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康明回答:“带学生上山的时候,在阴坡发现了一颗还长着榆钱的树,去尝了尝,还是嫩的,就撸了回来。小燕说您爱吃,就蒸点饽饽给您送来。”
6月份了,还能吃到榆钱制品,着实新奇。颜红旗跟这对夫妻一直是礼尚往来的,也就没客气,收下了。
“那就谢谢了,辛苦小燕挺着大肚子,还要帮我蒸饽饽。”
关小燕要孩子一直没要成,年初的时候终于传出了喜讯。这对夫妻欢喜非常,晚上在被窝里闲聊天,认为这都是颜书记的功劳。
颜红旗的到来,将整个杨木大队的运势改变了,他们也受益了。
这是关小燕的观点,她随了她妈,很相信这些。在破四旧的时候,家里也藏着一副观音菩萨像,隔段时间就擦一擦,上上供,跟观音他老人家念叨念叨,祈求一番。
康明受是的唯物主义的教育,但生活在农村里,总会遇上一些用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所以对于关小燕的观点,半信半不信的,有时候也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但可以用更科学的说法解释。
颜书记威慑住了杨木大队的社员们,鼓了他们的腰包,肃清了不正的风气,使得杨木大队上空的空气清正、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生活,人有干劲、有动力,充满了希望,人身体里的能量就是正向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关小燕的运势论不算错。
听到杨木大队已经获得开办中学的资格后,康明觉得,继妻子怀孕后,他的好运再一次降临了。
颜红旗将洋漆盔子腾出来,刷干净后,放了些红糖在里面,转身递给康明的时候,就见他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
“你有事要说?”
康明:“是,颜书记,我想问问,杨木大队中学校长,有人选了吗?”他说着,也不等颜红旗回答,继续说:“如果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我想自荐。”
颜红旗有些意外,“不出意外的话,会由中心校指派。你想自荐,优势是什么?”
康明心中一喜,颜红旗这么问,就说明自己有戏,她从来都是干脆的人,如果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话,会直说,不会问出后面那句。
“首先,我对杨木大队非常有感情。我去过每一位同学的家里做家访,劝说失学的、超龄入学的孩子们上学,经过我和诸位老师的努力,杨木大队小学除了四名学生外,实现了百分百的入学率。”
唯四没有入学的,是住在山上的邱家两个姑娘,还有阎家的一儿一女。除此之外,已经超过上学年龄太多,甚至已经十五六岁的孩子,也被他说服着,到学校里上学了。今年,杨木大队小学的学生达到了空前的78人。
这让康明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对于这份工作的热情,强烈的责任感,还有,满足感。
他当然知道,他的工作之所以能进行得这么顺利,是因为有颜红旗这个强大的后盾。所以,颜红旗的严厉,给了他的极大的工作压力,他却从来都不怨怪对方。
“如果,中心校派一个新的校长来,未必有我合适。以我的经验,到这样新建中学来当校长的,以关系户居多,未必有多么好的管理经验和教学水平。责任心肯定没有我强,也没我了解杨木大队每家每户,每个学生的情况。我把自己当成了杨木大队的一份子,没有人比我希望这些学生们好的,所以,我认为,我比任何人都适合做杨木大队中学的校长!”
康明先时还有些紧张,说到后面,反而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肯定。
颜红旗笑,“你还挺有信心的。”
康明裂开嘴角,半开玩笑说:“当然,做教育工作的,教书也育人,育人先育己,我要时时刻刻给学生们做典范,所以即便心里头有些忐忑,也要表现出有信心的样子。”
可以说,颜红旗是看着康明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一开始的时候,他在颜红旗眼中,有那么一点责任心,但不错,更多的时候随波逐流的,如今,却是有责任、有担当,备受学生和社员们的尊重。
这样的人,担任一所不到百人小学的校长,确实有些屈才了。
而他说的那两点,颜红旗也比较认同。
她说:“能不能让你担任这个职位,不是我一个人决定的。你写一份《工作计划》交给我。”
康明脸上不露声色,但心里头已经乐开了花,颜书记跟他要工作计划,就代表着认可了他,事情就成了一大半。
至于她说的,不是一个人决定的,完全被他忽略了。颜书记在大队有绝对的权威,她举荐的人,想要达成的事情,没有不成的,至于中心校,跟杨木大队同样是杨木中学的上级管理单位,杨木大队有极力举荐的人,他们一般不会跟大队拧着来。
康明家的电灯,一直亮到了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将那份用信纸写成的,足有七八页厚的工作计划交了上来。
颜红旗看着康明精神抖擞的样子,问:“连夜写的?”
康明点点头,“其实,对于怎么当好一名中学校长,怎么开展工作,我早就在心里头有了章程,只不过是整理一下,落实在纸面上罢了,都是现成的,也就没费什么功夫。”
颜红旗微点头,翻看了两页,对着康明笑了下,说:“先放在我这儿,你忙去吧,有了消息我会尽快告知你。”
康明答应一声,出了办公室,穿过长长的平坦的广场,往对面的学校而去。
学校里,刘良山正带着隔壁青山岭大队的人在做丈量。青山岭大队自己成立了建筑队,有些对外盖房子,接些小工程建设的经验,大队就将他们请过来,帮忙看看小学和中学的校区怎么划分,怎么盖房子更合理。
康明以主人翁的心态凑过来,跟他们打了招呼,关心地问了几句才离开,又跟向他敬礼的同学们一一回礼,昂首挺胸地走进自己的办公室。
刘良山直觉康明应该是遇上了什么好事,不过,他也没心思多想,继续跟旁边的人交流着。
这几位,是他昨天下午去隔壁的青山岭大队请来的。
那三家搬迁下山的事情,他已经有了几分把握,便腾出手来,开始着手兴建学校的事情。昨天,他先去了青山岭大队,跟书记兼大队长谈了许久,目的就是让青山岭大队出白工。
青山岭大队的最高领导人自然是不能答应,觉得刘良山纯粹是想美事,这是为杨木大队做嫁衣,他们青山岭大队可不能干。不过也认可开办中学是好事。
刘良山想着来日方长,便也没死乞白赖的。青山岭大队书记想着到时候自家大队的学生也得去上学,便没有把刘良山得罪死,答应先派人过去看看,帮着规划下。
今天天刚亮,刘良山还没吃早饭,青山岭大队的人就来了。刘良山本着一点时间不能浪费的原则,赶紧领着人来学校。
青
山岭大队的书记倒还算够意思,派来的那两位都是大队建筑队的老手,说起盖房子的事情头头是道,也不用尺子,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用脚步走过一遍,就算是丈量了,那尺寸,跟大队建小学时留下的原始尺寸没什么太大的误差。人家没学过画图,却将学校盖好后的样子画了出来,别提多像了。
刘良山以前没和他们接触过,这一接触才知道,真是民间处处有高手,不由得对人家又恭敬了几分。也明白为啥青山岭大队地形地貌跟杨木大队差不多,也没什么副业,却过得比以前的杨木大队要富裕得多的原因了,光这么一个建筑队,就不愁没活干。
接下来,青山岭大队的两位又帮着测算了需要用到的砖头、瓦片、水泥、沙子、黄土等的用量,在刘良山家里吃了顿丰盛的午饭,便告辞离开。
刘良山又一人抓了把水果糖塞过去,这么有本事的技术型人才,他得跟人家打好关系喽。
刘良山去跟颜红旗做了汇报之后,又将需要用到的材料清单给到新提拔上来的会计,一位叫刘新丽的姑娘。
同样都姓刘,这姑娘跟他沾着点亲戚。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腿脚不好,因着身有残疾,爹妈格外心疼她,她想上学,就让她上学,上完了小学,她的身体情况实在支撑不了步行几十里路上中学,这才不念了。
张凤军转去弹簧厂当会计,需要一位新的大队会计,颜红旗提出,目前大队只有郝卫红一位专门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干部是女同志,要增加女干部的数量,大家赶紧从自家亲戚、朋友里面找寻。
会计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是说都能干得了的,选来选去,还是颜红旗亲自拍板定下了刘新丽。
颜红旗定下她,有多重原因,除了是女性,是残疾外,也因为她打得一手好算盘。小学二年级开算盘,都是一样的教学,刘新丽学得格外好,算盘打得又快又流畅又准确,交谈的时候,这姑娘眼里头溢满了星光,是个心有锦绣的姑娘。
用了她当会计,可以鼓励所有的女性,所有身有残疾的人,都可以和男人,和正常人一样干事业。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Qf.html" title="傅延年" target="_blank">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