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157节
听闻赵高似乎有取巧之法,他立马来了兴趣。
——
赵高与胡亥的关系并不像师徒。
说起来,他更像是胡亥的玩伴。
因为,胡亥很少称赵高为老师。
大多数时候都是直呼其名。
赵高也不在胡亥面前摆老师的架子,通常自称奴婢或是臣。
反正他的目的,就是把胡亥伺候好。(呃......舔到位就行。)
听到胡亥喊自己老师,赵高颇为受用。
随后微微一笑,缓缓的道:
“陛下推崇法家。”
“所以公子你到做答之时,也一定要推崇法家。”
“不论这策论考察的是什么问题。”
“公子你只需要用法家的言论和我大秦的律法来回答即可。”
“再加上这诸公子们的试卷,全是由陛下亲自批阅。”
“如此一来,公子的试卷定能让陛下满意。”
胡亥听后,豁然开朗的点了点头:
“老师你说得对啊!”
“这样看来,其他的一些书籍。”
“本公子也不需要看了。”
赵高听后,只得无奈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如此做,胡亥多半不会有太好的成绩。
但是,应该也不至于太差吧。
不然真要任凭胡亥这家伙自由发挥......呵,天知道能考成啥样?
他赵高,现在只能想办法来提高胡亥的下限了。
——
“话说咸阳城现在传闻这「科举制度」和那「迁徙六国贵族」,都是廷尉李斯提出来的。”
“过些日子,我要不去请教那李斯一二?”
赵高摸了摸下巴。
不过这李斯。
对自己似乎不怎么喜欢。
也不知道能不能从他那里得到有用的消息。
赵高现在只觉得,自己为这个少公子胡亥考科举真是操碎了心。
“希望你可别辜负我的期望啊......”
赵高满含期望看了胡亥一眼。
结果没多久。
胡亥看着法家韩非的著作......又开始抓耳挠腮了。
赵高:“......”
哎!看来这少公子胡亥,确实是靠不住啊!自己得想办法运作一番了。
第136章 我们可以投奔仙府
秋收时节已至。
如今各家各户正在忙于收获粮食。
——
土牛村。
这是一处距离咸阳城,颇有些距离的村落。
同时,也是冯莫名下一批佃户所在的村落。
冯莫正乘着马车,不急不慢的来到了此处。
土牛村的村长见到自家的这位「衣食父母」来了。
当即忙不迭的赶来:
“冯大人,您怎得来了?”
冯莫闻言点了点头:
“这不是秋收了嘛,我来看看你们收成如何。”
听到冯莫的话语这位村长当即恭声回道:
“大人,今年我们土牛村的收成不错。”
“过些天便可缴上粮食了。”
冯莫听后轻轻点了点头:
“嗯,不错。”
“我听闻最近尔等,都得到了那新犁和耧车了吧?”
“你们用起来感觉如何?”
土牛村的村长听后黝黑的脸上瞬间露出了十分开心的笑容:
“大人,这新犁和耧车当真是神奇无比。”
“日后我等耕种,定能够轻松许多。”
“而且官家大人还要传授我等一种精耕之法,听说到时候能够种出更多的粮食。”
土牛村村长,觉得这日子似乎越来越有盼头了。
终于是能存些余粮了啊!
然而冯莫接下来的话语则是打破了他的幻想。
“嗯,既然如此。”
“我打算以后加收两成,至八成的粮食。”
“今年的话,也先多上缴一成吧。”
土牛村村长听后不由得愣住了,随后声泪俱下的道:
“大人,使不得啊!”
“这样一来,我等怕是活不到明年秋收啊!”
冯莫听后却摇了摇头:
“不不不,咱们来算一笔账哈。”
“你看,如今你们有了新犁和耧车。”
“你们耕种所花费的力气,想必能少上许多吧。”
“如此一来,你们所需要吃的饭是不是同样会少上不少?”
“所以,哪怕你们今年多交这一成粮食也不会饿死的。”
“而且日后用上那精耕之法,收成亦会变得更好。”
“所以,我让尔等多上缴些粮食其实也没什么。”
土牛村村长听到后,双眼瞬间瞪得老大:
啥?
竟然还能这样算?
“大人,不能这样算啊!”
“我们平日就算不干活,那也是需要吃食的啊。”
“多上缴一成,那就是凭空少了四分之一的粮食啊。”
“我们真的会饿死的啊。”
他们的粮食,本来是和冯莫六四开。
结果冯莫却说明年八二开,今年七三开。
虽然不知道明年的收成如何。
但是今年可是一下子就少了四分之一粮食。
要知道,他们原本也就勉强吃饱罢了。
现在这么做,绝对是要饿死的。
冯莫却摇了摇头:
“少吃一些,怎么会饿死呢?”
“更何况现在咸阳城来了不少贵族,想来会需要一些劳役,你们无事之时也可以去赚取些钱财不是。”
“而且,其他地方也有佃户上缴七成,怎么不见他们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