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云南星心中骇然,却是没多少时间思考,赵章手又袭来。
  云南星施展《七叶步》躲闪,想要拉开距离,好施展剑法。
  然而赵章就像一块糖一样,他走哪他粘哪,云南星只能陷在这攻击的沼泽之中。
  他仿佛又回到了初学《神剑谱》那一天,他极力想要施展《神剑谱》第一式,却是无论如何都施展不开来。
  那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他放弃了施展《神剑谱》,只用最简单的剑招。
  他明白了。
  云南星放弃用剑,以手为剑接住赵章的‘剑’,赵章是想指点他,不是奔着打赢他,没有下重手。
  两人在这小院中缠斗两个时辰,直到云南星耗尽最后一丝力气,躺在地上,赵章才背手离开。
  云南星躺了足有一刻钟才爬起来,看到这满院剑痕狼藉,却视若无睹,捡起被他丟掉的剑,再练《神剑谱》,剑招圆融,出之宛若游龙,无一丝阻塞。
  *
  赵章出来就碰上了宋柳亦,不待他开口,宋柳亦幽幽道:“有时间和徒弟练剑,没有时间处理公务。”
  赵章?
  “本王想起来还有一件事没有办,先走一步。”赵章先遁了。
  宋柳亦看着赵章飞快消失的背影,“啧。”
  赵章倒也不是应付宋柳亦,是却有其事,因为他一连两次让齐朝败下阵来,还将齐军尽皆俘虏,打动了一些有识之士。
  齐朝腐败,贪官遍地,上面皇子斗的乌烟瘴气,一些人身负才华,却无地施展,怕进了官场卷入那斗争,最后尸骨无存。
  他们也只能在山野间钻研学问,挥毫等待下一任帝王出现。
  没想到新帝没等到,倒是先出了赵章,带兵起义,占地为王。
  他们一直在静静观察,这下注丝毫不逊色于进入官场,若是跟错了人,身死便罢,却是愧对列祖列宗。
  所以一直到赵章二度拿下齐军,俨然不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才跑过来。
  赵章来的时候原主就三十多,现在已经四十三的年纪,在古代来说绝对算不得年轻,就是皇帝都要担心下面皇子要抢自己位置的年纪。
  要是打仗慢一点,死了都不能拿下齐朝,成为开国皇帝。
  这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那一任起义军的首领还倒霉,底下子嗣没有一个能接的住的,他一死,王位也换人了。
  赵章年纪大,还没有子嗣,这些人其实过来看一看的心思更重,择主则是只有一两分。
  他们坐在正堂,交流下来便知道了大家彼此彼此。
  “虞王到。”
  外面一喊,众人安静下来。
  赵章走进来,众人见之便被他的威势所慑,收回了目光,脑子里却是印着赵章的模样。
  虽然已经年四十有三,他看着却是龙精虎猛,头发皆乌,看起来不像是四十三,倒像是二十七八。
  且如此威势,已具王者之气。
  众人心神电转,很快又按住心思,其人如何,其队伍如何还要再看看。
  赵章坐在上首,看着他们的脑瓜子哪怕没有读心术也能知道他们大概在想什么。
  现代找工作应聘还有个双向选择,这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事情人家多考虑考虑怎么了。
  赵章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朗声道:“入座。”
  “谢虞王。”
  众人坐下,年长者季长渊道:“素闻虞王之威,特来拜会,今日一见,果非同凡响,愈英明神武。”
  意思就是我听说虞王的厉害,就想过来拜会,见一见,如今一见果然非同凡响,比我想的还要英明神武。
  就是先拍个马屁,夸的赵章舒服了,他总不好因为他不想留下而发火,简单来说就是为之后想要离开做个铺垫。
  其他人也纷纷夸起来,毕竟这位自己武功盖世,手底下武功高强的人多的很,他们是想跟明主,不是想来送死。
  表现高洁宁死不屈,也不是在这里表现的,这死了也是白死,别人还要道他一句傻,送上门找死。
  赵章不想听这些,也知道他们的担忧,“诸位千里迢迢来此,本王也尽一尽地主之谊。”
  “来人,为先生们准备厢房,好生歇息。”
  众人不知道怎么就跳到要去休息了,还想再说一二赵章就走了。
  他们心里一个咯噔,这不会是想强留他们吧?
  几人彼此看看,发现不是自己一个人这么想,既然如此那岂不是……
  他们心里暗骂:没想到这虞王堂堂一武林盟主,却比草莽出身还要匪气,休想他们就此屈服为他效力。
  他们被带到厢房,又有人送来吃食点心,还备上了热水,供他们沐浴更衣。
  这一切好了之后天也还没黑,他们以为赵章会召见他们,然而一直到用晚膳都没有见到赵章。
  次日起身用过饭,穆承平将人聚到一起道:“主公昨日吩咐了,让在下带诸位在栗县走一走,看一看,也不枉诸君千里迢迢来一趟。”
  季长渊几人之前来就想看一看,然后确定赵章是不是他们想要择的君主。
  虽然昨天骂了一通,今天有机会却是不会错过的。
  穆承平带着季长渊几人出了府,他们来的时候是被士兵带过来的不好多看,今日却可光明正大的细品。
  栗县中有兵卒巡逻,一盏茶工夫一队,也不见干扰百姓生活,反而因为有兵卒巡逻,他们一路过来都没有看到什么地痞流氓。
  “卖肉嘞,新鲜上好的猪肉,九文钱一斤。”
  吆喝声声声入耳,季长渊下意识望过去,看到那白花花的猪肉。
  穆承平顺着他的视线看去,“那是从仙鹤镇来的猪肉,因为劁猪后没有腥骚味,加上从仙鹤镇送到这栗县有一定路程,所以卖价九文,不过即便是九文也多的是人买。”
  似是为了验证他这话便陆陆续续有人过来买肉,不一会儿就把肉铺围住了。
  出来的人都提着肉,脸上都带着买着了的笑容。
  “劁猪?”季长渊不解。
  穆承平解释:“对猪施以阉刑。”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还是主公提出来的,没想到劁猪后猪肉那么鲜美,一道红烧肉神仙见了都要心头颤一颤。”
  季长渊几人想象不到红烧肉究竟是美味到什么程度,他们只觉下面一凉,这虞王爱劁猪这对人……
  若是虞王这么对他们,他们一定要先死一步。
  穆承平不知道自己的补充让他们误会成了这样,还道中午午膳之时让他们尝一尝红烧肉。
  那可是他们诱惑俘虏的利器,没有一个不见了流口水的,如今也都是那些人的心头好,都盼着吃红烧肉呢。
  穆承平带着人继续往前。
  “卖布了卖布了,一匹七十五文,快来买啊。”
  季长渊他们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之辈,对各地物价有所了解,但哪怕有些地方便宜,也没有便宜到这种程度的。
  “缘何栗县布匹如此便宜?”
  “主公下令能献出有利器物便赏银百两,便有一木匠献出织布机,此织布机比普通织布机更加节省时间,同样一匹布,只要耗费原来一半的时间,是以布匹价格也下来了。”
  穆承平说的平常,季长渊几人却是心惊,若是将这织布机发扬出去,这天底下怎还有衣不蔽体之人。
  这织布机何时不出现,何地不出现,偏偏在虞王境内,究竟是明政,还是上天都要助虞王?
  穆承平不知道他们联想到这上面去了,见他们没有再问,也就没有再说这织布机的事情,继续带着他们逛。
  季长渊几人中一人提出:“可否带我们去粮铺看看?”
  季长渊也反应过来,布匹可以当钱用,布匹价格都变了,那粮食呢,粮食也和民生息息相关。
  “可。”穆承平带他们去了粮铺,粮食的价格没有变动,季长渊几人听了粮铺老板的介绍也没觉出粮价有什么问题,但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这粮价为何没有涨?”
  那么多兵要吃饭,这粮食肯定会被挪走一部分,这粮少了粮价自然会上涨,现在却是没有涨。
  “虞王给粮食定了价,会上下浮动,但不可太多。”
  “有肥料增加土地肥力,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一亩地产了二百斤粮食,若不是有军队把粮食买了七八成这粮价只怕要降,更别说升了。”
  穆承平觉得赵章这个政令太好了,以前就有听那些粮商屯粮,丰年粮食价低却只是粮商买回去低,卖出则是没有低多少,但到了灾年那粮价高的吓人。
  毕竟是能救命的粮食,但是要是按照这个价格上下浮动,灾年粮商能赚多一点,但也有限,他们必然不会无事囤积粮食。
  当然穆承平还不知道政令是好的,若是没有人听从它也形同虚设。
  当然目前赵章起兵,这里还有他坐镇,又不是灾年,不可能出现令下不从的情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