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28节
“当务之急,还是要将这个好消息先告诉大人!”
牛二兴冲冲的带着新造出来的犁赶往咸阳城。
——
咸阳城。
炼药研究院。
倡明此时正在十分认真的和面。
看着眼前的面团,倡明想到了李大人离开时对自己的嘱托。
李大人上朝前,吩咐自己把面给揉好。并且将昨日剩下的一小团加了酒水的面团,给掺和了进去。
说那是什么已经发酵了一整天的“老面引子”。
虽然不明白这“老面引子”是什么意思。但是倡明相信,李大人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终于揉好了,李大人说揉好过后就可以放在一旁让它......让它自己发酵。”
“就是不知道这发酵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倡明有些好奇的想着。
不过没多久,他就知道发酵是什么了。
“啊?!这面团,怎么还自己变大了!?”
“这就是李大人所说的发酵吗?!当真是神奇无比!”
倡明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粮食还会自己变大的!
“竟然变大了一整圈,那岂不是意味着可以让我等吃的更饱了?”
“这发酵莫非就是......凭空造粮!”
“大人真乃神人也!竟然连此等仙术都能够使用。”
天真的倡明,还不知道这玩意儿其实只是面团发酵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把面团给撑起来了......
他还以为面团真的变多了,因而高兴不已。
李意要是知道了倡明的想法,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当倡明还在震惊于面团会自己长大之时。“少年老成”的牛二,此时已经带着新犁回来了。
——
“大人!大人!”
“侍卫大人,请问李大人何在?”牛二转了一圈发现李意不在家,便问向门口的侍卫。
“李大人他上朝去了。”
倡明听到牛二的呼喊后,便离开了厨房来到了院外,告知其李意的去向。
“李大人竟然上朝去了?”
牛二一介黔首,听到上朝的瞬间,神情不由变得有些拘谨和向往。
那可是去见大秦的王啊!他牛二虽然住在咸阳城外的村子里,但是他这辈子可都没见过王上呢!
同时不禁感慨:大人的身份果然高贵,竟然年纪轻轻就能够上朝面见大王。
“你找李大人有什么事吗?难道是新犁制作出现什么问题了吗?”倡明看着其身上造型独特的犁,忍不住开口问道。
大王对这新犁可是相当的在意,甚至还下令:新犁若是造出来了,让自己第一时间向他禀报。
因此,自己可得多关注关注这方面的消息,免得出现什么差池,那可就不好了。
“没有问题啊,新犁现在已经造出来了!倡明大人请看,这就是新犁!”
“而且效果相当好,甚至用人力也能勉强拉动!”牛二听到倡明的问话,喜滋滋的回答道。
倡明听后先是一愣:啊?这就造好了?
随即下意识问道:“你不是说要好几天才能造出来吗?”
“我去村里找了两个朋友和我一起制作,所以一天就造出来了。若是单单只有我一个人的话,那确实应当要个三四天才行。”牛二摇了摇头。
倡明听后便不再多问,而是准备立即带着这新犁前往咸阳宫,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大王。
不过当他拿起这新犁后。
他发现这犁还是有点分量的,自己拿似乎有些费劲儿。
于是便打算让牛二拿着,随自己一同入宫。到时候大王若是有什么想问询的,正好也可以直接询问这牛二。
“牛二,速速带上这新犁,随我一同入宫见陛下。”倡明想到此处,便开口道。
“进宫?见陛下?”牛二不由得有些惶恐。
他这辈子来咸阳城都次数都不多,更别提去咸阳宫了!
没想到这位倡明大人,竟然要自己进宫?
还要去见陛下!
“不用担心,这是陛下吩咐的,新犁若是制造出来,要第一时间告诉陛下。”倡明看出了牛二的惶恐,笑着说道。
“大王竟然也知道新犁?”牛二心中更是惊讶。
不过一想到新犁的作用,他又释然了。
这东西可是能够改变整个大秦耕种方式的工具啊!
能引得大王在意,那不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嘛。
想到此处,牛二心中的惶恐不由得消散了大半。
于是便带上新犁,随着倡明一同前往咸阳宫。
——
咸阳宫。
“陛下!大喜!新犁制造成功了!真的只需要一头耕牛便可犁地。”
倡明一进宫便马不停蹄的前往大臣们朝会所在之处,向嬴政报喜!
第26章 李斯的想法
朝堂之上。
众多大臣听到这个消息后,看向李意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尤其是廷尉李斯,他非常明白这新犁所能带来的影响将会是多么巨大。
“还好是这李意制出的新犁,那李意只不过是一介方士而已。”
“若是那张鸿造出的新犁,日后这丞相之位对他来说,怕都是不难。”
他李斯可是对那丞相之位有着不小觊觎之心的。
当朝三公中,真正存在的只有两个:一是丞相、二是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虽然名列三公,但是地位其实还是不如丞相,只能算是丞相的副手。
至于太尉,则一直没有人任职。
因为太尉手握最高军权,嬴政根本不可能让出这个位置,故而没有太尉。
而李斯从以前在吕不韦手下做事之时,便对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向往不已。
如今已经达到了九卿之列,离三公不远矣!
虽说想要当丞相,几乎都要先当御史大夫作为过渡。
但是也不是每一个御史大夫,都能当上丞相的。
就比如当今的御史大夫冯劫,陛下就不可能让他当丞相。
因为这冯劫更偏向于做一名武将,而不是文臣。
他履行监察百官之能没什么问题,但是想要当丞相,他冯劫的能力显然还不够格。
而自己的政治理念和陛下是一样的,深受陛下器重。
所以在李斯心中朝堂中的文臣,如今只有自己有资格担当那丞相之位。
哪怕是现任丞相王绾,在自己心目中也不过是一能力平平之辈罢了。
只不过是因为他出身于旧贵族,所以才能当上了丞相之位,而自己是外臣,所以只能当一廷尉。
朝堂上文臣中唯一值得自己在意的,也就只有那中车府令赵高了。此人虽然是宦官出身,但是才学不俗,且同样深得嬴政的信赖,是少公子胡亥的老师。
不过倒是从没听说过宦官手握大权的,因此李斯对他也只是是稍有忌惮罢了。
至于淳于越和周青臣之流:
一人虽有才学,但是固步自封。
一人好阿谀奉承,但能力有限。
如此下去,都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李斯一想到那淳于越天天和自己唱反调,李斯就不由得有些头疼。
毕竟二人也算得上好友,而且还挺关系不错。
唯一让自己无奈的就是自己这好友经常不留情面给自己,强烈反对自己提出的郡县制。
还经常说一些触怒陛下的话语......还好陛下心胸宽广,倒是没对他怎么样。
不过日子久了,那可就难说了。今日自己和他争辩,也是希望他能够早点认清现实。
而如今这李意,也算是真正的进入李斯的视野了。
他从李意身上看到了百年前商君的影子,他带来的一些东西,似乎能从根本上改变如今的大秦。
这让得自己不得不有些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