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咸鱼日常> 重生咸鱼日常 第124节

重生咸鱼日常 第124节

  涿州离京城有千里之遥,但身为官员,哪个的眼睛不盯着京城?是以离得再远,潘元开也知道有关太子的事,他想了想,连忙整理衣衫:“请到正堂来。”
  “是。”小吏快步而去。
  映入眼帘的是位高大威武的男子,他身后跟着两位姿容出色的少年少女,潘开元打量一眼,笑道:“贵客驾到,有失远迎,请坐,请坐。”
  前世谢庆霄一直潜伏在涿州,后来被抓捕时,他的心腹一五一十供出谢庆霄如何创立闻香教,但当时闻香教的教徒已经遍布大周,是以即便谢庆霄被处死,那邪-教依旧存在,还被人用来陷害弟弟……
  孟清泠开门见山,一坐下就问:“潘知府,您可知谢庆霄?”
  潘开元微愣,不知这姑娘为何问起此人:“本官自然知道。”
  “他如今就在大佛寺,潘大人如果动作快的话,明日就能立下大功。”
  谢庆霄自从京城逃亡之后,已经消失匿迹许久,但他是天子心里的一根刺,各州衙门并未放弃抓捕,但谢庆霄如石沉大海,仿佛消失在了人间一样。
  如今这姑娘竟说他在涿州。
  潘开元极其震惊,瞪圆眼睛道:“这怎么可能呢!”
  “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孟清泠问,“你们涿州可张贴过谢庆霄的画像?”
  “早前当然张贴过……”
  “但时隔多年,此人早被您遗忘了吧?当然,您之前并不在涿州,谢庆霄就算潜伏在此也与您无关,但您如今是涿州知府,任由他在涿州胡作非为,将来恐怕难辞其咎。”
  自古皆是“成王败寇”,谢庆霄以前是储君,如今已是乱臣贼子,潘开元脑门上瞬间溢出汗,他用衣袖擦一擦:“姑娘您贵姓?”
  一来就说出此等叫人心惊胆战的话,他竟不知她是谁。
  孟清泠道:“我姓孟,叫孟清泠。”
  果然是她。
  太子殿下的意中人……
  原来她来涿州了!
  潘开元虽不知她会不会成为太子妃,但这姑娘年纪轻轻,身上竟有种不容小觑的逼人气势,他喝口茶缓了缓:“若真是谢庆霄,本官自是不遗余力抓捕,但现在仅凭孟姑娘一句话,本官如何能信?”
  孟清泠淡淡一笑:“您就算错信我,不过是劳烦捕快白跑一趟,可您若错过此次机会,损失的是什么,您定比我清楚。”
  一位从京城远道而来的小姑娘,绝不会无缘无故提到谢庆霄,还专程上衙门报官。
  潘开元思忖片刻,喝道:“速速将王捕头请来!”
  “潘大人英明,但您务必要谨慎小心,一旦被他跑了要再抓回只怕很难……他现在是大佛寺的庙祝。”
  潘开元也留了个心眼:“既是孟姑娘报得官,不如留下与本官一起等待结果。”
  “好,”孟清泠看向祁烨,孟序,“这是我舅父与弟弟,还请潘大人安排休息之处。”
  潘开元答应。
  知府后衙还算宽敞,能腾出两间客房,祁烨与孟序在路上时不时盯着孟清泠看,感觉像在看一个陌生人,因她刚才与平时判若两人。
  孟清泠解释道:“我去过宫里,见过天子与太后,装装样子还是会的,不然怎么镇得住那知府,让他信服我?”
  “……”
  总觉得外甥女在撒谎,但祁烨着实找不到破绽。
  他此前有一次也曾觉得她不像个小姑娘,刚才那种感觉更深了,可眼前的外甥女不是小姑娘又是什么呢?大约真是太聪明了吧!
  孟序自然也无话可说。
  二人去隔壁休息。
  清晨,传来喜讯,潘开元抓到了谢庆霄。
  本来潘开元还是有些怀疑的,但捕快们围攻谢庆霄时发现他身上藏有匕首不说,暗中竟还有护卫保护,顿时就信了个七七八八,再对比早前谢庆霄的画像,马上就得到了结论:这庙祝还真是天子一直在追捕的贼子谢庆霄!
  潘开元大喜过望,设宴款待三人,还想重重酬谢。
  孟清泠自是看不上谢礼的:“只望潘大人上疏时能如实禀告。”
  潘开元是聪明人,马上道:“一定,一定!”
  他也曾怀疑天子不会同意这桩亲事,但今日过后,他觉得这姑娘定会成为太子妃,如此,他又岂会得罪她?立时写下奏疏,加急送往京城。
  八月十四日,中秋节前一日,奏疏到达了崇宁帝手中。
  看到涿州知府已抓到谢庆霄,正请示如此处置,崇宁帝喜笑颜开,跟陈登道:“明日朕要在大庆殿宴请百官,传话让阮宏即刻准备。”
  那是光禄寺卿,专管祭祀,朝会,宴乡酒澧膳馐。
  陈登知道定是有什么大喜事,领命而去。
  崇宁帝继续看奏疏,而后他的眼睛定在了“孟三姑娘孟清泠”几个字上。
  他反反复复,仔仔细细看了几遍,生出了一种极其荒唐的感觉——那小姑娘不过是去涿州游玩,就发现了各州各县官员花费数年都不曾找到的谢庆霄!
  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他猛地想到了太后说的“八字”。
  现在看来,这姑娘岂止是八字好,简直是被“福星”格外眷顾啊!
  第081章
  因天子突然而起的兴致,光禄寺的官员们忙得脚不沾地,御膳房的厨子也备菜备到半夜。
  “往前中秋,圣上顶多是赏几位重臣珍馐,赐些膳品秋酒月饼,这次竟要在大庆殿设宴,也不知是为何事。”他们少不得要议论几句。
  “会不会是定了太子妃的人选,圣上想当场赐婚?”
  “还真有这可能,毕竟已经拖了半年。”
  “如果是赐婚,那一定是袁家,在金元池时圣上本来就想选袁姑娘,若非太子殿下……”那位官员压低声音,“难道太子殿下改变主意了?”
  “此话未免可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圣上要真赐婚,还需看太子殿下眼色?”
  “好了,小心隔墙有耳!”有人提醒,“快收拾收拾回家吧,都这么晚了。”
  屋内顿时安静下来。
  不一会,众官员陆续离开,踏着月色归家。
  “事出反常必有妖”。
  儿子要在大庆殿宴请官员,太后为此也是一晚不曾睡好。
  天微微亮她就命人将谢琢请来。
  “你父皇嘴巴严,我竟未曾打听到什么,若只是为中秋设宴便罢了,怕就怕他又要给你指婚,阿凤啊,”太后紧紧握住长孙的手,“你千万别再顶撞你父皇,你这储君之位来之不易,切莫因此丢了啊!”
  谢琢的心一阵乱跳,但他没有过于慌张,说道:“您可能是多虑了,父皇没那么快就赐婚的。”
  上次父皇让他好好反省。
  既是反省,那当然需要时间。
  父皇总得问过他反省后的结果才下决定吧?
  太后却实在担心:“阿凤,你一定要听我的,祖母知道你喜欢孟三姑娘,但她一去不回,就算是为看病,时间也太久了吧?实在不像是对你有心的样子,这等节骨眼上,你还是顾着自己……你父皇替你选的太子妃一定也是出挑的,你若实在放心不下孟三姑娘,将来就让她做良娣,也不算亏欠。”
  “……”
  这对孟清泠来说,简直是羞辱。
  但祖母现在关心则乱,他就算讲道理祖母想必也听不进去,便顺着道:“好,我听您的,我一定会见机行事,尽量让父皇满意。”
  太后这才松口气:“有你这句话祖母就放心了。”
  谢琢看一眼窗外的天色:“您要不再睡会儿吧?我扶您进去。”
  感觉祖母的精神不是很好。
  太后点点头,笑道:“也行,睡个回笼觉。”
  长孙答应了她,她的心情又轻松起来了。
  宴席定在午时,晚上崇宁帝还是要同家人一起赏月的。
  是以巳时时分,官员们便乘车陆陆续续到达了宣德门前。
  昨晚众位官员得知此事,或是三三两两暗地会面,或是一家齐聚,议论不止,有些觉得会指婚,有些猜可能是得到什么喜报,又有些说自崇宁帝登基后,中秋从未在大庆殿设宴,纯粹只是想热闹热闹。
  总之是众说纷纭。
  对袁老爷子来说,自是期盼天子能指婚,将他那孙女嫁给太子,如此就万事大吉了。
  然而等他们到大庆殿后才知,天子之所以在大庆殿款待他们,一是因贺中秋,二是因昨日天子收到涿州喜报,涿州知府抓到了谢庆霄!
  众人一时心情各异,但都纷纷恭贺天子铲除余孽。
  天子高兴之余,又赏每桌一壶佳酿,“秋露t白”。
  君臣同欢,觥筹交错。
  其间廖起宗朝谢琢偷偷看了好几眼,恨不得问问他到底是何打算,但想到既已决定完全相信这表弟了,便没有去询问,倒是谢绎装作关心的样子,向谢琢敬酒时道:“难得父皇如此欣喜,皇兄不如趁机请求父皇指婚,好让皇兄你跟孟三姑娘有情人总成眷属。”
  谢琢自不会上当:“就算请求,也得等她回来。”
  谢绎轻叹口气:“我是怕以后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万一父皇给你指别家的姑娘,你如何应对?那孟三姑娘又一直不回京,我也实在替你着急,前阵子甚至去问过裴侍讲。”
  “……”
  黔驴技穷了吗,居然又想利用裴亦秋?
  可孟清泠若喜欢裴亦秋便不会将鱼将花交给他养了,而是会交给裴亦秋!
  谢琢心无波澜:“裴侍讲与她没有关系,倒不知二弟为何问他?”
  谢绎道:“岂会没有关系?他二人不是半师半徒吗?”
  确实如此,但……
  谢琢抬眼看去,目光落在侧下方身穿墨青色官袍的男子身上。
  裴亦秋还是如此出众,但他的胃疾没有因此发作。
  他真的不介意裴亦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