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那位客人懵逼地“嗯”了几声,看着那小山一样的甲壳依依不舍:“这么多的虾,就只能剥出这么点肉啊……”
  “确实是这样的,不过浓缩就是精华,好吃的部分可全在这碗中哦~”匠悠笑眯眯地道,“您还省去了剥壳的功夫,也不会弄脏爪爪,还可以边走边吃,既不错过晚上的狂欢,又能一口好几个地享受美味呢~”
  “这倒是。”那位兽人又开心了起来,他付过账,美滋滋地拿起竹碗和竹签,往嘴里挑了好几个龙虾仁:“嗷嗷,这样吃简直太爽了!”
  第84章 CASEFILE·2:魔女狂欢节(5)
  叮叮当当的钱币落进收银机里,骷髅架子上下颚骨咔咔作响,足足乐了好一阵。
  堂食的客人已经更换了好几波,外卖更是卖得风生水起——这可多亏了河狸们贡献的一大堆一次性竹制碗筷、竹签和那位家居魔法师的【剥壳魔法】,毕竟这个世界还没有研发出一次性塑料制品。
  经过几个小时的试营业,匠悠觉得明天有必要弄点更加方便的草叶编织的篮子筐子,竹碗消耗的太快,不知道够不够撑过今晚。
  此时刚过十点,狂欢节第一波美食高峰刚刚过去,第二波尚在酝酿。
  篝火广场上正在举行舞蹈活动,绝大多数客人都涌去了那边。此时摊位上就剩几桌堂食的客人还在吃吃喝喝,正好给匠悠等人休息调整的时间。
  几百斤的小龙虾已经卖出大半,刚刚匠悠把三个灶头都用上了,所有大锅小锅砂锅连番上场,最忙的时候连时之坩埚都得吭哧吭哧煮龙虾——要是被安德雷看到,估计又得默默吐槽一番暴殄天物了。
  匠悠咔哒咔哒地笑了一会儿,趁着现在客人不多,掏出了她买的五花肉。
  她用灶火燎去皮上猪毛,以清水泡出肉中血水,焯过水后放在旁边沥干。
  接下来,她把铁锅洗净,倒入少量花生油,再放入从魔女们那儿买来的麦芽糖,小火慢慢地炒糖色。
  这是一项耐心的细活,必须慢慢地用小火加热,期间还得用锅铲不断搅拌,保证受热均匀。
  麦芽糖在锅中逐渐融化,颜色一点点变黄,逐渐朝着红亮的棕色发展。匠悠一边翻搅,思绪也一边逐渐发散。
  根据匠悠这些天从狼大婶、魔女们和安德雷那边打听到的情报,这个国家的制糖业仍处于很不发达的阶段。原因也很简单,亨廷顿公国作为一个高纬度北方国家,缺乏最基本的制糖原料——甘蔗。
  即便这是个魔法的西幻世界,制糖原料却与她上辈子的世界相似的出奇,目前人们已知的制糖原料只有甘蔗和麦芽。而以麦芽制糖是天天与麦子打交道的魔女们独家掌握的知识,制作工序也繁琐细致,并不广为人知。
  这个魔法世界里的甘蔗,习性也与匠悠原本那个世界中的甘蔗相类似,主要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
  它们的生长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充足的光照和肥沃的土壤。
  在匠悠的世界里,甘蔗最主要的种植范围广泛分布在北纬33°至南纬30°之间。它们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5°C-32°C,而这种气温在亨廷顿公国根本就是难以达到的高度,就算一年最热的时候能出现一两天达标的高温,也完全无法满足种植的要求。
  因此,就连霍利的植物园里都未曾引进甘蔗,更不要说其他地区了。
  于是,亨廷顿公国日常所需的各种糖类,99%都需要从距离小半个星球开外的南方国家进口。而这个时代即便有魔法帮助,长途大量运输货物仍然是一件昂贵又危险的事情。
  一路上需要经过重重风浪漂洋过海,跋山涉水翻过崇山峻岭,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甚至会因为各种原因损失掉不少货物——沉船、翻车、被盗匪劫掠……商人的命都不一定能保全,更不用说货物了。
  这样经过千难万险才运抵亨廷顿公国的糖,多收‘亿点点’路费,也是很正常的……吧?
  因为糖价高昂,人们在生活中也是能不用、就不用,咬咬牙硬扛、日子也就这么过下来了。
  只有富裕的王公贵族们会奢侈地随意食用甜食,而普通人们……哪怕是像狼大婶这样生活算是优渥的中产阶级,都不舍得购买太多的白糖。
  受限于此,人们甚至还发明了一种抠抠搜搜到了极致的吃法:他们不会把白糖混入吃食,而会直接用小勺蘸取,含在舌尖,确保每一颗糖都在舌上融化,享受完那彻底的甜美之后,再借着这余韵去品尝别的食物。
  对此,匠悠也算是很不理解了。众所周知,先吃了很甜的水果之后,再吃不怎么甜的水果就只能感觉出酸意,她很好奇那些人吃完糖再去吃其他食物,到底能品出什么样的滋味。
  但……嘿,人在资源匮乏到极致的时候,是没有那么多选择余地的。这一点,匠悠很理解。
  匠悠回想了一下,在她的记忆中,以甘蔗为主的制糖业也是从印度开始发源,逐渐传播到阿拉伯与中国,并继续蔓延向整个世界的。
  其实在古时候,华夏的老祖宗们多年来食用的都是以五谷粮食的淀粉进行糊化、糖化、浓缩后得到的糖,或是大麦、小麦发芽后粉碎、发酵而成的麦芽糖,两者在古时候的称呼上没什么区分,都被统称为“饴糖”。
  而甘蔗因为保存不易,尽管这种植物在战国、西汉、东汉时期就开始被人种植,并被发现其榨取的汁液可以熬制成‘石蜜’或‘沙糖’,但一直到了唐太宗时期,制糖技术从摩揭陀国(印度)传入、老祖宗们又结合自己本地资源和气候进行了本土化改良后,蔗糖才开始在扬州等地被推广起来。
  在公元674年,制取土白糖的‘滴漏法’被发明出来后,蔗糖才逐渐在历史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与饴糖平分秋色;此后又一直发展到宋代,蔗糖才从贵族奢侈品转变为普通百姓可以负担的食材。
  而欧洲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在与这个世界发展进度类似的公元9世纪时,甘蔗、蔗糖都尚未广泛传入欧洲,只有通过阿拉伯商人的小额贸易,作为珍贵香料供给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仅用于制作昂贵的甜品或者作为药物。比起日常所需的调料,它更是一种展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当时的欧洲人主要用蜂蜜作为甜味来源——这点也和这个世界类似,只是比起欧洲人,亨廷顿公国的人们还没学会怎么养蜂并人工获取蜂蜜。对这里的人来说,蜂蜜更像是从天而降的幸运,而非稳定获取的收成。
  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怪乎亨廷顿公国的人们不舍得用糖或蜂蜜制作橘子酱了。哪怕是匠悠所知的现代改良食谱,为了使果酱达到合适的甜味,大约每400克至600克水果(约四个苦橙)就得放400克-500克的砂糖……这在亨廷顿公国的人们眼里看来,就是把黄金往臭水坑里倒啊!
  第85章 CASEFILE·2:魔女狂欢节(6)
  相比之下,魔女们的麦芽糖虽然卖得也不便宜,但匠悠能用名誉社员的折扣价购买,在做菜时放上一点炒炒糖色提提鲜,用量不会很大,味道却会有很显著的提升。
  至于她在酿造工坊里厨房发现的蔗糖,匠悠自从得知糖的价值后就已经仔细地存放了起来。
  ——能有渠道买到高价的蔗糖和糯米,米·悠母女俩,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不过,米·芙娜本身就是个厉害的魔药大宗师,她酿的一瓶魔药就价值千金,还会有无数人追捧,应该从来也不差钱。
  匠悠还没想个明白,锅里的糖色就已经变成了又红又亮的颜色,还在冒着细密的小气泡,已然是最佳的状态。她反手将沥干水分、切成巴掌大四方形的一块块五花肉倒入锅中,迅速翻炒,让五花肉均匀地裹上红亮的酱汁,随后往锅中投入切好的姜片、葱段、蒜片、八角、桂皮、香叶与一点点辣椒,继续翻炒出香味。
  再接着,正常要放入料酒增香去腥,但匠悠手边暂时没有料酒,而糯米酿的酒又太贵,她根本不舍得用在这里,便向洛丽莎要了杯黑啤,倒了些许在锅中。
  黑啤特有的苦涩与焦香也能去腥,顺道给红烧肉带来一丝与啤酒节合拍的应景香气,也算是因地制宜的改良了。
  随后,就是要上重头戏,加入提味的生抽和上色的老抽。
  正常而言,生抽和老抽的基础酿造工艺一致,生抽是发酵时间较短(6-12个月)的‘头抽’,而老抽则是在生抽的基础上经过更长的时间发酵,再加入焦糖色素等成分进一步加工而成。
  匠悠正好酿造了三款酱油,其中两款可以算是生抽,最后一款时长足有两年的酱油,距离老抽只有添加焦糖色素的区别。
  当然,从滋味上来说,已经差别不大,那款酱油的醍醐味十足,就是差了一点苦涩,匠悠已经足够满意。
  两种酱油倒入锅中,浓郁的香味被灶火一逼,立刻飘向了四面八方。
  匠悠再次让五花肉均匀地挂上酱汁,然后一块一块地夹入隔壁灶上的砂锅中,码得整整齐齐。炒锅中的酱汁也被倒入砂锅之中,再加上没过五花肉的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砂锅盖。一个字,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