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历史军事>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156节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156节

  “所以你可以参考参考为师的这些诗作。”
  嬴荣禄听后眨了眨眼睛:
  “老师,这样算不算抄袭作弊啊?”
  李意则神色一正道:
  “读书人的事,怎么算是抄呢?”
  “只要你不照搬全抄就行了。”
  “像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你就可以改写一下,嗯......改成:任尔狂风起,我自稳如磐。待到风云际会时,扬帆破浪济沧海。”
  “这东西叫做借鉴,不叫抄袭。”
  “再说了这是为师的诗,也没外人知道不是?”
  “更何况我身为你的老师教你如何作诗,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吧?”
  第135章 靠不住啊
  最近咸阳城的诸多公子,尽皆在认真学习准备着科举。
  少公子胡亥自然也不例外。
  咸阳宫中的一处宫殿中。
  胡亥此刻摆出了一副十分认真学习模样。
  但是其时不时抓耳挠腮的动作。
  已然暴露了他现在的真实心情。
  赵高看到后。
  不由得微微摇了摇头。
  少公子胡亥是什么实力。
  他这个做老师的还不清楚吗?
  除了能识文断字,也就背得些许律法罢了。
  胡亥能考出好成绩才有鬼了。
  “哎......虽然陛下嘴上说会结合年纪来考量。”
  “但是肯定也要看科举的具体成绩,不然他何必让公子们也参加科举。”
  赵高认为陛下让胡亥和那些年长他的兄长们一起参加科举。
  多少有些不公平了。
  “要不要想些别的法子取巧?”
  赵高心中甚至升起了让胡亥作弊的念头。
  但是这个念头,转瞬间又被他抛之脑后了。
  虽然他地位并不算多高,只是一个掌管车马的中车府令而已。
  但是他能走到这个位置,自然还是对嬴政十分了解的。
  自己若是敢让胡亥作弊,嬴政一旦知道了。
  绝不会轻饶自己。
  陛下最讨厌被欺骗。
  “哎,也不知道陛下会让哪些朝臣去出这科举考题。”
  “若是提前知晓的话,我也能前去探探口风不是。”
  赵高此刻正处在无比的纠结状态。
  然而,思来想去许久。
  他都没有想出个好办法。
  毕竟他也是第一次碰到科举这种东西......他没经验啊!
  “算了,实在没办法的话。”
  “那就只能花功夫在策论之上,让少公子投陛下所好了。”
  这科举的考题虽然还没出。
  但是具体内容已经确定了。
  总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诗歌文学(考验文学素养,很合理。)
  二、算学应用(想当官,你至少得会算账吧!)
  三、各家经典(嗯,前提是对大秦有用的。)
  四、天文地理等常识知识(公基了属于是。)
  五、策论(申论!)
  ——
  前些日子。
  在廷尉李斯的提议下。
  这科举考试的成绩划分方式,变成了闻所未闻的「两百分制」。
  而非是大家所熟悉的甲乙丙丁、上中下。
  虽然策论占据的分值,依旧最高。
  足足有有一百分。
  但是前四者,也同样占据了一百分的分值。
  赵高很清楚,胡亥对于前四类考察内容。
  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诗歌文章?
  胡亥不会。
  算学?
  胡亥一百以内加减没有问题,多了也不会。
  各家经典?
  胡亥也就读过法家的,而且还仅限于大秦律法......
  天文地理常识?
  十岁的胡亥,能有多少常识......
  而且,当初朝堂之上那治粟内史张鸿可是强烈要求要考察仙术的。
  还好这个提议,最终没有被通过。
  如今的贵族里有几个懂仙术的?
  咸阳城里都没几个,更别提那些关东豪强了。
  不然,胡亥又得多出一个不会的东西来。
  也就策论,胡亥还略微有些机会。
  这玩意儿考察个人对政事的论述能力。
  只要写出言之有物的观点即可。
  这方面,赵高倒是可以提前指点胡亥一番。
  “少公子,这科举考试的大部分内容都难以揣测。
  “也就那策论有迹可循。”
  “奴婢建议你,应当将大部分的心力放在那策论之上。”
  胡亥听后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赵高你说得没错!”
  “这各家经典如此之多,又有何人能够背得下来?”
  “想必到时候,兄长们应该也答不出来吧?”
  “嗯,本公子确实应该研习这分值更高的策论!”
  赵高听后不由得暗自扶额。
  对胡亥的言论有些无言以对。
  别人他不知道,但是那长公子扶苏就全都背得......那公子高应该也背得不少。
  不过他并没有出言打击胡亥。
  而是笑着点了点头:
  “公子所言甚是。”
  “不过,这策论一道的学习也是有技巧的。”
  胡亥听后眼睛一亮:
  “哦?还请老师教我!”
  要不是事关日后封地,他哪里会这般认真的学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