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这个公司成立了还没两年,居然能从那么多顶尖科技公司里杀出重围,拿到了国家级的数字京博项目,这个老板厉害哦。林书宛又从关东煮里拿出了一根丸子,嚼了两口,忽然想到了什么,好巧哦,居然和你名字差不多。
  姜时愿咬着玉米,垂眸看向桌子上的那本招募书。
  拾愿科技四个字赫然在目,成立时间就在前年,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这个初创公司就拿下了国内众多的科技前沿项目,让这家公司的市值每天几乎指数级增长。
  等完成了数字京博项目,这公司就是领域内神话一般的存在了。
  两人从便利店里简单吃了一顿晚上,就准备回博物馆继续工作。
  明天上午拾愿科技的项目负责团队就会达到博物馆,她和林书宛需要进行文物讲解工作,帮助合作公司进一步了解博物馆的文物。
  真是劳累的博士生涯啊,可是不参加项目总觉得自己要延毕了......
  走出便利店后,林书宛看向城市天边的晚霞,才有一刻的放松,当初真的是脑子进水了才会选择继续读博,如果选择毕业的话,说不定现在已经回家拿到了百万安家费。
  姜时愿笑着打趣林书宛,道:你老家的人才引进政策,不是博士才有百万安家费吗?
  这么一说,林书宛立马精神起来,没错!为了百万安家费,现在做什么都值得!
  林书宛被姜时愿一番打起后回到办公室开始疯狂背诵讲解稿,姜时愿却看着那本招募书,想了很久很久。
  真是烦人,去哪儿都要跟着。
  不过倒是厉害,不用霍家背书也能拿到这个项目。
  姜时愿的手机叮咚响了一声,消息界面上发来的是一串看不懂的省略号。
  她笑了笑,拿起手机也回复了一串省略号,对方收到消息后,更是兴致勃勃,又打来了两串省略号后,发了一张自己的吃饭的照片。
  照片上的小孩子唇红齿白,坐在宝宝椅上吃饭正吃的欢快。
  照片的边缘不经意露出一只喂饭的手,手腕上带着一串小叶紫檀的木珠。
  她的团团刚满三岁,还没学会打字但先学会了发省略号和图片,每天都能和她发消息发个有来有回。
  紧接着,又是一条语音,声音奶声奶气的,听得姜时愿心都快化了。
  妈妈,我有在好好吃饭哦。
  她才刚凑到耳边听完,团团就又发来一条语音。
  爸爸说,要说爸爸在喂团团吃饭。
  姜时愿没忍住笑出了声,才看见师哥于自森也已经回到了办公室,手里掂着三杯咖啡。
  加油姑娘们,等拾愿科技加入后,我们的工作量就减半了。
  明天好好讲解,争取给他们讲透讲明白,减少后续交流量,成全你我他。
  于自森大他们两岁,个性风趣幽默,惯会活络气氛,有他在办公室从没有沉闷过。
  将咖啡分下去后,于自森坐到了姜时愿身边,疑惑道:师妹刚刚在和谁聊天啊,那么开心。他试探着问道:男朋友吗?
  姜时愿摇了摇头,我哪有男朋友啊......
  真的没有男朋友,只是有一个不经常见的老公。
  哦哦哦。于自森点着头回了自己的工位,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
  明天他们三个会各自讲解他们负责的文物,为了明天讲解顺利进行,今晚要将讲解文物的资料再过一遍。
  第二天早上八点,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到达。
  姜时愿今天穿了一套裁剪贴身的米白色职业裙,乌发低低绾起,发间簪了一只白玉簪,珍珠耳坠垂在两边,让她更个人更显温婉气质。
  林书宛知道姜时愿长得漂亮,但平时的姜时愿喜欢穿的宽松舒适,今天猛地这么一装扮,直让人看的挪不过眼睛。
  我要是有你的脸和身材,我绝对不做苦逼的考古工作。林书宛感叹着,一脸视死如归道:我要进娱乐圈!
  于自森出来替姜时愿解围,笑道:行了,别打趣她了,一会儿还要讲解呢。
  不过......于自森摸了摸下巴,目光里透露着欣赏,时愿这么一打扮,确实像是个将要参加节目的主持人,很漂亮。
  林书宛一脸看好戏的插了句进来,怎么,看上时愿了?
  向来活泼的于自森罕见地红了脸,立马道:别瞎说,哪有,赶紧背你的稿子吧。
  林书宛不以为意,背啥背,博物馆这些文物早就烂熟于心了,本科课本上都有......
  几个人坐在办公室在等着接待拾愿科技的团队,有几句没几句的聊着,忽然听见旁边的几个博物馆的人聊起了拾愿科技。
  其实这个公司背后有大树,要不然怎么可能发展的那么快,你们知道是谁吗?
  说是宛城的那个霍家,可有钱了,几年前家里堂弟的订婚宴就请了全球半个名流圈!
  啊啊啊,今天不会就是霍家掌权人来吧?
  想什么呢!这么一个小公司的项目,哪需要这么大的大佬亲自出面来交流,想看人还是在网上搜吧。
  也是......
  宛城霍家?林书宛眼睛一亮,兴奋地冲着两人说道:我大学的时候刷到过霍阑在大学代课的视频!就是霍家现在的当家人霍阑,长得超级无敌好看,又高又白!
  可惜......林书宛有些遗憾,没多久视频就没了......
  姜时愿听到这里眉毛一挑,林书宛说的视频不会就是程烟当时拍的那条吧?那可真是够巧的。
  说话间,便有人通知拾愿科技的人已经到了楼下,让大家赶紧做准备。
  博物馆的同事觉得不对劲,抓住了过来通知的同事,用得着这么紧张吗,不就是个乙方科技公司吗?
  是霍家的人来了!被抓着的同事看向几个人,赶紧整理整理衣装,保持办公室卫生。
  不仅馆长来了,政府的领导也来接待了。同事看向负责讲解的三个人,你们博导也在,一会儿可要好好表现。
  林书宛忽然有些紧张起来,开始默背起自己的讲解词。
  真是霍阑要来啊?这个项目这么重要吗?林书宛边紧张边惊讶,虽然确实是国家级项目,但是对于他们霍家来说根本赚不了几个钱啊。
  那谁知道呢。姜时愿整理了下衣领处的话筒,确保工具无误可用,可能是闲的吧。
  几个人在大厅站着等待着,很快就看到了一群乌压压的人从门口处移动过来。
  本来应该是乙方公司献殷勤,现在却变成了甲方热情似火。
  要是能把霍家的赞助拉来,数字博物馆项目就的资金问题就全解决了,又想要乙方干活还想要乙方的钱。
  馆长在队伍前面带头讲解,说着数字博物馆建设成功的文化和经济意义,又从社会和国家两个角度滔滔不绝地讲着,听得大家越来越热血沸腾。
  队伍停在博物馆展厅门口还没有进来,处于中央的人认真地听着,等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才委婉提醒进展厅。
  馆长这才发现自己讲得太动情,反应过来后连忙迎着几人往展厅里走。
  姜时愿一下子就看见了走在最前头的霍阑。
  光线透过大厅的玻璃穹顶落下来,在他周身勾勒出一圈清冷的光晕,不需要任何言语或动作,一种浑然天成的矜贵与疏离感便弥漫开来,那是久居人上,手握权柄蕴养出的气质。
  曾经也是这种气质,让还是少女的她迷恋上他,不管不顾地做了他的金丝雀。
  队伍走到了三人面前,馆长向霍阑介绍着:这是京市大学负责此
  次项目的博士生,接下来会带您了解一下我们博物馆各个展厅的详情,另外后续工作也会进行对接,提供专业支持。
  霍阑今天没有穿传统的西装,反而穿了一套中式改良的藏青色西服外套,里面配了件黑色的刺绣衬衫。
  向来喜欢素净的他,今天却在胸口处别了一枚简约的铂金钻石胸针,头发好像也是刚让人做过打理的样子。
  霍阑的目光漫不经心的掠过姜时愿,只是点头嗯了一声,道:那就开始吧。
  倒是他身边跟着的林朗笑得快嘴巴都要咧到耳朵根上。
  林书宛和于自森两人的讲解他没听进去几句,却总觉得背后跟着的姜时愿一直烧灼着他。
  直到最后两个展厅的时候,才换了姜时愿到前面讲解。
  霍阑唇角微微勾起,又装作冷漠的模样,那就麻烦姜小姐负责接下来的讲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