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历史军事>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78节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78节

  咸阳宫。
  嬴政的书房。
  朝会结束后,李意被嬴政留了下来。
  “李意啊李意,你可真是每次都能让朕感到惊喜。”
  “你今天提出来的两个方法,算是彻底解决了朕长久以来的担忧啊!”
  “你还想要何等奖赏,但说无妨。”
  嬴政此时正拉着李意的手显得十分亲近。
  不得不说,他确实是非常高兴。
  他甚至已经隐隐从中,看到了大秦稳固的万世基业。
  这全因为李意的两个简单的计谋而已,这让他如何不亲近李意?更何况他本来就对李意十分欣赏。
  李意听后却摇了摇头:
  “为陛下出谋划策,是我等臣子的本分。”
  “臣其实从未想过要什么奖赏。”
  “陛下还请不要再赐臣千金了,臣家中的金多的都快放不下了。”
  嬴政听后忍不住笑了起来,谁会嫌钱多啊?不过李意能这么说,他还是很高兴的。
  “这该赏的还是要赏,总不能寒了有功之臣的心吧。”
  “朕现在算是发现了,你总能做出一些强我大秦的壮举。”
  “不论是那些耕具,又或是仙文,还是如今的郡国并行制。”
  “当真是不可思议,有时候朕都觉得......”
  “你李意一人,就可以胜任全部公卿了。”
  李意一听,有些无言:
  好家伙!真要那样,自己还不得累死?
  不由得连忙道:
  “陛下实在是太高看微臣了,臣不过是提出些许末微见解而已。”
  “想要治国安邦,还是需要诸多公卿的群策群力,以及陛下的英明领导才是!”
  嬴政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哎,朝堂之上的公卿们,大都还是以自身氏族利益为主。”
  “真正为大秦着想的,那是少之又少。”
  “真正值得朕信赖的,又有几人?”
  “而如你这般一心为国不求回报的,更是没有。”
  嬴政一想到了今天朝堂之上,大半臣子都因为自身利益而选择支持分封制,就有些无奈。
  关键是他还只能用这些人......
  毕竟,他总不能让那些耕户黔首来议政处理国事吧?
  “李意,你可还有其他治国良策以强我大秦?”
  李意听后,则是有些欲言又止。
  他倒是有一大堆的治国良策,但是说出来那不是得罪人嘛......
  虽然他如今地位已经十分高了。
  但是现在他的根基,还是很薄弱的。
  真得罪了那些贵族,恐怕不一定能有好下场。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见李意有些犹豫,嬴政则是猜出了他的一些心思,故而开口道:
  “有什么想说的但说无妨,无需担心。”
  李意看了看嬴政书房内服侍的宦官侍女,开口道:
  “陛下,臣确实还有一些强秦之法,但是还请陛下屏退左右。”
  嬴政听后,深深地看了李意一眼。
  随后让那些宦官和侍女都退出了书房。
  嬴政现在对李意十分信任,并不担心李意会加害于他。
  见没有第三者能够传播消息,李意则开口道:
  “陛下,您所担心的是否是那朝堂之上的公卿结党营私,官官相互?”
  嬴政听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没错,如今朝堂之上,群臣皆以自身家族利益为重,以江山社稷为轻。”
  “遇到重大的事情,总是先想着为自己的家族谋利,这一点让寡人颇为担忧。”
  “李意,对此你可有解决之法?”
  李意微微颔首:
  “当年诸侯国便有那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之祸。”
  “陛下有此忧虑,实属正常。”
  “臣确实有一法,可改此现状,只不过会有损各个家族的利益。”
  “还望陛下不要对外透露,是臣想出的方法。”
  “更不要因此,而赏赐微臣。”
  “臣担心会被那些贵族记恨。”
  嬴政闻言不由得大为感动: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啊!
  “好,便依你所言。”
  “不过如果你之方法真的有效,朕同样会记在心里,日后自会在别的地方补偿你。”
  李意听后有些无奈:
  “陛下不必如此。”
  “国家、国家,没有国,何谈家?”
  “只有国家强盛,我等的生活才会更好,百姓才不会遭受战乱而流离失所。”
  “国与家的利益本就是一致的,只不过那些贵族目光短浅,只看得见眼前自身的利益罢了。”
  “臣认为,可以通过科举取士,以摆脱贵族当道的局面。”
  嬴政闻言先是对李意前面的话十分认同。
  听到后面,却是一怔:“何谓科举取士?”
  第72章 科举
  “陛下,如今常人想要入朝为官的方法无外乎几种。”
  “军功授爵、举贤荐能、纳粮拜爵、征辟人才、父辈任子以及自荐。”
  “虽然方法看似很多,但是其中除了军功授爵比较公正外,其他的几种都不够公正。”
  “贤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又有谁能说得清?”
  “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评判标准。”
  “各大家族举荐自家子弟早就是司空见惯了。”
  “普通人想要入朝为官,大多只能巴结讨好贵族,让他们来举荐自己。”
  “纵使有人才华横溢想要自荐,但是其声名不显的情况下,也很难得到赏识。”
  “而那些选择通过贵族举荐入朝为官之人,自然就成为了那些贵族派系的人,这也是他们入朝为官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在他们看来,让他们入朝为官的不是陛下您,而是他们背后的那些贵族。”
  “他们自然不会有太多忠君爱国的思想,他们只会服务于那些对自己有着「知遇之恩」的贵族。”
  “因此朝堂之上,便会分成各个派系,大臣们才会官官相护。”
  “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背后贵族的利益,而相互争斗。”
  嬴政听后,只觉得李意这话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去了。
  当真是一语道破了如今朝堂上的现状啊!
  但是,嬴政却又无法改变这个问题。
  因为那些知识,本来就是掌握在这些贵族权贵的手里。
  大家族们凭借着自身的底蕴,能够源源不断的产出一定量的人才。
  自己不用他们,又还能用谁呢?
  用那些不识字的黔首吗?
  还是说自己花时间一个一个去网罗天下人才?
  这明显是不现实的。
  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只能让那些贵族的臣子们,去帮自己聚集人才。
  李意则继续述说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