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殿下,恕难从命。”她语气平静地说道,“我还得留下来,帮助孙神医给那些中毒的病患治病。孙神医年事已高,一个人要照料这么多人,定然忙不过来。”
  “给病患治病?你?”萧凌川轻笑,目光下意识地看向不远处正在给一个中毒士兵检查情况的孙神医,“孙神医,是这样吗?”
  孙神医直起身子,笑呵呵地走了过来:“殿下,的确如此。姜……公子聪慧至极,悟性也高。老夫教给她的那套排毒针法,她已经完全掌握了,甚至在一些细节上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她若能留在这里帮忙,确实能为老夫分担不少压力,也能让那些中毒的百姓和士兵尽快得到救治。”
  萧凌川的脸色沉了沉,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
  姜姝宁却不想再听他那些赶人的话,她站起身,直视着他的眼睛,语气坚定道:“殿下,我既然来了,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在这里帮忙。南朔城如今这个样子,多一个人便多一份力量。殿下还是别总想着赶我回去了!”
  她的声音不大,却让周围所有人都忍不住看过来。
  萧凌川见状,只冷冷丢下一句话:“随便你!”
  便转身大步离开,背影带着显而易见的怒气。
  “我明明能做很多事情,殿下为何总想把我赶走?难道在他心中,我就是只会拖后腿的人吗?!”姜姝宁有些愤愤道。
  凌芜连忙低声安慰道:“大……公子,您别生气。殿下他是担心您的安全。毕竟这里这么危险,您又是千金之躯……”
  “担心我的安全?”姜姝宁撇了撇嘴,“我看他就是看我不顺眼!从在这里见到我的第一眼开始,他就没给过我好脸色!”
  凌芜暗自腹诽:我的大小姐啊,你到底怎么想的?四皇子殿下怎么可能看你不顺眼?
  明眼人都瞧得出,他巴不得将您捧在掌心、护在眼底!
  “罢了,救人要紧!”姜姝宁很快调整好情绪,“凌芜,你和我一起去那些暂时安置百姓的营帐里看看,找一找南朔城里还有没有幸存的大夫。我来教他们排毒的针法,这样一来,就能有更多帮手,帮患者将体内的毒排出来!”
  “好!”凌芜见自家小姐不再纠结于四皇子的态度,也松了口气,连忙应声。
  主仆二人不再耽搁,立刻朝着百姓们所在的营帐方向走去。
  夜色渐深,她们的身影很快融入了摇曳的火光和忙碌的人群之中。
  另一边,萧凌川怒气冲冲地回了自己的营帐,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从未见过如此执拗的女子,赶都赶不走!”
  二皇子萧锦瑜跟着他回到营帐,知道他在说姜姝宁,忍不住道:“四弟,你这又是何苦呢?姜姑娘千里迢迢从京城赶到这凶险的南朔城,定然是担心你的安危,才会不顾一切地过来帮忙。你不是应该高兴吗?怎么一见了她反而板着一张脸?”
  “担心我的安危?”萧凌川脑海中却不受控制地浮现出那个绣着“瑾”字的香囊。
  他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和苦涩,“她对我,可没有那么深的情意!”
  第161章 有这么明显吗?
  姜姝宁带着凌芜,在安置百姓的营帐中仔细询问了一番,果然找到了几个侥幸躲过一劫的大夫。
  这些大夫本就有一些医术,加上此刻救人心切,学起来都格外认真。
  很快,在姜姝宁的悉心指导下,他们便都掌握了这套排毒针法的诀窍,开始在其他中毒的患者身上进行施针。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中毒患者在接受了排毒针法的治疗后,情况开始好转。
  他们眼睛里的猩红之色渐渐褪去,露出了原本的瞳色;脸上和皮肤上的青黑色也逐渐淡化,恢复了些许正常的血色;最重要的是,他们身上那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戾气和疯狂的攻击性,仿佛也随着毒素的排出而消失了。
  虽然中毒时耗损了太多精气,再加上身上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他们如今十分虚弱,只能躺在简易的床铺上,每日靠着米粥和汤药调养身体。
  但对于那些日夜为他们担惊受怕的亲人来说,这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看着自己的亲人从疯魔的状态恢复如常,那些未受感染的南朔百姓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倒在萧凌川的营帐前,向他磕头谢恩。
  “四皇子殿下!您真是我们南朔城的大救星啊!”
  “殿下,您之前在地窖里向我们承诺,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您说到做到了!我们南朔城的百姓,对您万分感激!”
  “殿下大恩大德,我们永世不忘!”
  萧凌川站在营帐门口,看着那些跪在地上,对他叩首的百姓,深邃眼眸中的思绪晦涩难辨。
  姜姝宁站在不远处,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幕。
  前世,萧凌川登基后的种种,她无从知晓。
  但今生,她亲眼见证了他为南朔百姓所做的一切。
  尽管他性情冷峻,难以亲近,然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展现出皇子应有的担当与责任。
  她相信,这样的萧凌川,将来定会是一个受万民敬仰的好皇帝。
  不知不觉,姜姝宁在南朔城竟已待了近一个月。
  这段时日,她每日都忙得脚不沾地。
  除了为那些余毒未清的患者施针,巩固疗效,便是教导那些临时学医的大夫们更精细的针法和药理。
  她的施针技术在大量的实践中突飞猛进。
  其他本领皆是前世早已掌握,唯独医术是她重生后新学。
  早知道学医能救那么多人,她前世就应该早点学,哪怕当个医女,也比日日在景王府里讨好夫君强。
  除了医病救人,姜姝宁还发现南朔城内的食物实在匮乏得可怜。
  将士们每日操练、巡防、参与重建,体力消耗巨大,却只能啃着干硬的麦饼,喝着寡淡的菜粥。
  于是,她便将城中一些赋闲的妇人组织起来,一起琢磨起了菜式。
  她们还将有限的粗粮想方设法做出花样,玉米面混着野菜做成菜团子,麦麸掺了豆粉烙成薄饼。
  姜姝宁在南朔一直女扮男装,凭借精湛医术,深得百姓爱戴,皆亲切唤她“姜大夫”。
  一位大娘见她眉清目秀、行事稳重,喜爱不已,笑问道:“姜大夫今年几岁?可曾定亲?”
  “在下十七,尚未定亲。”姜姝宁答道。
  “才十七,医术便如此了得,姜大夫真是人中俊杰!”大娘笑容满面,“我家闺女年方二八,模样性子皆出挑!不如安排你们见上一面,结门亲事如何?”
  姜姝宁一惊,忙摆手:“大娘,这可使不得!在下……”可是女子,怎能与女子结亲?
  见她推辞,大娘有些不悦:“莫非姜大夫为朝廷做事,便瞧不上我们小门小户?”
  姜姝宁解释道:“绝非如此!大娘,在下还年轻,暂无成亲打算。大娘,您的好意在下心领了!”
  “怕什么?定亲又不急着成亲,先与我闺女见个面嘛!”大娘仍不依不饶。
  此时,萧凌川正好巡营归来,路过伙房,本是被阵阵饭香吸引的,听到了说话内容,当即推门而入。
  姜姝宁与众妇人连忙起身行礼:“见过四皇子殿下!”
  萧凌川目光落在姜姝宁身上,又扫过众妇人,冷声道:“姜大夫是本皇子的人,她的婚事自有本皇子做主!谁敢擅自做媒,也得问问本皇子答不答应!”
  这话透着丝丝寒意,众妇人皆是一颤。
  那位极力撮合女儿的大娘更是吓得直哆嗦:“是民妇冒失了,求殿下恕罪!”
  萧凌川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姜姝宁连忙推开门追上前,对着他的背影道:“殿下,多谢您为我解围!”
  萧凌川蓦然转身,目光冷如冰霜:“姜姑娘当真魅力过人,在京城迷得男子神魂颠倒,到了南朔,连女子也为你倾倒!我倒要怀疑,你是不是会下什么情蛊!”
  姜姝宁被这话气得脸颊绯红:“殿下是在嘲讽臣女招蜂引蝶吗?”
  “难道不是?”萧凌川冷笑,掏出藏在怀中的竹青色香囊,抛还给她,“还请姜姑娘往后别拿准备送旁人的东西来敷衍我!”
  看到那香囊,姜姝宁脸更红了。
  她终于明白,近日萧凌川对她态度恶劣的缘由——他发现了此香囊并非为他所绣,而是给萧怀瑾的。
  香囊上犹残留他身上的余温,姜姝宁心头涌起一股复杂情绪。
  明知这香囊非为他所绣,他却始终未曾丢弃。
  要知道,前世即便是送他的香囊,他也是随手丢弃,从未珍惜。
  今生的萧凌川,真的变了很多。
  当晚回到营帐,她让凌芜取来针线。
  “大小姐要缝什么?奴婢帮您吧!”凌芜道。
  “不用,我想绣个香囊送人,还是亲手做更有诚意。”
  “香囊?送给谁呀?”凌芜好奇追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