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说着拽着自家男人就往家里走,生怕待会儿陶十七两人就塞给他们一吊肉。
  陈淮安和陶十七互相看着对方都无奈的笑起来。
  平日里两家时长互相分享一些蔬菜吃,但都不贵,这猪肉不一样,猪肉价贵,苗翠兰这是不想占他们便宜。
  “不过你说的没错,现在的天气这么热,这么多猪肉咱一下也吃不完,放着也会坏,咱们拿去卖点?”陶十七打量着框子里百来斤的分量,等着陈淮安的想法。
  陈淮安点点头,‘嗯’了一声:“卖是要卖,不过得想想怎么个卖法。”
  这猪肉要是卖得好,正好可以解决他抽卡的问题,不过这事儿还是得找机会给十七说一声,不过该怎么说呢?
  这边陶十七在想怎么趁着猪肉还新鲜时,把肉卖出去,要不直接卖给赵叔?不行,阿淮不同意咋办?
  两人围着猪肉各自思考着,周围安静下来,陈淮安突然觉得家里异常安静,好像少了点什么,他想了想,然后突然大惊失色:“坏了!”
  “怎么了?”陶十七偏头疑惑的看他。
  “我们是不是忘记去接初一下学了?”
  陶十七:!!!
  第50章 熏肉
  半轮弦月挂在身后, 陈淮安和陶十七并肩走在一起,他们的影子修长,互相依偎。
  再前面一个小小的身影, 一步一跺脚, 使劲儿踩在影子上泄愤。
  陶初一把自己的小布包抱在怀里,小嘴撅起老高,应该可以挂个油瓶了。
  她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后面两个哥哥一直在说对不起, 和各种甜言蜜语, 她把耳朵捂住,她才不听!
  但走得快了,她又会悄悄放慢脚步,用余光撇一下两人有没有跟上, 两人故意逗她,落下一截,她就会一边嫌弃, 一边慢慢挪步等他们。
  要是发现两人就在身后,她辫子一甩, 重重一哼, 又不理他们。
  终于走到家,她推开院门,跑进院子里,也不进屋,就坐在门槛上, 留给他们一个小小的背影。
  “初一......”陈淮安连忙上前蹲下哄她,但陶初一把头扭向另一边。
  “是我们的错,初一原谅我们好不好?”另一边陶十七也愧疚的蹲下哄她。
  陶初一左扭右扭, 扭来扭去,发现两边都有人,索性把脸朝着正前方,抱着手撑着膝盖,脸上都是委屈和生气,声音里带着哭腔:“学堂的人都走光了!就剩我一个!天那么黑!呜呜呜......”
  陈淮安见状,心疼坏了,走到她面前蹲下,温柔的擦掉她的眼泪,声音比平时还要温柔:“对不起初一,淮哥和哥哥不该忘记去接你的,我们也不是故意不去接你的,你别哭了好不好?”
  陈淮安没哄过小孩儿,看着陶初一那双酷似陶十七的眼睛,掉着大颗大颗的金豆豆,他的心也越发愧疚和心疼。
  旁边的陶十七见状,上前把小孩抱进自己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诚恳的说道:“哥哥错了。”
  陶初一进入熟悉的怀抱,马上把头埋进哥哥的肩膀,嚎啕大哭起来,委屈和害怕打湿了陶十七的衣襟。
  隔壁苗翠兰惊的跑出来问两人咋回事?有啥事也不能打孩子啊!
  陈淮安无奈的摇头,给她说了前因后果,苗翠兰这才放心的回去,嘴里还嘱咐两人好好哄。
  两人就在院子里等着陶初一发泄,等把委屈和害怕发泄出来,她才慢慢停了下来,哽咽着问:“哥哥...为什么呜...没来接我?”
  这就是愿意听他们解释了,陈淮安心底一喜,忙解释道:“因为我们去抓大野猪了!好大好大一只,它太坏了!拱了咱家,还有村里好多叔叔伯伯的稻子,差点咱们就吃不上饭了。”
  听他这么说,陶初一好奇心被勾起来,终于把头抬起来一点,露出红红的眼睛,抽噎着问:“真的吗?那坏猪抓到了吗?”
  陶十七一手抱着他,一手不停的给她顺气:“当然,也不看你哥我多厉害!”
  陶初一没反驳,反而担心的问:“哥哥有没有受伤?”
  陶十七瞬间心软的一塌糊涂,怀里这个是除了陈淮安外,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还这么小点儿,也会时时把自己的安危挂在心上。
  “哥没事,别怕。”
  陈淮安也欣慰的摸摸她的头:“初一饿不饿?淮哥给你做好吃的。”
  陶初一小幅度的点点头,声音带着哭过后的黏糊:“饿~要吃兔子糕~”
  陈淮安点头,宠溺的答应:“好!马上给你做!”说着转身走进厨房忙碌起来。
  陶十七把她抱进屋子,用热水给她擦了擦脸,最后在额头亲了一下:“哥去帮淮哥生火,这样你就能更快吃到兔子糕了,好不好?"
  陶初一看着两个哥哥为她忙前忙后,心里早就不气了,但嘴上还是故意撅起来:“兔子糕不够!我还要听你们给我讲抓大野猪的故事!”
  “好,那过来,讲给你听。”陶十七帮他拿了个小凳子,就放在厨房宽敞的安全地带。
  他们进厨房的时候,陈淮安已经在捏兔子了。
  这兔子糕,其实就是用米捶打出来的米糕,只不过被陈淮安做成了各种动物的形象。
  两人绘声绘色的给小姑娘讲起白日里的故事。
  陈淮安手里捏出一只带着大鼻孔的猪,举起来往前跑:“它就这样一冲,你哥‘啪’一箭过来,它‘哇’一下就被打败了,倒在了地上。”说着他把手里的小猪四脚朝天的放在粘板上。
  陶初一眼睛瞪得圆圆的,听得聚精会神,陶十七坐在灶台下,看着面前的人和景,火光映在他的脸上,带着藏不住的笑意。
  等到陶家院子彻底熄灯,没了动静,已是半夜,所以第二日几人都起晚了。
  等把陶初一送去学堂,回来的时候已经太阳高悬。
  村民们早早起来,把昨日没来得及拾捡完的稻穗捡回家曝晒。
  昨日太晚,陈淮安和陶十七地里,也还有一些,没来得及清理,但是两人现在都没时间去处理。
  两人正对着一百多斤的猪肉发愁呢。
  现在正是七月最热的时候,这肉再不处理,不出一天就会坏掉。
  陶十七感叹:“这要是冬天就好了,还可以风干做成腊肉,现在这季节,温度高又潮湿,肉还没风干,怕都臭了。”
  陈淮安听了却眼睛一亮:“那就做熏肉!”
  据他所知,这里的人做腊肉,只是挂晒起来,等待自然风干,什么都不做。
  现在温度确实高,也不适合做传统腊肉,既然不能自然风干,那他就给它烤干!
  熏肉需要用到大量的木柴、还要一些松枝、橘皮添加风味。
  他把想法一跟陶十七说,陶十七立刻赞同,不由分说的带着柴刀就往后山去。
  陈淮安失笑,但也没闲着,他把原先自己旧房子拆剩下的泥砖搬到院子里,搭了一个圆形小炉。
  他在小炉一侧留了一个进柴口,顶上敞开,只有一人高的高度。
  这炉子虽然不大,但陈淮安做完一切已经满头大汗,脸上氤氲着不正常的红晕,七月的天气,还没点火,他却咳嗽起来。
  陶十七背着一捆柴回来,他才强迫自己停下来。
  这肉虽然被烤干后,放在阴凉环境下能多放两天,但也仅限于此,毕竟这天气实在太热,又没有任何制冷工具。
  陈淮安来不及休息,搭完炉子,又回屋把冷水里储存的猪肉捞出来,准备生火腌肉。
  他先把盐炒热再放入八角、桂皮一些香料,把肉放进去裹拌均匀,如此往复。
  陶十七这边还在继续上山背柴。
  两人忙的连午饭都来不及吃,他们得在今天之前把这批肉做出来,明天还要全部卖完。
  其实陈淮安心里是觉得有点可惜的,如果这是冬季,他不仅可以做腊肉,还可以做香肠!
  特别是有他的辣椒加持下。
  不过这到是提醒他了,等到腊月里,下一批辣椒成熟,又多了一条赚钱的门路。
  他把所有腌好的肉捞出来放进干净木盆,切好的肉,被草绳系着,他拿出去挂在泥炉顶上。
  这炉子顶上搭着几根手臂粗的木头,上面是陶十七帮他钉的木楔。
  他把肉挂好后,又在上面洒了一层水,免得烘烤过程中木料断裂。
  这烘烤还不能用明火,而是要用热烟慢熏。
  这是一个慢活儿,等柴火拾够了,陶十七和陈淮安两人就轮流守着炉子。
  日头很晒,炉子也热气熏人,陶十七给炉子添柴,陈淮安就拿着一把蒲扇,在旁边给他扇风。
  橘皮和松柏的清香,带着烟熏的肉香从院子里飘荡出来。
  几个小孩扒着篱笆好奇的朝他们这里看,路过的乡亲也忍不住停下来嗅探。
  “陶哥儿,你俩这是干啥嘞?我在田里都闻到香味儿了!”路过的李婶儿隔着院门好奇的问道。
  陶十七和陈淮安忙了一天,脸上热出一层汗,陶十七脸上因为添柴后去擦汗,还沾上一层灰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