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综合其它>夫人今日可展颜> 夫人今日可展颜 第164节

夫人今日可展颜 第164节

  桓灵柔嫩的手带着香气而来,梁易只亲到了香香的手掌,犹不满足地来咬那白皙的手指。
  指甲上的蔻丹是中秋之前他特意给桓灵新染的,过了半个月,蔻丹的颜色已经淡了。
  桓灵无奈地用另一只手捏住他的脸颊:“哎呀,先别亲了,我有好消息要告诉你。”
  梁易说
  不了话,眼神里透露出疑惑,加之那被女郎捏住的脸颊,怎么看都有些滑稽。
  桓灵忍俊不禁地笑了。
  梁易实在想不出来能有什么好消息,他也没意识到自己的样子好笑,还以为桓灵是在为她口中的好消息感到开心。
  想到回乡之前的那次,桓灵对他说可以。他瞪大了眼睛,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望向了桓灵的小腹。
  “你想哪儿去了?不是这个!”
  女郎终于松了手,梁易的脸颊得以解脱。他的腮帮子被捏得有些酸涩,但此刻也顾不上去揉了。
  “那是什么好消息?”
  桓灵卖了个关子:“你要不要猜猜?我觉得你一定猜不到。”
  毕竟可不是人人都像她这样独具慧眼。
  “猜不到。”梁易老实摇头。他如今过得是神仙一般的好日子,又找回了姐姐,再想不到更美满的事情了。
  他一只手揉了揉自己的腮帮子,女郎的手就柔柔地贴到了他另一边脸颊:“我没有很用力,应该不会很疼吧。”
  得到梁易的否认后,她靠进了他温暖舒服的怀抱里:“二哥和表妹要成亲了。”
  梁易一时没反应过来:“裴家表妹?”
  “自然是真表妹。”桓灵倒是很理解梁易的状态,“二哥把心思藏得很好,可惜还是被我发现了。”
  女郎嘴角微翘:“他们冬月就要成亲了,真好。”
  “冬月就成亲?”
  “是啊,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是仓促了些。”桓灵看着他的眼神就带着些不舍,“他们的婚仪,我肯定要在。”
  而梁易马上就要离开建康继续北巡。
  -----------------------
  作者有话说:实在不好意思,最近真是太忙了,更新很少,国庆前后就有时间了。
  第152章
  梁易大手温柔地抚摸着女郎的脸颊:“阿灵,正好你就留在建康。”
  桓灵心里觉得很奇怪。
  上次梁易打算独自离开建康前往钟离郡的时候,他表现得明明很舍不得,这次怎么这么爽快?
  她食指戳戳梁易的胸膛:“为什么?你不想我和你去?”
  “不是。”梁易当然不想和她分开。
  女郎鼓着腮帮子:“那是为什么?”
  好在梁易很快解释了原因:“北巡只剩几郡,几个月巡查结束后,我也回建康了。”
  而且桓烁和裴真的婚期至今只余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而还未巡查的北地几郡比钟离郡还要远,来回一趟紧赶慢赶都要二十多天,桓灵实在不必去吃这个苦。
  建康不仅富贵繁华,也比在外餐风露宿安全得多。
  上次桓灵在彭城郡被人掳走那次,她受了不小的惊吓。那原本白皙无暇的手腕,至今还有一道浅浅的疤,用了许多祛疤的药膏也未能恢复如往常那样光洁的模样。
  梁易仍觉得无比内疚,那次完全是因为他,可桓灵却没说过一句怪他的话。
  听到梁易说以后就回建康,桓灵心中十分欣喜。她喜欢梁易,想与他长相守,但也想能留在建康与家人时常见面。
  如今能够两全,便是一件大好事。
  “真的吗?”女郎那双明眸就亮晶晶的,看向他的眼神中都闪着光,“太好了!阿姐以后也在建康,我们大家都在一起。”
  自幼历经坎坷不幸的梁小山,终于苦尽甘来了。桓灵只要想想都为他开心,抿唇在他脸颊亲了一下。
  两人说定后边的打算,梁易答应桓灵,若桓烁成亲的时候他不忙,会尽力赶回来。如果那时实在忙碌,在年前也一定会回来,和她一起过新年。
  “那年前你可一定要回来啊!”桓灵认真看着他,仔细叮嘱。
  梁易的所有亲人都在建康,一个人在外过年的话,那他也太可怜了。
  “放心吧。”梁易亲亲她的脸,“你也多去看看阿姐好吗?她初来建康定居,我怕她不习惯。”
  “放心吧,我都知道。还有燕家妹妹,我会多关心她们的。”
  从前肆意放纵的女郎,学会了包容与关心。
  桓灵便又问了些他们此次回乡的事情,还没问完,梁易就又亲了过来。
  桓灵也搂紧了他的腰,嘴上嫌弃道:“整天就想着这些事。”
  话虽这样说,她吻过去的神情也很动情,明显也很喜欢。
  ——
  翌日,梁易一早就进了宫。桓灵醒来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
  今日府里还有客在,她醒来有些着急地问:“府里有客在,怎么不早点叫醒我?阿姐和燕家妹妹那里,可都送去了早膳?”
  金瑶笑着回话:“王妃放心吧,管家都已经安排好了。王爷特意叮嘱过,不许为了这些事扰了您休息。”
  桓灵这才放下心来,由她们伺候梳妆打扮。
  也真是奇怪,梁易总是有那般无限的精力。昨夜明明、明明睡得很晚,他却能精力满满地早早起来。
  果然习武之人身体就是要强健些,桓灵在心里感叹,对金瑶她们道:“回来这些日子事多,我以后还是每日早些起来练五禽戏吧,你们也一起。”
  二女都恭声应是。自从练五禽戏以后,她们其实也感觉到身体比以往更有力量,相比以往更不容易生病。
  用过早膳以后,桓灵便去了燕时晴那边,同她问起了新昌郡瘟疫的事情。
  外边温度适宜,微风阵阵,让人感觉到十分舒适。
  “瘟疫多可怕,人人避之不及。你小小年纪,居然去了瘟疫横行的地方治病救人,真叫人佩服。当时听说那个大夫是你的时候,我们都不敢相信。你真是太勇敢了。”
  燕时晴微微摇头,并没有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嫂子,我是大夫,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如果这个时候,大夫都不敢冲到最前面,那新昌郡那些无辜染疫的人们又该怎么办呢?”
  “再说,其实也并不能算我的功劳。”
  桓灵不解:“你这是何意?瘟疫的病方不是你献上的吗?”
  燕时晴没有丝毫的隐瞒:“那个方子是我祖父和母亲多年研究所得,我自小便记性好,见过一次就记住了。”
  桓灵反应了过来:“瘟疫的药方,难道是因为当年……”
  “没错。十四年前,万家村惨遭瘟疫肆虐,死伤无数。小山哥的父母,我的祖母,华二哥的家人,还有好多好多的村里人全都没能撑过来。那时我还小,根本不记得这些事。但我祖父和阿娘当年一直在村里竭尽所能地救治,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身边人一个一个死去。”
  她的语气越来越凝重:“嫂子,虽然我不记得那些事情。可是身为大夫,看着身边人被病痛折磨却无能为力,一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后来的日子,祖父和阿娘都没有再提起过当年的那场瘟疫,可他们却一直努力研究药方,从来没有停止过。祖父离世前,他们二人共同研究出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方子。”
  “那日,我随太医院的太医们一起赶到新昌郡,虽然也全力救治,但病人们一时间并未好转。我就想到了曾见过的那个方子,当时已经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没想到歪打正着,比先前的药方效果都要好。”
  她怕桓灵误会,又补充道:“我向陛下也说明了这件事情,陛下有意请阿娘入太医院,但她不愿意。她说这天下想进太医院的大夫多如过江之鲤,不缺她一个,而万家村只有她一个大夫。”
  桓灵曾在万家村见过许多次燕大夫,她平日里其实并不爱说话,和活泼的燕时晴完全相反。
  但就是这样沉默的一个人,却愿意为了万家村付出那么多,桓灵由衷地佩服。
  “陛下知道阿娘不愿来的时候很遗憾,他遣人给阿娘送去了表彰,对祖父亦有追封。陛下还赏了阿娘好多珍稀的药材,阿娘可高兴了。”
  燕大夫其实是特别纯粹的一个人,她爱医术爱女儿,一切尽在不言中。
  “你的母亲
  很伟大。也就是这样的母亲,才养出了这样勇敢优秀的你。”
  燕时晴被夸得不好意思,脸都微微泛着红,同桓灵道:“嫂子,原先我是偷偷跑出来的。我在县里看到告示,陛下要征召天下大夫,组建医馆,全天下最优秀的大夫都会聚集在那里。我实在心动,又怕阿娘不许,便偷偷跑了。”
  桓灵便想到了当年偷偷跑去追大军吵着要剿匪的弟弟,完全能够对燕大夫感同身受。
  “偷偷离开,你阿娘不知道有多担心。你年纪这样小,又从未出过远门,所幸是安全到建康城了,不然你阿娘要怎么办?”
  燕时晴垂下头:“我知道错了。后来我回去,得知阿娘不愿意来太医院任职,我又怕她也不许我再来建康。可她居然同意了。她说她尊重我的想法,也希望我能有更广阔的天地。”
  桓灵一笑:“所以事情根本就没有你想得那么糟糕。”
  “对。阿娘说以后无论我想留在建康,还是回村里生活,她都支持我。”
  桓灵见她没有父亲,却这样优秀勇敢,便邀她去桓家一趟:“我有件事情要拜托你。”
  燕时晴摆摆手:“嫂子你怎么这么客气,什么事情直接说就是,还说什么拜托的话。”
  桓灵微微垂眸:“我有个妹妹,她和离归家,有两个孩子。我想让她见见你。”
  虽然她并未说明,但燕时晴也明白了。自己和那两个孩子一样,没有父亲抚养照顾。大约是想叫她的妹妹知道,没有父亲的孩子也并不比旁人少什么。
  “这有什么问题,嫂子的妹妹一定和你一样温柔美丽。”
  燕时晴过两日便要回医馆学习医术,桓灵便对她道:“我们明天就过去好吗?你多与她说说你阿娘的事情。”
  燕时晴的神情就为难了起来:“我们要去桓家?”
  她还以为是将那位妹妹请来王府,所以痛快答应了。但桓家可是一等一的高门大户,想必里面的人都极重规矩礼仪。
  燕时晴不免担心起来,自己这样乡下来的没规矩的丫头,真能去桓府做客吗?她对桓灵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放心吧,你这么勇敢,我家里人都会很喜欢你,我家里人也都极好相处。不信你问华济,他见过我家里人。”
  燕时晴便又痛快地应下来。能养出桓灵这样的性子,或许桓家人也和她一样好呢。
  桓灵便高兴地和她说起来家里的事:“我妹妹的两个孩子是龙凤胎,特别可爱,极招人喜欢。”
  说起孩子,她突然想起来万家村的万星,那个很喜欢和她一起玩的小豆丁,便问起了燕时晴她的情况。
  “上次小山哥回去,给万星带了好多东西。听说那些衣料和玩具都是你选的,她可高兴了,说等她长大了就来建康找华济,到时候就可以和我们一起玩了。”
  第二日桓灵便带着燕时晴回了桓家,怕她觉得不自在,她嘱咐桓煜特意邀了与燕时晴相熟的华济一起过去。
  季年和他们在一处,当时便问:“怎么只邀请华济,不邀请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