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综合其它>师父> 第20章

第20章

  丹心僵住,想到悟清明只有两层的内功,不想因自己连累到他们师徒,遂软下声来:“卫公子,有话好说,我的事与旁人无关,明日辰正,青灯镇外七里亭见。”
  “原来是‘旁人’……好,依你所言,丹心妹妹,明天我们不见不散。”他满意地弯起一抹笑,又补充了一句:“如若过时见不到你,我会亲自去青灯观找你。”
  目送丹心走后,他踢了踢旁边的两个属下:“难道是我不够帅吗?”
  两人面面相觑,谄媚道:“公子气宇轩昂,玉树临风!”
  “那她为何讨厌我?”
  场面一度安静,两人索性抬头向上,观起了花灯。
  “说。”
  “道不同,不相为谋?”
  “详细点。”
  “公子,我想可能是因为,因为您‘风流客’的名声在外……她对您有些偏见。”堂主你真是没点自知之明。
  人家清清白白的故娘,谁会喜欢你一个风流好色,日日猎艳的多情浪子。
  不过这话,他们可不敢说。
  “说的有理,以后别再说了。”他狠狠地剜了眼说话的属下,摇着扇子,迈步向街道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1】解释一下,这里写的青灯观院子里有棵桃花,是表示桃木乃阳木,道家种此用以辟邪之意。不是代表那女爱情的那个桃花,不要误会。师父和丹心没有暧昧,没有暧昧,没有暧昧。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引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第十六章 践诺
  青瓦托着腮, 坐在殿前台阶上看着香客往来。
  徐婶上完香出来,见连续他几天都这般,一动不动宛如石像坐在那里, 便问他:“青瓦,你整天坐在这干嘛呢?”
  “我在想师父说的话。”青瓦回答。
  “你师父说什么了?你做错事,他骂你了?”徐婶一听, 遂起了八卦之心, 见他一脸愁容, 脑中不由想了一堆关于悟清明朝他的发火生怒的样子, 她还真没见过这位道长有过和气之外的情绪。
  青瓦听罢摇了摇头,说了一番绕口的话:“师父才不会骂人,师父说‘人会相聚, 也会有散时’。我就在这里数人来人往, 看谁来过,谁又离开,谁第二天还会再来,谁又几天才来一次。”
  徐婶听得他这些没头没脑的话, 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个孩子在想些什么:“你师父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
  “因为上元之后, 丹心姐姐就走了, 我好舍不得她啊。”青瓦捂着眼睛, 险些哭出来。
  上元那晚他和师兄不知怎么就忽然睡着了, 被丹心姐姐抱回的青灯观。
  庙会没看到, 皮影戏没看到, 听说还有昭武太子的戏, 也没看到。
  谁知第二日天刚亮, 丹心就背着包袱来和他们告辞, 说自己有了打算,要去闯荡江湖。
  他和师兄万般不舍地拉着她,不让她走,可她还是抽出手,决然的转身,不管他们在后面垂泪。
  师父面容之上一贯的镇静,淡然劝慰他们:“人的缘分就是这般,会有相聚,也会有散时。”
  他们听后哭得更凶,悟清明又说了句安慰的话,才略微止住了他们的难过:“但是天涯何处不相逢,走了的人,兴许有一日,终将还会再回来。”
  可他还是不舍,他还没来得及和丹心姐姐学小兔子剪纸。
  想着,青瓦越发难过,眼泪越擦涌的越多。
  徐婶见他如此,忙放下装着香烛供品的篮子,母爱泛滥,坐在台阶上安慰他:“好孩子,不哭不哭,也许她还会再回来的。”
  青瓦呜呜哭了起来,好半天才缓过来,吸着鼻涕泡道:“徐婶婶,谢谢你,我师父也是这样说的。”
  “你每天都会来,是我见过的来得最勤的居士,神仙肯定会保佑你的。”
  这句话说进徐婶心口里了,她见他可爱的脸上,没有往日活泼笑容,觉得他一个没爹没娘娘的孩子怪可怜的,就陪他说了会话。
  “小孩子不要想太多,你这个年纪啊,只需要畅快玩耍,再大些就要像你师兄一样上学堂了,到时候可就没时间玩咯。”
  哭过一场,青瓦心中积压的意难平,终于减淡不少。
  随着时间流逝,日子过得飞快,他每天跟着悟清明练功夫,渐渐习惯了丹心不在的日子,心情也回复了过来。
  青砖学堂开了学,他觉得自己长大一岁,是个九岁的大孩子了,就不让师父再接送他上下学,坚持自己独自去。
  悟清明见他如此笃定,点头应好,但到底是不甚放心,沿途在他身后悄悄跟了几天,见他轻车熟路后,才不再操心,放手由他自己上下学。
  二月中旬起,春深日暖。
  囿氏山之上草木葳蕤,莺飞燕舞,山明水秀,一派醉人春景。
  不少镇外的人来此山间郊游,顺带到青灯观中上个香、落个脚,歇一歇。
  这可苦了悟清明,整天忙到停不下来,连轴转,都没什么空闲,去教青瓦新的功夫。
  三月三日,上巳。
  这日阳光明媚,山路间来了顶四人抬的轿子。
  抬轿的不是壮汉,而是四位婀娜的妙龄女子。
  她们身姿矫健步履轻盈,手肩之上仿若无物,行动之际,动粉衣裙袂翩跹;顾盼之间,令山间芳菲失色。
  轿身镂空,四边挂了素色的软香纱帐,风吹之际,拂动纱帐摇曳,可见轿中丽人,娇颜姝丽,身影绰约。
  这绝美又诡异的美人抬轿,宛如从志异故事中跳脱出来的仙子,引得路上行人纷纷驻足痴望。
  一时间,致使本就崎岖不宽的山道,堵塞了起来。
  只见,轿中丽人蛾眉微蹙,低声说了句什么。
  下一刻,四个抬轿女子同时跃起,抬着轿子往山顶的道观方向飞去。
  留下一众目瞪口呆的游人。
  有人立刻跪地叩首,“仙女下凡啊!”
  ……
  刚送走一波香客,悟清明去后院喝了口水的功夫,杯子还未放下,就听见前殿传来一片嘈杂声。
  “师父,外面有人找你。”青瓦哒哒哒跑了过来,头上两个小鬏鬏的发带随着他晃悠悠。
  “好。”悟清明喝了口水,搁下手中的杯子。
  “是个很漂亮很漂亮的女居士……”青瓦看了师父,纠结着要不要继续说。
  他暗忖片刻,于是道:“她说,说她是来讨债的,说师父你‘不守承诺,有负于我’。”
  听后,悟清明闷声咳了一下,哽咽在喉咙里的茶水,险些呛入肺腑。
  青瓦学完那人的语气,挠了挠头,困惑地问:“师父,什么是‘有负于我’啊?”
  刚才外面这么多人,那位女居士一出此话,周围的人瞬间对着青灯观指指点点,隐约听见他们在说师父坏话。
  “不守承诺”他倒明白是什么意思,师父常教他们要重然诺,做个言出必行的人。
  是以,他当然不信师父会是她说的这样,不守承诺。
  可他不理解,“有负于我”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连起来会有这么大的威力,让周遭之人闻声色变。
  悟清明面不改色,一本正经地解释给青瓦听:“‘有负于我’,就是说‘你对不起我’。”
  “噢,可是她为什么说师父你对不起她呢?”
  “为师也想知道。”悟清明一边说,一边牵起青瓦迈步去前殿。
  殿中果然围着一圈看热闹的人,对着那个所谓前来讨债的姑娘指指点点。
  见到悟清明的身影,他们又朝他暧昧地看过来,主动让出一条道,露出意味不明的笑。
  悟清明带着青瓦,从容地走进去,只见神像前站着道婀娜丽影,着雪青色香云纱银丝绣茶花的唐时齐胸襦裙,髻上簪珠玉钗环,双耳戴明珠珰,臂弯上挽着素纱披帛。
  她所站之地,芳香馥郁,溢满室内。
  她瓷白的左手,勾着胸前一缕秀发把玩,手指甲上涂着鲜红的蔻丹,整个人花容月貌,柔媚入骨,美得不可方物,看起来不过双十年华。
  她见悟清明走来,正笑盈盈地望着他,朱唇弯弯,两侧梨窝娇俏,启唇唤了声他的名字:“清明~”
  不见悟清明容色有异,周围的人却被这声娇甜软语,悱恻缠绵的称呼酥了半边身子,仿佛她叫的不止是悟清明,而是周围的所有人。
  悟清明眉头轻蹙,见旁边青瓦亦是一脸痴痴的神色,便伸手捂住他耳朵。
  “好久不见,你想奴家吗?”她低头一笑,脸上乍现一抹娇憨神态,她将发丝绕于指上转圈圈,“奴家,可是好想清明你呢。”
  话音刚落,周围有人缓缓倒地。
  “如阁主,此间都是不会功夫的普通百姓,经不住你的‘飞泉鸣玉音’,还请手下留情。”悟清明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看着倒在地上的人们,沉声道。
  “飞泉鸣玉音”乃江湖中一种以声音伤人的功夫,功力大成则可以声杀人。
  “哎呀,这声‘如阁主’叫得可真是见外,你我之间的关系,可是关系着一个孩子呐……哪就这么生疏,清明,你叫我阿娇可好?”她依旧在笑,身姿款款,朝他走了几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