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124节
甚至李信这种马背上的神射手,如今在马背上射箭。
感觉和站在地上蓄力射箭没啥太大的区别了。
完全称得上“马背上的超神射手”,超越第一梯队了!
所以。
李信现在是越用越觉得马镫这玩意儿那是真好用。
以前他还琢磨着,那匈奴里应该有一些能够媲美自己骑射的高手。
但是现在,他不这样觉得了。
他认为只要马镫在手,他的骑射就是天下第一!
现在单凭这手骑射,他大秦的骑兵就能够与匈奴抗衡了啊!
更别提大秦骑兵军纪严明,装备精良,还有那个“突骑战术”!
他李信要是还灭不掉那些匈奴。
他觉得他可以直接找一块“仙家酒楼的豆腐”撞死了!
——
嬴政听后微微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这马镫还有这个作用。
不过想想也是。
在马背上士兵如果能够保持平衡,那他们的射箭能力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嬴政对骑射也颇为擅长,所以倒是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缘由。
随后微笑道:“那用这样的骑兵去北击匈奴,你认为有几成把握?”
李信听后当即十分自信的道:
“如果打造出一支万人的突骑兵,末将有十成的自信能够深入北方草原,直取匈奴王庭!”
嬴政听后不由得微微一怔:
因为......他其实已经许久没听到李信说出如此自信的话语了。
要知道那北方匈奴,可是有着十万控弦之士。
李信竟然真的自信到只用万人,就能直取王庭?
李信上一次有如此自信之时。
那还是在数年前,他率领二十万大军伐楚的时候......
自从那之后,李信便再也没有提出过以少敌多了。
“有成,你竟然有如此自信?”嬴政看了看李信的双眼,随后轻声道。
“末将敢以项上的这颗人头为担保!”
李信甚至没有丝毫犹豫,直截了当的回应道。
嬴政听后不由得眼睛一亮。
他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位意气风发的李信。
那位率领数千兵马,就敢深入燕地追杀燕太子丹的青年将军!
那位在灭赵之战中,一路攻城拔寨以少胜多,打出了出乎众人意料战绩的勇猛将领!
“很好!”
“既然李信你有这份自信!”
“那这北击匈奴之事,朕便交由你来全权负责。”
嬴政甚至没有在朝堂上商议,直接私下就把这事儿给定下来了。
一旁的李意听后则是有些咂舌:
「不是老哥,你至于玩儿这么大吗?直接立下军令状了还!」
李信闻言当即单膝跪地,高声道:
“末将,此次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分割线——
铛铛铛铛!
六一儿童节,章节小互动:
相信了解秦国的读者,肯定都知道秦国的最强神器是「秦弩」。
这玩意儿威力大、射程远、精准度高。
秦国可是靠着秦弩,直接吊打了六国。
可能有些读者会想,那为啥不在马背上用这秦弩去打匈奴?
上膛的秦弩肯定比弓箭好瞄准吧!
而且威力还比弓箭大!
为啥还要练骑射,搭弓射箭?
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对于这个问题,有没有知道答案的小伙伴。
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动,我将随机抽取幸运读者,送出神秘奖励。(营销号感十足了属于是)
第111章 讨厌一个人时,他干啥都是错的
李意见自家老哥立下了军令状。
不免得有些担忧。
虽然李信经常说什么“叔父在天之灵、叔父九泉之下......”这些让李意有些无言以对的话。
但是他人还是很好的。
“看来......我得多研究一些辅助装备了!”
“不然到时候,要是真翻车了可就惨了。”
虽然李意对自己从后世照抄过来的战术十分自信。
但是奈何这老李家前期似乎一直挺倒霉的。
李信和李广两个李氏知名先祖。
一个被背刺。
一个不得志。
李意有理由怀疑他们,可能有些许先天倒霉之气在身。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李意觉得自己应该少摸点鱼。
多花些时间,给李信准备些别的底牌为好。
“嗯......等另外几处炼铁厂也造好,就要尽快打造出一批铁制武器了。”
“要不让墨家的人把宋代的三弓床弩也造出一些放在边境守城?呃......就是不知道能有多大效果。”
“火绳枪?不行,这玩意儿一时半会儿肯定造不出来,而且就算造出来了还不一定比弓箭管用。”
毕竟这火绳枪所需要的工艺水平不低,而且它主要强在破甲效果好。
射程和弓箭没啥区别,甚至还可能略有不如。
可是,打匈奴还需要破甲吗?
全是一群穿皮草的家伙......
“黑火药?也不行,现在就算弄出这东西,肯定也很简陋。”
“对骑兵的克制效果不大,反倒是步兵方阵的大克星。”
李意脑袋里瞬间脑补出了往步兵里扔炸药的场面......
思来想去,李意发现自己短时间内似乎也帮不上什么大忙了。
也就只能造出质量上乘的钢铁武器和望远镜指南针之类的东西......
其他的可行之法,大都不是短时间能够办到的。
这让李意颇为无奈:
看来只能想办法,再强化一下突骑战术了!
——
嬴政将讨伐匈奴的事宜安排给李信后。
倒是也没有急着离开。
而是饶有兴致的挑选了一匹骏马拾起了一把弓箭,便翻了上去。
太久没有外出狩猎了,也不知道这骑射技术有没有生疏。
毕竟他每日深居于咸阳宫中,也是难得来一次马场。
因此不由得有些手痒。
尤其是李信还说了“踩着马镫,射得更准”。
这让嬴政想要亲自尝试一番。
于是便在李信和一众侍卫的陪同保护下,前去搭弓射箭了。
而李意则是由于连马都骑不好,只能被留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