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
  这香味
  许多零碎的画面劈头盖脸砸来。
  金玲乐坊的行首在夜里送燕姒登船
  天香酒楼的老板娘近身为燕姒添茶
  安神的香。
  唐绮也用过安神的香,唐绮用安神香是为了抑制相思子之毒带来的头痛之症,由太医院调配,是唐国配香的法子。
  但燕姒眼下闻到的安神香,不是唐绮用过那种。和她在金玲乐坊行首以及天香酒楼老板娘身上闻到过的安神香极为相似,全然不是唐国配香的法子,而是奚国的!再则,有一处不同。
  这安神香里
  掺了旁的草药,不是唐国会有的草药,那草药并不名贵,却只奚地才有!
  这间屋舍在唐亦登基大典那日就被封弃,谁来过?!
  留香太浅,少说也有月余,否则燕姒一躺下就该闻到了!
  谁来过?!谁又能接近床帐甚至是睡枕
  金玲乐坊的行首和唐绮走得很近,天香酒楼的老板娘跟这位行首一样,都是唐绮放在椋都的眼线
  她们和奚国难道还能有什么瓜葛不成?
  不对!就算是在奚国,喜欢把那味草药放到安神香里去的,也只有
  很近,天香酒楼的老板娘跟这位行首一样,都是唐绮放在椋都的眼线!
  她们和奚国难道还能有什么瓜葛不成?
  不对!就算是在奚国,喜欢把那味草药放到安神香里去的,也只有
  【作者有话说】
  章尾存在重要线索,宝子们不妨可以自己推断推断~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72章 阿姒
  ◎于皇后不是荀四。◎
  散朝后,崔漫云抱刀守在勤政殿外,看到阶下来人,一左一右,皆是朝中青年才俊。
  风掀起年轻男子们的官袍,清秀的更清秀,俊逸的便更俊逸。
  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走在左侧,歪头与同僚搭话。
  宁大人也来请见陛下。
  户部员外郎宁浩水捉着滚动的袖摆,目不斜视登阶而上。
  青大人若有要务,下官便先等等。
  倒也不是十分紧要的公务,宁大人先请。
  二人谈话间到了勤政殿前,崔漫云将他两个看来看去,青跃说:崔大人,先禀宁大人求见陛下吧。
  崔漫云进殿,将话传了。
  唐绮坐在御书案前,扣手合上唐国编年史,允了宁浩水的求见。
  片刻后,宁浩水行跪礼。
  唐绮抬手道:起来吧。
  宁浩水端正跪在地上没有起身,现下已经入冬,朝臣们该换更厚实的官袍,他身上却仍穿着秋日的样式,显得身形十分单薄。
  内宦放好香炉和炭盆,一一退到殿外。
  唐绮撑着头,问道:为何想辞官?
  宁浩水俯身以额贴地,拜完抬起头来。
  秋收已过,飞霞关捷报频传回都,不日即将大胜,无需再筹备军饷军械粮草等等作战物资,户部闲下来了。
  唐绮目不转睛看着他。
  帝王威仪倾轧过来,宁浩水不自觉干咽了一下。
  臣出身商贾世家,幼年有幸,算不得金尊玉贵却也深受祖辈疼爱,臣志不在仕途,而在商道,望陛下成全
  唐绮起身,负手背对着他。
  方才那迫人窒息的气势缓和了下去,宁浩水心下松了口气。
  唐绮背朝他说:陈侯给你留了一笔钱财,拿着这笔外祖所赐的家财,你要辞官做生意,可去通州,朕有书信一封,替你引荐一人,在通州,她可助你,假以时日,再成巨贾皇商。
  谢陛下成全!宁浩水再叩一首,起身取下官帽,恭敬捧于一旁几案上,引荐人就不用了,宁家的路,臣想自己走。
  唐绮没多说,摆摆手容他去了。
  宁浩水刚刚走,崔漫云复又入内,禀说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来求见,已在殿外侯了一会儿,唐绮知道青跃是来回禀何事,就先道:让他再等一等。
  殿门重新被合上,里边儿一时寂静,杨依依从万里山河图屏风后缓步现身,与唐绮目光相接。
  陛下。
  唐绮颔首:方才议到哪儿?
  杨依依走近,答说:各地征银节度使都已按税上供国库,衍州
  朕已着督察院细查了你父杨俭荣与周氏的牵连,又从其下选了人,衍州新府君的任命文书很快就将送到。唐绮说到此处顿了顿,盯了杨依依须臾,想从此女眼中看出些什么,风平浪静,什么也没有,她便又道:朕答应过你,饶其一命,你也曾说他,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杨依依方才的风平浪静被投进一颗石子,眸子里掀起微弱的波澜。
  陛下。她在距唐绮五步处跪地,叠手道:家父已年过半百,近日家中传来书信,他一入冬便病得不轻,如今这活罪只怕是
  唐绮自然知晓此事,唐国谍网何止衍州言字处,她从容道:也不是不可商量。
  杨依依肩上卸力,抬头问:陛下需要微臣做什么?
  唐绮将负着的手向前放,横在腰腹前,右手搓动左手大拇指上新得的玉扳指。
  在鹭城的时候,你助我大破中麻痹蛊而暴.动的景军,曾提及皇爷爷的贵妃是奚国人,她住在衍州多年,撰写过一本奚地百蛊杂集,你回一趟衍州,拿此集来换朕赦免杨俭荣的活罪。
  一本杂集,女君想要只需一提,她无法不奉上,可唐绮此举唐绮此举直接让杨依依免除以命相抵,以身报恩。
  唐绮知晓她的烈性。
  杨依依有些哽咽:陛下
  唐绮并不想她说破,只道:还不快些回去收拾行囊,你父不是病着么?
  杨依依走后,唐绮这边仍没忙完,她叫内宦让青跃继续等,先去传来了项一典,翻开那册唐国编年史,指着其中某个姓名。
  老项,周氏起源是此女,她既然是奚国人,那后来的周氏子弟甚至我兄长,不都算半个奚国人?
  项一典俯首看那贵妃的名字,忽而道:陛下,这记载不全。
  唐绮挑眉:你知道些什么?
  项一典抓着脑门儿,皱起粗矿的眉。
  周氏子弟分成了两脉,这位贵妃并非前朝周太后,周太后早她进宫,且有另一说,说她是周太后胞妹,周氏在衍州扎根那位奇女子并不是她,而且她虽是入了宫,从贤妃升为贵妃,荣宠一时,却并没有生过孩子,臣幼时听闻姜老太妃说起她,她名下两位皇嗣都是从别的宫嫔处抱回的。要说她是周氏起源,未免有失偏颇。至于她入宫前在宫外有无婚配有无子嗣,就难说了。
  唐绮听后一惊,蓦地想到了些什么,忙抓住项一典胳膊问:有人见过她长什么样子么?姜老太妃,见过她的真容么?!
  项一典满头乱麻,被她突如其来的紧张震住了。
  陛下不是在查查皇后娘娘是否用
  唐绮瞳孔猛缩:不该问的别问,朕不便见姜老太妃!由你去见!今夜就去!务必问清了来回话。
  项一典听到女君连呼吸都变得湍急起来,立时道:臣记下了!
  他抱拳要告退,唐绮松开手,道:出去让青跃进来罢
  青跃进殿,已临近午时。
  唐绮半靠在椅背上,阖眼揉太阳穴,她有了疲态。
  微臣参见陛下。
  废话少说,起来回话。唐绮道:你是来禀康悯怀的事。
  青跃见殿中无旁的闲杂人等,挺腰蹦起来,随意理了理跪皱的官袍,继而走近御书案。
  正是此事,已查明许久,只因连着两月陛下政务太忙,才没来得及禀。
  唐绮问:是和连易有关么?
  青跃道:不错!怀公死的时候,连易那小子就在当场!臣还没告诉屿哥,您说要不要拿下连易审
  暂时不要打草惊蛇。唐绮蹙眉道:此事乃白屿心中一结,若真相未明就告知他,保不齐他会做出什么,如今他回到工部述职了,就让他先忙着眼前事。连易和许彦歌一般,都在谋逆案里帮过唐亦,要审他,需得一些手段,且他同大哥曾经相交甚好,个中必然还有内情,眼下不急。
  青跃连连点头:陛下思虑周全,不过话说回来,皇后娘娘近日可还安好?臣在查怀公之死时,意外查到了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