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可不是,我家那口子在打桩队干活,那伙食才叫好呢,两天一个鸡蛋地供应着,往常做一回活哪次不是瘦一大圈,得好几日才能养回来,现在日日干着,脸上竟是还圆润起来,上回我看到,差点没认出人来。”
  另一个女人也跟着说道:“我家也是,原先我还想着这门手艺太熬人,不想让小儿子,现在谁不让他学,我跟他急!”
  “我家二丫头,之前还有人嫌我家穷看不上,结果这才多久啊,上回我回家,就有好几个媒婆上门,都是来给她说亲的。这些人,一个个的净是势利眼。”说话的女人嘴角含着笑,嘴上骂着,但眉宇间尽是骄傲与得意。
  “听管事说,以后还会建别的厂,你好好干,多走动走动,等你家二丫头满十五,争取把她也弄进来,等有了这份差事,便是嫁进城里头也能在婆家挺直腰板。”
  末了,她们齐齐感慨:“要是这基地能一直开着就好了,这日子才是越过越有盼头。”
  女人们聚在一起,男人们也聚了一堆堆,虽偶尔有些小冲突小矛盾,但在大家越过越好的时候,些许小矛盾被旁人劝一两句,就各自顺着台阶下来了,连之前有矛盾的村子,关系都缓和了许多,遇见了偶尔也会搭把手了。
  连那些经年的老人都说:“这样的日子才有滋味。”
  刘季如鱼得水地混在人群中,时不时与这个搭话,与那个聊两句,仿佛谁都是他的朋友。
  每天借着搭话的时间,他都会观察人群中那些个躲在角落里,神情异常的人。
  刘季:那一个个贼眉鼠眼的,一看就不是好人!
  第93章
  一月时间如流水般滑过,经过百来号人一个月的辛劳,基地大体的框架已经搭建好。
  进入七月份之后,家中有田地的黔首都要开始为秋收做准备,此时正是采集海带孢子的时间,将野生海带带回来养一养,等过了秋收,正好下苗入海。
  即将到发月俸的日子,所有人都掰手指盼着,有些心里有算计的,已经开始盘算起这个月的月俸能与人换多少东西了。
  河三娘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起床了,摸黑穿好衣服,又从枕头下取出一小截头绳绑了个辫子,没过一会儿,同屋的人也都起来了,大家收拾好后就往食堂走去。
  外头昏黑看不清楚,但一靠近食堂,借着里头传出来的光,同行的人就看到了,“哎哟,三娘今天打扮得真好看。”
  河三娘抬手摸摸发上的头绳,抿着唇羞涩的笑了,“等会儿下了班,要去城里逛逛。”
  “我看不只是逛逛吧。”
  “嘿,怎么就不能只是逛逛了,不过这陪着逛的人嘛~就有说头喽~”
  同行的娘子们嘻嘻哈哈地调笑她,让河三娘气恼地直跺脚。
  “唉哟,不闹了不闹了,”与她一起做工的人又问,“是不是先头给你送花的那人?”
  “瞧着倒是本本分分的,干活也卖力,是哪个村的?叫什么?姐姐给你去打听打听。”
  河三娘被她们几句羞红了脸,犹豫再三才小声吐出一个名字,末了又叮嘱道:“八字还没一撇呢,你们可别说漏了嘴。”
  家中爷奶偏心叔叔家,若是被他们知道了,只怕这门亲事要被堂妹抢去。
  众人连声答应,还有人说:“那个村子就在我弟妹娘家的隔壁,回头我让她帮你回去打听打听。咱们女人嫁人可不能只看男人,还得看他家里怎么样。家里若是不好相处,那男人再好,日子也是过得跟黄连水似的。”
  众人边说边聊,转眼就到了天光大亮之时。
  往常在这个时候,她们已经开始动手干活,但今天得了管事的消息,可以休息一天。
  一群人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着话。平常干活一直分开的夫妻,这时候也站在了一起,低声盘算起全家人这次能拿多少月俸。
  有些人孤身一人在这里干活,拿的倒不算多,但有些人家拖家带口的,家中适龄的人多又赶得巧,那可就多了,一个月就赚回了半年的口粮。
  河三娘站在爹娘的身旁,身边还有她两个哥哥,人高马大的胳膊上,肌肉隆起一看就是有一把子力气。
  他们家算是基地里的大户了,一家五口人在这里干活,大哥又学了点手艺,一个月能拿三斗粮。
  他们站在一处,有最擅长算数的大哥,来来回回的算了好几遍。
  “多少粮食?”河三娘的父亲河问道。
  “八斗。”河大不厌其烦地回答。
  这是他第九次回答这个问题,却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只有快咧到耳边的嘴角。
  “阿父,今天发完月俸后,咱们带三娘去城里扯几尺布吧。商量年纪也不小了,这几尺布回去做身新衣裳,给她当嫁妆。”
  河三娘的母亲草儿敏锐地察觉出隐藏的意思:“你有看中的人?人品好不好?别什么阿猫阿狗都介绍给你妹妹。”
  河大低声叫屈:“阿娘,是妹妹自己看中的人,跟我一块做活,肯卖力气。上回涨潮还是他把我给捞回来的,别的不说,就这份冒死救人的心,也称得上一个好汉子。”
  像河三娘这样的人还不少,便是微生雪也不曾料到,这基地还成了一个变相的相亲角。
  要是让她知道了,一个红包少不了。
  ------
  工人们日夜期盼发月前,微生雪等人就对建起来好些天,等待填满的鸡舍、猪圈的鸡仔猪仔们翘首以盼。
  盼望着,盼望着……
  踩着六月的尾巴,早就从咸阳城出发的车队终于到了。
  这群人从微生雪他们第一次抵达东海郡的时候就已经出发,一路上紧赶慢赶,总算在七月份前赶到了东海郡。
  作为新加入的成员,萧何被王离领着在城门口接人,同行的还有努力刷存在感的刘季。
  迎着金色的余晖,扬着黑色玄鸟骑的车队,缓缓出现在地平线的尽头。
  暮色残阳下,一道黑影如闪电般的奔袭而来。
  “吁——!”
  马蹄高高扬起,马背上的姑娘一身红衣,肆意显露着张扬的眉眼:“哥哥。”
  王离一脸牙酸的迎上去,狠狠磨了磨牙,声音勉强的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样,“你怎么过来了?”
  身后萧何看着这全身上下都写满了张扬娇惯的姑娘,扭头看向刘季,以眼神示意:这是谁?
  刘季回了他一个眼神:明知故问。
  话虽如此,他却也率先上前打招呼,拱手客套道:“王大小姐巾帼不让须眉,令在下佩服。”
  王离伸手扶了妹妹下马,转身正式介绍:“这是我妹妹,王虞。”
  王虞道:“小女不才,被陛下任命为本次押运队总负责人,暂领督邮之职。”
  都这么说了,人精刘季哪还能听不懂,从善如流道:“王督邮。”
  萧何也跟在他身后打招呼:“小吏萧何,见过王督邮。”
  “我知道你。”王虞笑着道,“微生老师传消息回去的时候提到过你,说你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内政人才。”
  萧何略有些诧异的挑了挑眉:“仙人还曾对人夸过我?真是三生荣幸。”
  王离眼睛一眯,脚步一跨,挡在了两人中间。
  “这么大一车队堵在城门口妨碍别人了,我们赶紧进城,进城啊。”
  王虞奇怪的看了她哥一眼,暗道:这一趟果然没走错,他哥这么一个霸道的人现在都知道为别人考虑了。
  萧何也看到了王离反常的举动,他瞥了眼正当是妙龄的王大小姐,自觉退开几步,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说话间一匹马飞快冲过来,马背上的人急急勒马,语速极快:“王督邮不好了!之前用您教的方法抑制住的鸡瘟,好像又开始蔓延了。现在已经有好几窝的小鸡仔出现异常!”
  王虞闻言脸色一变,急声道:“下午查看时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出问题了?”
  “加快速度,抓紧进城!”她吩咐又转头看向王离,“哥哥,速速带我去求见仙师。东海郡的养鸡场能不能顺利开起来,就看这一遭了!”
  王离也知道事态紧急,翻身上马就在前领路。
  “两位我先走一步,这些物质与人就交给你们安顿了。”
  说完鞭子一扬,就冲上城中开辟的跑马道。
  --------
  埠宁城内的主干道上伫立着一座城最大的酒楼,二楼靠窗的包厢里,几个身披绫罗绸缎的男女正围观着车队进城的场景。
  “这一车车的,好东西可真多啊。”满头白发的老人靠在窗边,眼神阴冷的看着板车上的笼子,被灰布蒙着的笼子里叽叽喳喳的叫声不断,一听声音就知道是顶好的鸡仔。
  他家庄园众多,各大酒楼饭店、甚至是高门富户都要到他这里定每日的肉食,如果是让这些秦国人的养殖场开起来,被抢财路的可就是他了。
  白夫人戴着珍珠手串的手轻轻抚过鬓角,笑道:“哟~老爷子急了?前些日子还说我们年轻经不住事儿,怎么现在刀子割在自己身上知道疼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