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她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澄羽听罢无可奈何地笑了。
  姑娘可知,摄政王是以姑娘为饵,要钓于家这条大鱼,椋都已全面封锁了皇帝遇害中毒的消息,您等不到长公主回来,一旦被定罪,那就是死局。
  都到这种时候了,我岂能不知。燕姒面目僵硬道:只看谁耗得过谁了,辽东三十万驻军,唐亦不能拿于家如何,更不敢轻易定我的罪,此时该想对策的是他才对。因为就算长公主没得到皇帝中毒的消息,辽东援军已去往边南,唐绮总有归都的那天,我有预感,离那天,并不会太远了
  澄羽眼眶不由得湿润,他还是忍不住问:万一长公主回不来呢?姑娘又怎么是好?
  燕姒坚定道:她会回来的。
  澄羽心里极不是滋味,他没办法将大祭司使的手段告诉燕姒,燕姒身陷囹圄,也无法得知边南战况。
  牢中昏暗,只有半扇可见天色小窗,他抬头看了看那扇窗,重声道:既是姑娘决定,奴便不再劝了。
  见他是要走,燕姒叫住了他,强打起精神说:你帮我给忠义侯府带个话。
  澄羽又转身回来,凑近听她耳语。
  她道:务必让侯爷和六小姐按兵不动。
  澄羽眼中一惊:您
  燕姒拍拍他的肩膀,微笑着道:不管出于作何考虑,唐亦暂时不会杀我,但若是我不幸真的死在了这里,你就走,我早不是奚国公主了,泯静都已经不在,你着实不必为我再孤身犯险。
  见她固执至此,澄羽咬牙,还是从怀中摸出一只锦盒塞进了她的手里。
  您的师父就在城中,她说
  小窗外久不见晨光,外面不知何时开始下起小雨。
  夜色如水,风雨如晦。
  澄羽离开后,燕姒盯着头顶那扇小窗,发了许久的愣。
  她在寂寥雨声中想起诸多过往,有无关痛痒的,也有撕心裂肺的,有缠绵悱恻的,更有痛心疾首的。
  遥想当年年少,她脑中浮现起大祭司的模样。
  师徒二人一前一后,走过葱郁草地,大祭司在花海蝶影里回眸而笑,随手赠她半寸初夏,那一幕似乎已太久远了。
  奚国公主燕姒,虽自小无生母在侧怜爱,却得良师悉心教养,全家国大义,才逝在了飘大雪的寒冬,埋骨鹭城城外,芳冢渐成荒坟。
  一生短暂,到底无憾。
  再得见天日,她成为于家女,有老侯爷相护,六姑母传艺,阿娘惦念,也是她师父出关后,为她奔赴千里,赠她新婚贺礼,教她放下过往十七载,迎接另一个自己。
  从此走出阴霾,散掉那盘桓不去的噩梦,将身心都交付给她心爱之人。
  今日,她便满二十岁了。
  再次摸到袖中锦盒,她犹豫不定,忽地辨不清自己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又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唐国皇室实在太过错综复杂,两年多来,她几乎已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舌战姜夫人,跪入勤政殿,进国子监听学,立足椋都。
  为孔太保续命,惩戒国舅之子周均,进喻山皇陵寻密诏,联手唐绮,翻前朝太子案。
  再往后,再往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罗党谋逆,周氏逼宫
  唐绮求娶她,她选定了唐绮。
  本以为唐峻称帝后,一切就该尘埃落定,谁料朝野内外百废待兴,边南却战事突起。
  唐绮的处境太过艰难,于家手握重兵也没比唐绮好到哪里去。
  经高壁镇一事,柳阁老之死,本以为最该要防的是新帝,不想亦亲王和新后又折腾出幺蛾子。
  没完没了。
  当真是没完没了了!
  罗萱死得干脆,最庞大的依托平昌伯和边南罗鸿夕也死得其所,但儒门没死绝,成兴帝早早为唐亦择楚家嫡女为妻,本意是让这个小儿子有所倚仗,不知他若得见今日亲手毒杀兄长的唐亦,又将作何感想。
  周氏一族倒是几近死绝了,偏生唐峻的妻周巧,怀上了皇嗣,诞下小公主母凭子贵,没能从中宫的位置上跌下去,此次出手,想必是放不下灭族之仇,怕唐峻来日充盈后宫,再没有她翻身的机会。
  这些都能想得通。
  那么她到底该不该听她师父的,对唐亦用引神蛊挽回局势?还是再等一等,等唐绮返都?
  燕姒独坐牢狱,听雨声渐嘈杂,心事渐沉,最后沉为一潭深水,深不可见底。
  【作者有话说】
  马上迎来本文最后一卷啦,这篇文写的时间比较久,感谢一路陪伴的亲们,能够喜欢它,无比感谢。
  写文的过程中,作者君也经历过许多,从一开始的在榜双更,到后面三次元生活渐渐忙碌隔三差五断更,我也不知道还留着看文的亲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o(╯╰)o,成绩也不好,不过怎么说呢,还是很开心你们能陪我到这里,甚至不久的以后陪我到完结,到全文捉虫改bug,到番外和暗号全面补齐,到彻底完结
  本来想煽情一下的,但是我脑子卡了一下,想说的话好像有很多,好像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说来说去,最后不外乎一句,古百权谋正剧的初心让我没有砍掉大纲,没有在忙成狗的时候想过烂尾,因为我知道还有小可爱在看,还有人在等,等燕姒和唐绮的HE,等姑母和阿娘的终局,等大祭司揭开神秘内心,等所有的遗憾和所有的圆满,等一场必须要圆的梦,那么,就让我们在即将到来的浪漫初夏前,一起拭目以待吧!!!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卷五:真相大白
  第249章 心结
  ◎殿下,出箭吧◎
  圆安壹年五月初六,景军全面出击,强攻鹭城,来势汹汹。
  唐绮从城墙上退下来,奔马赶回宅邸,刚到宅子门口,就见一名小卒迎到她马前,抱手对她道:殿下,八百里加急!
  何处送来的?她将马鞭扔给随行的白屿,接过那封信函。
  小卒走近一步,放低声音道:椋都谍网天字处,送呈令主。
  唐绮摆手让小卒退下,随后掀袍进院,步伐急切。
  距离上次唐绮下令密切注意都中各处动向,已过去不少时日,这还是第一次有密函送达,白屿跟在唐绮身后,见她并不看信,便忍不住出声询问。
  都中来函,殿下不先看看么?
  唐绮边走边道:你知道召谍令为何能拆分成十块吗?
  白屿道:属下不知。
  唐绮:皇爷爷以武定国后,为防召谍令落入外戚之手,命前朝名将康悯怀,也就是你的师父怀公,将其一拆为十,自此彻底将我国谍报机构化整为零,散入民间,后来经我恩师柳老踏遍四境五州,重新将其寻回,才能稳坐都中而知悉天下事。上次让你拆开后,发往椋都的那天、地两块,便能号令椋都谍网。
  二人经过假山,院子里的合欢树开起了花,枝桠上一簇簇粉白针绒垂散如丝,清风缓抚,摇曳生姿。
  白屿瞥见合欢花,忽生感慨,眼鼻泛酸。
  唐绮未曾停步,又接着道:你不说,我也知晓你想问什么。山雨,青跃那边没有信来,怀公的事就且先放一放,眼下鹭城危机迫在眉睫,我们要先解决最棘手的。
  是。白屿低了头,心中有愧,属下知错。
  唐绮没有责怪他,穿过月洞门,拍着他肩道:去忙吧。
  时近正午,灰云盖顶瞧不见日光。
  杨依依坐在院中石凳上,仰望墙角花树正出神。
  唐绮快步到了她跟前,负手道:这一仗怕是难打。
  是么?杨依依收回目光,转而看向唐绮,愿闻其详。
  唐绮与她对视,眼中流露出探究的意味。
  你与城中大小官员商讨共同对敌,结果并不理想。
  杨依依面上波澜不惊:殿下才从城墙上下来,宅中事竟已知悉。
  唐绮干脆坐下来,将胳膊搭在石桌边沿,二指敲了敲桌面。
  他们只答应帮忙维持城中秩序,但不愿开放城中粮仓供给守备军,并声称城中没有储备粮食了,以此搪塞你。就算不放人在你身边,本殿也能想得到。
  地方官员对守备军有芥蒂,是罗鸿夕当初搜刮民脂民膏留下的旧怨,若非如此,殿下此前也不至于靠林霜姑娘从通州买粮贴补。杨依依推锅,叠手说:依尽力相劝了,事没办好,任殿下罚。
  唐绮摇头,眉间紧皱:本殿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杨依依倏然浅笑:自然。
  唐绮一愣,心道景军都打到家门口了,她竟然还能笑得出来,这还是唐绮初次见她脸上有别样神情,不由得道: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