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历史军事>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340节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340节

  想要尽快拥有这等神物。
  “以后我日日前往仙家酒楼吃仙家菜肴,日日接受仙家神灯照耀。”
  “说不定也能成仙呢?”
  某位朝臣在回家的路上,美滋滋的想道。
  如同他一般想法的朝臣,其实不在少数。
  只能说,今日过后几乎所有朝臣。
  都相信了......仙府李意,乃是从仙界归来的了。
  ——
  咸阳宫。
  嬴政书房内。
  李意此刻正在这里与嬴政一起。
  “今日的计划后续进展如何?”嬴政看着李意。
  李意听后,当即一脸正经的点了点头:
  “回陛下,在场的大臣们尽皆愿意出钱,为这发电厂的建设出一份力。”
  “全部都是我大秦的忠臣啊!”
  嬴政见到李意这副略带搞怪的模样。
  不由得出言着打趣道:
  “这样看来,李意你又要赚取不少钱财啊。”
  李意听到后却摇了摇头:
  “臣赚了,就等于是陛下赚了。”
  嬴政听后笑了一下,随后将话题拉回正轨:
  “关于后续,你可还有什么想法没有。”
  李意想了想:
  “臣打算,继续稳扎稳打。”
  “先让仙术持续发展一段时间,同时慢慢找寻天下各地的必要物资。”
  嬴政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和朕想的差不多。”
  “朕现在打算先慢慢收服那些临近秦国的弱小蛮夷。”
  “待到仙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征服那些强大蛮夷,以及更为遥远的疆土。”
  “按照你所言进入工业时代数年后,生产力以及国力都将会持续大幅增长。”
  “届时无需劳民伤财,也能轻易征讨天下了。”
  “做到真正的......一统天下。”
  李意闻言敬佩之余,又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真正的一统天下?
  也不知道何日能见到这般光景啊......
  对于这种历史上从未出解锁出来过的成就。
  李意也不知道会是何种模样。
  故而,他对此也是十分的期待。
  「如果能够统一天下,然后整合一切资源来发展的话。」
  「这样的发展速度将会有多快?」
  李意也无法预测。
  而且届时也肯定会冒出一些新的问题来。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说起来,这个世界似乎还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
  李意想到了此前嬴政遇到的那位预言十分精准的“老先生”。
  这种难以理解的存在,同样让李意颇为的在意。
  嬴政见到李意沉思的模样后,则是开口道:
  “李意你在想什么吗?”
  李意点了点头:
  “陛下,我在思索将来之事。”
  “如今的大秦,已然和我记忆中的大为不同了。”
  “这大秦的未来,也是变得有些难以预测了。”
  “臣欣喜之余,不免有些怅然。”
  “又或是说茫然。”
  “不知道这大秦未来的仙术道路,是否真的能如臣所预想般的那么顺利......”
  “也许,未来会有一些让臣始料不及的事情发生。”
  听到李意的话,嬴政却是摇了摇头,表情认真的道:
  “李意,你不必去思索这些。”
  “你只要去做你想做的便可。”
  “李意,你要知道。”
  “你,并非是孤身一人。”
  “你的背后还有朕。”
  “你李意,既然是在为了践行朕的意志而前行。”
  “那么朕,便理应帮你解决这道路上一切未知的问题才是。”
  李意闻言不由得怔了怔。
  紧接着,嬴政又开口道:
  “而且,这未来本来就应该是不确定的才对。”
  “若是一切都早有预料,那实在是太无趣了。”
  “人之一生,本就因为不确定才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惊喜。”
  “而你李意......不是最喜欢惊喜的吗?”
  嬴政笑意盈盈的看着李意。
  李意:“......”
  陛下,惊喜这个坎儿......咱们是过不去了吗?
  当然,虽然心中有点儿小腹诽。
  但是李意此刻的心中更多的还是安心与感动。
  此前的忧虑,已然是消散了大半。
  自己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干嘛!
  看来还是最近吃的太好了,自己竟然都开始胡思乱想了!
  从今天开始。
  自己要多干点儿正事儿,少干点儿饭。
  嗯,就从指导荣禄开始吧。
  李意决定了,明天要带着荣禄师徒二人一起努力。
  ——
  仙秦轶事大百科:
  「贪电爆灯」乃是各位小伙伴们经常使用的成语。
  常常用来指一个人因小失大。
  但是,大家知道这个成语的具体是怎么来的吗?
  今天大百科我就来为大家讲讲这它的由来吧!
  时值仙秦二年,电灯开始在仙秦普及。
  由于初期并没有制造电表。
  故而彼时的发电厂,每月是按照各家各户的电灯数量进行收费。
  发电厂按照日电费的一半,进行电费收取。
  而不少人,为了占便宜。
  这电灯一用就是一整天。
  并且日夜不间断。
  结果导致电灯寿命,大幅度下降。
  灯芯都给烧爆了,以至于弄坏了不少电灯。
  最终每月买电灯的钱,反而比原本的电费还要高出许多。
  此事,成为了当时的一桩笑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