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今日可展颜 第109节
再一睁眼,就是中午了。梁易已经不见了。
桓灵知道他在这边事情多。她不舒服,接下来的几日就指挥着院里的人将带来的东西简单归置,然后又和侍女们盘算着后边的事情。
要给屋里添上些新家具,再将院子的布局改一改,种些花。
这几日就这样过去。
等到癸水快结束,身体没那么不舒服的时候,她去了一趟前院,打算瞧瞧那边的布局,再研究研究怎么改。
上午时分,日头还不高,季年和华济已经不见了,只有桓煜还在睡觉。
桓灵也没管他,自己在院子里边看。而后便听门房来报,说是虞家有人来访。
-----------------------
作者有话说:晚安。
第94章
桓灵将人请到了厅里,来人是荀含芷。她特意带了些谢礼来。经过几日的休憩,荀含芷的精神好了些,眼神里的疲惫消减得却不多。
金瑶让厨房上了茶水点心,而后缓步退到厅外候着。
桓灵解释:“我本打算过府去看表姐的,只不过这几日有些不舒服,还没来得及去。”
荀含芷笑着缓声道:“王爷的人救了我,本就该亲自来道谢。好几日才来,已是失礼。”
桓灵拉过她的手:“说什么失礼的话?表姐千万别和我这么客气,咱们姐妹自小一起长大,这样就见外了。我说了,你是大嫂的亲表姐,也就是我的亲表姐。”
荀含芷当日被山匪劫掠,身上的首饰钗环散落一地,被她的侍女收捡起来。后来的几日,她都只用一根玉簪挽了简单的发髻,却仍有一种脱俗的美。
如今简单装扮以后,那种出尘的气质并没有消失,又平添了几分细腻的美。
桓灵赞道:“几年不见,表姐风采更盛当年。”
只是荀含芷眼里那种挥之不去的疲惫感仍让她心生疑窦。
荀含芷却仿佛不自在,默了默才垂着眼眸道:“表妹说笑了。”
桓灵轻笑:“我从不拿这种事开玩笑。你知道我的,我说话做事皆发自真心,不喜欢弄虚作假。”
“是,多年不见,表妹还如当年一般性子。”
不像她,在婚姻中蹉跎,早已没了当年的天真。
桓灵的亲事她也听说过的,都说她嫁了个泥腿子。可是荀含芷经过几日的同行,已经看得真切,这个泥腿子比多少士族中的郎君都要待夫人好。
随后,桓灵又说了些建康的事,荀含芷久不回京,只能从信中了解到亲友的消息。但今日,终于有人在她面前绘声绘色地讲出来了。
她这几年平静得没有任何风浪的心间,又被激起了一层层涟漪。桓灵的话里,那些旧人旧物让她无比清晰地回忆起了当年。
原来,当年是那样的。
人的一生几十年,五年在其中占不得太多的分量。但这五年,对她来说似乎又太久了。久到她自己都怀疑桓灵话里那个鲜活的女郎真的是她吗?
想到自己来前虞家人的叮嘱,她的笑容凝滞了,嘴唇动了动,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
桓灵体贴道:“表姐有话,但说无妨。”
“没、我没什么事。王爷不在,劳烦表妹再替我向他道谢。”话音落下,荀含芷也出言告辞。
桓灵几
番留她一起用膳,她都推拒了。桓灵只好说改日再去看她。
桓灵亲自送她到门口,瞧着她登上马车离去才往回走。
垂花门处,少年双手抱胸,微微靠着门框,随意问道:“大姐姐,荀表姐来做什么?”
桓灵:“表姐太见外了,特意来道谢的。”
“噢。”桓煜干巴巴丢出来这一句话,找补地又问了句,“你方才到前院来是做什么?”
女郎道:“我正要问你们呢。这里太简陋,故我想给住处添些新家具。你们前院可有什么要添补的?都写下给我,我叫人去置办。”
桓煜也不客气:“我想要大些的柜子,衣裳放不下,还要一张大的书案。我也不知季年他们缺什么,他们好像怎么都能过。”
“那便都和你一样。不过你怎么从了军反而要书案了?”要知道这个弟弟从前最不爱去的地方就是书房。
桓煜:“我要读兵书,还要教华济认字。”
桓灵心下了然,换了问题,“你今日怎么起得这么晚?”
说起这个桓煜就来气:“还不是季年,非说他烤肉的手艺精进了不少,让我们都试试,结果害得我肚子又疼了一晚上,天亮才睡下。只好叫他们替我告假。”
桓灵默了默,他们三个在前院的日子过得还挺有滋有味的。
桓煜没敢说的是,之所以季年和华济都没事,只他一个人肚子疼,是因为他偷偷饮了些酒。
“现下还难受吗?要不叫大夫瞧瞧?”
他无所谓摇摇头:“没事,我身体好,睡一觉就无碍了。”
桓灵就叫他先去用膳。少年转头走了几步,又回头道:“大姐姐,那个,你觉不觉得荀表姐有些怪?”
桓灵觉得没什么好瞒着他:“是有些,但我们几年未见,许是她的性子也变了。”
“这只是一点,她夫家在钟离郡,偏偏大老远跑到三日路程外的地方去求平安,还只带两个护卫。”
这任谁见了都会觉得不正常。
桓灵:“你说得对。但这是表姐的事情,我们许久未见,我怎么好问?”
护卫少了,无非是夫家不看重她的安危,或者是虞家败落了,养不起那么多的护卫。总之不是什么好的原因,而他们多年未见,荀含芷或许并不愿意在他们面前露怯。
毕竟,他们已经不是可以互相抱怨难过的小孩子了,说话做事,要想的太多。
但她还是记下了这桩事。
“我知道了,大姐姐。”少年低声应下,垂眸走了。
——
当晚和梁易一起用晚膳的时候,桓灵就同他说了这件事:“我也不知表姐到底想说什么?似乎难以开口。”
梁易猜测:“约莫是虞家的事。这边的新法推行不太顺利,就是他们这些大族一直在阻挠。”
江临怕因此生乱,才调梁易来坐镇北方。
江临的新法,要行土断,改赋税,兴教育,济穷困。这桩桩件件都要损害士族的利益。桓灵已经有所耳闻,她也曾为这件事情忧心。
梁易摆明了会支持江临的一切决定,但她出身士族,绝不可能不顾家人。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家里人没有反对新法。
梁易这才对她道出实情:“其实,这次新法的章程,是大舅兄和向闻一起拿出来的。”
桓炎任中书舍人一职,天子近臣。他既能看清局势,也心怀百姓,希望能做些实事。而桓沣其实对新法并不完全赞成,可是桓灵做了梁易的王妃。
他的女儿已经站在了士族和寒门之间。
不管皇帝有没有用这桩婚事拉近与士族关系的意味,但他确实不能只考虑士族利益做事了。
“大哥?什么时候的事?”
梁易:“我也是才知道,先前罚我们出建康,其实也是他们顺势而为。”
江临还特意在后边派了一堆人马远远跟着护送,梁易当时就发现了,只是回来才知道到底为什么。
当时正逢将要推行新法的时期,让他们二人离京,可以让人以为梁易失了圣心,那桓家就不会再有所顾忌。
桓炎这个时候开始推行新法,就更能得到士族的支持。尽管仍是阻力重重,但比起他有个明晃晃与寒门新帝关系密切的妹夫来说,还是要好上一些。
桓灵想明白了其中症结,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的大哥,我的大哥,他们有什么事情都不和我们说。”她自然不能与江临置气,只道,“大哥真是,难道觉得与我说了实话,我就不愿意去了吗?”
梁易不能说大舅子坏话,只安慰道:“或许大舅兄只是怕知道的人越多,情况就越乱。”
“阿灵,这个新法,或许可以换一番天地。”
桓灵也开始畅想:“我也希望,到那个时候,再也没有大冬天还要出来讨生活的小孩子。哪怕是乡野的孩子,也可以每日都吃肉吃糖。”
在去万家村那里看到的一切,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还有,她希望再也不要发生大火烧村驱除瘟疫这种昏聩的决定了。
古往今来变法诸多,失败者加速王朝灭亡,但若变法得宜,将不止当代之功。
——
用过晚膳不久,两人一起看了会儿书,梁易巩固了一番自己在万家村学会认的那些字。
认得差不多了以后,两人说起了旁的事。桓灵问:“我要添置些新家具,你还有什么要添的吗?”
梁易想了想:“没什么,家里要添的整理好单子以后给我吧,我知道一家木匠作坊,手艺很好。”
桓灵初来乍到,确实也不熟悉。但在她自小的认知里,家里的这些事该是女主人安排。男人嘛,都在外边做事,这些一概不管的。
“你每日不是有许多事忙吗?”
梁易:“只需叫人跑一趟,不费事。”他认真道,“你也有许多事做。”
桓灵:“什么?”
“阿灵,读书作画,品茗作曲,或是出去逛逛。只要是能让你开心的,就都是正经事。”
他自觉和自己在一起已经委屈桓灵太多,不能和她志趣相投,只希望她能过得自在些,别让这些杂事绊住手脚不得自由。
桓灵唇角微弯:“好听话越来越多了。那我把要求写得细一点,让人做了送来。”
桓氏贵女衣着起居无不精致,新添的家具装饰自然也不能落了俗套。
女郎往梁易怀里一靠:“不想看书了,吹灯。”
等男人身体再次靠过来的时候,桓灵再次靠近了他怀里:“梁小山,”
黑暗中,梁易低头:“嗯?”
桓灵的唇印在了他凸出的喉结上:“不做什么,就是想亲亲你。”
梁易喉头滚动,带着热意的吻从女郎的脖颈往下,黏湿的亲吻中溢出几个字:“癸水走了吗?”
-----------------------
作者有话说:感觉这两张梁小山好幸福,已经被我们阿灵主动亲两次了[垂耳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