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凯瑟琳翻了个白眼:哥谭没读书的人多了去的,多我一个不嫌多。
  你不读书干什么呢?
  我家里养活我都困难,谈什么送我去学校读书?呵那是有钱人的玩意。
  史蒂夫看着她快步走到他前头,面朝他倒着走,双手背在身后,脚步轻快。
  她比布鲁斯还要小一点,在同龄人受到保护,享受生活的时候,她在街头游走,从她轻巧的身手可以看出她大概还在学一些武术,柔道、街头格斗之类。
  以后有机会你会去吗?
  照这种情况,等我可以去读书,我估计那时我年纪上来,就不会想进入学校了。
  她突然扫了两眼史蒂夫,带着一种明目张胆地评估:就你那点家资就你这个情况,可别操心我的事情了,老头越操心越老,你自个儿保着自己过吧。
  史蒂夫哭笑不得:我心里有数。
  你心里有数个鬼。
  凯瑟琳刺他的话到了嘴边,因为昨天史蒂夫说出的话而收了回来。
  无论他会不会真的要践行他所说的话,至少能够说出面对不公可以做生命中最后一次英雄的一番话,就已经昭示出史蒂夫的不同寻常。
  反正凯瑟琳是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的。
  她甚至对史蒂夫的来处产生了一丝好奇,到底是怎么样的地方能够出现他这样的人。
  那你最后能记着自己的话悠着点。
  路过书报刊的时候,史蒂夫买了一份报纸和一本杂志收起来。
  路边花坛里跳出一只橘色的野猫,看到凯瑟琳,喵喵两声。
  凯瑟琳凑过去给猫理顺毛毛,撸得猫眯着眼睛发出低低的呼噜声。
  喜欢猫?
  凯瑟琳拊着猫咪的背脊,满心满眼都是猫:猫是一种脆弱却独立的生物,它们比人更可爱。
  吃过饭了吗?两人份的早餐之外,我还可以为猫咪做一顿猫饭。
  凯瑟琳抱起猫快步跟上史蒂夫,猫咪在她的臂弯里凸出成一团:没吃,你做的猫饭一定很好吃,就是不知道等下我吃的怎么样。
  凯瑟琳,你如何在不知道我厨艺的前提下得出我猫饭做的好这个判断的?
  猫告诉我的。
  好吧,是一个有点意外的答案。
  史蒂夫挑起眉毛,眼睛眯起来,脸上的纹路也因为微笑这个表情而缓缓缩紧,说实话,他为现在的平和感到高兴,这让他有一种回到布鲁克林乡下的错觉,哪怕这里如此不同,哪怕他知道麻烦总会来临。
  路上又在菜市场买了些实惠的鸡胸肉、蔬菜和香料,带着晨风和夜露,史蒂夫回到杂货店,身后跟着抱着猫的凯瑟琳。
  饭后凯瑟琳舔掉手指上的油,小小一个却坚持要把用过的餐具顺带猫碗给洗了。
  慢点,小心些别摔着。史蒂夫看着她跑来跑去,像个陀螺一样转,快得带起风。
  洗个碗有什么危险的?
  凯瑟琳抱着猫又走了,这样就有点像史蒂夫在布鲁克林乡下认识的小姑娘,风风火火的,活力十足。
  今天是周末,杂货店的生意要好一些,不少顾客来买东西,史蒂夫在柜台、货架、仓库间打转,没有顾客的时候就在柜台看报纸。
  史蒂夫买的是《哥谭日报》,通过报纸他能够了解到哥谭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
  政府组织了一个监督小组督办市政基金的使用情况,夸了一番政府。
  抢劫韦恩夫妇的暴徒已经在蹲监狱,拒绝记者对其进行采访。
  韦恩集团准备在哥谭多个区域,包括东区投入资金支持警察局工作,为维护哥谭治安尽一份力。
  东区近日夜晚案件频发,提醒市民尽量少在夜晚出门,保护好自己。
  
  有人进了店,史蒂夫抬起眼睛扫了一眼,还穿着巡警服的汤姆在货架上挑了盒烟,走到柜台前结账。
  在看报纸?汤姆瞄了一下报纸:昨天又出事了,你最近少出门。
  史蒂夫惊讶极了,忙问:出什么事了?
  老小区那边死了个人,谋杀。
  汤姆是这一片的巡警,他的消息灵通,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了个大概。
  公园街是第三服务业为主的市区,有着最好的剧院,而老小区则要远一些,隔了三四条街,是东区城市建设一开始兴建的,那里的房子老旧,公共设施最是老化,除了许多一开始住在那,现在已经老去的老人之外,还有许多手头不宽裕,因为那里房租更便宜而租房的穷人还有帮派人士,鱼龙混杂。
  加上附近提供工作岗位的以炼钢业为主的锅炉区产业陷入衰退,以及房屋建设得很乱,各种巷子和小道,人藏匿进去很难找,因而那一片也属于治安困难的区域。
  这一次就是在老小区,一个没有正经工作的混混昨晚上死在了自己的出租屋里。
  汤姆抽出一支烟叼在两片厚嘴唇里,打火机打火,另一只手护着火焰,凑近烟,火燎了一下,烟尾红起来,烟气浮起,他的断眉、眯起的眼睛模糊在里面:那个混蛋赤-裸着上身,仰躺在床上,心口一把刀,一击毙命,现场有被特意处理过,我们还在验尸,以及调查周边。
  史蒂夫稍稍屏息,身体后仰,避开喷过来的烟气:和隔壁街德莱的死有关联吗?
  汤姆对着他挑起眉,大大吸一口烟,烟尾的红涨大了一瞬,他缓缓吐出,白烟从他的嘴缝、鼻孔跑出。
  看来你很关注。现在并不确定这一点,第一个就像邻里传闻的那样,疑似抢劫犯杀人,房子里值钱的物品都被拿走了。第二个是街头混混,平日里就欺负人,不少人想他死,我们优先考虑仇杀,按他社会关系去排查。
  有希望找出凶手吗?
  要是詹姆斯戈登来查,希望很大,若不是他,那就难说,就算找到了,也可能不是真凶的倒霉蛋。
  史蒂夫为他说话里暴露的信息感到一种荒谬,不过对于哥谭的荒诞,史蒂夫也不是没见识过,所以他问了他更感兴趣的:詹姆斯戈登是谁?
  算是我一个同事,跟我不一样,他是你很喜欢的那种有能力的好警察。
  是吗?史蒂夫记住了这个名字,又问道:他现在在哪里,这两个案子不归他管吗?
  若你有事,可以找他帮忙。他不太受待见,遭了排挤,现在在休假,估计也快回来了,但就算回来了,也有更多事情需要他操心,毕竟他这样的并不算多。
  汤姆捏着烟,扫了两眼柜台里面,又移开眼睛,尾指弹了弹烟灰,脚往外走。
  走了。
  史蒂夫对着他慢悠悠晃出去的背影喊道:你不说说他怎么遭排挤了吗?
  他现在能解决。
  汤姆走了,仿佛就是买了个烟,闲聊了一通而已。
  但是史蒂夫不会这样想。
  作者有话说:
  ----------------------
  私设多多多多多
  第20章 天外来客
  现在的哥谭查资料还不像后世那么容易,史蒂夫白天要守店,晚上为了安全几乎不出去,那么结果就是史蒂夫并不好走太远,尤其是史蒂夫没有车。
  而不走远他无法找到足够的合适的资料。
  在这种情况下,书报亭里的报纸和杂志就变成史蒂夫最易于得到的比较可靠的信息来源。
  他没有找到二战有关的资料,关于美国队长的内容更是难以寻觅,好在史蒂夫买的杂志还是能够帮助他更快的了解哥谭的历史。
  哥谭是美国东海岸的一个港口城市,最开始是一批欧洲人乘船过来落脚和建设这里,其中一些人又成为了哥谭的上层。
  史蒂夫认识的托马斯韦恩一家的祖辈就属于这一批人,还有他们在各种行业发展,哥谭人口逐渐变多,产业逐渐丰富,形成了现在的哥谭。
  杂志里还有一份哥谭地图,哥谭市主要由三个大岛组成,东区就在最北部,面积最小的上城岛上。杂志还分析了上城岛的发展方向,政府和经济学家试图让上城岛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型,东区已有、在建和计划的就有哥谭体育馆、植物园、公园、游乐场、游艇泊场等等,还在搞新城区。
  史蒂夫谈不上精通经济学,但也能从中看到注入东区的发展新活力,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
  但是一切能够向好发展吗?
  史蒂夫也说不清楚,他眼见杂货店里没什么人来,干脆闭店,他还是想去了解老小区那边发生了什么。
  他在这里的杂货店才开了多久,这附近怎么就接连发生了两起两起入室杀人案呢?
  这一次他随身带好了必须的物品,在出门之前一样样检查口袋里的钥匙、枪、证件、钱、止血凝胶、止痛药,一一确定后,看了眼蝙蝠镖,这个所谓的把他带到这个城市的奇怪武器,也用布包裹着,塞到了怀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