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而一旁的陈淮安却愣住,他刚才的一通操作只是为他出气?他们刚刚对他的辱骂可不比他轻,他却一句没为自己辩解。
  陶十七拉着愣神的人:“我们回家。”
  陈淮安呆呆的任由人拉着,直到到家都没回过神来。
  “你先好好休息,你需要多少竹笋,我去帮你挖。”陶十七一回家放下东西,想起来这人之前说要做酸笋,反正他要去打猎,顺便给他挖回来。
  陈淮安盯着人清透的眼睛:“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陶十七似乎没想到他会这么问,奇怪的看着他:“你是我夫君,就是我的家人,我当然要护着你。”
  陈淮安既高兴也失落,高兴的是他把自己当做家人,失落的是他只把自己当做家人。
  本来他们就是各取所需,陈淮安啊陈淮安,不要痴心妄想。
  他揉揉脸,清醒过来:“新鲜的竹笋还是先拿去卖,我现阶段需要一点点实验,用不了太多。”
  “好。”陶十七点点头。
  日子一天天过,陈淮安的酸笋计划也终于提上了日程,但过程并没有想象的顺利。
  他太缺时间,但偏偏腌菜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他面前放着三个陶制坛子,里面都是他三天前腌的酸笋。
  最近家里都是陈淮安做饭,陶初一小小的胃被彻底征服,得知陈淮安要做腌菜,她觉得肯定会很好吃,所以今天开坛她一定要在旁边围观。
  两人蹲在院子里,陈淮安搓搓手,揭开坛子的封口,旁边小姑娘屏息凝神静静等待。
  等到坛口的油布揭开猛地窜出来一股腐臭味,陈淮安知道完了,这坛没救了。
  果然他从坛口看去,里面的竹笋颜色发黑,表面覆满白花。
  “呀,好臭!”陶初一右手捏着鼻子,左手当做扇子在面前舞动,试图赶走臭味。
  不应该,陈淮安仔细回想他每个步骤,想不出哪里出了错。
  “哎呀!臭水跑出来啦!”陶初一跳起来,从陈淮安对面跑到他旁边。
  陈淮安这才发现这陶罐居然在漏水,他把罐子倾斜,发现底部有个很小的缝隙,很难发现。
  这水一流失,竹笋暴露在空气里,不发黑腐烂才怪。
  他摇摇头,把这坛子放在一边,来到第二坛面前。
  小姑娘有点失望,但看见后面两坛又期待起来,她学着陈淮安的样子,蹲着身子,右脚往右边一跨步,左脚跟上,移到第二个坛子旁边,等着陈淮安开坛。
  陈淮安打开第二个坛子,到是没有臭味传来,一股浓郁的酸味飘出来,这是成了?
  陈淮安拿出筷子,夹了一片竹笋出来,兴奋的情绪还没升起就跌到谷底,这笋子颜色发黄,倒是没有腐烂,就是外表看起来暗黄塌软,陈淮安尝了一口,口感也一样的软烂绵密。
  旁边陶初一跃跃欲试,陈淮安给她夹了一片,小姑娘刚进嘴咬了两口就说:“像我哥煮过头的面条,不难吃,但也不好吃。”
  陈淮安被她的比喻笑到,还挺生动。
  为了加快酸笋发酵速度,他把竹笋蒸煮到半熟才腌制,这时间发酵确实减少了,但口感大打折扣,看来这法子不行。
  最后一坛,他是按照最标准的腌菜方法做的,他揭开坛子,既没有腐臭味,但也没有浓郁的酸味,果然这坛还没发酵好,他重新盖上盖子密封好。
  他托腮沉思,如果按照正常的腌菜步骤,目前的温度偏低,这坛子发酵完,最快也要一周,但一周左右正好是腌菜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时候,如果等乳酸菌彻底发酵,让亚硝酸盐含量减到正常标准,那至少得二十天,但这对他来说时间太久。
  赌坊的人可不会等他慢慢赚钱,他不能让陶十七把房子也赔进去。
  要是有母水就好了,已经发酵好的母水就不存在盐硝酸盐超标的问题。
  可惜这里并没有,他最近打探了一圈,发现村民的腌菜都是采用最原始简单的方式,焯水,然后冷水反复浸泡最后醋煮定型,调料珍贵,大家都很少放,依靠纯天然发酵,结果好坏不一,纯靠运气。
  幸好他实验的竹笋不多,不算浪费,他把最后一坛抱回地窖继续发酵,正打算把另外两坛处理掉,陶十七从外面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只鸡和一吊肉。
  “这是?”陈淮安看着陶十七手里的鸡并不意外,他说过去山上收网,只是怎么还带回来一块猪肉?
  “那天说好给你做竹笋炒肉的,结果给忘了,今天路过村头赵屠户家就买了一吊,给你补上。”陶十七知道陈淮安今天开坛,所以收了山上的网就回来了,看人颓丧的模样,看来是不太顺利。
  “哥你要做饭吗?”陶初一试探的问他哥,如果他哥说他要下厨,那她今晚就去小石头家蹭饭。
  陈淮安心下动容,这收网在后山,赵屠户家在村口,这怎么能顺路?一看就是特意去买的。
  陈淮安本来还有点沮丧的心情被眼前人安抚下来,他笑着接过陶十七手里的肉:“还是我来做吧,你去歇歇。”
  陶十七也知道自己的厨艺,他把鸡放在旁边的围栏里:“我不累,我给你烧火。”他又转头拍了一下陶初一的头:“你哥做饭你就那么不想吃?”
  陶初一‘嘿嘿’两声,躲在陈淮安身后做鬼脸,听见是陈淮安做饭后,她欢呼起来:“耶!晚上吃肉!”
  作者有话说:
  ----------------------
  这个酸笋制作方式不要考究,有不对的地方都是作者瞎说的[可怜][可怜]
  第14章 种子卡牌
  听说今年附近几个村子都遭了猪瘟,这成猪产量骤减,这肉价便水涨船高,往年十五文一斤的猪肉,今年要三十文,翻了整整两倍。
  这肉价实在太贵,要是他也能喂两头小猪仔,够一家人吃就好了。
  陶十七买的是五花肉,陈淮安把猪肉切成薄薄一片,肥瘦相间,一下锅,瘦的部分鲜红褪去,肉质收紧,肥的部分爆出珍珠般的油珠,肉香味肆意而出。
  陶初一嗅动鼻子,好香:“哥,我让小石头过来吃饭!”
  两个小孩儿玩的好,经常有好吃的都会互相分享,两家大人也没管,算是礼尚往来,陶十七点点头:“去吧。”
  陶十七往灶台添了一把火,随口问道:“你那房子打算怎么办?”
  锅里煸出油,陈淮安把切好的竹片倒下去,听他这么问,手顿了一下,他都忘了这茬儿。
  那房子被吹塌后,他再没管过。
  陶十七看了他两眼,接着说:“我想的是,你那房子现下住不了人,如果要修也要全部拆掉才能动工,费时费力,而且.....”
  "而且什么?"陈淮安听他说一半不说了,疑惑地问道。
  “而且重新修的话,你现在应该没钱。”陶十七语气平静。
  陈淮安尴尬,说什么大实话,不过确实,他现在就是一个穷鬼。
  “那就推掉,圈起来种点菜,喂养鸡鸭。”陈淮安想了想,这是最好的方法。
  发现陈淮安一点没犹豫,陶十七很高兴,这人没给自己留后路。
  而陈淮安想的是,他系统抽到的种子还不知道是啥,正好可以划出地方来试试。
  反正那房子那么破,他早就不想住了,推了正好。
  等以后陶十七找到心悦之人,他就搬出去,重新买个房子或者修个好点的院子养老,所以这段时间他要更加努力的挣钱。
  “行,那我这两天就找人把那边处理出来,后面忙起来可能没时间。”
  陈淮安听他说过,他家当年走的时候,所有田地避免荒废,分租给了几户人,陶十七一回来,有些人识相的还回来,但有些人经年日久种下来,就舍不得还了。
  他得赶在三月秧苗撒种的时候,把田地收回来。
  “行,那就辛苦你了。”陈淮安把炒好的菜盛出装盘:“吃饭。”
  几日过去,陈淮安再次感受到陶十七的雷厉风行。
  两三天功夫不仅把地基推平,甚至还砌了两块家禽圈。
  腐烂的木头堆在屋后,晒干后可以劈了当柴烧,泥砖捡了几块好的砌成两块家禽圈,一间养着陶十七猎到的野鸡野兔,一间关着那只母鸡,到今天已经捡了七八个鸡蛋,下次可以和野味一起拿去集市卖。
  陈淮安也一直在研究他的腌笋,但是毫无进展,他索性放置下来,先研究起他的种子。
  他上次抽到的东西,现在就剩下一包种子和一包泡菜,泡菜外观非常普通,跟他以前在超市看见的没什么两样,他收起来,晚上当佐菜。
  当他把泡过水,催芽三天的种子拿出来的时候,突然感谢起他大学的选修课。
  他大二时学校推出一门劳动教育选修课,学分还不低,他和室友纷纷加入其中,他在学校试验田里,铲过地,拔过草、种过苗。
  甚至他们寝室阳台都是各种菜苗盆,这让他们在宿舍吃小火锅时非常方便,经常右手夹菜,左手摘菜丢进锅里煮,纯天然无污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