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既然没有危险,便不必过于执着真相,可澄羽不说,她不再追根究底,表面上仍是和和气气的主仆,实际上心里破开了口子,失望和无奈都同在。
  -
  次日早起下了些小雨,宁浩水背着书箱,手里替燕姒撑着伞。
  随侍推起轮椅,于红英把燕姒送到侯府门口,嘱咐宁浩水,说:倒春寒了,莫让你主子受凉,课堂上她睡觉,你也仔细着。
  宁浩水木讷地行礼,说:是。
  侯府檐下的台阶湿淋淋的,燕姒拜别了于红英,提高裙摆往下走,侯着的轿子过来了,抬轿的府兵掀帘迎她入内,待她坐稳,起轿往国子监去。
  街上行人零星不多,燕姒掀帘去看时,意外瞧见路边的早餐摊子前,立了一个熟悉的人。
  楚畅没坐轿,她身边的小厮斜举着泼墨伞,给她挡风雨,那伞压得低,店家递了油纸包给她,她很不痛快地推推小厮,怒说:挡着我了!你起开些!
  奇怪,平日里的楚畅虽然散漫好玩乐,但并不跋扈。燕姒疑惑着,放下帘,没去同她打招呼。
  到国子监时,已临近已时,外头的雨有下大的趋势,滴滴答答敲打着石子地,堂内空空荡荡,这个天气,同燕姒一道听学的些许个世家子女犯懒,窝在家中告假不来了。
  唐亦到是风雨无阻,坐定后,隔着过道,递给燕姒一个小巧的食匣子。
  是今早府里的嬷嬷做的桃花饼,于妹妹趁热吃。
  他如常殷切,自打来了国子监一起听学,送好玩的,送好吃的,几乎没断过,早前燕姒还拒绝,说旁人瞧着有损三殿下名声。
  后来楚畅并其它几人也跟着送,唐亦便借口道:于妹妹初入椋都,大家相互照应着,并不损什么名声。
  他送的东西也不多稀缺贵重,燕姒便照单全收了,偶尔也让泯静做些响水郡特有的吃食,给这些同窗带来分。
  这会子,燕姒拉开食盒,赶在夫子来前,拿出一块桃花饼,以袖子挡着咬了一口,随后眼中惊喜,竟没晒干了磨成粉,我吃到花瓣了。
  唐亦跟着她欢喜,腼腆地笑,你喜欢便好。
  清玉院里也开了不少桃花,燕姒把食匣子递给宁浩水,说:收着,晚上回去让小厨房学了做。
  唐亦拿眼角余光偷偷看着这如花似玉的于妹妹,脸上有些热,小声说:不必那么麻烦,你要喜欢,我日日给你带。
  那才劳烦三殿下呢。燕姒笑得温柔无害,视线跃过他,瞟到一张空着的桌案,公主殿下今日没来?
  隔着前侧好几桌,楚畅回头高声说:她昨天晚上同我吃酒吃醉了!今天约莫起不来!
  原是这样啊,醉酒伤身,你也少饮些。
  燕姒低下头,瞧了瞧指间捏着的半块桃花饼,脑中蓦地闪过一副画面。
  是唐绮那涂上口脂后,分外好看的唇。
  第39章 桃花
  ◎一更。◎
  唐绮打了个喷嚏。
  幔帐外,百灵恭敬和手立着。
  殿下如何了?
  老太医收回诊脉的手,捋着胡须斟酌用词,百里弯腰撤掉盖在唐绮腕子上的绸帕,转身让房中伺候的一概女使全部退出去。
  人退尽了,老太医才答说:殿下夜里受了寒,发着虚热,只需好生暖着,好好睡一觉自然缓和,用不上药。
  唐绮在帐中高卧,曲立着腿压在被子上,她再暖就要热炸了。
  院判大人,你见多识广,有没有听过这样一种蝴蝶,入人口腹,当即能让暴躁发狂的人冷静下来。
  老太医起身跪在紫檀雕凤拔步床前,禀说:回殿下的话,老臣生平从未听过此物。
  没听过?
  这倒是让唐绮讶然了,要是连他都有听过的话,整个太医院大概都不会有人知晓。
  百灵。送院判大人吧。
  女使颔首,说:大人请。
  难道只是凑巧?让孔太保情绪镇定下来的,不是那只蝴蝶?唐绮摸着下巴兀自琢磨道。
  青跃从外头来,和老太医擦肩而过,进屋直奔床前,抱手道:于家姑娘去听学了,没见任何异样,倒是有另一件事儿,要同殿下禀告。
  你说。
  唐绮把吃完的橘子皮递出去,青跃接了,放到床边花几上的空碟子里。
  属下早间在长盛大街上,看到楚三小姐,身旁的小厮换了人,似是楚家夫人跟前的。
  唐绮就着帕子擦了手,扶在高折的膝盖上轻轻拍指。分析道:户部走了个姜庆,来了个罗兆松,楚家夫人观起风势了,你叫人留心楚府,咱们按兵不动。
  青跃咋舌,说:不会吧,她想把楚三小姐许给罗兆松?那可是个花花公子,而且啥都爱吃嘴里,能成啥气候啊?
  你不也说你主子眠花宿柳,我眠了还是宿了?唐绮坐直起来,撩开帘,说:不要小瞧罗兆松,他不争气,宣贵妃会把这么要紧的职务给他吗?
  青跃躬身说:属下懂了。
  你懂个什么。唐绮斜他一眼,憨憨的。算了算了,去拿纸笔来,我要作画。
  青跃扁下嘴,快步出去帮她备笔墨纸砚。
  -
  午时,国子监放课,宁浩水背着书箱走在燕姒后边,被一个往里小跑的杂役撞了下肩膀。
  杂役回身做礼:小人急着了,并非有意冲撞,您恕罪。
  宁浩水道:不打紧,你且先去。
  出了国子监,晨间急雨已停,骤风吹来,冷得燕姒不禁打了个寒颤,疾步过去坐轿。
  楚畅隔着她半丈,在楚府轿子里打帘,冒头瞧着她,说:今日家中有席面,老祖母作寿,我便先走了啊。
  燕姒还未上轿,倾身侧过脸,对楚畅一笑:畅姐姐可别再贪杯吃冷酒,明日再会。
  楚畅摆摆手,脸上的笑意却有些牵强,她说:晓得了晓得了,你疼我。快进去吧,风跟刀子似的,刮得瘆人。
  燕姒遂钻进轿子里去坐了,侯府软轿轻颠,行至道上,宁浩水伸手,扔进一个皱巴巴的纸团。
  是什么?她在轿子里问。
  不知道。宁浩水挨近轿子小窗,压低声音说:起先那个撞我的。
  燕姒展开纸团一看,上头画着一颗树,树有大簇枝叶,斜上角是弧浅月,虽然画工清奇,但树下两个小人儿煞是生动。
  她不自知地弯起嘴角,心道,这拿折扇的,不用说,一看便知是谁了。
  唐绮的意思,是今夜子时再去探孔太保。燕姒心中明了,将那纸团在双腿上展平,折叠起来夹到手中的话本里。
  回到侯府,用过午膳后,燕姒缩在房中的贵妃榻上,望着手中的话本发呆。
  沉水香燃了小半,于红英身边的随侍进门,过来禀说:小主子,六小姐传您去书房。
  于红英几乎每日这个时辰来,燕姒习以为常,放腿下去穿鞋,泯静要扶,她推了,说:不用跟着,去厨房里看看桃花饼可成了,成了就拿到书房。
  泯静先行,燕姒随后跟随侍一道往书房走,进门时,于红英将轮椅转过来朝向外边,挥手示意随侍出去。
  姑母。
  她今日瞧着气色颇好,丝毫不受风雨所干扰,燕姒走近,先到桌边给她擂茶。
  于红英静静看着燕姒熟稔的手法,过了一会儿,说:早前答应过你的事。
  燕姒手上一顿,飞快转头,见于红英从大袖中拿出一封信,递交于她。
  这一月,熬着熬着,竟也到了。
  燕姒在帕子上毛毛躁躁擦干净手,颤巍巍接过信,捧在心口,欢喜得难以言喻。
  于红英难得面慈地笑了一下,很快又收敛笑意,淡漠地看着燕姒,提醒说:茶打散了。
  燕姒低头去瞧,赔着笑说:还真是散了,我再重新打。多谢姑母!
  这是自打入侯府以来,唯一一桩令她欢喜的事儿。
  于红英要研磨这孩子的性子,并不给她立即看信的机会,而是道:官家办了姜庆,国公府的事只能算暂了,你阿娘的身份始终是侯府将来的隐患,那人你去瞧得如何?
  说到这个,燕姒小心翼翼放好信,回头把见到孔太保后发生的事,囫囵说了大概,自然掩去唐绮,只说孔太保的情形。
  于红英听完后,搅着手巾,思考片刻,说:她怨怪于家,合乎情理,当初朝纲不稳,前太子受困东宫,文武百官谁不知他绝无谋逆之心,先太后也就是当时的皇后周氏,现下中宫娘娘的姑母,手里握着国库财权,内有外戚阁老和宦官干政,外有御林军统领驰援,她道太子谋反,太子就是逆贼,太子党就是逆党,谁人敢动,整个椋都都在她老人家掌控中,她一手能遮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