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空在中后场传控球有什么用?
  要想办法传入有威胁的区域,如大禁区。
  “说实话,到30分钟之后,这场比赛倒是让我想起了94年雅典奥林匹克球场的那场欧冠决赛,真的特别像。”
  弗格森说完之后,特地探出头去,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英格兰国家队主教练卡佩罗。
  卡佩罗就是93/94赛季的欧冠冠军AC米兰的主教练。
  而这支米兰在欧冠决赛中,4比0击败了克鲁伊夫的巴萨梦一队。
  现在巴萨的主教练瓜迪奥拉就在当年那支巴萨队内。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记起来了,那一年的米兰就像30分钟后的贝斯沃特中国人一样,不摆大巴,纯粹就是靠防守组织的缜密来冻结巴萨的传控球打法。”
  温格也流露出了一丝缅怀的神色。
  那个时候的他,还不是什么欧洲名帅。
  “具体的细节我都忘得差不多了,但依稀记得,米兰就是靠密不透风的缜密防守,犀利的高效反击,连续攻破了巴萨的球门的。”
  之所以要摆大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防守的组织能力不行。
  事实上,很多人都说,巴萨的梦一队之所以能成,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碰过当年的AC米兰,否则的话,说不定克鲁伊夫的梦一队就胎死腹中了。
  那时候的米兰在萨基的高位逼抢体系下,防守水平冠绝欧洲足坛。
  卡佩罗接过萨基的帅鞭之后,整体风格也有所调整,但防守水平甚至比萨基时候要更出色一些,信奉的就是1比0主义。
  可是,能让卡佩罗这种1比0主义者单场比赛攻入4个球,还是在欧冠决赛。
  由此可见,克鲁伊夫当时那支巴萨的防守有多稀烂。
  这一直都是巴萨一脉相承的短板。
  卡佩罗听到弗格森和温格讨论起94年的那场欧冠决赛,双眼中透着一股子骄傲,但表面上还是波澜不惊。
  “巴萨过去这些年,一直都是这个问题,只要前场进不了球,后防线就一直会出问题!”
  众人听后,顿时纷纷点头。
  当然,想让巴萨的后防线出问题,前提是要能让他们前场进不了球。
  “其实,瓜迪奥拉的这支巴萨,跟当年克鲁伊夫的梦一队还是很不一样的,那时候,他们的进攻节奏更快,倒是有点像是前面30分钟时的那种风格,有边路有中路,传控球也没像现在这么多。”
  “杨诚的这支贝斯沃特中国人很特别,从这支球队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经典球队的影子,例如巴萨梦一队,例如曼联,例如阿森纳,甚至萨基的米兰……”
  “我甚至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定义杨诚的这支贝斯沃特中国人!”
  作为94年欧冠决赛冠军球队的主教练,卡佩罗的这席话无疑是对杨诚和贝斯沃特中国人的最高评价。
  而且,他还是当年萨基执教AC米兰时的得力助手。
  这是不是就像当年,人们不知道怎么去定义萨基的米兰王朝那样?
  要知道,现在所说的米兰王朝,更多是后人给出的定义。
  萨基的足球理念也是在他取得成功,在他功成名就之后,被归结和定义出来的。
  那杨诚和他的贝斯沃特中国人呢?
  是不是几年以后,也会成为另一段王朝?
  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我跟杨诚聊过。”温格接过了卡佩罗的话题,继续往下说。
  “他非常熟悉萨基的米兰王朝、巴萨的梦一队等各种战术,在他03年接手球队的时候,他就已经有着一整套非常清晰的战术框架和思路。”
  “过去这些年,他也是一直按照这个框架和思路去推进,去打造球队的。”
  “而现在,我们也看到了,这些年,贝斯沃特中国人一直都是欧洲足坛最强的球队之一,他们的整个技战术体系也一直都是最稳定的。”
  弗格森听了之后,也忍不住哈哈笑了出来,“我还记得,94年的欧冠决赛之前,克鲁伊夫就炮轰过米兰,说他们是丑陋的足球,是反足球的代表。”
  “而就在昨天,克鲁伊夫也是这么形容贝斯沃特中国人,但他不说是丑陋的足球,只说贝斯沃特中国人踢着一种反足球。”
  “我现在倒是很想看看,克鲁伊夫看到这场比赛会是什么表情。”
  众人也听后都是一阵莞尔。
  克鲁伊夫的嘴仗多少有点为巴萨助阵的意思。
  没有人会用这个去找克鲁伊夫的麻烦,否则就太没有风度了。
  但反过来也能够看得出,巴萨的整套战术理念是真的一脉相承。
  甚至到了本赛季,瓜迪奥拉还踢过343阵型,这就是94年克鲁伊夫梦一队时的战术。
  而当年,在米兰的重重防守下,巴萨空有传控球,但传球速率缓慢,节奏缺乏变化的短板,在如今这场欧冠决赛中,再度暴露无遗。
  就好像第38分钟的时候这次。
  巴萨又是连续的传球,不停地转移,但比赛节奏毫无变化。
  贝斯沃特中国人的防守阵势就像是坚固的堡垒,随着巴萨的传球不断的移动。
  球员也不去抢球,而是不停地跑动,不停地调整防守阵型。
  “从30分钟到现在,我从这支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身上,看到了久违了的防守的艺术!”
  卡佩罗忍不住赞道。
  在意大利,尤其是在萨基的米兰王朝之后,防守的精髓从来都不是摆出铁桶阵,严防死守。
  而是通过球员的无球跑动,打造出一整套缜密的防守阵势,让对方的进攻无从下手。
  球队三条线,球员在球场上的来回穿插跑动,就像是弹奏着此起彼伏的乐章,充满着一种独特的韵律,这就是属于意大利人的防守艺术!
  ……
  再一次来到安联球场,托尼·克罗斯心中依旧还是充满着怨愤。
  但相对于之前,他现在的心情明显要平静得多。
  至少更加受到控制了!
  他现在更多就是想要在这座球场,想要在德国,让更多的人看到他的实力和表现。
  他希望借此来证明给所有人看,让他离开,是拜仁慕尼黑的损失!
  而不是他托尼·克罗斯的!
  这让他整场比赛都充满着斗志,不停地在奔跑。
  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他都没有懈怠。
  主教练杨诚的排兵布阵也非常巧妙。
  前面30分钟是全火力输出,30分钟后就开始缓一缓。
  这样合理分配体能后,球队能够在比赛里坚持得更久。
  但事实上,在30分钟之后,全队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要更加集中。
  尤其是托尼·克罗斯、马蒂奇和莫德里奇。
  三人组成的中场,牢牢串联着前场和后场,在攻防两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他们也彻底控制着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进攻。
  所幸,经过了两年的配合后,三人彼此都比较默契。
  哪怕巴萨开始掌控了球权,但始终没能找到突破口。
  而贝斯沃特中国人则是不断打出反击,想要威胁巴萨的球门。
  但始终没能把握住机会。
  就好像第41分钟的这次。
  托尼·克罗斯送出了一记直传球,给到了巴萨禁区外左侧。
  加雷斯·贝尔快速前插,追上去接到球时,先是一个急停,但又突然启动往底线带。
  阿尔维斯这次的回防非常及时,在左路堵住了加雷斯·贝尔。
  马塞洛套边上来,但加雷斯·贝尔还在底线附近带球。
  就看到他再度发力,窥准了机会后,直接一个人球分过,整个人冲出了底线后,又绕了归来,同时用肩膀强行撞开了阿尔维斯,趟入了大禁区,将球控制住。
  拼身体对抗,加雷斯·贝尔能碾压阿尔维斯。
  但托尼·克罗斯看到,皮克已经迅速落位了,及时堵住了加雷斯·贝尔。
  这让他意识到,这次进攻不行了。
  加雷斯·贝尔的脚下技术虽不如那些精妙的南美球员,但基本功非常扎实,身体对抗也非常出色,再加上速度优势。
  哪怕是在阿尔维斯和皮克两名球员的包夹下,他依旧还是控制住了球权。
  威尔士人护住球后,往禁区外围带,不得已才回传给了马塞洛。
  但这时候,佩德罗也已经回防到位。
  马塞洛在受到贴身盯防之时,听到了托尼·克罗斯的喊声。
  德国人原本已经前压到了大禁区外围,但这时候已经早他一步回撤了。
  正好就在马塞洛的传球线路上。
  巴西人立马回传给了左肋的托尼·克罗斯。
  德国人再度回传给了马蒂奇,自己则是横着跑向左边路,再度跑出了空挡。
  马蒂奇清楚托尼·克罗斯的想法,因为这是贝斯沃特中国人的配合套路,立马把球又传回到了左侧的空档处。
  托尼·克罗斯背对着左边线接到球时,右脚一停,直接一脚横向转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