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宁亦醒来,云溪已经收拾好了行囊,他们本身也没有多带什么东西,云昭一行人还未回来,又或是回来了又离开了。
聂九站在一旁,脸颊处被划了一道口子,细细一条。
他没有包袱,只有一个人,身上穿着上清宗淡蓝色的弟子服。
“仙长。”聂九喊道,当着宁亦的面就要跪下去,但似乎有一道力稳稳的托住了他,让他没有成功。
等聂九站好后,宁亦才撤掉了术法:“你没必要谢我,你该谢的,应该是阿绾。”
聂九行了个礼,“是您同意了,才能让我入上清,您也是我要该感激的人。”
少年的眼漆黑,望过来有些邪性。
宁亦拿出了一块用玉雕的鱼,递给了他:“你帮了一次阿绾,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聂九觉的自己应该要推辞一番,但神不知鬼不觉的,他就收下了。
小鱼雕的很小,也很精细,小小的尾巴上有几条细纹。
那双修长的手似乎并未拿过锉刀,剑等工具或武器,保持的细腻光滑,没有一点的伤痕。
聂九问:“这是您雕的吗?”
宁亦点头:“你不喜欢?”
聂九急忙道:“没有没有。”
他将小鱼攥紧在手心:“我很喜欢。”
宁亦沉声道:“你若不喜欢,我这里还有其他的,你可以挑上一挑。”
聂九有一瞬的慌乱,他急忙辩解,却只跌进了一双充满笑意的眼眸中,他只是在逗他。
他并没有生气。
青年没说几句就离开了,聂九那张脸瞬间就冷了下来,眼神阴鸷,望着那手中小鱼,微微抬起手就要摔。
但最后还是小心翼翼的放进了怀里。
明明是他的阻挠,他才不能入上清,最后他还需要谢谢他!
聂九摸了摸胸前。
但还好,他就要离开禹州,离开无妄教。
第85章 小师叔(五)
飞舟在云层之上游荡, 平稳的如同在湖泊之上。
宁亦披着狐裘,遥遥望向远处的偌大被乌云笼罩的江城以及那连绵不绝的黛色山峦,最终, 他的视线停留在那硕大无比的缺口上。
山峦的一处,似乎发生了坍塌。
吊在窗上的铃铛轻轻的晃悠, 微不可察的碰撞出细微的清脆。
幽幽的,丝丝入耳。
舟外的云溪在捕捉到的那一刹,手中的诀就已捏出, 做好了防御姿态。
透明的水泡将整艘船包裹住。
聂九盯着他的姿态,双手下意识的开始模仿, 一招一式都没有出错。
只是,他到底不是修仙之人,没有任何的景观出现。
师绾绾见了, 自然道:“你连炼气期都不是,做不出来的。”
也是在刹那间,江城下方出现一金色阵法,由城中心快速扩散至四周。
轰隆一声,天上开始下起了雨。
风声呼啸, 那座寂静的城重新发出声响。
聂九望向师绾绾,他的眼珠很黑,一动不动看着人, 平静的如一摊死水。
师绾绾没有看着他,她的注意力全在江城上空。
她大师姐和师兄真的厉害, 这么快就搞定了梦妖。
以雷声唤人清醒, 以雨水冲刷城中积怨。
宁亦给自己倒了杯茶,并不怎么关心外面的状况。
飞舟行了十天,才到达了上清。
这一路, 他不是睡就是睡,回到上清后,也没有在任何地方停留,而是直直回了落枣居,躺在平日靠的贵妃榻上。
贵妃榻铺着层厚厚的软垫,最上层还放了块用细软绒毛所制的毯子。
宁亦刚闭上眼,瓷碗落桌。
睁开眼,他做的那只木头傀儡正趴在桌子上,歪着头看他。
落枣居坐落的地方是上清最偏的孤雁山,他爱静,有事就差使傀儡出门。一身玄色的弟子服,若不细细看,根本就发现不出它并不是人。
桌上放了碟枣子,宁亦没动,继续躺着。
他在心里发出叹慰,还是落枣院舒服。
不过还没睡着,不一会,就有客来访。
已经出关的清桐长老拄着她的拐站在了他的面前。
清桐早年间是剑修,天赋不算出众,但也闯出了名堂,只是后来毁了根基,为救人瘸了条腿,本以为一蹶不振,但出乎意料的,她转去了丹修,从头开始学,竟展露出他人不能比拟的天赋。
驻颜丹的功效使得她的脸依旧停留在二八年华,容颜秀丽。
望着面前不听话的小辈,清桐一个劲的叹气:“绾绾那个小丫头一身的牛劲,你管她何事,到时候把自己搭了进去,你……”
这些年里,他的身体都是由清桐长老调理的,吃药频繁的像是在吃饭。
她是最清楚他的身体状况人之一。
宁亦笑了笑:“我也不单单是为了绾绾,禹州事不算大,但事出蹊跷,我想要去看看,却发觉江城的魔气也并不重。”
见人伸手,宁亦将手递了过去。
细细的腕摆在面前,清桐再叹气,愁的,“又瘦了。”
手搭在了人的脉上,不过几息就知道了七七八八。
宁亦道:“这倒是没瘦,是您的错觉。”
清桐继续叹气。
总共就二两肉,在减减,就真的没有了。
她望着人。
她有时候就会想起宁亦以前的样子,皮猴子一样,那都去的了,把人往思过崖一锁,连夜就拿着把剑下山,谁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
直到他的英雄事迹传回上清,师祖才命人去捉拿,人笑嘻嘻的往那一跪,身姿挺拔,意气风发,到现在……
见清桐长老眼中复杂,宁亦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不着痕迹的将一碟枣推出去,“您尝尝枣,我这种的,天天用四季轮转阵养着,很甜。”
清桐的思绪被打乱,拿起了一颗,咬了一口,的确很甜。
她提起精神道:“你小时候就爱吃,这么大了,院子里还只有着这一种,不尝试尝试别的。”
宁亦笑着说:“吃习惯了,其他的,感觉哪一天吃了,就再也吃不到了。”
清桐:“……”
“什么话。”她低低的说。
青年看向她,那双眼睛和她一次见他的时候,并无什么区别。
清桐叹了口气。
宁亦说:“您在我这里叹的气比在旁人身上要多得多的多吧。”
清桐反驳:“也不是,我手下的那些小弟子坏了一株草药我都得叹半天的气,你可不是例外。”
宁亦笑而不语,只当是真的。
脉相显示,这身体是一惯的糟糕,清桐照样给人拿了几瓶丹药,没直接给宁亦,而是给一旁不作声的傀儡,道:“十九啊,记得一天三次,看着他吃下去。”
傀儡懵懂的望过来,在宁亦的示意下,接了过去。
那看着他吃下去,是说给他听的。
清桐没走,说:“绾绾一回来就去跪长生殿了,说是要师昼再收个小弟子,这件事情,你知不知道?”
宁亦挑眉,不觉意外:“她这么早就去了?”
清桐了然:“再不早一点去,就被关思过崖了,小丫头不打一声招呼就走。”
说罢,清桐向宁亦道:“这也是你的错,小丫头天天跟在你身后学,学会了个以物化人的术法,临走前,和师昼大吵一架,两个人谁也不低头,等到师昼去道歉的时候,才发觉到不对……”
“……”
清桐的脸色变的,她忽然意识到什么:“小丫头这天天来你这落枣居,就那几天没来,你不怀疑?”
宁亦笑了笑,“我这也不是时常向她开门,我感觉累时,十九会打开结界,她进不来,您不也好几次没有进来。”
清桐说:“那也是。”
发出上梁不正下梁也歪的言论,“小丫头跟着你长大的,那做法到是学到了十成十,也幸好没有事情,不然,到时候有她后悔的。”
叹道:“小丫头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宁亦吃了颗枣,他挑的这颗没什么味道,“我觉得她这样挺好。”
清桐呵呵道,翻了个白眼,在外人眼中的清桐长老是个端庄到近乎古板的人,实际她也分外的鲜活,也会做些不符合她如今身份年纪的表情,她轻轻道:“也就你最疼她了。”
宁亦摆了摆手,笑道:“我可不是,对她而言,我可能是对她最为不好的那个。”
清桐只当个笑话,眼中满满的不认同:“你若不对她好,整个上清就没有对他好的了。”
宁亦望向远方,落枣院的由来是因为周围都种上了枣树,一棵挨着一棵,四季轮转阵布好,以灵力催动,就会固定好季节。
上清没人用这种术法,修仙之人讲究四季流转,不强求。
宁亦道:“大约跪上一日一夜,师兄也就心软了。”
清桐:“不用一夜,你的心也就软了吧。”
这句话也没说错,清桐走后,宁亦也没在落枣居待多久,就直直上了长生殿,一路遇到众多弟子,各个弯腰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