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她可不是白给李华殊看孩子的,当然了,那个孩子也确实跟她们巫氏有缘。
  纵长染就不懂曲线救国,天天上蹿下跳不听话,想要好吃就只能去厨房偷,偷完了还要被赢嫽骂,说她偷鸡摸狗不务正业带坏小孩。
  所以她觉得纵长染很笨,非常笨。
  李华殊现在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表情好了,她算是理解了赢嫽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真是养了两头饕餮。
  “行,等回去了我让她给你做好吃的,想吃什么随便你点。”
  “一言为定!”
  庄姒一点都不累了,马上就能起来再战三百回合,最好明天就灭了赵国,然后班师回朝。
  明天灭赵国那是不可能的,先不说现在是寒冬,大雪覆盖,车马辎重难行,就是赵国的兵力也很难对付。
  晋军是借着火炮的威力才一直占据上风,若是像以往那样只用冷兵器,两军对阵起来连李华殊都觉得吃力。
  赵国的领兵之将并不少,若无火炮,只怕这场仗还要打上个几年,现在能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推进,已经是超出寻常了,再快是不可能了的。
  解决了中毒之事,还反将了一军回去,几个副将都提议趁热打铁。
  “赵军定会以为咱们不敢冒雪*前行。”
  也有人反对,“可是这么大的雪,若赵军提前埋伏,我们胜算也不大啊。”
  “对啊,这么冷的天,火炮的炮管都冻住了。”
  “行了,都别吵,听听将军怎么说。”
  十几个人齐刷刷看向座上的李华殊,她当然也想快点拿下,可是……
  “不急,等斥候探回敌营的消息再做下一步打算。”
  派出去三名斥候,到了第二日傍晚才回来,其中一人受了伤,幸好伤口不深。
  “禀将军,赵军大营乱了!”
  庄姒在反击的时候还掺了点别的东西,好像是她从南藩带来的,碰到了即刻就会发作。
  赵军自己先用的阴毒法子,现在报应回他们身上了。
  斥候摸到敌营的时候就看到好些赵国士兵在地上翻滚,露出外面的皮肤正在溃烂。
  这正是庄姒想要的结果。
  斥候也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乱混进去一把火烧了赵军的粮草和药材。
  那名受伤的斥候就是这么伤的,也幸好三人出发前一人带了一把火箭,才能在危机时刻脱身,否则就算烧了敌军粮草和药材,三人也没命回来了。
  李华殊一喜,下令即刻拔营。
  冬月的西北,血色染出来的红盛开在这片被积雪覆盖的大地。
  战斗最激烈时,李华殊也提剑上阵。
  铁马冰河,于她而言好似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可她从未忘记过那些从血雨腥风厮杀出来的日子。
  赢嫽之所以会同意她率军北上,也是因为她的心愿是能再上战场,能再痛痛快快的打仗,而不是只能在雍阳练练兵。
  “啊!”
  她一剑捅穿敌兵的身体,拔剑时鲜血溅到她的金丝软甲上,她毫不在意,随手又砍掉一人,接着抓住战马的缰绳,飞身上马,抱住马脖子伏低身体直接冲进敌营。
  庄姒本来在搜寻巫氏叛徒,看在不在这儿,见李华殊已经冲过去了,她就踹了踹莲荷。
  “我要找人,分不开身,你去保护她,记得,谁都没有她重要!”
  莲荷还没杀过瘾,“君夫人身手这么好,哪需要我保护。”
  “废话真多,让你去就去,她身子还没好全,拼命起来不管不顾的,我答应过晋侯要保她平安无事就不能食言,还愣着干嘛,快去啊。”
  “哦哦!”莲荷追了过去。
  双方都杀红了眼,到处都是血和尸体。
  李华殊没在主帐找到赵军统帅,四周都已经被包围了,她就不信对方能跑得掉。
  肯定是换装扮作了普通士兵,想趁乱再逃。
  咻!
  一支短箭朝李华殊射来,她偏头躲过,以剑锋击之。
  叮!
  短箭落到她脚边,箭簇漆黑泛青,剧毒。
  她立刻看向箭射来的方向。
  那人见自己被发现,转身便跑。
  李华殊哪会让对方逃脱,整个人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长剑在乱军中左劈右砍,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直追那放暗箭之人。
  莲荷紧随其后,大喊着提醒:“将军小心着道!”
  “堵了他的路,别让他跑了!”李华殊喊。
  那放暗箭之人见她追得紧,心中焦急,不时回头放冷箭,却都被她轻松化解。
  眼看就要被追上,那人突然往一群士兵中钻去,企图借人群掩护逃脱。
  李华殊眼神一凛,收了剑,从袖中摸出小弓弩对准那人的后背射过去。
  那人中了箭,身体往前扑倒,就地滚了三滚又站起来。
  看清对方面容,李华殊冷笑:“赵奢,还想往哪跑。”
  赵奢就是这次在西北阻拦她的赵军统帅,为赵国公族出身,是赵景的堂叔。
  赵奢见逃不脱,便咬了咬牙,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转身朝李华殊刺来。
  “少废话,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他发了狠,发誓要李华殊的命。
  李华殊冷笑一声,长剑一挥,只听“当啷”一声,匕首被击飞,接着她手腕一转,剑尖抵在赵奢咽喉处。
  “你跑不掉的。”她冷冷说道。
  赵奢面如死灰,没想到自己竟连一招都接不住!
  统帅都被擒了,赵军哪儿还有斗志,溃散成沙,四散逃命。
  但庄姒没有在赵营找到巫氏叛徒。
  击败赵奢,就等同于夺下赵国西边的十六城,若再拦不住势如破竹的晋军,牟城便岌岌可危了。
  晋、楚、齐、魏联合围攻,就算燕侯答应支援也不见得能帮赵景挽回颓势。
  -----------------------
  作者有话说:刮大台风了!
  第88章
  夺赵国十六城,歼灭赵军十万人,杀统帅赵奢。
  这是李华殊同年冬季在西北立下的又一战功,之后她继续挥兵东进,趁楚国、齐国、魏国与赵国在东境交战,赵国国内空虚,她便与李华云、辛绾兵行两路,迅速拿下赵国西南的十座城。
  至此,晋国从西-北的国土再扩张,成为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
  冬季末,久病不愈的赵王终于咽气,女公子赵景正式继位,成为赵国的新君主。
  此时的赵国已处于战火的深渊,呈孤立无援之态,赵景空有一肚子阴谋诡计,然政治经验却不足,无法应对这接二连三的危机。
  又逢国内谣言纷传,言她戕害手足,弑君杀父,挑起内斗,扰乱朝堂,赵国的战火因她而起,她不配坐国君之位。
  戕害手足和弑君杀父与赵景脱不开干系,可要说战火因她而起,倒是真冤枉她了。
  赵王在位时赵国士族就已狂妄到无人能压制,为夺取更多土地,士族之间争斗不断,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赵王又无力去管,时间长了就导致赵国财政紧张,百姓生活困苦。
  再一个就是商业发展,自光狼城和渭城归还晋国之后,这两座城就成了晋国在西北的通商枢纽。
  原先的犬戎、西夷以及其他的游牧部族都跟这两城做生意,临近的魏国、韩国也如此。
  原本还算活跃的赵国商业就逐渐衰落,使得财政收入减少,难以支撑军事支出,兵力自然也跟着下降,远不如巅峰时期。
  若赵景接管的是一个强盛的赵国,即使在军事武器上不如晋军,也不至于败的如此快。
  只可惜她费尽心思夺到手中的君权,现在不过就是个烂摊子,她成为众矢之的。
  继位即成亡国之君,也算是她的报应。
  .
  在占领大片疆域之后,赢嫽就派人过去稳定形势,安抚百姓,又改赵地为颍郡,沿用晋国现有的政策,同样将士族带不走的土地分给颍郡百姓,废除奴隶制,允许开垦荒地,连同之前占领的十六城也同样如此。
  而对那些尚有良心、不愿意丢弃百姓只顾自己逃命的赵官,若他们愿意归顺,也可保留原位,入朝为晋官。
  经过一番深思,大部分人都愿意投靠,只有少部分人为了远在牟城的家人着想,选择已罪臣之名返回牟城,以为能借此保住家人性命,却不想赵景心狠手辣,竟以守城不力为由问罪他们,他们的家人也都死在了赵景的刀下。
  赵景这么做,无疑让那些原本还对她忠心的人心生悲凉,追随这样一个残忍刚愎的君主,非但自己的命保不住,还会连累家族,倒不如早些弃暗投明,另寻出路。
  .
  转年春天,被晋军占领的颍郡等地,百姓早已从战火的噩梦中恢复过来,开始开耕垦田,种菜播种,绿意盎然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颍郡休整的晋军时不时还会从军营出来到地里帮百姓耕种,不要钱也不用百姓管饭,干完活就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