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明明只是走个形式,他和宿淮早就……但心里还是莫名有些紧张和期待。
  正盯着空中发呆,窗户传来极轻的“叩叩”两声。
  言锦心一动,起身推开窗,宿淮果然站在窗外,月光洒在他身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师兄,睡不着?”宿淮翻窗而入。
  言锦挑眉:“你怎么来了?舅舅说了,成婚前几日不能见面。”
  宿淮关好窗,走过来很自然地搂住他的腰,下巴抵在他肩窝:“想你了,还有三日才能见你。” 声音带着点撒娇的意味。
  言锦心里那点紧张瞬间被熨帖平了,他回抱住宿淮,哼笑:“我也有点想你。”
  两人静静相拥了一会儿,听着彼此的心跳。
  “紧张吗?”宿淮低声问。
  “有点。”言锦难得老实承认。
  宿淮低笑:“我也是。”
  言锦心头一热,凑过去吻他。
  这个吻不同于往日的急切,带着一种郑重的温柔。一吻结束,两人气息都有些微乱。
  言锦心里软成一片,又仰头亲了亲他。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眼看月上中天,宿淮才在言锦的催促下,再次翻窗离开。
  他躺回床上,眉眼弯了弯,当真是大好事。
  想到这里,他渐渐睡了过去。
  第二日,言锦照样被周青珩看着,左右也无事可做,他搬了张竹椅躺着晒太阳。
  虽说已接近盛夏,但清晨的阳光恰到好处,透过枝叶缝隙洒下细碎的暖光。
  他闭着眼,口中哼着雀跃的调子,心情甚好。
  言锦抱着哼哼唧唧的小白梅伸了个懒腰,心道,岁月静好岁月静好,往后若能一直如此便梗好了。
  然而就在此时。
  “大师兄!”
  院门被猛地撞开,夏箐颜踉跄而入。
  她发髻散乱,显然慌乱地奔跑了许久,连往日娇艳的面容此刻苍白如纸。
  她扶着门框急促喘息,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大师兄不好了……”
  夏箐颜极少有如此慌张的时候。
  言锦心中一跳,眉心紧蹙,连忙坐起。
  只听她道:“古瓷镇,闹瘟疫了。”
  言锦倏然起身:“你说什么?”
  “是镇中叶琦大夫的急信。”夏箐颜道,“前夜开始,镇上陆续有人发热呕吐。”
  她稳住呼吸,眼眶却已然通红,“现在已经死了七人,症状来得极猛。”
  “景宁镇离古瓷镇不远,”她颤声道,“这个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怎么办大师兄?”
  -----------------------
  作者有话说:这是最后一条线啦,这本预计在10.20之前正文完结,后面还有些番外或者if线。
  宝子们有想看的也可以评论区告诉我,我如果觉得可以写出来就会采纳,非常感谢宝子们一直以来的支持[让我康康]
  第51章 医心(一更)
  “是, 徒儿仔细询问过,确认无疑。”
  三生堂内,言锦躬身站在一处屋檐下, 话音落下,自头顶传来一道慵懒的声音:“清醒如何?”
  “轻者头痛, 重者发热,目前收到的消息已逝七人, 但大多是本就身患疾病导致, 目前具体情况还不得知, 只知已有蔓延趋势。”
  殷竹霜斜倚在房顶, 慢悠悠灌了口酒:“你打算如何?”
  言锦道:“镇长已向官府上报求助, 但迟迟未有回应,事态紧急, 徒儿打算前往救人。”
  “嗯, 后日便是你与宿淮的大婚之日,”殷竹霜翻了个身,“不成婚了?”
  “师父哪用得着和我说这样的话?”言锦笑道, “您当年引我进门时给我上的第一堂课我现在都还记得。”
  当年, 尚且还未颓废到这等境地的殷竹霜, 还有兴致教小孩:“言锦, 可知为医者,何为医心?”
  言锦思索片刻道:“医者仁心。”
  殷竹霜掀了掀眼皮:“那何为仁心?”
  此问在当时的言锦眼中与先前那问一般无二, 无非是待病人细致温和,有救世救人之心。但殷竹霜问得显然不是这个,所以言锦最初并未回答出来。
  殷竹霜却道:“是慈悲。”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医心,以慈悲为引,慈悲是医者的第一味“药”。
  “既为医者,不敢忘肩上之重担。”言锦道。
  “合该如此。”殷竹霜颔首,“可有与你同去?”
  言锦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笑了笑。
  他尚未开口,身后院门已然大开,宿淮率先踏入,夏箐颜和林介白紧随其后。
  “三生堂全体弟子愿往。”
  事情便这样定了下来,几人立刻着手准备。
  三生堂送走最后几位病人后直接闭店,药房内,言锦迅速扫过一排排药柜,心中已有计较。
  他一边拉开抽屉,一边快速吩咐:“治疗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的药材,都多备一些,目前叶琦大夫递来的消息只有头痛发热,但以防外一,解毒避瘟和宁神静气的药也都也带上。”
  “事发突然,我们药材储备不够,后续可能还要再想法子找些。”
  宿淮默不作声地跟在他身侧,依言取出药材,利落地用分包装进药箱中。
  “大师兄,医书我整理了一些这几本讲述时疫和杂症的医书大约能用上,一道带去?”夏箐颜抱着几本书进来。
  “带上。”言锦点头,又看向一旁负责清点的林介白,“老三,驱虫防疫的药粉去拿些,还有艾草,到时用来熏烤住处和病区,祛除秽气。”
  林介白忙应道:“大师兄放心,这些都备足了。我还准备了些用药汁浸过的面巾,看诊时能用。”
  宿淮在一旁补充道:“师兄的银针等物也已收好。另备了干净布条和烈酒,用以清理和应急。”
  看着几人准备得井井有条,言锦心中稍安,但眉心依旧微蹙,这场瘟疫来得十分突然,古瓷镇又偏远,物资和药材都是现买现卖,几日过去,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干粮和清水已让备下,足够我们几人支撑数日。换洗衣物也简单收拾了。我还带了些蜜饯和盐,若看诊过度劳累,或能派上用场。”
  夏箐颜又道,“外面已找了脚程最快的马拉扯,师兄看可以出发了吗?”
  所有东西很快被打包搬上马车,殷竹霜不知何时已从屋顶下来,倚在门边,静静看着。待他们准备妥当,才抛过来一个小布囊。
  言锦接过,入手微沉。打开一看,里面是几枚黑色药丸,隐隐散发着一股辛涩的气息,看上去和寻常药丸相差无几,但这是殷竹霜给的,定并非寻常药材所制。
  “若自身感觉不适,服下或可压制一二,争取些活命的时间。”殷竹霜语气依旧懒洋洋,但看着眼前的几个徒弟时,微微叹了口气,“记住,救人先要保住自己。都平安回来。”
  言锦与其他人对视一眼,笑得眉眼弯弯,他将那小布囊仔细收好,躬身一礼:“多谢师父。”
  他们连轴转了一日一夜,天色微明,三生堂的大门缓缓开启。四人直奔古瓷镇方向而去。
  行至午时,日头渐烈,他们在路旁一片小林边停下歇脚,顺便吃些干粮。
  夏箐颜将水囊递给言锦:“师兄,喝点水吧。从早上到现在,你滴水未进。”
  言锦接过,道了声谢,仰头喝了几口。清凉的水滑过喉咙,稍稍驱散了些许疲惫。
  宿淮走到他身边,递过几块糕点,低声道:“多少吃一点。到了地方,怕是连吃饭喝水的工夫都难有。”
  从昨日收到消息起,言锦便没得空与他说上一句话,眼下好不容易得了几分闲,不由得靠近了些,心中的焦急也渐渐被抚平。
  他勾了勾宿淮的手指:“此去千万当心。”
  此后一路快马加鞭,几人几乎未曾停歇。越靠近古瓷镇,官道上的人烟越发稀少,偶尔遇到的行人也是行色匆匆,面露惶然,避他们如同蛇蝎。
  终于在第二日午后,远远看到了古瓷镇那略显破败的镇门轮廓。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四人心下一沉。
  古瓷镇本就地处偏僻,离官道都还有些距离,往日里镇口除了镇民门大多无人经过,长此以往镇门几乎成了摆设。
  而此时,镇门紧闭,门前竟设了路障,数十名手持长矛、腰挎佩刀的官兵把守在外,神情戒备,如临大敌。
  言锦几人勒住马缰,对视一眼,均感不妙。
  官府的人竟然已经来了,但并未见着相应的防疫措施,反而将镇民们困在镇中,这是何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