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可还未等他开口,言家的人便站了出来“梁大人,孝懿先皇后冥寿,长乐公主留在感念寺为她祈福,不是更显公主孝心?”
  梁茂昌被堵了话头,也没有多说,只是看着龙椅上的皇上。
  凌帝刚要脱口的话也被堵了回来,言家心里有气他都知道,要说这事也有些怨他,本来一件喜事闹成如此结局。
  “此事待朕再好好想想,退朝!”
  大内首席太监吕显,意味深长的看了言家那小兔崽子一眼,撩开嗓子喊了一声退朝。
  三月春那边也收到了消息,气的裴柔丽砸了好几个茶盏,拿出佩剑就想要去杀了言家那小子。今晨她收到信鸽,说凌淑锦病了,皇上已经派了太医过去,让她不要担心,可她怎么能不担心?
  眼看借着梁茂昌的力,事情就要成了,言家二小子却偏偏要站出来捣乱,害得事情又停滞下来。
  展兰、翠云二人守在一旁不敢出声,只悄悄地去请了白主管过来,将掌柜的给拦下。
  白惊看着一地狼藉,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自从知道公主那边出了事,铺子里的事儿裴柔丽再也没管过,一心一意都扑在公主身上,如今心思费劲,事情没成,她心里有气可以理解。
  但她还是忍不住提醒道“掌柜的你冷静些,公主说过,言家不能动,驸马死后公主受了那么多言家的责难,还有满城的流言蜚语,都忍着没有动言家一个手指头。你做这些事本就没有和公主商量,现在公主不在,你也不要轻举妄动,陷公主于不义,回头若公主知道了,你们定又要闹起来。”
  听完这话,裴柔丽气的一剑斩在桌子上,那黄梨木桌子瞬间裂开两半儿,刚换的新茶盏跟着跌落一地,摔得粉碎,白惊也吓得后退一步。
  “言家?驸马?她不过与那个男人相处不到半年,却能为他忍下这八年言家的不断挑衅,我真的不知道她是被灌了什么迷魂汤,糊涂的女人。”
  白惊等她稍微冷静下来,上前去夺了她手里的剑,那把剑是由闻名天下的冯冶大师锻造,锋利无比,担心她气头上伤了自己。
  说起来这言家也确实可恨。
  建安三年,边关匈奴来犯,当时国库空虚,朝廷官员大都主和。凌帝刚即位不久,主推的新政尚未见效,也无心于打仗,主和最低的代价就是派公主和亲。
  匈奴朝贡时见过凌淑锦,便挑衅和亲只要天姿国色的大公主,当时孝懿皇后三年孝期都还未过,大公主便要去和匈奴和亲。
  朝廷武将不忍受此屈辱,纷纷求战,无奈凌帝心意已决。
  公主的母家卢氏更是强烈反对,凌淑锦亲自登门卢府规劝。
  满朝文武都说大公主深明大义。
  可是他们都不知道公主的打算,凌淑锦去卢家主要是求助,卢皇后死后,丰厚的嫁妆都留给了凌淑锦,她要卢家帮忙将这些嫁妆都换为粮食运送至边关。
  卢氏百年世家大族,族里不乏武将,当家人也就是大公主的舅舅卢立新,愿意听从十六岁外甥女的建议,派了最得力的亲信军队,护送公主出嫁。
  和亲的队伍浩浩汤汤出了临安城,被封为长乐公主的凌淑锦得了机会,就离了和亲队伍,由卢氏的亲信护送快马赶往边关。替她跟随队伍,安坐婚车里的人,是她的贴身侍女秋晨。
  卢立新早就与镇守边关的将军程阔去了书信,告知了他公主会提前一个月到达边境,让他派人悄悄迎接。
  去接凌淑锦的就是裴柔丽的父亲裴实昭,当时他担心男女有别,不好与公主说话,就带了自己十岁的女儿裴柔丽。裴柔丽自小在边关长大,会功夫,会两国语言,也会照顾人,由她去跟着伺候公主再合适不过。
  凌淑锦风尘仆仆的赶到边境,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一百万两白银换来的粮食,这是她托卢家变卖了自己和母亲的所有家当换来的,当然卢家也添了不少。
  卢氏是她的母家,如今她母亲死了,若她再去和亲,卢氏在皇室就没有什么靠山了。
  她和卢氏本就是休戚与共。
  公主和亲,皇室自然也给了不少嫁妆,那些她也不准备带去匈奴,要交给程阔做军饷。
  凌淑锦的计划很简单,等和亲的队伍到达后,她准备只带少数亲信跟随,只告诉匈奴人自己的嫁妆随后便到,等到了匈奴大营后再说自己的嫁妆已经被边关将士扣下,以抵朝廷半年未发的军饷。
  这个计划漏洞百出,只不过就是为了让匈奴主动派兵攻打程军。朝廷求和,不给边关军粮军饷,程军三万将士想出兵也不行,再说匈奴此次纠集的大兵有五万人,在人数上程军优势略低。
  所以凌淑锦提前一个月到了边关,与程阔商议,她愿意拿出所有做赌注。
  军粮、军饷她想办法解决,她也会用自己的性命去搏匈奴主动出兵,程军所做的就是在做好万全准备的情况下,被动迎战。
  对于程阔来说,这也是一场豪赌,他有些犹豫。
  但就算现在任由公主去和亲,带去的嫁妆金钱粮食也只能让匈奴消停一时,待他们消耗完,还是会再寻衅挑事。
  这一仗迟早要打!
  待裴柔丽领着公主去休息后,他叫来了自己的副将裴实昭,同他一起商议此事,最后二人决定听从公主的建议,开始提前加强练兵,等待和亲队伍的到来。
  而裴柔丽还有她的小竹马程应允,就日日陪着公主,给她穿了当地民众的普通衣服,带着她满小镇的逛。
  第016章 共逃亡
  从临安城出发的迎亲队伍,穿越了三千里路,在一个月后到达了边关。在长乐公主的安排下,迎亲队伍随即被解散,随行的侍卫都直接收编入伍,随行侍女被她安排在了后方,为大军打仗做后勤保障,这一切都是悄然进行的,这些人都被严加看管,没有谁能往外传消息。
  在事情未成之前,她的谋划万万不能让朝廷知道。她做这些,就是想让父皇知道,就算不牺牲女儿,只要能征集足够的军粮军饷,这场仗就有胜利的可能。
  还有就是告诉他,对待这些匈奴,怯战讲和治不了根本。
  到了匈奴王庭接亲那日,公主仪仗随行的只有十二人,其中有个侍女个头略矮,才刚到公主肩头。
  接亲的使者面色就很不好看,觉得盛朝在耍他们,可是婚车里的新娘又确实是长乐公主,他去盛国朝贡上见过。
  长乐公主一身火红嫁衣亲自下车解释:说因路上遭遇暴雪天气,道路泥泞车马难行,她怕耽误定好的和亲吉日,只好先简车赶路,嫁妆后续便能到达。
  胡延烈在王宫等着见长乐公主,使者也不敢耽误,只好先带着他们回了王庭。
  到达王庭之后,面对胡延烈的质问,长乐公主仍是这番说辞。可胡延烈不是使者,怎么会相信她的鬼话连篇,当着众人的面掐着她的脖子问嫁妆粮食到底在哪?
  随行的十一名侍从忙都围上去,可他们早已经被卸了武器,赤手空拳很快被制服,只有一个小侍女被吓的坐在地上哭,匈奴士兵就未曾将她放在眼里。
  凌淑锦誓死不说,因为她过于美貌,还没有享用胡延烈不想杀她,就将她甩在一边,去问坐在地上哭嚎的小女孩。
  “你说,公主的嫁妆,哪里去了?本王,奖励你?”胡延烈会些汉语,但又不是十分精通。
  小女孩仿佛被他满脸横肉的凶相给吓住了,也不敢哭了,只怯怯的看着他。
  胡延烈没那么好的耐性,扯着她的头发将人拽离地面,再次发问。
  小女孩眼泪啪啪的掉,受不了逼问,小声说道“在军营,被士兵们分了,他们说半年没有发军饷了,用公主的嫁妆抵了。”是分了不是抢了。
  凌淑锦配合着她的演出,佯装被人戳破家丑十分羞愤,哭喊着就奔去撞柱,被眼疾手快的随从拦下,可额头还是见了血,十几人都去围着公主痛哭,就如即将要被宰杀的牛羊。
  胡延烈冷着脸色看着他们,他派去的探子也说看见公主的仪仗队伍很长,有很多马车,都进了程军军营。现在却说什么都没有,盛国人奸诈,定是在用什么阴险计谋在忽悠他。
  可是冬天到了,草原上的草都黄了,他们需要这些吃的。近日他一直派探子守在程军各路入口,并没有见有军队加入,也就是说现在程军还是只有三万兵士,他还是占据优势的,公主的嫁妆他要抢回来!
  当即便组织军队,要打程军一个措手不及。
  而长乐公主一行人就被关在王庭的偏殿里,胡延烈说抢回嫁妆后就和她大婚。
  一切都如凌淑锦计划的那般,她不怕程军反悔拒战,她的十二名随从里,有程阔十三岁的儿子程应允,还有裴实昭十岁的女儿裴柔丽。
  那名和她打配合的小女孩就是裴柔丽,一个月的相处中,凌淑锦发现裴柔丽性格坚毅果敢,有勇有谋,要比十三岁的程应允还有主意,就将捅破程军扣下嫁妆的重任交给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