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不管钟璃能不能当上皇后。
  钟璃对她的恩情祁悠都是铭记在心的。
  终身不忘。
  祁悠不想提起那事儿让钟璃伤心,压下眼中泪意,从带来的食盒里拿出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匣子,递到钟璃面前。
  “来的匆忙,也没准备什么像样的东西,这是家兄让我带来的一点心意,还望王妃笑纳。”
  祁悠说得随意,钟璃也没怎么当回事的把盒子接了过来。
  因在场的都不是外人,钟璃也没避讳,直接就把盒子打来了。
  出人意料的是,盒子中装着的并非别物,而是一叠厚实的金票。
  一张十万两的面额,足足有手掌厚的那么一叠。
  粗略算下来,这可是上千万两银子。
  绕是钟璃不缺钱,见了这么多扎手的金票也有些恍惚。
  她不由自主的看向祁悠,有些震惊。
  “这是祁允给我的?”
  祁悠显然也有些意外祁允会让自己给钟璃带金票。
  可闻言还是点头。
  “正是,哥哥在外不方便赶回来,只托人让我把这个匣子转交给王妃,并未说其他的。”
  钟璃看着满满一匣子金票,当真是有些茫然了。
  祁允这是干什么?
  她恍惚间想把匣子放下,匣子抖动露出了底部的一个东西。
  钟璃眯着眼把金票撇开,看清了里边的东西是什么样子。
  一个精铁所制的令牌。
  上边烙着宛生商行的烙印,看着就是个不寻常的玩意儿。
  随令牌一起的,还有祁悠亲笔所书的一行字。
  拿此令牌,宛生商行上下皆可受王妃驱使。
  宛生商行是祁允离开镇南王府后创建的商行。
  虽成立时间不长,在祁允的努力下,却也逐渐成为了笼罩南北的大商队,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当初钟璃征战南疆,还有后来祁骁出征时,这家商行都出了不少力。
  钟璃自然明白,这令牌的重要性。
  钟璃把玩着这用意深厚的令牌没吭声。
  祁悠见了有些不忍,低声说:“兄长还说,当初得王妃宽恕宛获新生,莫大恩情自当以命相报,但凡王妃有用得上的地方,必不推辞,全力以赴。”
  钟璃听着她的话微微一怔,却突然明白了宛生二字的含义。
  宛若新生。
  祁悠感激她。
  是因为在她的一念之善下,获得了不一样的人生。
  祁悠短暂的前半生尽是孤苦无依。
  挣脱了镇南王府这座囚笼后,倒是不一样了。
  对他而言,的确是与破茧重生无异。
  钟璃对此并不居功。
  她笑了一下,淡淡地说:“他能有今日,是他自己博取得来,我可不敢腆着脸居功。”
  祁允送来的东西价格实在贵重,钟璃不太想收。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迟疑,祁悠无声苦笑。
  “世上何物能贵重得过性命呢,王妃大恩大德无以为报,能给些金银外物,已经是我们兄妹唯一能做的,就当是我们兄妹二人求个安心,王妃就收下吧。”
  钟璃刚想拒绝。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柏箐樱就忍不住道:“是啊,阿璃你就收下吧,万一真出了什么变故,日后你用得上银子的时候多了去了,多些备着总是不错的。”
  钟璃听得茫茫然然,眼中满是不解。
  到底是什么,给这些人造成了自己似乎很缺钱的错觉?
  第776章
  钟璃并不为自己的地位和不久之后的处境担忧。
  但是显而易见,别人不是这么想的。
  许是注意到了钟璃眼中茫然,柏箐樱恨铁不成钢地数落她。
  “往日里脑子多灵光的一个人,怎地到了自己身上的事儿,就开始犯糊涂了呢?”
  “眼下镇南王态度不明,反对你为后的人也不可计数,对你而言情形极为不利,不管是为了两个孩子着想,还是为你自己考量,你都当谨慎些为上,否则真到了被动的时候,你如何自处?”
  柏箐樱成婚后,夫妻相敬和谐,房中也并无小妾通房。
  可她没有,不代表别人没有。
  出身侯府世家的贵女见多了男子见异思迁的德行,也见多了凉薄的人心。
  柏箐樱是真的在为钟璃担心。
  祁悠亦然。
  终于弄明白了这两人的真正来意,钟璃感到哭笑不得的同时,又觉得无奈。
  她忍着笑,一脸认真的点头。
  “你们说的我记住了,我会留意的。”
  柏箐樱还是不放心。
  可这说到底是钟璃的私事。
  她和钟璃关系再亲近,也没有在这样的事上多嘴言舌的余地。
  她和祁悠对视一眼,看着依旧不以为意的钟璃心底担忧更甚。
  钟璃对祁骁这般不设防,可谓是将一颗心都挂在了祁骁的身上。
  若是祁骁真的辜负了钟璃的心意。
  那钟璃可如何是好?
  两人的担心不止于此,可最后也没再多言。
  柏箐樱身子重,祁悠刚出月子,两人皆不太方便在外久留。
  钟璃亲自带着人把二者送到了门口,目送着稳稳当当的上了马车,然后才折返回去接着看自己的书。
  别人多替自己着急,钟璃感受到了。
  但是时至今日,钟璃还是不觉得着急。
  该来的总会来的。
  祁骁神神秘秘的在卖什么关子,过些时日,她也总会知道的。
  来日方长。
  钟璃不着急。
  钟璃稳稳当当的在府中继续休养,祁骁的登基大典也如约而至。
  祁骁登基当日,整个京城为之一振。
  大街小巷入眼皆是不可尽数的喜庆之色,来往百姓眉眼间泛着的都是难掩的欢喜。
  天下初定,战乱终止。
  只要有心,肯卖力气,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登基大典当日,钟璃早起时就觉得不太舒服。
  她的脸色白得吓人,早膳一口没能吃得下去不说,甚至还吐了一回。
  钟璃身子很好,很少有犯毛病的时候。
  她这一吐,原本洋溢着喜气的王府上下立马就紧张了起来。
  紫纱张罗着去请刘大夫,徐嬷嬷则是带着人把钟璃摁在了屋子里休息。
  钟璃艰难的压制住了喉间翻涌的恶心,苦笑道:“今日可是王爷登基的大日子。”
  徐嬷嬷头也不抬地说:“老奴知道今日是大日子,可王爷之前就吩咐过,外头的日头大,登基大典又素来繁琐,王妃不必早早的去观礼,只消等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去露上一面即可。”
  登基大典上流程繁琐枯燥,就算是中途不出任何岔子,顺顺利利的走完全程也要大半天。
  而且全程包括祁骁这个新皇在内,都是不能坐的。
  只能站着。
  祁骁说这话的本意是心疼钟璃,不想让钟璃去跟着受罪。
  可瞧着钟璃眼下的情形,只怕是去露面也不能了。
  徐嬷嬷望着钟璃煞白的小脸,心疼得不行。
  “王妃前几日就觉不适,那时老奴就说早些请刘大夫来瞧瞧,王妃非说自己无事,早知老奴就不该偏听偏信王妃的一面之词,也不至于让您难受成这个样子。”
  听出徐嬷嬷话中的自责,钟璃无奈苦笑。
  她叹了口气,无奈至极。
  “我是真的觉得自己没事儿。”
  她之前心里就隐隐有些猜测,只是时日尚短不好确定。
  今日一大早就折腾了这么一遭,钟璃心里的预感倒是更强烈了些。
  她无意识的将手搭在了小腹上,不知何时就出了神。
  徐嬷嬷见她只穿着一身单衣,还把手伸出了被子。
  正想说什么时,脑中福临心至,突然闪过了一道白光。
  她有些紧张地说:“若是奴婢没记错,王妃上个月的小日子似乎没来?”
  钟璃闻言愣了一下。
  紫荆也想到了什么,小小的啊了一声。
  懂得医术的紫云赶紧凑上前,一脸慎重。
  “奴婢先给王妃把脉吧。”
  看她们都一脸紧张的样子,钟璃摇头失笑。
  可到底还是伸出了自己的手。
  紫云拧着眉,小心翼翼的把手搭在了钟璃的手腕上。
  令人紧张到不敢呼吸的沉默过后,她的眼中绽放出了明亮的喜色。
  她起身对着钟璃恭敬行礼,喜不自胜。
  “恭喜王妃贺喜王妃!”
  徐嬷嬷慢了半拍回过神来,激动得面色涨红,拍着手叫好。
  “这是天大的喜事儿啊!”
  祁骁今日登基。
  钟璃今日被诊出了喜脉。
  按世人的观念,这孩子来得可太是时候了。
  其余人也一脸欢喜的跟着行礼,恭贺声此起彼伏,愣是把匆匆赶来的刘大夫吓了一跳。
  刘大夫满脸狐疑进了屋子,见钟璃靠在软榻上,脸色虽不佳,可周围人眉眼间中皆是不可说的喜色,心里顿时明悟了几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