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阿爹啊,今晨我听昨夜随穆大人出城的衙役回来说,咱们知府大人和他那位小娘子已安然回府了!
  阳生拍拍双手,又将院内的花草环视一圈,颇为满意的笑容自他脸上升起。
  这同知院的花草亏得有他嘛,不然就阿爹那个样子,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全泡在议事厅,不是看卷就是巡防,哪里有时间照看花草?
  要等他来侍弄啊,这些花儿非得枯死不可!
  只是未听得贾大人应声,阳生想当然地以为他还在等着自己的后话,便接着说道:是真的!还是穆大人亲自送他们回府的,听说就差送进屋了!
  知府大人的宅院在那官安巷上,据那来回禀的衙役说,都送到官安巷的巷口上了,那可不就是就差送回屋了吗?
  阿爹也就不必再忧心了!先收拾收拾用些早饭罢?
  阳生挑眉,往左侧石头打就的桌凳上望了一眼,努嘴道:喏我都给你端来了!
  我就是在小厨房做了点,你也别嫌简陋。
  今日便是休憩的最后一日,夜里厨房的婶子就要回来了,明儿就不必吃我做的粗茶淡饭了。
  阳生自顾自地说着,一面说一面往那石桌边上去,两手配合着开始布菜,不过是些清粥小菜并几只腌蟹,倒叫他弄出好些盘盏跟摆宴席似的。
  忙碌的阳生丝毫未注意贾大人眉头紧蹙,神情古怪地杵在原地。
  阳生,你
  他想说阳生在那叨叨什么?叫他一头雾水。
  快过来!阿爹,你再晚些这菜都凉了!
  贾大人喉中的话一哽,实在是险些气急败坏,饶是他再好的修养也快破功了。
  他长舒出一口气,躬身将衣摆的皱褶捋平,这才迈步往那石桌走去,待他完全到了那石桌边上,更是眉心一跳
  不过是几样腌菜,两只醉蟹,一看便是厨房的阿婶一早便备下的,阳生他到底做了什么?或者说,腌菜再凉能凉到哪里去?
  贾大人的鼻息更甚,似乎成了疏解他心中无奈的出口。
  他抬首看了阳生一眼,此刻阳生布完菜,正垂首立于一旁,一双眼满目期待地盯着自己。
  贾大人将那竹箸握在手中,停顿片刻,便一手撩着衣袖,一手前去夹菜,只是那竹箸方才碰到碗沿,便收了回来,又被搁置在筷托上。
  他不知怎么地,就是毫无胃口。
  一旁的阳生倒是满脸的了然,一副不出所料的神情,颇有些洋洋得意。
  阿爹!我都说知府大人已安然无虞、回府休整了!
  说不准儿,这会儿知府大人都用过饭不知多久了,你干嘛还担心他担心地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贾大人眉梢一扬,这才回过味来。原来这小子一早上叽叽喳喳地叫他用饭,却是以为他是为了宋大人和那文娘子的事
  咳咳!你浑说些什么?
  贾大人断过碗盏旁的茶水啜了一口,稍顺些气之后,颇有些无奈:
  谁同你讲,我为他二人挂心?
  与宋大人和文娘子无关。
  无关?怎么会无关?
  阳生像是听了什么了不得的话,双目睁地滴溜圆,其间盛满了疑惑不解和难以置信。
  若真是无关,阿爹你昨夜会直冲冲地带人出去?又转了几道弯地去麻烦人家穆大人?
  要知道穆大人虽然来任职的时间短些,又比阿爹矮半级,不过人家能力卓越、办差出色,可不是轻易能支使的。
  说话间,阳生便大剌剌地在贾大人对面的石凳上坐下来,隔着那茶水氤氲的淡淡热气与贾大人对望。
  他神情坦然,满不在乎地念叨。
  再说了,什么无关的人,值得您挂心到彻夜不眠,在那榻上枯坐一宿啊?
  阳生回想着昨夜在城门口接应上穆大人,将那拨人交给穆大人过后,他便回了府衙,过这同知院进来回禀之时,阿爹便坐在窗前的榻上,就着月色和一支烛火过夜。
  今晨他进去叫阿爹起身,竟然见他还坐在昨夜的位置动也不动,只有熄灭的烛火和化开的蜡油结成的朵朵灯花,昭示着时辰的逝去,至于阿爹
  很显然是一整夜不曾合眼。
  您可别告诉我,您起了个大早在那儿打坐呐?
  贾大人气结,他发现阳生这小子的胆子是越发的大了,实在是口无遮拦,再这么下去,迟早要惹上口舌之祸。
  只是倒也还聪慧,不是个笨嘴拙舌的
  他心中一时五味杂陈,不知作何感想。
  面对着阳生,是夸也不是,贬也不是。
  阳生看着沉默不语的贾大人,心中也不免觉得古怪,他跟着阿爹这么多年,许久不曾见阿爹这么记挂他人。
  知府大人来任上这才几日,即便是阿爹的顶头上司,也不至于叫他挂心至此罢?
  他阿爹哪里是那样攀附权贵、甘愿折腰之人?
  更别说那个不知什么来路的文娘子了。
  他思前想后,也不觉得阿爹有什么讨好他二人的必要。
  他阿爹是堂堂正正的江阳府同知,即便比不上知府一职,也好歹是躬身于江阳十数年之久,好不托大地讲,他阿爹也算是江阳府的半个父母官罢!
  原本他阿爹急着出城巡防,连饭都不曾用,他还不知道所为何事,直到今晨听了衙役来禀,才知道是为了知府大人和那文娘子。
  阳生更是觉得不悦,此事竟然连他都不知,起先他同阿爹之间,哪有什么秘密?
  只是不知阿爹是否一早就是为救知府大人和那娘子而出城的。
  自从这知府大人来任上,阿爹说话办事似乎不像从前那般游刃有余、闲适得当了。
  他总觉得有些古怪,却又不知该如何解释?难不成是这位知府大人年纪轻轻却从天而降,叫阿爹有些仕途上的压力?因而才有这种种不对劲之处?
  阳生点点头,仿佛觉得自己总算找到个合理的解释,不至于胡乱猜忌自己的阿爹。
  他不愿,也永远不会猜忌自己的阿爹。
  阳生眉目舒展,嘴巴也不再撅得老高,终于放松了下来。
  你胡乱点什么头?小鸡啄米呢?
  贾大人的声音冷不丁地响起,也不知这小子自己嘀嘀咕咕地想什么,一会儿蹙眉,一会儿窃喜的,那脸上神情变幻比走马灯还精彩些,此刻若是夜里,他这同知院该不必点灯了
  光看阳生这小子的脸色便好。
  原来他只当自己昨夜未眠,是为了宋大人和文娘子。
  贾大人心中不禁哑然失笑,他哪里是为了宋大人和文娘子?
  第67章
  他初时交代阳生带人同穆大人一道出城巡防,虽然给阳生带了好些人马,他却总是不放心,怕阳生经历的世面少,镇不住底下那些干得久的老油子。
  即便有穆大人在场,他也总是担忧得睡不下。
  这才未歇息,只坐在窗前,想着看他什么时候回得来,就怕路上有耽搁或是出了什么事。
  只是他未曾想到,阳生这小子压根儿就没跟着穆大人出城去。原本打算叫他跟着穆大人历练历练,倒也落了空。
  待阳生回了府衙,他一颗心才揣回肚子里,其后才记挂起宋大人和文娘子来,虽然是有那么几分担忧
  只是,哪里有什么记挂宋大人记挂得睡不着觉?
  贾大人不禁是又好气又好笑。
  我且问你,昨夜为何一个人先行回来了?怎么不同穆大人出城去?
  穆大人年轻有为,办差做事又实在称得上是行云流水、妥帖利落,很有个人的风格,不是他这个老古董能跟得上的,阳生多跟着穆大人见识见识,只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贾大人双眉倒立,故作威严地瞪了阳生一眼,非叫他交代清楚不可。
  只是,若是阳生还是小时候的阳生,怕是会吓得哭鼻子,而现如今的阳生,早已将贾大人的脾气摸了个透。
  管贾大人吹胡子瞪眼八百遍,阳生只管嘻哈一笑,就是犯了天大的错处,阿爹也不会罚他的。
  我原本是要去的嘛!我都集结人马候在城门口了,又怎么会不去?
  若是不去,他一早便留在同知院喝汤了,哪里会白跑那一趟?他可不是那汲汲营营、投机取巧之人,更是可惜了他刚煲好的鳜鱼汤和清蒸鱼了!
  他连香味儿都没闻够呢!阳生忍不住在心中哀叹。
  只是在城门口同穆大人会合之后,都已经整装预备出发了。好端端地他突然吩咐,说叫我回府衙等他消息。
  还说不可无人留守府衙,说咱们不必都出城去,叫我回来好生守着阿爹你便是。
  贾大人闻言眼睫微动,眼波回转间,搁下手中的茶盏,言语之中不乏疑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