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郁昶文玉敛去心思,欲唤郁昶一同上山。
可直至话音落地,也未有人应答。
文玉回身瞧去,只见她身后空无一物。
后春山绿意依旧,鸟雀争鸣,热闹非凡之下却根本没有郁昶的踪影。
与后春山寸步之隔的外头是风声席卷、凄冷满地的另一个世界。
望着层叠的碎雪,文玉只觉得明晃晃的一片,照得她眼睛疼。
郁昶从前总是不远不近地落后半步跟着她,她早已习惯如此,是以方才并未着重留意,如今连郁昶几时不见的,竟也无从知晓。
郁昶?文玉提高了音量,可除却朔风呼啸,并无郁昶的回声。
文玉心中一空,说不好自己此刻的沉默是为了什么。
他兴许是有事绊住了脚,等过些时候便会追上来的。
眼下文宝和赵奇瑛生死未卜、下落不明,才是需得她赶紧查探。
可是
文玉按下心中的古怪。
没什么好可是的,郁昶道行高深、近乎妖神,任这后春山中作乱的东西加起来,恐怕也撼动不了他分毫。
是她多虑了。
话虽如此说,可文玉紧了紧身上的雪白狐裘,纷乱的思绪总也不能安定。
或许是因着在地府的三百年互相支撑、彼此陪伴,在她毫无觉察之时,她对郁昶的依赖竟已如此之深。
到如今,郁昶不过消失片刻,她就这样无措?
文玉的指尖逐渐收拢,那狐裘上的系带被她捏着生出褶皱、不再平顺。
她不该如此。
即便郁昶与她相交已逾百年,也不该理所当然地认为郁昶会一直追随于她,是她的不对。
文玉遥望着外头的茫茫雪色,冷白的光泽令她忽然心静了下来。
静默片刻,文玉转身扎进了后春山的绿意丛丛当中,顺着石径一路往梧桐祖殿而去。
她还有事要办,耽误不得。
这些个人的思绪,还是放一放罢。
后春山中云雾缭绕、鸟鸣声声点缀其间,细看之下,虽有几分热闹的意思,更多是却是青山呜咽、孤寂悲鸣。
文玉一面往前,一面探查着四下的情形。
许是因为近来江阳不太平的缘故,上山拜神的人少了,自然也就没什么生气。
如此境况下,文宝还能冒着风险上山求神祈愿,可见她是有多么害怕嫁给宋濯。
文玉眉梢一扬,心中不免泛起了嘀咕。
那宋二公子,不论是人品、才学,还是样貌、家世,在江阳皆是数一数二的,便是放眼世间,恐怕也没有几个。
更何况文宋两家又是世交,知根知底的情况下,到底是什么叫文宝那样瞧不上宋二?
一切的问题,恐怕要待她寻到文宝之后才有法可解了。
敛去心神,文玉专注地四下搜寻着,却一无所获。
原本想着唤个土地问问,却好半晌也未能召来。
没有土地倒也罢了,可就连能言语的小妖精也没有一个。
令她想打听点消息也不能。
没有消息,才是最坏的消息。
从*前的后春山中,开灵生智的精怪数不胜数,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今日倒奇了怪了,也不知都躲到哪里去了。
思及此处,文玉脚步一顿。
躲。
此处是春神洞府,若无意外发生,山中的百兽如何会躲?
文玉忽然更加确定,这后春山中定然是进了不该进的东西。
她知道如今师父神魂受损,可竟不知已然严重到连后春山的事也无暇顾及了吗?
文玉心中一痛,她需得尽快查明才是。
为了文宝和赵奇瑛,为了江阳百姓,也为了她师父。
文玉定了定心神,如今她有留云扇在手,没什么好怕的,任是谁闯进了后春山,她也能将其打出去。
在江阳胡作非为,她定要捆了那人去梧桐祖殿,为师父洒扫庭院不可!
树梢上振翅而飞的鸟雀,在山林中惊起阵阵喧哗,打断了文玉的思绪。
风动叶声响,文玉顺着苍翠的山岚往上望去,顶上的梧桐祖殿仙雾缭绕、气派非常,其香火不弱反盛,当真是怪事。
文玉收回目光,扫过林间各处与石径上下,无一例外的是这其间根本没有游人行过的痕迹。
既无游人,哪里来的香火?
难道这后春山中藏着的东西,还是她师父的信徒不成?
文玉又急又气,赶忙快步拾级而上。
她原可以飞身直指梧桐祖殿,可为了不落下任何线索,仍是耐着性子在山中搜寻。
文宝的气息,她昨夜见过,自然是识得的。
可一路追上来,石径两旁的草叶中除了些许未干的露水,并没有什么旁的气味。
文玉怀疑的目光扫过各处,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
姑姑
极低微的一声响起,令文玉不禁怀疑自己的耳朵。
她当即屏息凝神,不敢喘息,只为将其听得更清楚些。
露珠滴答,草叶簌簌,除此之外并无什么特别的声响。
文玉只当是自己神经太过紧绷而听岔了,可她方才放松下来,便又更加明白地听见
姑姑,我在这儿!
这下文玉确定自己没有听错,赶忙循声望去。
开得正盛的花树犹如一团绯色的烟云,在青翠欲滴的山林间,是极其夺目的存在。
山中无岁月,这株花树亦不知伫立此处多少时日,竟生的如此繁茂。
文玉越看越觉得熟悉,陈旧的记忆破开封印,穿透那些不敢重提的旧事而来,一股清明之色涌入灵台,她不知怎的嘴巴比脑子更快反应过来。
你是当日那株四照花树。
是!姑姑!
那花树抖擞着枝叶,显然亦极为震动欣喜,可她顾不上多余的解释,匆匆嘱咐道。
姑姑所求之事或许可去衔春小筑一看!
甫一撂下这句话,她便速速隐去灵力。
文玉望着归于平静的花树,她尚且来不及叙旧,便再寻不到一点其生灵的痕迹。
当日她与宋凛生后春山中初遇,便是在这株四照花树之下。
可眼下她没工夫感慨,也没心思沉湎。
一路走来,半点生了灵智的精怪妖兽也没遇见,看来山中并非没有,只是皆沉默着不敢开口。
只这四照花树壮着胆子提点于她。
衔春小筑。
文玉遥望一眼山巅的梧桐祖殿,片刻后,毫不犹豫地改道衔春小筑。
四照花树既点名此处,那其间定然有古怪。
只是,衔春小筑从前
文玉敛去脑海中纷乱如麻的记忆,一门心思往衔春小筑赶。
她虽熟悉去衔春小筑的路,却拿不准这衔春小筑是否还依然存在。
宋宅百年兴旺,想必衔春小筑亦然。
只不过当日生变,毁去了衔春小筑大半,如今
文玉脚下步伐匆匆,在茂密的山林中快速穿梭,忙乱时甚至顾不上走石阶,就那么随意地踩进泥泞里。
山间雾气重,土壤总是湿漉漉的。
以往上山的时候,总有宋凛生护着她,还为她备下换洗的衣裙。
而现在看着狐裘沾上的泥点,文玉无奈地长舒一口气,便接着赶路。
她动作快,又有留云扇助力,很快便行至衔春小筑门前。
别致的小院坐落于山林之中,一如从前般静默不言。
青墙绿瓦、十分古朴,在湿意层叠的雾色之中,显得更为清幽宁静,而檐角坠着的风铃随风轻动、响声清脆。
门前的石阶干净齐整,上头竟连一丝草色也无,看来是常有人打理收拾。
宋濯将衔春小筑也照料得很好。
不待文玉多想,屋后渐次升起的炊烟先吸引了她的注意。
宋濯并未提起这衔春小筑有人居住。
既无人居住,又何来的炊烟?
四照花树提点她来衔春小筑寻到的答案又是什么?
文玉双眸微微眯起,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还是莫要打草惊蛇得好。
思及此处,文玉垂眸看着自己雪白狐裘上沾染的泥色。
星星点点的三两处,似乎不够多。
文玉转眼瞧见草丛中的泥泞,藏于袖中的手腕轻轻转动,那土黄色的泥点子便自发地飞上文玉裙摆,将她妆点得似泥塘里将才捞上来一般。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望着衔春小筑紧闭的门页,文玉一步一步地迈上石阶,直至在门前站定,她当即换上了另一副神情。
在奈何桥畔见过千人千面,她早已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
如今不知院内是何情形,还是先探探虚实为妙。
救命啊、救命啊文玉哑着嗓子,气若游丝地唤道,就差两眼一闭昏倒在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