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冠军穿到港城[八零] 第55节
忆起这些‘旧怨’,霍屹抱怨:“从前不好好吃饭,我就想写个折子参你。”
“什么?”纫兰无语,“这点事情你还要参我?”
“对啊,折子我都写好了。”霍屹语含戏谑,“后来担心你丢脸丢到史书上,就没真上奏。”
“那我可真要多谢霍卿的不参之恩,没让我沦为几百年的大笑话。”
霍屹语气转而认真,“你现在的身体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还在长身体呢,不好好吃饭怎么行?”
“行吧行吧。”纫兰有些不耐烦。
“别犟。”霍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几分不容拒绝,“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但不能不让我照顾你。”
纫兰连连答应:“好好好。”
“你不好好吃饭……”后半句,霍屹的声音软了下来,“我会心疼。”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纫兰细声又认真地应道:“好。”
霍屹看了看腕表,“我还有个会,先挂了。”
“嗯。”纫兰的声音不自觉地温柔下来,“阿屹,你也好好吃饭。”
“遵命。”霍屹常年紧绷的嘴角不自觉上扬。
挂了电话。
舒纫兰打开保温桶,里面有黑松露口蘑、清蒸大虾、西芹牛肉、孜然羊排……
好多菜,她一个人根本吃不完。
她顿了几秒,眼睛倏然一亮,提起保温桶向外走去。
车间后面的几间铁皮房就是仓库。
门口,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正坐在木箱上,一边啃着大白萝卜,一边翻着本厚厚的《纺织机械原理》。
她鼻梁上架着副厚厚的眼镜,大大的眼睛里流出几分技术人员特有的呆直。
纫兰将保温桶放在旁边的木箱上:“陈满霓,一起吃个午饭吧。”
保温桶打开,食物的香气瞬间驱散了仓库织物和机油混杂的难闻气味。
从小住劏房的陈满霓,好久没见过这么多好吃的。
她望着一桌子精致高级菜肴,局促地在工装上擦了擦手:“舒、舒总监……怎么上仓库来了?今天又要盘货吗?”
“今天不盘货。”纫兰递了双筷子给她,“我调到车间来工作了。”
“哦哦。”陈满霓小心翼翼地夹了一小块口蘑,放在嘴里慢慢嚼。
纫兰夹了块顶大的羊排给她,“满霓,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香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那你挺厉害呀。”纫兰赞许的目光望着她,“你一个女孩子怎么想起来学机械?”
陈满霓:“我就是感兴趣。”
纫兰边吃饭边问:“你认识生产部的副部张工吗?”
“当然,他是我师父。”陈满霓小口吃着虾,眼睛幸福地眯起来,“全厂最好的工程师。”
“那你知道你师父很多年前,为公司引进过两台进口的r型织机吗”
陈满霓点头:“因为这事公司还给他记了大过,师父傲气,一怒之下自掏腰包付了那两台织机的费用。现在那两台机器还在5号车间吃灰呢。”
想不到张智生后来还自己付了钱?
舒炳华和二房这事做得可真上不了台面!
“既然张工自己付了钱。”纫兰思量,“那他为什么不把织机运走他用,或者卖了呢?”
陈满霓放下筷子,“其实我师父当初是想改造这两台织机,做成通用机型,生产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布,但没成功。”
她推了推眼镜,“可能师父觉得自己无能,丢人得很,就再也不想提这事了。”
“改造?这是个好主意啊。”舒纫兰眼里泛光,“不管怎么说r型机比现在舒氏用的织机还是先进不少,如果能改造成功,那肯定能提升生产效率。你们后来怎么没继续改造?”
陈满霓眼中闪过无奈:“您猜我为什么被派来看仓库?”
“你试过改造r型机?”纫兰敏锐地问。
“嗯。”陈满霓眼神黯淡,“但师父知道后很生气,将我骂了一通赶来了仓库。整个车间,没一个人为我求情。”
纫兰若有所思:“现在市面上的无梭织机,跟舒氏还在使用的有梭织机工作原理差别很大。
你一旦改造r型无梭机成功,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势必会推动舒氏引进新的机器。原来车间内的老师傅就失去了他们的地位,还会有很多人面临下岗。”
陈满霓忿忿不平:“就算有人下岗,那也是被时代淘汰。舒氏的织机落后同行一大截,再不改造公司也撑不了几年,他们早晚还是会下岗。”
“你说得没错!”纫兰望着那双眼镜片后发光的眼睛:“我支持你改造r型机,你有信心吗?”
“真的?”陈满霓眼睛倏亮,随即又犹豫,“但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我需要时间……”
“两周,我们没有更多时间了。”纫兰坚定的语气既有压迫感,又让人振奋,“陈满霓,两周内,你如果能搞定,就能改变自己住劏房的命运。”
“一言为定!”陈满霓跃跃欲试。
第51章
舒纫兰站在金敏芝新开的纺织机械公司门口。
玻璃门上“敏捷机械”四个鎏金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推门进去,跟前台说明来意,金敏芝很快在茶室接待了她。
“舒小姐,欢迎欢迎。”金敏芝圆润的脸上露出惊喜,“想不到我这刚开张,生意就上门了。舒小姐可真是我的贵人。”
“金小姐太客气了。”纫兰笑着与她握手:“其实我很早之前就有想法升级舒氏的机器,找谁买不是买,我相信金小姐的为人和能力。”
“一定不让舒小姐失望。”金敏芝眼里的光芒更甚,商海沉浮多年,她承受过很多的白眼和鄙夷,尤其是性别歧视。
跟纫兰打交道,就完全不会有这些问题,可能因为她也是女性。
两人的相处,让她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投缘。
金敏芝热情地带纫兰参观样品车间,介绍各种机器的优缺点。
听君一席话,纫兰对目前市面上的织机型号有了更深的了解。
“金小姐,像常规款的无梭织机,大概在什么价格?”
“织机的核心部件大多都依赖进口,所以最便宜的也要十来万一台。如果你们要全线升级,像舒氏这个规模的梭织车间至少需要100台,这还没算配套设备……”金敏芝在计算器上按出一串数字,“初步估算要一两千万。”
纫兰的心沉了沉。
这个数字远超过了舒氏目前能动用的全部流动资金。
“大部分厂子还是采取逐步升级,这样资金压力小一些。具体方案要等专家去你们工厂调研后再说。”金敏芝递过一份资料,“不过舒氏现在的设备太老旧,可能连电路都要重新改造。”
纫兰接过资料:“行,我会安排人和你们的专家对接。”
“好,舒小姐放心,如果你选择了我们公司,我们一定提供最合理的升级方案,组装、改进、调试包括后期的维护,我们都能一站式搞定。”
“我相信你们的专业。”纫兰又道,“对了,如果上新机器,你们能负责工人的上手培训吗?”
“当然可以。”
“那太好了,我先提前谢谢金小姐。”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纫兰就回了工厂办公室。
开始逐个联系银行。
这么大的资金额,只能跟银行借贷了。
第一家银行的信贷经理听完需求后委婉拒绝:“舒氏去年的盈利能力……恐怕达不到我们的放贷标准。”
第二家银行要求抵押舒氏厂房,利率高得惊人。
第三家银行倒是很热情,但暗示需要“打点关系”。
纫兰无奈挂断了电话。
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
陈勉送来了一桌琳琅满目的饭菜。
正午的阳光勉强透过沾满油污的窗户,在纫兰的办公桌上投下微弱的光斑。
陈满霓端着不锈钢饭盒坐在对面,嘴里吃着饭,眼睛却专注地看着一组机械图纸。
对面纫兰放下筷子,关切地问:“改造进度怎么样了?”
陈满霓推了推厚厚的眼镜,叹了口气:“还在努力。r型机的控制系统现在看有点老旧了,我试着用新的plc模块替换,但是兼容性有问题。”
她拿出笔记本给纫兰看,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和草图:“最重要的是织针驱动部分,原来的设计只能处理化纤长丝,要让它适应棉麻混纺,必须重新设计整个送经系统。”
纫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马上会有专业的机械专家来厂里调研,到时候你负责接待一下。”
陈满霓镜片后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真的吗?是哪方面的专家?”
“‘敏捷机械’的人,他们的核心团队是帮金织做机器升级的,在无梭织机领域很有经验。”纫兰面带微笑,“r型机改造遇到的问题,你也可以请教他们。”
“太好了!”陈满霓激动地大咬了一口酱肘,“我正好卡在送经系统的改造上,要是能有专家指导就太好了!”
她急忙又翻出一叠图纸:“这些是我最近画的改造草图,但是有几个关键参数一直确定不下来......”
纫兰接过图纸,虽然看不太懂那些专业符号,但还是认真地看着:“满霓你很用心。这次机会难得,一定要多向专家请教。”
“放心吧,舒总监!”陈满霓重重点头,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我一定会把握住这次机会的。等r型机改造成功,咱们的生产效率至少能提高三倍!”
“好,继续努力。”纫兰夹了个大鸡腿到她碗里。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边吃饭,边讨论着改造细节。
午休结束后。
纫兰走向了厂房最东边的办公室门。
这间办公室与周遭显得格格不入,统一的廉价钢材门换成了红木门,上面还雕着繁复的花纹,窗户也擦得一尘不染,一点厂区常见的棉絮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