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苏敏眼神平静,恭敬地行礼:“臣女叩见太皇太后。”
  太黄太后盯着她,一字一句,清晰冰冷地说道,“我今日叫你进宫,是瞧在你昔日还算谨慎尽心的份上,皇上病着,需要老人伺候,你便去乾清宫,专心伺候汤药,务必尽心竭力。”
  苏敏猜到是这样,但是听太皇太后说出来,依然觉得心口狂跳,她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皇帝了。
  只是太皇太后语气突然加重,“阿敏,你给我牢牢记住你现在的身份,宫规森严,收起任何不该有的心思!若让我发觉你有半分逾矩,休怪我不讲情面,到时,连同你家中族人一同治罪,你可听明白了?”
  这番话,既是警告,也是划清界限,屋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剩下太皇太后威严的目光,和苏敏骤然收紧的手指。
  “臣女遵旨。”
  天色暗了下来,一弯细瘦的清月,在飘洒的稀疏小雪中,艰难地爬上了天空。
  养心殿东暖阁内,地龙烧的热烘烘的,却驱不散那股空气中的药味,紫檀木雕龙大案上,奏折堆积如山,一盏明亮的宫灯将光晕投在案前。
  皇帝正强撑着病体,倚靠在明黄锦缎引枕上,看着折子。
  昨日的寒战与高热才刚过去,今日正是间歇的缓和期,但已经被病折磨的憔悴不堪。
  皇帝穿着一件略显宽松的石青色缂丝云龙纹常服,原本合体的剪裁,如今却显得宽松异常,显示着他的单薄。
  只是他的目光依旧锐利如鹰,紧抿的薄唇和专注的神情,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毅与倔强,正努力的强压着不适。
  大案的一角,放着一个温粥的青瓷小碗,里面是御膳房精心熬制的参苓粥,这是他今日唯一入口的东西,不过草草的吃了几勺,便再无胃口。
  梁九功为了劝他多吃一口,这碗粥一直被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梁九功!”皇帝并未抬头,声音带着久病后的沙哑和一丝不容置疑的疲惫,“把这粥撤了,朕没胃口。”
  侍立在侧的梁九功面露难色,正要上前劝慰,却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悄无声息地走近,她朝着梁九功勉强笑了笑,梁九功看到苏敏差点就哭了。
  这祖宗可算是来了。
  苏敏伸出手轻轻端起了那碗,步伐轻盈地走到案前,将碗递到了皇帝手边。
  皇帝眉头骤然锁紧,一股无名火起,他抱病处理朝政,最厌烦旁人在这种时候违逆他的意思,他猛地抬起头,正要斥责这不懂规矩的宫人,却忽然顿住,一滴温热的液体,毫无预兆地滴落在他正批阅的奏折朱砂旁,晕开一小团湿痕。
  皇帝怔住了,斥责的话语卡在喉间,顺着那端碗的手向上看去,映入眼帘的是那个熟悉的人。
  苏敏穿着一件杏色锦缎旗装,外罩一件湖绿色的坎肩,发髻素净,只带着一支珍珠步摇,曾经灵动的眼眸里,蓄满了泪水,正怔怔地望着他。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暖阁内静得能听到雪花扑簌簌落在窗棂上的微响,以及灯花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陛下,您怎么这么瘦了?”
  -----------------------
  作者有话说:晚安,明天见[红心]
  第51章
  在苏敏的印象中,康熙一直都是那个虽然年岁不大,却是个少年老成,很有成算的人,好似,天塌下来也都有他在,如山岳,伟岸踏实。
  但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憔悴的康熙。
  明显瘦了一圈,衣服套在身上都宽大了许多,脸颊都凹了下去,露出颧骨来。
  苏敏第一次感觉到了恐惧,而这个恐惧她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金大腿似乎要危矣,生出的恐慌,还是心中藏着,那一处极为隐秘的的情绪再也难以压制。
  “哭什么?朕还活着。”皇帝从容的说着,随后拿出帕子来,只是伸出手来,又犹豫了下,不知道该不该给苏敏拭泪。
  犹豫间,只觉得一阵寒颤袭来,他哆嗦了下,手上的帕子就掉在了地上。
  苏敏敏感的察觉到了皇帝的不适,见他闭眼,咬紧牙关,正像是忍受着什么痛苦,额头上冒出汗珠子来,她忙上前搀扶着他,拿了帕子出来细细的给他擦拭。
  皇帝本想推开,只觉得疼的心烦意乱的很,越来越暴躁,但是握住了苏敏的手,她从来没干过粗活儿,除了射箭的缘故,有几处茧子外,旁的肌肤柔嫩无比,握起来,像是一团棉花一样软。
  不自觉的握紧了苏敏的手。
  好似这样,能减少一些痛苦。
  好一会儿,其实也就片刻,或许是太不舒服,只觉得时间漫长而已,皇帝舒了一口气,放开苏敏的手,上面却因为用力有了红痕。
  皇帝盯着瞧了一会儿,说道,“捏疼你了。”
  苏敏却满不在乎的说道,“陛下用了些力气而已,不疼。”随即看了眼案桌上奏折,熟练的规整好,然后去扶着皇帝说道,“陛下,这会儿应该歇着了。”
  皇帝
  被苏敏扶着,倒也顺从的起来了。
  梁九功看着快哭了,好家伙,终于有人能劝得动皇帝了,这拖着病体还要坚持看折子,他看着真就不知道怎么劝。
  当然,他一个奴才也不敢劝呀,就是顾问行那个老东西不也只能干着急。
  还是苏姑娘有本事,不愧是被皇帝当做亲闺女一般的人,这情分就是不一样,他早就知道这一点了。
  所以上次还跟顾老东西说过一次,结果那顾问行用那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他,好似他是傻子一样?到底谁傻?这紫禁城里可没比他机灵的了!可把他气坏了,神气什么?你看,他说的就是对的,苏姑娘回来了,陛下就不看折子了!
  屋内的地龙烧的很暖和,苏敏闻到了熟悉的龙涎香,她扶着皇帝坐到了炕上,上面铺着明黄色素面的垫子,松软舒服。
  “是皇祖母叫你来的?”
  苏敏点头,屋内空气凝结,两个人许久都没说话,似乎都想起了几年前的那个夜里,皇帝弯腰把苏敏从慎刑司抱出来的场景。
  苏敏起身,说道,“奴婢去外头瞧瞧,太医来了没有。”说着就一溜烟下了炕。
  经历了两个月,皇帝已经对这病情熟悉了,想说不要喊了,晚上自然会来诊脉,其实看不看都一个样,他们也没有法子了。
  不过苏敏已经一阵风一样的跑出去了。
  梁九功刚喊了人去请太医来,刚回来就看到苏敏从内间出来,笑着迎上来说道,“苏姑娘,已经叫人去请太医了。”
  苏敏点头,这才松了一口气,问道,“我听说,陛下平日里都吃不下东西?”
  梁九功终于找到人诉苦了,道,“苏姑娘,你也看到了,就刚才御案上那一小碗粥,还没喝完,那就是一整天的膳食。”
  苏敏吃惊,吃不下东西,身体越发羸弱,那以后怎么办?
  还能等到寻来金鸡纳树皮吗?
  苏敏进去,端着那个粥碗喝了一口,一股子药味儿,原本皇帝就病者,肠胃不舒服,这加上药味儿的粥,自然喝不下去。
  “我去膳房瞧瞧。”
  梁九功笑的跟一朵花似的,说道,“苏姑娘,你去,陛下这边有奴才呢。”
  苏敏看了眼皇帝在的内殿,就抬步往外走,直接走到了小厨房,里面有个眼熟的小太监正在打盹儿,听到脚步声,睁开了眼睛,看到是苏敏高兴地跳了起来,“苏姐姐,你怎么回来了?要是干爹看到您,不知道要多高兴,你出宫后还叨念过好几次呢。”
  这是许久没见的小康子,如今长开了一些,不过还是一样白胖圆润,可见在这里过的非常舒服,里面传来李多福不耐烦的声音,“吵什么呀?”
  李多福正要打盹儿,他这寻常不忙,自从皇帝病了之后就更闲下来了,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这里就是做些点心。
  等着看到站在门口的苏敏,说道,“哎呦,这是贵客临门呀,我就说早上听到喜鹊在叫,快进来。”
  苏敏进了厨房,锅里放着蒸笼,正冒着热气,带着一股食物的香甜味儿,这几年她在外面,唯一想的就是这一口点心。
  “苏姑娘,来个虾仁蒸饺?”
  要是往常,苏敏肯定要吃饱了再回去,今日虽然也是嘴馋,但是没有那个心情了,问道,“李韵达,您给我做一碗鱼片粥吧。”
  “这是?”自从皇帝病了开始,他们这就几乎闲置了,李多福看到苏敏带着愁云的神态就知道,这是给皇帝做的,赶忙说道,“这有什么难的,保管给你做的好吃。”
  他喊了小康子去抓鱼,现杀,片出鱼片来,锅里有晚上煮好的白粥,炒了下就做出鱼片粥来,闻着就很香。
  趁着李多福做粥这会儿,苏敏去了后罩房,从自己带来的罐子里的拿出酸梅子出来,拿回厨房,让小康子剥开,切成片,装入了盒子里。
  其实在入宫前,她就想到了这个东西,皇帝病了许久,嘴里肯定没味儿了,但是又不能吃辛辣的东西,酸梅子刚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