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咸鱼日常 第114节
“反正孟三姑娘看起来挺喜欢的。”
“既然她喜欢,你为何是这种表情?”
“……”
谢琢脸色一沉:“难道你看到裴侍讲在她家了?你别想隐瞒我,赶紧交代!”
万良想到上回跪着的事,倒是不敢继续隐瞒:“奴婢没瞧见裴侍讲,但是,但是孟三姑娘说,殿下这么不放心她,那怎么放心她出去游玩的,指不定她在外面遇到好几位像裴侍讲那样的公子。”
谢琢:“……”
他竟从来没有想过此种情况!
不,她为什么跟他说这些?
她是不是今晚上不想让他睡觉了!
第074章
孟清泠把鱼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回到住处歇息。
枫荷将两本游记摆在桌案上。
其中一本她已经看过,孟清泠将另一本拿来翻一翻。
这《行旅图》比《南游记》好的一面是,绘有舆图,有些精细处,甚至还会标有当地城池的客栈,酒楼,商铺等,她看得津津有味。
枫荷瞥一眼,端上刚洗净的桑葚,说道:“姑娘高兴,却不知大殿下如何忧心呢。”
孟清泠没说话,唇角却勾了勾。
“您还笑得出来,就不怕大殿下阻挠您,再不给您出去玩?”
她也是无法理解自家姑娘的意图。
本来大殿下就够介意裴大人的了,居然还要说遇到几个同裴大人一样的公子,那大殿下不得急死嘛。
孟清泠拿起桑葚吃:“你快跟他一样笨了。”
枫荷:“……”
大殿下可是太子了,哪里笨啊?
“大殿下要是笨,那别的皇子更是笨的没边儿。”
孟清泠自然没有解释。
不过她想到万良告辞时的表情,倒是可以猜到谢琢听到这番话的表情,又忍不住一笑。
而谢琢是真的难以入眠。
为了哄孟清泠高兴,让她安心,他专门送了游记去祁家,结果她倒是好,说出这样叫他担惊受怕的话——当然,她此时还在京城,可他已经想到很远的未来。
他甚至已经幻想出孟清泠与数位俊美公子同游的场景。
她到底为何要这么说?
谢琢忽然披衣起来,走到窗口。
银月如钩,清辉淡淡,天边寥寥有几颗星子,若隐若现。
他看了会儿,感觉孟清泠就是那道明月,总是离他很远,前世她虽然嫁给他,但因二人差距过大,便觉中间总有一道鸿沟,无法跨越,重生后,他凭着以往的经历,顺风顺水成为了储君,但跟孟清泠的距离仍没有缩短,他在朝她一步步走近,走了一年,她依然还是那道明月。
现在,他还打算成全她,让她离开京城……
难道他做错了吗?
他应该紧紧地将她束缚在身边不成?
不,孟清泠肯定不是这个意思,她心心念念要外出游玩,怎会希望他束缚她呢?
她到底是……
谢琢捏了捏眉心,又回去躺了下来。
幸好明日不用去衙门办公,不然铁定犯困!
孟清泠是不是从万良那里得知此事,知道他闲着,故意出难题给他消磨时间呢?
他翻了个身。
万良是在外头歇着的,他跟谢琢一样也睡不着,偶尔听到里头发出声响,都是一阵心惊肉跳,好在渐渐平静了,他终于也打算放心大胆地睡。
谁料刚刚入梦,耳边又听到脚步声,他睁开眼竟发现谢琢站在面前。
万良吓得从床上蹦起:“殿下,您,您这么了?”
谢琢轻轻一笑,眸中似有星辰闪烁:“她可能是拒绝裴侍讲了。”
“什么?”万良吃了一惊,手忙脚乱找鞋子穿,“您怎么知道的?”
“她那句话啊……”谢琢在万良的床边坐下,“她的意思是,比起裴侍讲,外出游玩对我更为不利,但这么不利的事……”他甚至没有仔细想过其中的风险,就因为她喜欢,他就同意了,那何必还在意一个裴亦秋?
她让他明白了,他该在意的只该是她,如果孟清泠喜欢他,那谁也无法撼动,即便是她去了遥远之处,而如果她心里无他,即便他将她捆在身边,提防其他公子,那也没有作用。
万良没有听全:“您怎么话只说一半啊?”
谢琢道:“我明白就行了。”
万良:“……”
那你过来干什么啊!
谢琢站起身:“我再去找几本游记送给她。”
万良:“……”
谢琢提起一盏宫灯,笑容满面去了书房。
次日万良顶着两个大黑眼圈跑到祁府。
枫荷跟他很熟了,问道:“万公公怎么看着像病了似的。”
万良恨不得给孟清泠磕个头:“莫说我,殿下也一样,”说着将四本游记呈上,“求孟三姑娘高抬贵手,今儿别再说些奇奇怪怪的话了!”
如果谢琢没理解的话,她当然不会再说的。
孟清泠低头扫了一眼这些游记。
万良指指最上面的一本:“殿下说,您可以先看这本。”
感觉有什么古怪,孟清泠将书翻开。
右侧空白处有一行小楷,是她熟悉的挺秀明朗的字迹:“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
*******
册封太子的大典在三月二日。
卯时文武百官,还有封地离京城近的诸位藩王都齐聚于宣德门前。
除了支持谢绎的那一派官员外,没有谁不是真心t欢喜的,当然,廖起宗绝对是其中最为欢喜的人,他这几日过于兴奋,晚上反而睡不着,竟瘦了几斤。
有官员发现了,马上就嘘寒问暖起来。
廖起宗当然也不能给人脸色看,笑着敷衍几句,他知道,一旦过了今日的大典,表弟真正成为储君,以后有得是他敷衍应酬的时候。
一干老油子!
他在心里暗骂几句。
角落里,孟彦端一声不吭站着,嘴里念念有词,廖起宗瞅见他,心头一动。
这阵子他在都察院也备受追捧,但这孟清泠的父亲竟从来没有巴结他,听别的小吏说十分勤奋,空闲时就在看书,好似要参加后年的会试。
廖起宗“啧啧”两声,果然是个呆头呆脑的,自己女儿是做太子妃的命都不晓得,还念书呢,他十分好笑,而后又把目光投向别处,结果看到了裴亦秋。
年轻男子鹤立鸡群,犹如山巅白雪,总是轻易就吸引住目光,廖起宗忽然想起自己许久没有问过表弟跟孟清泠的事情了,也不知他们现在是什么情况。
裴亦秋虽做了孟清泠的半师,但好似也没有别的传闻……
许是看久了,裴亦秋微微侧头,二人视线对在一起,廖起宗感觉他的目光非常的淡漠。
太阳渐渐升起时,肃穆的鼓声敲响了。
身着天子衮冕的崇宁帝当先驾临皇仪殿,而后着冕服的谢琢由侍仪官员引领至左嘉肃门就位,随后,引使官员再引导宣德门前的百官诸王进入左嘉肃门,前往丹墀处的拜位侍立。
此刻,尚宝卿也在侍卫官员的引导下捧出册宝,沿途所经路途禁军警戒,清道止行。
这一切对谢琢来说都太熟悉了,他心里并无一丝波澜,唯独在想到孟清泠时有些惆怅。
前世在被立为储君后,他很兴奋,以至于夜晚迟迟难以入眠,但他怕打搅孟清泠,便假装睡着了,谁料她竟也睡不着,他感觉到床上有轻微的动静,便慢慢爬起,一只手撑到她腰侧偷偷看她,然后就发现她竟是睁着眼睛。
她抱歉地道:“可是妾身弄醒殿下了?”
他说“没有,我也睡不着”。
她就笑了,眸光好似湖水荡漾,他低下头吻住了她的唇。
次日,孟清泠很罕见地没能早起。
也确实,他们睡得太晚了。
等到册封太子的大典时,孟清泠也被册封为太子妃,他们这一日又睡得很晚。
往事历历在目,谢琢在这一刻心想,她真的能一点都不受前世的影响吗?
礼部尚书在宣德楼开读立储诏书,昭告天下的声音将他的思绪拉了回来,谢琢手捧册宝,在百官诸王的恭贺声中来到寿康宫,叩谢皇太后。
太后喜极而泣,祖孙俩一切尽在不言中。
最后,谢琢来到了东华门南侧的皇太子宫,也就是东宫,接受弟弟妹妹的恭贺。
内使监官员早就在东宫设置了宝座,谢丽洙笑眯眯牵着谢丽珍的手等在前方,见到谢琢出现,脆生生叫道:“太子哥哥!”
那道声音同时刺痛了谢绎跟谢磐。
兄弟俩的脸色都有些难看,不过很快都露出笑来,跟谢廉一起上前参见谢琢。
他们本都是皇子,没有任何差别,但一旦出了位太子,他们这些皇子立时就跟跌入了泥地里一般,此后,地位悬殊,再也不复当初。
看着谢琢所戴的远游冠,所穿的龙纹青罗衣,谢绎简直窒息,他勉强稳住自己,笑着道:“以后不跟皇兄住一处了,真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