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那可真是谢谢你……”程叙失去了进入面前这个电梯的欲望,虚弱的脚步迈向更里面,“我还有事要忙,先坐隔壁的上去……”
站在那一侧的新人很有眼色地帮他按了上行,叮,电梯徐徐打开。下一秒,沙柏放大数倍的脸朝程叙龇牙大笑,露着一排白牙。
不同的配色,同样的排版,稍有修改的文案——TA是你心目中的年度优秀员工吗,问号,另一个花里胡哨的箭头。
程叙:“……”
他犹豫数秒,两害相较取其轻,还是继续走了进去,才发现左右两侧也已经挂上了其他同事的海报,不过相较而言冲击力没那么强,程叙尚能接受。
“对了程总,还有一件事。”穆可在身后叫住他,“齐总上午和我说,让您准备一下年会的开场致辞。”
程叙疑心自己不仅眼睛出问题,耳朵也得了毛病,一下转头,瞪着对方,“什么?”
他顿了顿,忍不住问:“开场致辞这种事为什么是我,不应该总经理自己上吗?”
“我只是传达指示,不了解具体原因呢。”穆可迅速撇清关系,“要不您亲自找齐总问一下?哦还有,致辞的大概内容记得提前发给小沙哈,他是主持人,要负责串词的。”
这件事程叙也是第一次听说,但已经在接二连三的冲击下麻木了,“……怎么不从外面请专业的人来主持?”
穆可不可思议:“什么意思?您是在暗示小沙不专业吗?他可是我们蓝海的王牌主播,长得又帅,就算现在很久没出镜了,弹幕还天天有人念叨他,群里的表情包更是经典永流传……主持个小小年会还不是信手拈来,手拿把掐,哪里比不上外面那些野主持了?程总你不要乱说,小沙听到要伤心的。”
不知道对方从哪找的说辞,一套一套的,旁边的同事都在偷笑,程叙更是听得头晕眼花,冲她挥挥手,“行吧,我知道了。”
穆可终于作罢,松开按住上行的手,放电梯走了。
程叙先在电梯里给齐海洋打了个问号,回到自己工位后点开置顶微信:年会你要去当主持人?
沙柏估计在忙,很久没有回复,等到中午吃饭时才当面作答。
“穆穆说你要开场致辞,问我想不想当主持人。”他完全状况外,“我一秒都没犹豫,马上就答应了,嘿嘿。”
真正手拿把掐的原来另有其人。程叙心累且无语,给对方夹了个鸡腿,没好气道,“多吃点吧,补补你的脑子。”
沙柏不明所以,真诚发问,“吃鸡原来能补脑?”
“其他人估计不行,但你应该可以,因为科学研究鸡比猪聪明一点。”
沙柏呆了几秒,“真的假的啊?科学家还研究这个?”
“?”程叙气极反笑:“假的!”
最终程叙还是妥协了,不光是因为沙柏莫名对可以在台上给他地话筒这件事抱有极大的热忱,还因为齐海洋给出的理由。
“过去的这两年,蓝海所有重大的改革节点都是你带来的,比起我这个经常不在公司的总经理,肯定是你上台致辞更能鼓舞人心……而且今年我特意邀请了很多同行以及客户朋友们来,正好趁此机会,和他们详细介绍一下3S,这个工作由你来再合适不过。”齐海洋蛊惑他,“里面说不定有之前偷偷给我们使绊子的人哦,你难道不想在他们面前炫耀一番吗?”
程叙对炫耀不感兴趣,但正如齐海洋所说,这的确是个宣传的好机会,他看过邀请名单,不光是同行和客户,还有很多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虽然3S现在已经有S市人社局的背书,但还需要更多新的助力,才能走得更远。
不过让他在更严肃的场合做纯粹的项目汇报没有问题,毕竟是年会开场致辞,总不能过于生硬,让人昏昏欲睡吧?
程叙连着想了好几版发言稿都不大满意,眼见再过几天就是年会,他心里着急,甚至有一天睡到一半起来开电脑做开场用的PPT。
沙柏迷迷糊糊起夜上厕所,见他还在奋斗,轻手轻脚地过来给披了条毯子,坐在旁边不住点着脑袋。
“你困了就先去睡。”程叙摸摸他的头,“我再过一会儿也歇了。”
“我才不信呢,再过一会儿估计天都亮了。”沙柏撇撇嘴,凑过来靠在他肩上,睡眼惺忪地读屏幕上的字,“……在入库前对敏感字段进行应用层加密,同时在前端采用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及哈希三种算法动态保护……”他打了个哈欠。
“这部分内容是不是有点无聊?”程叙紧张地问,“但我觉得还挺重要的,因为数据安全是很多人都会关注到的问题,现在个人隐私泄露太严重了,我们得告诉大家在使用3S的过程中,不需要担心这方面……”
“哥,你怎么不让小田帮你写?”沙柏委婉地说,“我觉得她写的至少能让人听懂。”
程叙收声,瞪了他一眼,“什么意思?我说的不是人话?”
“没有啦!”沙柏笑着亲亲他的头发,“我是觉得年会这种场合,虽然也有外人在,没必要说得这么详细……你之前和我说的那个关于‘薪火相传’的故事不就挺好的?”
“薪火相传?”
“Pay it forward呀。”沙柏抱着他的腰,再次打了个哈欠,“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把善意传下去。”
“啊……”程叙想起来,他决定拒绝Alex后,曾把自己大学时的一段经历当作睡前故事讲给沙柏听。
当初逃出家独自去大学时,程叙身上只有自己偷偷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几千块钱。
交完第一学年的学费后基本没有剩余,他是主动和家里断联,没办法申请贫困生助学金,只能靠闲暇时勤工俭学。
程叙刚从高中象牙塔出来,最开始能找到的都是快餐店店员、活动布景搬运等没什么技术门槛的工作。
后来专业课程需要用到电脑,学校机房又总是抢不到位置,他在校友群里看到有即将离校的学长出闲置的二手笔记本,咬咬牙从生活费中省出三百收了一台。
从拥有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到开发出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软件,程叙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准确来说并非完全属于他自己,是基于开源项目的二次开发,由于原作者使用了MIT协议,程叙甚至可以将软件卖出去,因而他轻易地得到了一笔以往需要打工至少两个月才有机会拿到的收入。
这对程叙而言无疑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第一次发现这个世界是竟然还有人一直致力于技术开源这样无私的事业,他想找原作者道谢并给对方分成。
但那是一名外国作者,分享主页没开通留言功能,只在项目文档里留了一个用于反馈和建议的邮箱。
程叙用自己刚过四级的应试英语加上翻译器,给原作者写了很长的一封邮件,大意是谢谢对方的无私开源,让自己赚到了学费的一部分,得以继续自己的学业,希望能得到对方的联系方式和银行卡号,想将收入的一部分支付给他作为报酬,最后还附上了自己的软件以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邮件发出去收到了一封默认的感谢回执,除此以外便没有更多了,程叙最开始会每天登邮箱看一眼,但久而久之他意识到,或许因为对方每天都能收到类似的邮件,根本不会回复,又或者那个邮箱已经不再使用,毕竟项目在很多年前发布,且许久没有更新了。
然而又过了小半年,在程叙都差不多已经忘记这回事时,却意外地收到了作者的回复。
对方首先表达了歉意,称自己前段时间工作繁忙,将近半年没登陆私人邮箱,因此直到现在才看到程叙的邮件。
随即他说,很高兴项目能够帮助到程叙,但同时婉拒了程叙想要支付报酬的举动,称自己选择“Open Source”的那一刻起,已经决定放弃关于该项目的所有盈利,而是让其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程叙只是其中之一。
他还认真看了程叙的软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几个小问题,同时也夸奖了程叙:虽然从你现在的代码来看,有很多冗余和错误的地方,但作为初学者,你的开发思路很好,很多算法的设计甚至让人耳目一新,希望程叙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很期待看到程叙的未来。
邮件的最后他说:Pay it forward,not for me.
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具体的细节程叙早记不清,但回忆起来,那句话就像是一颗种子,扎根在他的脑海深处,在不知不觉间,好像长成了参天巨树。
“但这个和年会上的致辞有什么关系?”程叙还是不理解。
“我觉得3S这个项目,和那位作者做的事情是一样的,与其用晦涩的专业术语去解释为什么这么做,不如用结果去反推,3S到底做成了什么,帮助了哪些人,就像你曾经告诉我的那样。”沙柏的声音低下去,温柔地藏进深夜里,“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比罗列技术更重要,更有力量,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