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喜提虚名的赵章依然走的慢腾腾,大有赵康熊说任他说,他就是不改。
赵康熊:“……”
赵康熊是个麻利性子,这时也只能等等儿子,等两人同一线才继续走,他走着走着又超过了儿子,再停下。
两人这算是研究所一景了。
就这么走了三圈,赵康熊会念叨但从没有不耐烦,要是不耐烦就不会把儿子照顾的事无巨细还照顾成了别人口中的巨婴。
两人结束花园散步就要往住处走,撞上了谢锦克。
“赵工我有点问题想要问你。”
“你们聊,我先回去。”赵康熊在这里待了一年,很清楚儿子的工作性质,内容要保密,他也听不懂,就别在这掺和了。
赵康熊一离开就剩下了赵章和谢锦克。
赵章:“你说。”
谢锦克立刻把自己急需解答的问题问了出来,赵工解释过,但他还有一些地方想不通,还有这能不能换个方向用另一种材料反应,这样解决会不会更好?
回答起问题赵章的话就多了,讲起换一种材料他微微摇头,“那种材料我考虑过,虽然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稳定性不能保证,全息世界最主要的就是稳定,而且……”
“它和镁反应生成新材料,这种材料比之更加稳定,逼真效果却不会减少……”谢锦克据理力争,两人你来我往,声音变大,乍一看还以为是吵起来了,还是谢锦克单方面骂赵章。
倒是没人过来,这在研究所还挺常见,习惯了就好。
谢锦克和赵章‘吵完’,谢锦克就跑回实验室了,赵章慢吞吞的走在后面,走到拐角余光似是瞥见一抹人影,仔细一看又没有。
他转回头继续慢悠悠的往住处走。
门是开着的,他进门脱掉鞋子穿上准备好的拖鞋,赵康熊过来把他脱下的鞋子摆到鞋柜里顺便把门带上。
“晚上不忙了就泡个脚解解乏。”
“你先去洗澡,一会儿泡脚爸再给你按按,别仗着年轻就不注意预防,平时休息多活动活动骨头才不会僵硬。”
赵章没有回应赵康熊知道他听进去了,搬出泡脚桶。
赵章沉默了几秒说:“你也泡。”
“我来。”赵章伸手就要去搬另一个桶,赵康熊抢先搬了,“我自己来我自己来,你赶紧去洗澡。”
泡脚准备起来不麻烦,在他这是一点难度都没有,但他实在对儿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能力升不起期待,毕竟盖被子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他都没做好,还指望他能做好泡脚前期准备?
还是他干吧,能安心泡个脚,不然放松的事情都要变得胆战心惊,可能连脚都泡不成。
敔憘
儿子也是,都不让他干这些,只管工作为国家做贡献了,他还越不行越爱干,瞅着机会就想试一试,证明一下自己,莫名的倔强。
他都让他这当爸的端上国家饭碗了,不就是生活方面不行,有啥大不了啊,多少人都没他这能耐,真是……
赵章不知道赵康熊内心的吐槽,见他动作熟练快速没有他一点插手的余地,只能乖乖去浴室了。
“叩叩叩”传来一阵敲门声。
赵康熊过去开门,“老杨啊你怎么来了?”
杨大伟是食堂后厨的切墩,赵康熊跟着王师傅学做菜,跟整个后厨关系都处的不错。
杨大伟这人不爱吭声,不过赵康熊去后厨他都会捧个场,他有次差点摔倒还是人杨大伟扶住的,人不错。
“我那水龙头有点问题,我来跟你借个扳手,我那的不知道塞哪了怎么都找不着。”
杨大伟有点不好意思,还有点尴尬。
赵康熊以为啥事呢,就一小工具,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直接把工具箱提了过来,“这里面东西全着你直接提走,要是还缺也不用跑来跑去,用完你明天带去食堂我过去拿就行。”
“好好好,谢谢啊。”杨大伟扬了扬手里的工具箱。
赵康熊:“不用谢,你太客气了。”
杨大伟扯了扯嘴角,想笑一下来回应赵康熊,没扯起来,再尝试了一下还是没成,不得不放弃,看到沙发前的两个泡脚桶,“你这是……”
赵康熊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哦,我儿子上班辛苦了,我给他准备的,顺便我也泡泡。”
“这泡脚真的不错,你回去也可以试试。”
“一定一定。”
杨大伟还要回去修水龙头没有久待,赵康熊送他出门后把门关上了,恰巧此时赵章出来。
“谁来了?”
“食堂的老杨,他水龙头坏了借扳手……”
赵康熊简单的把事情讲了一下,边说边把热水倒进泡脚桶里,热水倒完倒冷水,手伸进去试了试温度,“儿子你脚伸进去试试。”
赵章没管杨大伟的事,脚伸进去被烫了一下,一会儿双脚就被热意包裹。
“可以。”
赵康熊嘴角一翘,然后给自己那边倒上调好温度,也把脚放进去了,父子俩一起泡起了脚。
*
杨大伟拎着工具箱下楼,平凡老实的脸孔丢进人群里都找不到,他内敛的目光闪过一丝暗芒,速度极快,快的令人无法捕捉。
这个姓赵的研究员洗脚水都要他爸端,之前他爸不在这还饭都吃不下去,听说觉都不肯睡,一直到他爸来了才愿意睡下。
这就是一妥妥的巨婴。
而且他才二十一,太年轻了,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在这个岁数研究出全息技术。
虽然全息技术是在他来了之后研究所里才有的,之前他一直都没听到风声,但怎么就不能是因为一直在研究,没有成功才没有消息,研究成功后华国担心全息技术研究员被他们知道,便先一步做了防范,竖起一块靶子。
姓赵的就是这个靶子,只是他们没料到姓赵就是一个巨婴,看起来他们是重视他的聪明才智才安排他的父亲过来照顾他,但这极大可能是他们打的补丁。
这就是最大的破绽。
他还多想了一下,怕这是华国故意露的破绽,让他相信姓赵的不是掌握全息技术的研究员。
但……他握住工具箱把手的手紧了紧,借工具箱是他临时起意,他们不可能猜到,更不可能提前准备好泡脚桶准备泡脚。
那只能说明姓赵的就是一个巨婴,他就是一个幌子。
那掌握全息技术的那个人就在一百三十七个研究员里面。
那个人会是谁呢?
杨大伟凝神思索,将所有人都给盘点了一遍,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
都在这么安全的研究所里了还搞这些,华国人就是防的精,竟然想出这么一招,导致他完成任务的难度大大增加。
姓赵的不是,还有谁可能会是那个掌握全息技术的人?
“阿嚏!”赵章又打了个喷嚏。
赵康熊坐不住了,“这都第三个了,还说不是感冒,测个体温,要是温度高就吃药。”
他脚随便一擦去拿了体温计,在赵章手上测了一下,体温正常还不信又测了一遍。
赵章:“没生病还不好?”
“对,没病好,还是我儿子聪明,难怪能考上南大,没毕业就为国家干活,还给爸爸找了一份工作。”
赵康熊每次说起嘴角都直往耳后根咧,儿子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赵章:。
爸爸开心就好。
*
第二天中午,赵章到食堂吃饭,直接到老位子坐下,赵康熊就打了菜端过来,又打了饭和汤。
“王师傅难得做九转大肠,我特意让老杨多打了一些。”
九转大肠是非常经典的鲁菜,色泽红润,酱味十足,吃起来更是肥而不腻,特别的好吃。
但做起来也相当的麻烦,从处理大肠开始就麻烦,要用盐和面粉反复搓洗,洗掉杂质,再把里面的肥油撕掉,把大肠一层层套起来,套个八九层,然后下锅卤煮入味,切成一段一段,最后回锅红烧。
是出了名难做的菜肴,王师傅并不爱做,一个月有一回都是他心情好。
这不赶紧多打一点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上了。
赵章第一个夹的就是它,吃了一口说:“他不是切菜的?”
赵康熊:“昨天修水管左手抻了一下,有点使不上力,就到前面打菜来了。”
“这个大肠放心吃,我昨天就知道王师傅要做九转大肠了,带了保鲜盒过来,让王师傅装起来了,等会儿过去拿了放冰箱,你想吃这几天都能吃上。”
这就是和后厨打好关系的好处之一了。
王师傅?
王师傅很高兴,使劲往保鲜盒里压,整个研究所就老赵的儿子被他的手艺征服,只有他会欣赏,他乐意给开‘后门’。
装满了135*102*52mm的保鲜盒,他尤觉得不够,厨房里就不缺保鲜的盒子,又拿了一个给装满。
等到赵康熊去的时候瞬间就被他保鲜盒下面那盒大了三倍的盒子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