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姬檀体贴小意地扯了扯他的衣袖,摇头道:“熹之,这样顶撞母亲不好。”
顾熹之随即收敛了冰冷神色,但对于和离一事毫不退步,他转身柔和了神情看向姬檀,问他:“吃饱了没有?”
姬檀点了点头。
顾熹之便道:“好,吃饱了就先回房吧,这边我来处理,放心。”
一言甫毕,还摸了摸姬檀的头发示意他安心,姬檀便一步三回头地先行离开了。
离开之际还听见这养母子俩争论:“娶男妻终究有违人伦,阴阳失调,不是长久之计,还是正常娶妻生子的好!”“母亲知我好龙阳,只能娶男妻,且我非他不娶,就莫要再干涉我的婚姻生活了。”
“那怎么能行?!你说过不喜欢琳琅的!”“儿子现在喜欢了!!”
“……”
姬檀都离开走到半路了,又好奇转身原路返回,悄悄探过半颗脑袋去看顾熹之都说了些什么。
厅里却安静异常,落针可闻,从姬檀的角度只能看到背对着他、身姿始终挺拔如松的顾熹之,和满脸震惊、一副果然如此魂不守舍的沈玉兰。
姬檀来不及细想两人都说了些什么,但见顾熹之转身拂袖而去,两人不欢而散了,他赶忙先一步躲起来回去房间,一路上都在神思不属地想着顾熹之究竟说了什么。
难不成,他告诉沈玉兰自己是不得已成婚,且有心上人一事?
然后沈玉兰为他当了挡箭牌而忿忿不平?
还真有可能。
姬檀直觉自己猜出了真相。
在房内一手抱臂一手支着下颌来回踱步,走了几圈后,姬檀叫来吟雪问她顾熹之晚上吃饭了没有,吟雪说没有,姬檀将支着下颌的那只手放下来,击在掌心,决定去给顾熹之送饭,进一步加强两人间的感情。
此时的顾熹之简直焦头烂额,太子殿下奏表一事已经足够他烦心了,母亲又来凑热闹劝他和离。
和离是绝对不可能和离的。
他好不容易娶到了自己的心上之人,欢天喜地都来不及,怎舍得和离,便是天上下刀子这件事也绝无可能。
还是先想办法解决奏表一事吧,顾熹之一心埋首在案桌前思忖对策。
姬檀正是这时端着饭食过来的,温声喊他:“熹之,吃饭了。”
顾熹之一抬眼就看见心上人进门,一豆灯火下爱人神情柔和地不可方物,顾熹之烦躁的心情顷刻就被抚平了,一看到他就不由自主地心生欢喜,任何烦扰通通靠后不值一提了。
顾熹之阖上桌上摊开的案牍,起身来到八仙桌旁。
怔忪问他:“你怎么来了?”
姬檀对他莞尔一笑:“看你和母亲闹了不愉快,饭都没吃,先吃饭吧。”
“好。”顾熹之坐下,巴巴地看着他。
“你陪我。”
“好。”姬檀弯起眼睛,也在旁边坐了下来。
陪着顾熹之吃了会饭,姬檀想到他今日下值格外晚,便问他:“今日可是政务上有何难处?还是事务太多,忙不过来才这么晚回来。”
顾熹之险些脱口而出将难处告诉他,在话出口前及时回过神来。
如果姬檀知道了自己已经知晓琳琅的真实身份,必然会想到自己已经怀疑到他身上,再退一步讲,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决计不会对自己名义上的妻子有什么好脸色的,那他们的婚姻即将面临崩溃坍塌的结局。
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顾熹之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哪怕他们的婚姻是由重重谎言堆砌铸成的,太子殿下嫁给他另有不为人知的目的,顾熹之也要拼命维系下去,在太子殿下不说中断这段婚姻之前,他绝不允许他们的婚姻遭受到任何破坏。
所以,这件事情一定不能让太子殿下知道,他必须尽快暗中解决。
纵使付出不计其数的代价,粉身碎骨的准备,他也要,护住他们的婚姻,要殿下继续做他的妻子。
只要殿下不说结束,这段关系就永远不会终结。
流言蜚语不能,母亲不解不能,什么也不能影响。
是以,顾熹之亦对他温和一笑,道:“没事,就是近来翰林院需要整理的典籍有些多,我想着尽快忙完,就晚了一些。”
“哦。”姬檀没有起疑。
“我最近回来的可能都会比较晚,你们先吃饭,不必等我。”
“嗯。”姬檀低着头,情绪不是很高的样子。
顾熹之心软了,忍不住摸了一下他的头,道:“你若是介意母亲的话,不必和她在一张桌上吃饭,有事情就告诉我,一切我来解决,你乖乖的,不要为此心情不好,知道吗?”
姬檀弯起眼睛点头,扮演乖巧懂事的妻子,他最会了。
看着如今的顾熹之对他态度,可见他所做的一切成果喜人,才不是如沈玉兰所说的那般,弥足深陷。
姬檀微不可查地自信勾起唇角。
-----------------------
作者有话说:小狸殿下对政事:一猜一个准,运筹帷幄
对感情:反正猜一个错一个,全错,但很神奇的结果又对上了O.o
第59章
顾熹之已经接连三天回家都很晚了, 而且一日比一日晚,有时候姬檀都见不着他人,想想还是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姬檀一阖手中案牍公文, 身体前倾正襟危坐,宽大的哑金色蟒纹袍袖垂坠到地上,他问小印子:“最近盯梢探花郎的暗探怎么说?”
小印子如实道:“并无异常。探花郎一早入翰林院当值,忙得连午膳都未去官署吃, 天黑下值后就照常回家了。”
姬檀手中把玩着那本案牍, 没再说话。
小印子体贴问道:“殿下, 要不要奴婢吩咐暗探详查一下探花郎的政务?”
姬檀沉吟少顷,还是道:“不必了。”
既是政务,就没什么好查的, 只要不是顾熹之发现了他妻子身份有问题, 或是察觉了两人的身世秘密,姬檀都无甚所谓,且随他去罢。
而且,还有一个姬檀不想探查的原因是, 顾熹之和谢榜眼整日黏在一起处理公务,谁知道他是真忙还是假忙,是公事还是私事,要是查到了些他不想知道的, 没来由的更添心堵, 烦不胜烦。
光是一想,姬檀就已经心情不悦了。
起身一拂衣袖去书房处理政务,将脑中纷杂的思绪摒除,小印子期期艾艾地跟在姬檀身后侍奉, 姬檀倏然回首,道:“你莫跟来了,去花园看着点孤的鱼,别被那几个小丫头喂成了球,胖死在了水里。”
“是。”小印子垂首告退。
知道殿下心情不好,他要充分留给主子独处的时间。
姬檀独身去了书房,驾轻就熟地开始着手处理政务,这才将自己的思绪全神贯注起来,不再分心。
傍晚,他重新易过容更衣回到顾家,顾熹之果不其然又没回来,姬檀目色一沉,不高兴地连饭都不想在前厅吃了。
顾熹之到底在做什么,他真的是忙于政务吗?
猎物脱离了掌控的感觉让姬檀周身气压愈低,压迫愈甚。
吟雪在外边踟蹰了一会儿,才敢进来禀告:“殿下,探花郎给您送了信,让您今晚戌时末去酒楼接他。”
“酒楼?”姬檀不可置信地确认一遍,打开顾熹之给他的信观阅,确是让他晚上去酒楼接他无疑。
这个顾熹之,这么快就好了伤疤忘了疼了是么。
他是忘记自己先前命在旦夕是因为什么了吗,还敢喝酒,还要他去接他。
不过话又说回来,顾熹之跟人喝酒作甚,政治场上的交际往来?他有什么好需要跟人交际应酬的。
姬檀不由纳闷,还是先去用膳,用完膳漏夜照顾熹之信中说的去接他。
然后再一探究竟。
顾熹之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成功拖延了奏表书写并将所有有关太子殿下的事全揽到自己身上。
这件事情本身不算复杂,翰林院的诸位官员也不愿给人做筏子得罪太子殿下,在听说顾熹之愿意一己承担的时候心里很快意动了。众人皆知顾熹之效忠于太子殿下,他知道即代表太子殿下知道,如此一来翰林院的被动地位就会改善,重新变为不站任何一方队的第三方独立官僚机构。
那么接下来不论太子和抨击他的官员之间如何斗法,都不关翰林院的事。
翰林院可以完美地独善其身。
身为下属,顾熹之也很拎得清自己的身份地位,他主动提出说等他写完奏表会请示各位上峰,这样一来翰林院的上峰心里也舒坦了,不用担心出事,即使出事,也是顾熹之个人所为,与他们无关。
至于顾熹之在奏表中陈词的内容是否完全照委任翰林院的官员之意,这个他们并不关心,官场上是非曲直的事情多了,不是每件事都能完全如某个人的私愿,面上过得去,众人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今晚在外交际不过走个形式罢了。
今夜之后,关于太子殿下藏匿小倌喜好男风一事便完全由顾熹之负责了,他们谁都不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