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坐一天飞机,实在疲惫,明愿没了逛逛街的兴头,和秦静风吃了顿饭,便往家里赶。
  到家时,正碰上刚下班没多久,正在做饭的父亲。勒着围裙的男人头也不回:“你闺女回来喽。”
  母亲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拿着教案,满脸的幸灾乐祸:“浩浩荡荡得旅游,浩浩荡荡得结束了。”
  “妈!”明愿抑扬顿挫的哀嚎一声,把包甩向沙发,冲向厨房,先伸脖子看看锅里是什么,发现是自己喜欢的,猛点头:“不错不错不错,但是我已经吃过饭了诶。”
  丢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她又回到沙发边,径直摔上去,长长叹息:“啊,好累。”
  母亲走过来,把她的腿搬开,挨着坐:“你那个学姐到家了吗?也不问问。”
  明愿刚把手机摸到手:“我正要问!”
  点开微信,正在输入框打字,恰好,学姐的信息先一步来到。
  野风:[到家了吗?]
  明愿晃晃腿。
  明珠:[到啦!学姐呢?]
  野风:[我也到了。早点休息吧。]
  明珠:[学姐也是喔。]
  母亲扶着她的膝盖,神神秘秘问:“你就这么回来,她没说你啊。”
  “她对我可好了,才不会说我呢。”明愿伸手摸桌上的车厘子,放入口中咬。
  母亲问:“对你好,那你对她好吗?”
  甜腻的汁水在口齿间迸发,明愿心情很好:“我以后会对她好的。”
  连续吃了好几个,胃里的食物要顶到嗓子眼了,她赶紧收回手,摸摸肚子。
  正打算再休息一会就去洗澡,忽然发现,母亲始终看着她,那个眼神,分明是有话要说。
  “咋啦。”明愿问。
  母亲有些欲言又止,手掌在她膝盖上摩挲片刻,才说道:“你近距离接触之后,有没有感觉出什么不一样的?”
  明愿想起了自己最开始的任务,当然,没有什么收获,只好丧气道:“还真没有。学姐一直都是有点冷漠的那种人,但对我的话,大部分时候又都是温柔的。这趟出去,和之前没什么区别,唉,我反正是什么都没看出来,有点难过。”
  母亲道:“先别难过,还有个更难过的。”
  “啊?”明愿紧张起来了:“什么啊。”
  母亲压低了身子,问:“你这两天给你男朋友发消息吗?”
  还以为是什么事,明愿刚提起来的心就放下了:“就日常那种呗。”
  母亲穷追不舍:“你对他到底是什么感觉?”
  明愿有点奇怪。
  感情这种事一向私密,只有当局者才能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所以母亲对于她的情感发展,向来是不怎么问的,随便她怎么处理,可看今天这刨根问底的架势,好像是真的出了什么事一样,让人狐疑。
  “干嘛突然问这个,你之前都不管的。”
  “我跟你直说吧,这两天他妈打电话问我孩子俩相处的怎么样,我就说了你辞职了还去西藏的事,结果...”母亲虽有犹豫,还是一口气说完,颇有种快刀斩乱麻的痛快:“他妈说要分手呢,估计这两天,他就要跟你开口了。”
  听完这段并不长的话,明愿脑袋一片空白,花费了整整三分钟来理解后,才道:“不是,要分手?为什么?”
  他们两人之间虽然不算特别热络,但也没产生矛盾,说要分手,她不会多难过,可的确,太过于突然了。
  母亲说:“没明讲理由,就是不合适呗,但真正的原因,我猜,是觉得你这个人不稳定,不是合适的结婚对象吧。”
  明愿重复:“合适。”
  坦白说,明愿这次去辞职后西藏,完全没和男友商量,这些事办得确实不厚道。若是换位思考,对方做了同样的事,明愿也会觉得太不拿自己当回事,从而生气。
  毕竟,可能成为一家人的两个人之间,不该生疏至此,在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上,也应该相互商量着做。
  “其实....”明愿挠了挠脸侧:“我本来觉得我们挺合适的,没有吵过架,没红过脸,连大小声都没有过...但也没什么激情,你跟我说过,爱情到最后都会变成亲情的,有没有激情无所谓,只是我没想到,连结束都那么平静啊。”
  所以,直白点讲,她这是被甩了?
  从小到大,她都是人群的绝对中心人物,大部分时候都不缺注意力,喜欢她的人数不胜数,向来只有她觉得无趣后把人抛弃的份,没想到居然有天还能尝到,被放弃选择的感觉。
  真是....
  “你想不通,你娘我也想不通,所以,我就找人打听了一下。”母亲的话还没说完:“他妈找人给他相亲,听说是遇到更合适的了。”
  明愿冷笑:“我明白了,‘合适’,终究是比不过‘更合适’的。”
  母亲倚靠沙发:“这种事没法说的,他妈问我怎么想,我能怎么想,随她喽。”
  明愿提高嗓音:“那也要和我说一声吧,是我们俩谈恋爱,又不是你和他妈谈恋爱,要不要分手这件事,不应该最先和我讨论吗?”
  看着女儿被怒气所掌控,母亲叹了口气,已经过了用简单道理就能说服孩子的年纪,她们做长辈的,总有种力不从心。
  厨房门被拉开,父亲把做好的菜一一摆上桌,完事后拿布巾擦手,满脸笑意:“吃饭啦。”
  “不吃!”明愿哼了声,扯母亲的手臂:“所以,只要合适就可以换人的话,那么这连亲情都算不上吧。”
  养一条狗也不会这样随意决定去留!
  母亲坐起,边往桌边走边说:“我们那个时候,有一点合适就可以结婚过一辈子了,我在你这个年纪,你都可以下地割猪草了。条件正合适,那么好的孩子啊,也说走就走了,我不理解你们这些小年轻,也不催你了,慢慢找吧。”
  明愿赌气:“我不想再找‘合适’的了。”
  “那你想咋滴。”
  “我不结婚了。”
  “别说的那么武断。”
  父亲帮忙拉出椅子,母亲又帮明愿拉椅子:“人还是要结婚的,你现在还小,觉得无所谓,等你到了三十岁,四十岁,你的同龄人都结婚了,大家各自有了家庭。你出去再也约不出来人,就算约出来了,也聊不到一起去,你会觉得寂寞的。”
  明愿梗着脖子:“我不会寂寞!”
  母亲侧着坐,翘起二郎腿:“别人我不好说,明珠,要是没人陪你,你说你不会寂寞,这话你自己信吗?”
  明愿闭嘴了。
  她是最怕寂寞的人。
  母亲说:“你现在喜欢玩,但总有玩够的一天,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玩不动了。这不是你的喜好能决定的,而是你的精力,上了岁数,你就是没精力做这些事了。你喜欢吃,但食物对你而言也不会有很大的吸引力,这都是由激素决定的。”
  明愿漏了气,变得扁扁的,还在垂死挣扎:“不一样啦。”
  母亲道:“如果大家都差不多,那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
  父亲决定把母女俩的时间重新规划到饭桌:“先吃饭啦。”
  “你可能会觉得我这样的老思想腐朽,还会觉得,哎呀这都是别人翻来覆去说烦了的东西。”
  母亲用筷子挑菜,余光始终在沙发:“你娘我承认,你们现在的时代是不一样,机会多了,怎么过日子的都有,但幸福到最后的人,一定是有准备的。”
  明愿道:“啥准备呀?”
  “要么就是挑选合适的对象然后结婚准备,要么就做好一辈子孤身一人的准备。你不想结婚,可以,你的后半辈子怎么过?想好了吗?你有在想这个事情吗?还是浑浑噩噩的,过一天算一天?”
  “以后没人陪你,生病了怎么办?你感冒都难受的离了爸爸妈妈不能活,你真心觉得那种需要手术的病可以自己去看吗?”
  “养老院看好了吗?你有足够的钱养自己到死吗?到了大小便都不受控制的年纪,那个时候一个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你困在那个壳里,要怎么办呢?”
  明愿不服气:“别的先不说,我现在才二十四岁,养老也太久远了吧,那个时候肯定有很多新技术啦。”
  “那你要怎么接触新技术呢?”母亲的语气很平和,并非教育,而是真的在建议和交流:“你可以不结婚,但最起码要生个孩子,和什么延续香火啊什么的,都没关系,而是要让你赶上时代潮流。”
  明愿道:“你这话说的,太夸张了。”
  “你觉得夸张吗?那行,你说说,现在的年轻人之间流行着什么?”
  年轻人?
  明愿自认为她的年纪依然年轻,可看自己周身,有的结婚了,有的在冲击更高学历,有的则在旅行世界。与上学时不同,他们不再按照“课程表”每天做一样的事,从学校毕业之后,每个人的人生分歧都越来越大,这就是他们往后一生不同走向的前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