再吞花剌子模,如今又南下试图鲸吞埃兰沙赫尔,如此豺狼之国,为何要跟海外帝国亲善交欢呢?”
他说着,语气微冷:“难道是想以所谓的‘互不侵犯之约’麻痹我方,等吞下埃兰沙赫尔全境后,再图侵略?”
巴尔思虽听不懂他们的对话,但看洛萨的举动,也觉得冒犯非常,忍不住叽里咕噜说了一通。
第225章 缔约
“他说什么?”
洛萨皱起眉。
伊万斟酌了下语句,才道:“他说,您虽是一个强大国家的统治者,但也请知晓,鄙国的大汗,乃是长生天之下最伟大的君主,您应对我们的国书保有最起码的尊重。”
洛萨“呵”了一声,也知道这个使者所说的肯定没有伊万翻译的那么委婉,但也没有多做计较。
无论在什么时代,对使者下手都是最下乘的行为。
“那就看看,你们的大汗对我是否有最起码的尊重了。”
洛萨翻开国书,上面的内容分别用两种文字书写,其一是波斯文,其二竟是拉丁文。
“洛萨国主,我听说你只花了一年,就以孑然一身,取绿衣大食而代之。自此,从昔兰尼加到阿达纳的广阔疆土,皆在你治下,这般丰功伟绩,尤胜于我当年一统草原,我甚是钦佩。
我大鞑靼国如今已统一草原十年有余,又征服金朝,喀拉契丹,治下之土,何止万里?麾下控弦之士,岂止百万?两国皆为强邦,未来若起刀兵,无异于两虎相争,空耗国力。
我知你治下之民,多信天方,天方诸国也视你国为夺占他们圣地的仇寇,我大鞑靼国亦然,不若就此缔约,共伐埃兰沙赫尔。到时,双方以幼发拉底河为界,和睦共处,你不东向,我不西顾;你治下商队过阿姆河,我必令沿途驿站供给;我麾下使者至安条克,你亦当保其周全。
我与你诚心交好,望你深思熟虑。
若你愿缔约,便以驼毛为誓,你需尽快出兵,夹击波斯人。
若你不愿缔约,也望你固守边疆,不要轻举妄动。
待天方诸国之首,埃兰沙赫尔灭亡以后,你我两国,比邻而居,可为亲善之邦,大开贸易商路,互通有无。
这不仅是你我的事,更是让两地百姓世代得利的根基。”
洛萨合上国书,不禁有些惊讶。
这封国书的措辞还算得体,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相当客气了,想来这鞑靼大汗手底下,也有精通拉丁文的传教士为其服务,对海外帝国的了解,也不全然都是些道听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