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历史军事>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443节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443节

  自己只是无奈于教育部的某些官员不思进取。
  自己没有给到他们真正想要的......所以教育部才是如今这样的状态。
  “老师,荣禄明白了!”
  嬴荣禄知道......老师今天是在借机教导自己如何管理教育部。
  老师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李意听后笑了笑:
  “哦?你明白什么了?”
  嬴荣禄抿了抿嘴唇,一脸认真的道:
  “弟子此前一直想着的是,尽量重用那些愿意将身心投入在教育部的官员。”
  “因为他们总是能够很好的完成教育部的工作。”
  “然后将那些心思不在教育部的官员,尽量安排去做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
  “弟子甚至想过将他们中的一些人革职。”
  “但是这些官员有的出自大族,有的学识确实渊博。”
  “这样的人有很多,而且他们也没有渎职......”
  “所以,弟子并不能真的让他们离开教育部。”
  “不然的话,教育部就难以运转了。”
  ......
  教育部负责推广建造仙术学堂,致力于推广民智。
  需要的人手非常多,毕竟每一处学堂都需要安排夫子授课。
  比如说识写字方面:
  虽然学堂的学生们,可以靠字典自学识字。
  但是在写字方面,自然还是有授课先生更好。
  虽然教育部大部分的博士和助教,仙文其实写的都不咋地。
  但是由于有大篆打底,他们写出的字还是比那些初学者强许多的。
  嬴荣禄想要建仙术学堂,想要仙术学堂越来越多。
  自然不可能放着那些人不用。
  而且,这部分人也不是真的说不干事。
  他们每日其实也在负责授课......不过他们只是将事情大致完成就可以了。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如此......
  主要还是因为仙术学堂里几乎都是黔首普通百姓......
  仙术学堂肯定有贵族的,但是贵族的数量很少。
  因为贵族们在这里待不了多久,就会“升学”。
  毕竟贵族们大都有一定的基础的,所以学起来都很快。
  除了一些真的特别蠢笨的......学算学一直学不会的那种。
  正常贵族,顶多在仙术学堂待个把月,就去仙术中学深造去了。
  而仙术中学则是由仙术府负责的,毕竟涉及仙术府的真正基础了,教育部的这些博士和助教可不懂这些。
  仙术中学还要对这些升学的贵族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
  ——
  这也就导致,教育部的一众官员,负责教导的几乎都是普通黔首百姓。
  这些百姓因为之前毫无识字基础,学起来自然有些慢。
  识字写字对他们而言,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而教育部的博士助教们,不少都是自视甚高、自持身份......自然不会多么尽心尽力。
  他们不会违背自己的职责。
  他们该教导的时候,都还会教导。
  但是至于那些学生学得如何?是否学会了?
  很抱歉,他们并不在意。
  反正只要完成了公子所交待的任务就可以了。
  贵族们大部分是看不上这些黔首的。
  能为他们授课。
  已经是这些人的极限了。
  放在往常,他们贵族和这些黔首百姓......完全不会有任何交集。
  更别提给他们上课了。
  这些博士以前的职责虽然也是授课......但是却是给同等身份的贵族子嗣授课。
  而若是把贵族子嗣教好了,他们说不定还能有额外的“收获”。
  但是现在把这群黔首教好了,又能有什么用?
  他们的学费一年都才五百钱!
  还买不起一道仙家酒楼的菜......
  指望他们报答自己?
  那简直是想都不要想了。
  至于是否能够教出个什么未来的大人物,他们完全都没有这种想法。
  区区一介黔首,能成为什么大人物?
  甚至他们愿意单独教导仙术学堂中那些有些蠢笨迟迟不能升学的贵族......也不愿意多教导那些普通黔首。
  基于这种种原因,许多官员对于教育部的工作主打一个不上心......
  只把教育部的工作,当成是一个任务。
  每日得过且过就好......
  嬴荣禄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将那些愿意认真教导黔首百姓的官员安排去教导黔首。
  至于那些不认真的,则是安排一些闲职给他们。
  仙术学堂用人的地方很多,反正不止授课这一方面。
  比如管理一下学堂日常事宜,改改“试卷”之类的......
  像什么典簿、典籍、学正、学录......
  教育部可是有着很多官职的。
  那些还有着进取心的官员,在察觉到公子的意图后,倒是很快在态度上开始有所改变。
  对教育部的事情开始逐渐上心,不再得过且过。
  他们不希望真的惹恼公子。
  虽然说不上发奋图强洗心革面,但也算是能够尽职尽责了。
  然而,也有不少人在意识到嬴荣禄不重用他们后。
  不仅没有改变......反而还变得更随意了。
  “既然公子不打算重用我等......那咱们也没必要努力了。”
  他们甚至为自己偷懒找好了理由。
  只能说......不少的官员,本身就是没有什么进取之心的。
  更何况是在教育部教导天下黔首呢?
  在这种地方,又有什么好进取的?
  这部分贵族只是想有一份官职在身罢了。
  至于这个官职,到底要做什么......显然并不重要。
  由于往日的举荐制度,朝堂中这样的官员非常之多。
  他们出身大族,衣食无忧。
  被家族安排进朝中的各个位置,也不过是听命于家族的安排,充当家族的耳目罢了。
  他们能力与才华有限,并不谋取什么高位。
  要是真有能力,家族会看不见?
  早就让他们更进一步了......
  也不至于作为博士和助教这种教导官员......被分到嬴荣禄手下了。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科举仕人,几乎都十分的尽职。
  因为这些人,乃是从全天下数以万计的贵族中选拔出来的最优秀的那一批人。
  这些有能力的人,无不是有追求的。
  在他们心中......入朝为官对他们而言绝对不是终点,只能算是一个起点。
  就算他们心中对黔首同样看不起,但是不会摆在明面上。
  依然会尽心尽力的完成教育部的一切工作。
  而且他们在才华方面,本身也比那些靠家族背景的官员要强得多。
  自然而然的,也就让那些本来便想“摆烂”的官员......更加升不起争斗之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