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最后由赵章来挑人,先筛选一下功底,再筛选一下手头公务多少,得出五个人选。
  这件事让他们做了也别急,不还有教授这些文字么,第一所简化字学堂也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而且今日之事肯定也要写进史书,大家就别抢了。
  当然天下老百姓都很苦,如果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想必青史留名的程度也不会比将文字化繁为简轻。
  有没有比这轻他们心里清楚,文字的意义非同一般,何况真的教化万民,那在史书上的地位必然卓越超群。
  可众人也没有什么办法,谁叫刚开始他们没抓住机会,白白错过了,现在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文字化繁为简需要时日,建学堂也需要时间,不过后者时间不太长久,教学肯定也还要准备,赵章就没急着修建,而是派人修路。
  仙鹤镇到栗县的水泥路早已修好,现在要修的是栗县到庆和县,修好了运送煤炭也方便。
  所以朝廷忌惮赵章,怕他出兵的时候,他正在热火朝天的修路。
  赵章出的工钱高,伙食好,三个县的老百姓都被他调动了起来,张老大就是其中一个。
  他回来跟人炫耀,“我中午吃到肉了,有两片,足足两片,那味道,真好啊。”
  他闭上眼睛回味,嘴巴里仿佛还有肉的咸香,咀嚼间肉汁爆出来的感觉。
  张老大是个穷苦人,在他十五岁那年庆和县遭了灾,他们一家五口逃难,两个妹妹被送出去换了粮食,最后爹娘也没了,就剩下他活了下来。
  回来后家里什么都没了,重新分了两亩薄田,眼看田地要养成良田,他也可以攒点家底,可惜今年他生了场病,田地都卖了,换成银子请大夫诊治,病是治好了,可田却没了。
  他太穷了,也别想讨什么媳妇了,在他以为以后日子也就这样了,没想到上面换了人,招起了工。
  每个月一两工钱,还包三顿饭,他们自己吃都是两顿,有时候甚至一顿。
  张老大那时候想人来到这世上,总要吃一顿饱饭。
  他就报名了,没想到不仅能吃到饱,还有肉,还不是只有一天。
  从这天起,每天中午吃到两片肉就是张老大最幸福的时光。
  直到一个月满,一两银子到了他手里,张老大最幸福的一天变成了这一天,“真,真的有工钱?”
  说实话这一天三顿,中午顿顿有肉张老大已经很满足了,没工钱都可以,可他分到了工钱,还是一两银子。
  张老大感觉跟做梦一样。
  “哎呦!谁拧我。”张老大疼的大叫一声,旁边的许铁蛋笑呵呵,“我这是让你清醒清醒,你没做梦。”他也没做梦。
  张老大不理他,把一两银子揣好,开始期盼这路修的久一点,再久一点。
  第282章 幕后黑手武林盟主(26)
  但修的再久,这路也有修完的一天,何况他们拿了工钱,一天三顿造一个个撒开膀子干活,修的特别快。
  张老大眼里流露出失望,一天三顿,天天有肉,还有一两银子工钱的日子没了。
  “路修好了,接下来修学堂,上面说了这学堂你们和娃娃都要去,拿出修路的劲儿把它修好。”
  张老大听不懂,什么叫他要去,不过无所谓,他只知道他又能一天三顿饭,还有银两可以赚。
  张老大脸上露出憨笑。
  *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意思要想富起来就得先修路,但是修路花银子也多。
  这路也不是就他在用,所以赵章制定了一个公路费,就跟现代上高速一样,过一个路段就要扣费。
  人步行不用,车马在上面,尤其是大宗货物这个肯定要给钱的。
  收的也不多,把本钱和养护钱赚出来就行了。
  车马往来不颠死人了,大宗货物运送节省了时间,前者有车马之人肯定更在意舒适度,所以加点钱也没什么,后者就更不在意了,节省下的时间可以多做点买卖。
  刚开始他们心里有意见,但是敢怒不敢言,发觉好处后就没有一个说不好的了。
  孙福贵和钱万两就是受益者,他们挣了银子便约好了在食味楼一起吃一顿,伙计还没上菜,两人便聊了起来。
  “建学堂教化万民,笑话,一群无知小民,如何能教化,也是异想天开。”
  “说好听一点是武林中人,不好听一点也不过是一介武夫,草莽,他哪懂读书艰难。”
  “有这银子不如修缮县学,好叫我们能安心读书。”
  ……
  孙富贵和钱万两早已安静下来,将隔壁的谈话听了个一清二楚。
  两人都是商人,属于比较精明那一类,听这话就知道他们说的是谁。
  那位才给他们修了路,还当就这样便罢了,没想到还修了学堂。
  虽然他们享受了水泥路的好处,但念书艰辛他们也是知道的。
  毕竟他们认字就很苦恼,索性只要认得常用的,够看懂契书,不叫人坑了。
  这让农民识字,他们一生都用不了几回,不说教的费劲,就是教了一直不用也很快会忘记。
  这又是何必呢?
  他们不理解赵章的举措。
  赵章不管别人理不理解,他要做的事没人能阻拦。
  简体字进度喜人,学堂建好时间也能算出来。
  赵章又给五人安排了编写启蒙教育书籍的活。
  不过他刚安排下去季长渊又带着人来了,“主公这启蒙教育书籍便由我们来吧。”
  流芳百世他们是认真的,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你们的事情够多了。”赵章觉得不好太压榨,毕竟已经点灯夜战到亥时,这可是古代,已经很晚了。
  季长渊坚定道:“吾等不怕艰辛。”
  第一本简体字启蒙书,他们的名字都要写在上面,全天下百姓都读这本书,他们要为万民所知。
  赵章也不好拒绝卷王们的请求,便答应了。
  他看了几人,他早就摸清了他们擅长什么,顺便帮他们分派了编写科目。
  说来律法也要改进一下,这科暂时放一下。
  既然卷王们不怕辛苦,就按照他的意思修改编写律法。
  赵章说的轻松,可要他们挠秃了头。
  还好又一批人才主动跑过来了,之前他们还想在赵章面前争表现,如今……忙不过来真的忙不过来,有人能分担简直是太好了。
  这人再多,学堂建好了教材也没编写好,准确来说有编出的被赵章打回去了。
  启蒙书当然要主打一个简单易懂,让人学进去,哪能搞那么艰深。
  所以学堂建好了后没开起来,张老大这些工人又被赵章安排去建厂房了。
  仙鹤镇到这边还是有些距离,就算路好走了也不能这么浪费时间,何况一个厂子的产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
  所以厂房势必要建,建完厂房建福利房。
  张老大他们活就没停下,他们硬是吃的身体结实不说,一直领工钱,都小有积蓄了。
  张老大都想着等歇了就讨个媳妇,生俩娃娃,送到那学堂里去。
  他就跟着虞王走,要不是虞王他哪有现在的日子。
  话说回来,学堂没开起来,之前议论的此事的文人声音更大了,大意是赵章知道教化不了万民所以不敢开学堂。
  赵章:?
  我是不是太仁慈了?
  俗话说慈不掌兵,赵章决定露一露肌肉。
  路近源带着一群士兵从一头跑到另一头,没有一个掉队的,纪律森严,俨然一副精兵之象。
  这还不算,竖起靶子,弓箭手列队射箭。
  文人在一旁看了感觉那箭不是射在靶上,是要射穿他们咽喉。
  一个个老实乖觉起来,他们怎么忘了,这位不是一个人,还有一队强兵悍将。
  当然有闹事的就有没闹事的,没闹事的赵章就问人家愿不愿意当学堂先生。
  学堂就是一个县一座先生都要不少,他那点谋士哪能散出去。
  他也舍不得这些人去教书。
  所以这些没闹事的读书人成了第一批等待遴选的先生,教的简单,薪资只会是普通水准,不过会分福利房以及包三餐,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在学问水平上没有那么严格,毕竟只是给老百姓启蒙。
  赵章占领了这一带,齐朝风雨飘摇,不说参加不了科举,就说考上去也很尴尬,所以大部分人还是愿意的,还能在赵章面前刷刷印象,等他称帝他们再参加科举,若是中了也能安排的好一点。
  这一批人新鲜出炉,简体字也搞得差不多了。
  赵章看了一遍,能用的就先拿过来教授这些读书人,还不够简单的再等等。
  这一下又在这群读书人里掀起轩然大波。
  又跑了一些人,留下来的却是大多数,因为他们想到了这些简体字降低了读书门槛,之前一群人嘲讽,觉得赵章的决定无比可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