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王爷十岁入国公府拜在老国公门下念书,老国公将其中一枚给了王爷,当作拜师之礼。”
  “今日我且将剩下的一枚交于王妃。”
  老封君看着钟璃的目光越发柔和,话音也带上了长辈对小辈特有的温和拳拳柔意。
  “望此后王爷能与王妃对对平安,事事顺遂,白头安平,青丝共老。”
  钟璃心中一动,恭敬的将平安扣收了起来,垂首说:“阿璃谨记老夫人所言,多谢厚赠。”
  老封君笑着拍了拍钟璃的手背,说:“既能如此,那便是最好。”
  有了老封君在前,接下来不用长公主费心介绍,便有主动上前来与钟璃攀谈的命妇。
  钟璃向来都不是个多话的。
  就算是身处人群中,她也有自己独有的冷静自持。
  可她的冷静并不会让人觉得她太过高傲,只会让人觉得她性情平顺柔和,如沐春风。
  至于命妇口中说起的话题,无论是什么,钟璃都能在合适的地方恰到好处的接上两句。
  她并不刻意显摆自己的学识,也不会装作什么都不懂。
  浅谈即止。
  却又恰到好处。
  大长公主端坐左侧第一位下首,眉眼含笑的看着与命妇相谈不错的钟璃,低声对着老封君说:“老封君觉得,骁儿自己选的这个媳妇儿如何?”
  老封君微微一笑,同样回以低声。
  “委是不错,也不枉费长公主费心将我喊出来引荐一番了。”
  为了将长居于国公府的老封君请出来为钟璃做面子,大长公主可是费了不少的口舌。
  今日凑巧拿出的与祁骁手中一对的平安扣,也是大长公主与老封君事先就商议好的对策。
  如今看来,这番用心也算是不白费了。
  看着殿中神色各异的命妇千金,大长公主嫣然一笑,漫不经心地说:“如此,想来便无人可再轻视于她了。”
  能得大长公主和国公府老封君亲口赞赏之人,日后再说起,谁能说钟璃不好?
  又有谁敢?
  春和殿中,大部分命妇都主动上前与钟璃攀谈之时,唯独叶家母女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里暗暗咬牙。
  叶清柔看着钟璃在人群中巧笑嫣然的样子,气得手里的精致绣帕都险些撕碎了。不是说钟璃是个目不识丁的乡间女子吗?
  可眼前之人分明与传言半点不符!
  她还得了大长公主和国公府老封君的赞赏,这样一来,自己再想取而代之,岂不是更不容易了?
  春和殿中人心浮动之际,门外的太监再度扬声通传。
  “太后娘娘驾到!”
  “锦妃娘娘驾到!”
  人群中的钟璃微微一顿,随着人群往门口看了过去。
  很快,她就看到一个身穿金色凤袍的中年美妇由另外一个身穿粉色锦衣的女子扶着一只手,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款款而来。
  第394章
  钟璃不动声色的收回了落在太后身上的目光,垂首跟着殿中众人福身行礼。
  钟璃是超一品镇南王妃。
  纵然就是在太后跟前,也只需行半礼即可。
  而其余人除了大长公主外,必须行跪拜大礼以示尊敬,就连唐国公府的老封君也不可例外。
  齐刷刷的跪了一排人,与大长公主站着的钟璃就显得格外显目。
  太后进殿后意味深长的看了钟璃一眼,很好的掩饰住了眼里的微妙诧异。
  她朝着上首尊位走了过去,并不叫众人免礼。
  等到坐下了,她像是才看到大长公主和唐国公府的老封君似的,呦了一声,笑着说:“之前听人说今日长公主与老封君都来了,哀家还以为是胡传的瞎话。”
  “谁知二位竟真来了,今日这春和殿可真是荣幸极了。”
  无论是大长公主还是老封君,都是轻易请不动的人。
  今日两人双双前来。
  太后意味不明的看了依旧福身垂首的钟璃一眼,眼底闪过一丝冷意。
  只怕不是为自己的春宴,是为了这位来的吧。
  大长公主品阶虽比不上太后,可她与太后乃是同辈之人,开口也极为自然。
  她笑说:“太后娘娘素来眼光极佳,所设宴席也没一处不让人惊艳的。”
  “得知您在宫中设宴,我这不就眼巴巴的赶来了,生怕错过了您安排的好酒好菜,辜负了您的苦心。”
  太后被奉承得笑了起来,说:“瑞阳这嘴还是不肯饶人,罢了,哀家算是怕了你了。”
  大长公主,封号瑞阳。
  先帝去世后,除了太后以外,就再无人可如此直称。
  大长公主笑笑没接话。
  太后就像是刚注意到众人还是跪着的,赶紧说:“瞧哀家这记性,光顾着与大长公主说话,都忘了这儿还有这么些人了。”
  “快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说着,她还示意自己的贴身宫女去将老封君扶了起来。
  “哀家与老封君多年不见了。”
  “老封君是难得外出的,今日既来了,不如就在宫中多盘桓几日,也好让哀家好好的尽尽地主之谊?”
  老封君谢过太后赐坐后才缓缓坐下,听了太后的话,摇头失笑道:“老身倒是像尊太后旨意。”“只是如今年纪大了,一把老骨头轻易挪动不得。”
  “今日来吃席,就已经是太惦记太后小厨房中的珍馐才强撑而来,若真是在宫中停留数日,只怕我这个嚼不动那个啃不下那个的,平白辜负了您的心意。”
  太后被逗得不住发笑,说:“不过一句话,怎地谈得上是什么旨意。”
  “老封君若喜欢哀家小厨房里的菜色,那一会儿散了席,哀家就让人给你做些软糯好克化的,全都包上送到国公府去。”
  刚刚坐下的老封君听了,立马就撑着拐杖站了起来,颤颤巍巍的跪下谢恩。
  太后嘴上说着不必客气多礼,可还是等老封君跪下将礼数全了,才让人将老封君扶起。
  宴席还有片刻才开。
  太后又跟几个一品命妇说起了话。
  可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无心的,全程都跟没看到钟璃似的,一眼都不曾多看。
  钟璃心知这是太后的刁难冷落,心里也不在意,只是静静的坐在大长公主顺侧下首的位置不语。
  大长公主怕钟璃沉不住气,品茶的时候看向钟璃,隐晦的对着她微微摇头。
  钟璃知道她的意思,含笑颔首表示自己明白。
  不过就是点儿刻意的冷落,这点儿不痛不痒的手段,钟璃自认还是无所谓的。
  大长公主手里的茶盏还没放下,殿中就响起了太后的问话声。
  “叶家女何在?”
  叶相官从一品,叶夫人也获得了二品夫人的殊荣,在殿中是有一席之地的。
  叶清柔身无品阶,此时正站在叶夫人的身后。
  听见太后的话,她们母女赶紧上前跪下回话。
  “臣妇在。”
  “臣女在。”
  太后看了低着头的叶清柔一眼,说:“这位想来就是叶家嫡出的贵长女叶清柔了?”
  叶清柔恭顺回道:“臣女正是叶清柔。”
  太后满意点头,对着叶清柔招了招手。
  “好孩子,快上前来给哀家瞧瞧。”
  叶清柔依言提裙起身,两手交叠于小腹处,垂首迈步朝着太后的座下走了过去。
  叶家在叶清柔的身上投注了不小希望,对叶清柔的教导也是颇为用心的。
  明明做着与旁人别无两样的动作,可由叶清柔做出来,生生多了一种常人没有的美感。我见犹怜美人生姿。
  就算谈不上步步生莲,可短短几步的距离,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钟璃也忍不住多看了一眼,眼底深处是无人可察的戏谑。
  叶清柔是皇上赐婚于祁骁的对象,只是不幸被祁骁拒绝了。
  太后此举,分明是在踩自己的脸面抬举叶清柔。
  她想做什么?
  太后的用意钟璃能想明白。
  其余的人也不都是傻子。
  一时殿中众人神色各异,目光纷纷落在了叶清柔的身上。
  太后却像是没察觉到似的,亲热的拉住了叶清柔的手,自顾自地说:“之前听锦妃说起,哀家还不觉得如何。”
  “如今亲眼得见,才觉得锦妃所言不虚,叶相悉心教导出的贵女,的确是与那小家子气的寻常俗物不同,只看一眼,便是觉得眼前一亮呢。”
  太后看起来极为喜欢叶清柔,当场就摘下了自己头上的一枚东珠步摇放在了叶清柔的手中。
  “这步摇乃是哀家当年进宫时,先帝所赐,今日哀家将她转赠于你,望这步摇在美人髻上生姿,方不辜负这步摇之色。”
  叶清柔尚未婚配,是以不曾梳髻。
  太后说的是步摇插髻,明里暗里影射的,都是叶清柔的婚事。
  钟璃心知肚明这是冲着自己来的,就像是听不懂似的垂眸勾唇,盯着手腕上的水色玉镯静默不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