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第126节
昨日摘的插田泡都用山泉水镇着,已经被她和林小蒲挨个去了果蒂,这会儿直接倒入锅里。陶锅底厚,受热均匀不易糊底,用中小火慢慢熬制便可。
周野负责添柴火,林姝则一边熬,一边用木铲将插田泡捣碎,将果肉里的果胶全都捣出来了。
等锅里的果肉汁水烧滚了,林姝忙冲林小蒲喊了句:“小蒲,给我砸两块石蜜过来。”
插田泡本身含糖分不少,林姝不打算放太多糖,毕竟这玩意儿贵。
林小蒲:好嘞!”
石蜜入锅,转小火继续熬,铲子不停地翻搅,防止粘锅。约莫一刻钟后,锅里的插田泡果酱颜色越来越深,也越来越粘稠,浓浓的果香味儿扑鼻而来。
林姝笑眯眯地用勺子舀了一勺往下浇,粘稠的果酱像糖浆一样缓慢地滴落,在勺子边缘挂了一大片。
插田泡果酱成了!
第148章 野鸭
林姝舀了一勺熬好的果酱,吹了吹后喂到林小蒲嘴边,“尝尝。”
林小蒲吃到嘴后,喜欢地直点头,“阿姐,好吃好吃!”
果香醇厚,甜美中混着一丝清新的微酸,跟干吃的口感完全不一样。
不过直接吃也太奢侈了,下回她要抹在摊饼上吃!
林姝投喂完林小蒲,自己则将勺柄上沾着的一点儿果酱舔了个干净,“多放点儿石蜜还能更好吃,若是能添两勺蜂蜜那就更绝了。”
尝完后,林姝将锅里的插田泡果酱用碗盛了起来,再用布遮好碗口,以麻绳缠起。
末了,一个大碗倒扣上去,防止蚊虫爬进去。
家里瓶瓶罐罐的虽多,但多是敞口的,竹筒虽好用,却不适合放果酱这一类吃食。还是得多备几个盖罐才行。
方才林姝熬制果酱的时候,林招娣便来了,见她忙着便没打搅,兀自淘洗了糙米用铁锅蒸上。见林姝这边忙完,林招娣才冲她喊道:“阿姝,婶子今儿又带了新鲜胡瓜来,一早摘的,还沾着露水呢。这次带的多,你和小蒲一人拿一根吃去!”
林姝应道:“婶子这样说,我可就不客气了哈,不过一人一根就不用了,我和小蒲一根分着吃。”
林招娣立马冲周野看来一眼,意有所指地道:“阿野不也在么,你和小蒲吃,好意思叫他干看着?拿两根去,你们三儿分着吃。”
至于怎么个分法——
林小蒲立马笑嘿嘿地接话,“好咧,那我拿一根同阿娘分着吃。”
林姝:……
片刻后,林姝和周野一起坐小灶边,一人半截胡瓜啃着。
林招娣和何桂香那头则淘菜洗菜,开始准备一应早食菜肴。
“阿姝,一会儿早食过后你可还去三婶家?”周野问。
林姝没应这话,反问他一句,“那你是想我去,还是不想我去?”
周野声音压低,“我不想你去,但我知道你应了人家,定是要去的。”
这个答案林姝还算满意,“读书也要劳逸结合,何况玉书堂弟如今字都识得差不多了,他已能自习。我同三婶说了,这三日歇息,等集市过了再去。玉书堂弟最近学得太快,正好叫他缓一缓,把底子打扎实了再继续往下学。”
说着,她瞅向周野,语调慢悠悠地问:“所以你知道了罢,我这两日哪里都不去。”
周野看上去沉稳依旧,只是那眼底偷偷藏着欢喜呢。
“阿姝,等吃了早食,我带你和小蒲去猎野鸭。”
“真去啊?锅里熬的卤水怎么办?你好意思叫阿娘一直在灶边忙活,啥也干不成?”
周野朝林招娣那边瞧去一眼,“可以喊林婶子帮忙看炉添火。这熬出来的硝不是要制冰用么,既是用来做冰粉营生的,她对这事儿定然上心。”
林招娣耳朵尖,虽然她压根没听周野和林姝说什么,但还是从两人口中听到了她的称呼。
“阿姝,你和阿野有事寻我?”
林姝还没开口,周野便已厚颜问道:“林婶子,我想带阿姝出去猎野鸭,这卤水能否劳烦你帮忙看着?”
“啥子卤水?”林招娣听周野这么一说,这才注意到林姝用的锅竟是她收来的那旧陶锅。
周野解释道:“陶锅里的卤水是用来熬硝的,得熬个大半日。等里头的水分都熬干、锅里卤水变得浓稠,表层挂皮便能熄了炉火。”
林招娣已有猜测,得到准话后立马往锅里瞧,一脸稀奇地道:“这就是阿姝说的那啥子土法熬硝?阿姝你放心,这锅里的东西关系着咱们的冰粉营生,你全都交给我,我保准给你把火看好。锅里这水变浓稠,像稀粥一样表面挂皮就熄火对不对?”
林姝赧然道:“是没错,但这要一直守着炉子,时不时添添柴火。大热天的,怕是要苦了林婶子。”
那头何桂香接话道:“没啥,我跟你林婶子轮番看炉就是。吃过早食后,你放心带着小蒲跟阿野去。”
林招娣“嘿哟”一声,乐道:“看个炉子添个柴火的,又不是什么苦活重活,哪里还用何嫂子跟我轮流干?不用何嫂子,我一个人就成,热的话我摇摇蒲扇便是。”
林姝闻言,这才应道:“成,今日小蒲若真能用弹弓猎到野鸭,这野鸭明儿一早咱就做了吃,让所有人都能吃上一口我家小蒲猎的野鸭!小蒲,你能行不?”
林小蒲听得双眼放光,立马响亮地回应道:“没问题!我弹弓准头可好了,没准真能猎回来一只野鸭。等我猎到野鸭,咱一回来就把它烫了拔毛,明早让给阿姐做了,见者有份!”
林招娣听到这林小蒲这豪言壮语,不禁被逗乐。
这附近河里的确时常有野鸭逗留,但这野鸭比家鸭机警多了,哪有那么容易猎到。
若一个小娃子用来玩耍的竹弹弓便能猎来野鸭,那村里这些个三大五粗的汉子人人都能去当猎户喽。
林小蒲却将自己豪言壮语当了真,趁着大人们做早食的空档,她又取出了自己的竹弹弓在院坝里练习准头。
周野也没闲着,被林姝从小灶边撵走后,便拾起自己的竹活儿,接着先前做了一半的竹摇椅继续往下做。
他这两日忙着给赵三叔起房,晌午歇着也是给林姝做竹罐子,竹摇
椅的活儿就这么耽搁下来。但他脑子里有个章程,很快便能上手。
等林招娣和何桂香这边早食做好,周野竟将那最需要慢工细磨的椅面给做好了。
就这么用零碎时间做,不出三日,他便能给阿姝做出来。
林招娣去那边喊人,等大大小小的汉子们到齐,一群人又是一阵风卷残云的扫荡,吃得满嘴喷香。
虽说早食还是那几道菜,但有阿姝在,每道菜都能变着花样做,准叫人吃不腻。
饭后,李春苗踩着点来帮忙洗洗涮涮。这几日她每回早食过后都来,也不吃那一顿饭,纯粹过来帮忙的。
“阿姝,你这是要上哪儿去?”李春苗心里惦记让林姝教她儿念书的事,难免就对林姝关注了些,她以为林姝饭后会跟往日一样去林老三家,结果她竟是跟阿野小子和林小蒲走一道,瞧着是要出门了?
“李婶子,阿野带我和小蒲去猎野鸭呢。”林姝回道。
李春苗哦了声,没好意思多问,只说了句喜庆话,“那婶子祝你们多猎几只野鸭回来!”
林小蒲乐道:“李婶子这话我爱听,阿野哥哥,咱俩加把劲,争取像李婶子说的这样多猎几只野鸭回来,阿姐也喜欢吃鸭肉,为着阿姐咱也得猎到野鸭。”
林姝:“什么叫我喜欢吃,你就不爱吃了?林小蒲,你这叫打着我的旗号招兵买马。”
林小蒲:“阿姐,招兵买马,兵是谁,马又是谁?”
林姝便笑,“兵马都是阿野。”
等三人说笑着走远,李春苗这才缩回探出去的脖子,继续帮林招娣洗刷碗筷。
“招娣,你那冰粉营生啥时候开始做?”李春苗问。
林招娣同她关系好,没瞒着自己要和林姝一起做冰粉营生的事情,李春苗知道的时候好一阵羡慕。
不过,也只是羡慕而已,她更多的是替林招娣感到开心。林招娣过得苦,如今能有这冰粉营生,还愁家里没有进账么?
虽说家里银钱上的事情李春苗能做主,但前两日她主动借了林招娣一吊钱,这件事还是让她当家的给念叨了几句。当年她借给何桂香钱的时候当家的不拦着是因林老二厚道,家里又有个能干的闺女,也就是那林瑶,这钱总能还上。
但这赵老三和林招娣有啥?啥都没有!
赵老三人虽也踏实肯干,但他没儿没女的,两口子还不起这钱的话那就很难还得起了。
这些都是当家的想法,李春苗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心里到底不痛快。
如今可好了,等招娣挣到钱还了她,她就把那钱砸到当家的面前,叫他睁大眼好好瞧瞧,莫欺人穷,这不,人家很快就有了别的造化!
林招娣听她问到那冰粉营生,眉眼都飞舞了起来,回道:“还要准备些东西,主要看阿姝这边。”
“对了招娣,明儿我要去镇上赶集,我想着你这边忙着起房,怕是没功夫去集上,你这边可有啥要添的?我帮你带回来!”
林招娣婉拒,“家里要添的太多了,这次不赶趟,下回集市我和赵三一起去,就不麻烦你了。”
“同我你还客气啥,能少一件是一件,集上东西便宜,尤其是月底这一集。不然我帮你带些锅碗瓢盆回来?东西先放我家院坝里,等你和赵三搬过来,我再给你送来。”
林招娣想了想,道:“锅碗瓢盆这些不急着添,春苗姐,你帮我去铁匠铺定一把菜刀罢。菜刀日后肯定是要去铁匠铺打的,你先帮我定下,预付的这菜刀钱我一会儿给你。”
“招娣,说这话就客气了,我先帮你垫上,回来后该是多少,你给我多少就是。”
“成,那我不同你客气了。”
阿姝上回说的话很有道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她得把东西都备好再谈其他。
但她这要添的东西太多了,木桶她得准备两个,一个留着家里用,一个专门用来放冰,放冰粉的木盆得专门买一个,还有盛放添头的斗碗也得都来几个,陶碗尤其得多备一些,另外便是那桌子凳子了……
这些杂七杂八的她得自个儿去镇上慢慢挑,哪好麻烦别人。何况她也更愿意自己买,这样买来的东西最合自己的心意。
两人交好多年,干活时有说不完的话,察觉到自己似乎无意间冷落了何嫂子,林招娣忙又同何桂香说了几句。
何桂香:……
其实她并不觉得自己被冷落,没话找话挺难受的,她更喜欢听别人说。
“对了何嫂子,我听阿姝提过一嘴,明日集市你们一家子全都去?你放心去,灶台这些我用完都给你收拾好。”林招娣道。
何桂香回道:“你这边需要人手,我便不去了。”
林招娣:“那不成,你若提前答应好了,可不能反悔,不然到时候阿姝要嫌我了。”
何桂香哭笑不得,“阿姝不会。”
“明日你们自去赶集,我一个人忙得过来。”
旁边李春苗闻言,爽快地道:“嗐,这有啥,何嫂子你放心去,我明儿不去赶集了,我来给招娣帮忙!家里本也没什么需要添的,我就是去赶集看个热闹。招娣想去铁匠铺定把菜刀,何嫂子帮忙去定也成。”
比起要何桂香留下来帮忙,林招娣更愿意麻烦李春苗,于是默认了她这话。
何桂香原本就想陪阿姝去集上,见这两人三两句话便决定下来,也就顺着答应了。
李春苗为人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人是真的很爽利,就如此刻,何桂香便因她的爽利而舒坦到了。
收拾完院坝里的这些锅碗瓢盆后,三人坐下来,一边忙活手里的事儿,一边有一搭没一点地闲聊。
何桂香继续裁剪缝制衣裳,李春苗做家里没做完的麻活儿,林招娣则守着小炉边熬那卤水,时不时添一把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